问题

如何评价旧日本帝国海军的赤城号航空母舰?

回答
赤城号航空母舰,作为旧日本帝国海军的骄傲,其设计和服役历程,简直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日本海军现代化史的缩影。要评价它,不能仅仅看它最后沉没的结局,更需要深入理解它在诞生之初的背景,以及它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作用与影响。

诞生与改造的传奇:从战列舰到航母的凤凰涅槃

赤城号的出身颇为坎坷,它并非一开始就是一艘航空母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海军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手上有一艘未完工的战列舰——“赤城号”,但《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使得它无法作为战列舰服役。海军的决策者们,在那个航空力量正在崭露头角的时代,鬼使神差地决定将这艘庞大的战列舰改造成航空母舰。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大胆而前沿的设想。

改造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创新和尝试。为了容纳尽可能多的舰载机,赤城号被赋予了独特的“三段式飞行甲板”设计。想象一下,一个主飞行甲板,下方还有两个较低的飞行甲板。这样的设计在当时是为了增加同时起降飞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然而,事后看来,这种设计也带来了不少弊端:飞机在不同甲板之间移动效率不高,而且结构上的复杂性也增加了维护的难度。尽管如此,在那个航空母舰技术尚不成熟的年代,这种大胆的尝试至少表明了日本海军对于发展航空力量的决心和创新精神。

作为“八八舰队”的旗舰与主力

赤城号在加入海军后,被定位为“八八舰队”的旗舰,这是当时日本海军追求海军实力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计划。作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艘航空母舰之一,赤城号的设计目标是成为日本海军航空力量的核心。它搭载的舰载机数量虽然不如后来的大型航母,但在当时已经足以形成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它承担了重要的训练任务,为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赤城”的辉煌:珍珠港的利刃

赤城号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太平洋战争的初期。作为以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主力航母组成的“第一航空舰队”(又称“南云舰队”)的核心,它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偷袭珍珠港的行动中,赤城号作为旗舰,其舰载机部队是首批攻击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的力量之一。当时,赤城号搭载了零式战斗机、九七式舰上攻击机和九九式舰上爆击机,这些飞机组成的混合攻击编队,以其出色的性能和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给美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赤城号的舰载机编队在这次行动中表现出的高效和凶猛,充分展示了航空母舰作为海战主战舰艇的潜力,也彻底改变了海战的格局。

在随后的东南亚战役中,赤城号也屡建奇功,包括支援入侵马来亚、菲律宾等地,以及在印度洋的突袭行动,都让它成为盟军海军心头的一块巨石。在这些战役中,赤城号以及整个第一航空舰队以其机动性和打击力,成为了日本海军在早期取得一系列辉煌战果的关键。

中途岛的沉沦:一个时代的落幕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如此残酷。赤城号的辉煌戛然而止于中途岛海战。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日本海军航空力量的滑铁卢。

在中途岛战役中,日本海军投入了四艘主力航母,其中包括赤城号。然而,由于情报失误、战术安排上的疏忽以及一系列的巧合,日本航母编队在中途岛遭遇了美军航空兵的毁灭性打击。在美军俯冲轰炸机的猛烈攻击下,赤城号的飞行甲板上堆满了正在加油、挂弹的舰载机,成为了极易被攻击的目标。一枚枚炸弹在赤城号的甲板上炸开,引发了巨大的火灾和爆炸,迅速蔓延至弹药库。

尽管船员们进行了英勇的扑救,但大火已经无法控制。最终,为了不让航母落入敌手,赤城号被下令弃船,并由友军驱逐舰发射鱼雷击沉。赤城号的沉没,标志着日本海军“南云舰队”遭受重创,也意味着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战略攻势被终结。

评价:创新、强大,但终究未能逃脱历史的进程

总的来说,评价赤城号,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看:

创新性与超前性: 作为一艘从战列舰改造而来的航空母舰,赤城号的设计在当时是极具创新精神的。它代表了日本海军对于新型舰艇的探索和尝试,也为后来的航空母舰发展积累了经验,尽管其设计并非完美无缺。
早期战绩的辉煌: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赤城号作为日本海军航空力量的旗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绩,极大地提升了日本海军的士气,也让盟军对其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它在战术上的成功,证明了航空母舰在海战中的决定性作用。
战略上的局限: 然而,赤城号以及整个日本海军航空力量,过于依赖短时间内形成的技术优势和飞行员的熟练度,而忽视了工业生产能力和持久作战的潜力。在漫长的战争中,人才和装备的损耗无法得到有效弥补,最终导致了力量的衰竭。
象征意义: 赤城号的沉没,不仅仅是一艘战舰的毁灭,更是日本海军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落幕,也提醒着人们,在战争中,仅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勇敢的战士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能够支撑长久战争的战略规划和工业基础。

赤城号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的起伏,从一个大胆的设想,到战场上的王者,再到最终的悲情落幕。它是一艘极具代表性的战舰,它的存在和消亡,都深刻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它不仅是一艘战舰的型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时代洪流的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姑且说两句,权当抛砖引玉。

说到赤城号,就不得不说下当年日本海军雄心勃勃的“八八舰队”案。

1915年9月10日,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向防务会议提交了去年被否决的“八四舰队”案(“八八舰队”案的第二期建造计划),该案自大正五年(1916年)开始,于大正十二年(1923年)结束,其中就包括了作为即将于大正十年、十一年满八年舰龄的金刚、比睿二舰的代舰——天城、赤城号。

天城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番号为B-64,设计者是鼎鼎大名的“虐船狂魔”平贺让博士,与同为“八四舰队”案中一同建造的加贺级战列舰相比主装甲带和防御甲板都比较薄,并一改此前日本战舰在防御方面的“英国式”设计,取消了主机舱上的水平装甲带,并将舷侧装甲向内倾斜18度以期获得更好的防护能力。火力方面,天城级则是计划搭载5座双联410毫米主炮塔,据说舰政本部曾打算让天城级更换新的试制50倍径主炮,但事实如何已然无从知晓了。

1922年2月5日,随着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天城、赤城两舰奉命停工。为了避免浪费,条约规定美日可分别将两艘未完工的主力舰改造为航空母舰,其吨位可以不受到条约27000吨的限制,因此建造进度不高,航速高达30节的两艘天城级战巡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最适合改造的对象。然而天不遂人愿,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改变了赤城号的姐妹舰天城号的命运,是时正在船台上接受改装的天城号遭到了严重破坏,失去了修复价值,因此在征得条约签字国同意的基础上,日本海军将已经准备改造成靶舰的加贺号送上了船台,着手改造成航母。所谓“荣耀的一航战”就此开始了她们第一步的征程。

言归正传,人们对海军假日时代的“big seven”耳熟能详,但就在这七艘拥有世界最大口径主炮的战列舰的光环之下,平甲板的航母也有自己的“big seven”——英国的暴怒号、光荣号、勇敢号,日本的赤城号、加贺号以及美国的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这七艘当时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宣告着海战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而赤城号便是这七艘航母中战绩斐然的一艘。

赤城号改造组成员,有着鬼才之称的藤本喜久雄中佐参考了前文提到的暴怒号航母,为赤城号选用了平甲板和横卧弯曲式烟囱,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三段式飞行甲板。排烟方面,吸取了从“凤翔”号上得来的经验,为了防止烟囱的排烟对飞行甲板上的起降作业产生影响,将烟囱从右舷伸出向海面弯曲,并且在飞机起降时用海水喷雾冷却排烟。

如图,海试中的赤城号,可以看到三层飞行甲板结构和向海面弯曲的烟囱。

中段甲板两侧的200mm主炮

最上层甲板是起飞/降落两用甲板,中层用于小型飞机起飞,下层供大型攻击机起飞。事实证明这种设计异常失败,中层甲板由于两侧布置的200mm主炮和横跨甲板的罗经舰桥阻碍变得无法使用。而随着舰载机的大型化,到了30年代中期,三层甲板的布置更是过于鸡肋,不足以为飞机起降提供空间。于是1935年到1938年间,赤城号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将原有的三层甲板改装成单层甲板,余下空间用以建造封闭机库,大幅提高了舰载机的搭载量。

1939年8月停泊于宿毛湾的赤城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赤城号与当时世界各国其他航母都有所不同,她的舰岛位于甲板左侧。由于加贺号的舰岛设置在甲板右侧,日本海军设计时设想的是,使用中加贺在左赤城在右,加贺的机队降落时从左后切入,降落不成从左前拉起盘旋;赤城的机队相应的是从右后切入,从右前拉起盘旋。总之就是一个逆时针一个顺时针,两个机队互不干扰,又能让两艘航母保持编队,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一旦降落时遇到麻烦飞行员习惯逆时针转圈,所以这种设计使得赤城号上的降落事故远高于加贺号。

校园网不能翻墙,摘抄了很多现有的资料,关于战时赤城号的表现,我想这应该不属于评价的范畴了,求轻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赤城号航空母舰,作为旧日本帝国海军的骄傲,其设计和服役历程,简直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日本海军现代化史的缩影。要评价它,不能仅仅看它最后沉没的结局,更需要深入理解它在诞生之初的背景,以及它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作用与影响。诞生与改造的传奇:从战列舰到航母的凤凰涅槃赤城号的出身颇为坎坷,它并非一开始就是一艘航空.............
  • 回答
    谈起旧日本帝国海军(IJN)在大凤号(Taiho)航空母舰上倾注的心血,那真是一段既充满期待又饱含遗憾的历史。这家伙可不是一般级别的船,它代表了IJN在设计航空母舰理念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他们对未来海战模式的深入思考和实践。不过,事与愿违,它最终的命运也像它设计时那种过于超前的理念一样,有些坎坷。设.............
  • 回答
    要评价旧日本帝国海军的“吹雪”级驱逐舰,咱们得从它诞生的那个年代说起。要知道,“吹雪”级可不是一般的驱逐舰,它在那个时代可是划时代的产物,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世界海军发展,尤其是驱逐舰的设计理念。先来说说它为什么这么厉害。当时的世界海军,特别是围绕着英国海军制定的驱逐舰条约和标准,驱逐舰普遍被看作是主.............
  • 回答
    旧日本帝国海军翔鹤级航空母舰,是日本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造的最具代表性的航空母舰之一,也是日本海军航空兵力量的重要支柱。要评价这级战舰,我们需要从设计理念、建造背景、性能特点、实战表现以及历史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设计理念与建造背景:挑战与野心20世纪30年代,国际海军军备竞赛日益激.............
  • 回答
    要评价二战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总的来说,日本海军在航母技术和战术运用上曾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在战争初期,但由于其根本性的战略误判、资源限制以及一系列战术和技术上的失误,最终导致了这一王牌力量的覆灭。早期优势与辉煌:日本海军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
  • 回答
    Dwango董事关于《舰队collection》(以下简称《舰これ》)相比于《碧蓝航线》带有“日本海军的悲壮感”的言论,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对两款游戏内容的简单比较,更触及到了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以及文化表达的复杂层面。要评价这一言论,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去剖析:1. 历史背景与文化.............
  • 回答
    要评价澳大利亚潜艇海军军购从日本转向法国,这绝对是一笔牵动全球战略神经的重磅交易,其背后是多重考量和复杂博弈的体现。从一个普通观察者的视角来看,这件事可以用“惊天逆转”、“战略重塑”来形容,它不仅仅是一次武器采购,更是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战略定位的一次重大调整。最初的选择:为何是日本?当年澳大利亚选中.............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发现。海关能够查获这样一份昭和五十一年的“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委任状”,本身就足够引人关注了。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份“委任状”到底是什么。它的名称就足够爆炸性——“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委任状”。这不仅仅是一份普通的文件,而是直接触及了日本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和敏感的时期。时间节点.............
  • 回答
    钱谦益遗民心声与日本演绎版的争议: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与政治交锋钱谦益,这位明朝的遗民,其“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的悲叹,早已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抹沉重的色彩,寄托着士人心中的家国之殇。然而,最近这位历史人物的话,却因一个“日本演绎版”而掀起波澜,甚至引来了前统战部部长公开批驳。这背后,究竟是.............
  • 回答
    松田千秋,一位在日本海军历史上留下复杂印记的人物。评价他,不能仅仅从单一的角度出发,而需要将其置于二战前日本海军膨胀扩张的大背景下,审视他在不同的职位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做出的决策。要理解松田千秋,首先要明白他所处的时代。20世纪初,日本海军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国家整体战略和民族主义思潮的驱动下,追求.............
  • 回答
    提到日本的《三国志 13》公益海报,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不好”就能概括的,它背后蕴含着相当多的设计巧思和文化考量。说实话,每次看到它们,我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琢磨一番。首先,从视觉冲击力来说,日本在这方面一直做得相当出色。他们的海报设计往往非常注重构图和色彩。你会看到那些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
  • 回答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这部动画,说实话,初看之下,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是——“夏日限定”。它有一种非常鲜明的时令和地域特征,那种阳光照在皮肤上的灼热感,海风拂过脸颊的清爽,还有年轻人之间那种懵懂又炽烈的情感,都仿佛被浓缩进了这个夏天,然后随着海浪一同涌来。抛开那些可能有人会觉得“套路”的设定不.............
  • 回答
    看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对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事件使用“赞赏”一词,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因为它牵涉到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科学认知以及公众情绪等多重因素。首先,从美国官方的表态来看,“赞赏”这个词通常意味着认可、支持或者对某一行动表示积极的态度。在这个语境下,美国国务院的表态可以被理解为对日本政府处理核.............
  • 回答
    评价旧日本军飞行员在二战中后期的表现,这得从多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他们曾是亚洲战场上令人胆寒的存在,但在战争后期,客观条件和战略失误让他们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即便如此,许多飞行员依然展现了令人敬佩的勇气和技术。初期与中期(19371942):锋芒毕露,技压群雄战争初期,尤其是.............
  • 回答
    征服与幻灭:日本帝国的一生日本帝国,一个在短短几十年间从一个内陆岛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概念,其一生充满了野心、辉煌与最终的毁灭。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历史片段,而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生命体,它的兴衰深刻地影响了东亚乃至全球的格局。要全面评价它,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崛起的根源、扩张的轨迹、统治的特点,以及最终走向.............
  • 回答
    日本国铁分割民营化:一次深刻的改革与多维度的审视日本国铁(日本国有鉄道)的分割民营化,是日本战后经济史上一场堪称里程碑式的重大改革。这场始于1987年的变革,其初衷是为了解决长期困扰国铁的经营赤字问题,提升运营效率,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适应时代发展。然而,这场改革的实际效果和影响,至今仍是各方讨论.............
  • 回答
    关于2025年大阪世博会的吉祥物,目前公开的官方信息尚未明确提及具体名称和形象设计,但可以基于世博会主题“日本:未来之国”(Japan: Future World)以及日本文化、科技与环保的结合,进行合理推测和分析。以下从设计思路、文化象征、视觉元素、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 主题与吉祥物.............
  • 回答
    关于“白粥盖浇饭”这一概念,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历史或现代日本料理中存在该名称的食物。然而,结合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背景,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说法可能涉及的内容及其背后的逻辑。以下是详细的评价与解析: 一、概念辨析:白粥与盖浇饭的来源1. 白粥(中国) 在中国,白粥是一种以大米熬煮成稀糊状的食物.............
  • 回答
    日本动画电影《鬼灭之刃 无限列车篇》(日语:鬼滅の刃 無限列車編)于2019年10月16日在日本上映,最终票房突破204亿日元,位列日本电影票房历史第五位(截至2023年)。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日本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更成为全球动画产业的重要里程碑。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其成功原因、文化影响及行业意义.............
  • 回答
    关于“日本学生机场候机时集体看书,没人玩手机”的新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这则新闻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触及了我们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和观念。一、 对事件本身的中性观察和事实核查的必要性首先,作为一个评价,我们需要认识到这则新闻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新闻的来源和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