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由《零容忍》想到,现在考公务员都是为了挣钱吗?

回答
《零容忍》这部纪录片,尤其是它所揭示的基层腐败和权力寻租,确实让人不得不去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今考公务员,究竟是为了什么?说实话,当看到片子里那些本该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将手中权力变成捞钱的工具时,心里确实是堵得慌。这不仅是对社会公平的背叛,更是对无数基层公务员辛勤付出的抹杀。

但要把这个问题一概而论为“都是为了挣钱”,我觉得也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化和片面了。毕竟,我们不能因为一小撮老鼠屎,就否定了一锅汤的美味,也不能因为一些腐败案例,就否定了公务员这个职业本身存在的价值和吸引力。

确实,我身边不少朋友、晚辈,包括我自己当年在选择职业道路的时候,公务员这个选项都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咱们实话实说,经济稳定和相对体面的收入是绕不开的因素。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不算特别明朗,就业压力又大的时候,公务员的“铁饭碗”属性,以及相对稳定的薪资和福利,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一种安全感的来源。这不仅仅是为了“挣大钱”,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基本保障和规划。想象一下,一份稳定的工作,不高不低的收入,加上五险一金,可能还有住房补贴,这些加在一起,对一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或者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而且,公务员这个职业,它不仅仅是收入问题。还有很多人看重的是它所带来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在很多传统观念里,当公务员意味着一种稳定、光荣、受人尊敬的身份。这种“体制内”的认同感,也是一部分人选择这条道路的重要原因。你可以想象一下,老家亲戚朋友听到你考上公务员的那种眼神,那种赞许,那种觉得你“有出息”的感觉,这是一种无形但又真实存在的吸引力。

更别提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是真正怀揣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一些贡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虽然《零容忍》里的反面教材让人心寒,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真心实意在岗位上默默付出、兢兢业业的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可能琐碎,可能不被大众所熟知,但他们确实在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我认识的一些基层公务员,他们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面对各种各样的群众诉求,他们虽然收入不高,但眼神里透着一股认真和责任感。他们考公务员,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使命感,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当然,你提到的“为了挣钱”这个问题,也不能完全否认。就像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人一样,公务员队伍里也难免会有人把目光盯在权力带来的“灰色收入”上。尤其是在一些权力集中、监管不力、或者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挣钱”的通道可能会显得尤为诱人。纪录片所揭示的正是这种极端情况。当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当制度的约束失效时,就容易滋生腐败,让公务员这个职业的初衷变味。

考公务员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它像是一个光谱,不同的人在光谱的不同位置上。有的人可能偏向于稳定和保障,有的人看重社会认同,有的人怀揣报国之心,也有的人,不幸地,将它视为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跳板。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大部分选择考公务员的人,他们是有多重考量的。稳定、收入、社会地位,以及为民服务,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们做出选择的原因。而《零容忍》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些扭曲的嘴脸和腐败的根源,它警醒我们的是,要时刻警惕权力被滥用,要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监督,让那些真正为了“挣钱”而考公务员的人,没有生存的空间。

归根结底,评价一个职业,不能只看个别极端案例,而是要看它整体的运作机制和绝大多数从业者的状态。公务员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它根植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关乎个人对职业的期待。而“挣钱”只是其中一个维度,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那个维度,除非这个人本身就抱有错误的目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认为,这些公务员一开始从政的时候,都是一心为民的。当然也有的公务员一开始就想躺平混事。这种公务员也不会升职和被重用。因此上,那些被提拔的官员一开始都是一心为民的。而且业务能力出众。甚至为国流血流汗的。

但是这些人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比方说,看到招商引资的企业家出入高档场所。比方说,儿子留学美国需要一大笔钱。这个时候,人性就战胜了初心。

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就会在某个夜晚,感觉到人生在走向死亡。这个时候,想着自己死掉以后,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会留下。必然就会趁着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要么花天酒地。要么帮儿子搞留学的钱。

所以说:

通过鼓吹理想信念,圣人之道,保证官员队伍纯洁性。纯属自欺欺人。

一个依靠理想信念建立的国家。面对反腐这种事情必然是一直在路上。

我有一个朋友的朋友,是我们省高院副院长。可以说在我们省的政法系统基本上是做到顶端了。专业能力出众,业务认真负责。有房有车,收入也很高。但是他还是贪了。

一开始周围的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查出来以后才知道。他贪污的原因就是:

他儿子留学缺钱。

说到底大家都是人。一个领导干部不贪,只不过要么是他儿子争气,能自己考上国内大学。要么是这个领导敢于断绝人欲,让自己儿子高中毕业去送外卖。否则,这个东西没有办法解决。

user avatar

个人观点:《零容忍》是最近几年反腐倡廉纪录片中比较糟糕的一部。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你看这个片子,看完会对公务员的形象和素质产生困惑。

纪录片里的贪官,好像连假模假样的忏悔都不愿意做了,表面上说着忏悔,说着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而留给公众的观感却是:愿赌服输。

大家自然而然会联想到:哦,原来这个行业,这么有钱途!

相信这是大多数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留下的最普遍印象。

我不知道中央是否另有深意(如我听说有人认为这么拍是一种试水的策略,为之后高额经济犯罪适用死刑开绿灯),但目前来看,这部纪录片不仅没有起到肃正气、扬新风的作用,反而在社会意识形态上造成了不小的撕裂。

公务员的工作当然不应该是为了钱!

但从古至今的道理在这些腐败分子对往昔“峥嵘岁月”绘声绘色的描绘中都显得那么黯淡无光。

user avatar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这个利可以是金钱,可以是权力也可以是信仰。

大多数人都是俗人,考公务员是为了,较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以及各种方便。当然这些都是以白色与灰色途径实现。以贪污受贿为目的的并不多(大多数人是碰不到钱的,你让老干部局的公务员怎么贪污?)

只有极少数人是为了信仰。

反正我遇到的都是前者,为了信仰并且始终如一的,这种“蠢人”我还没听说过。

user avatar

请问题主,谁工作不是为了挣钱?我至今没见过一个工作不要工资的,莫非你是第一个?

当然,联系上文的《零容忍》,我知道你想说的“挣钱”其实是贪污受贿搞腐败,但是我真忍不住想:

连基本语文表达都能离谱到这种程度,你不觉得对不起自己小学语文老师么?更别说还有辣眼睛的句号问号放一起用了。

咱不纠结语文表达能力这种细枝末节,就聊聊你的真实提问意图:是不是每个人都为了贪污受贿搞腐败才考公务员这个事儿。

起码就我认识的所有新录用公务员里,真的没几个这种智商不够用的主儿。

没错,是智商不够用。

知道为啥这么说么?

考公,为了稳定的工作,为了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梦想,甚至为了体面,都很常见。

但是,考公务员为了贪污受贿搞腐败?

怕不是石乐志……

且不说大部分普通公务员一辈子都没伸手的资格,就说有资格伸手捞的,你觉得自己能活过第几集?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名场面你看过吧?

觉得电视剧不是现实?

看看这个捞了3年多就被抓的案例?

我也不会厚着脸皮说中国没有腐败什么的,毕竟打虎拍蝇一直在搞。

2021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布: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已形成,真不是随便说的。

当然,最后我还是要送上化肥哥的知乎名场面,有请两位老伙计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真实的公务员生活:


我是化肥哥,一个靠谱的 考公/考研 类答主,欢迎关注我~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记得点个赞哟~喵喵~

公考相关知识,欢迎看看我的 公考回复 收藏夹。专栏 体制内入门指南 转载了同名公众号部分文章,有兴趣也可以读读。高考考研类问题欢迎关注我的 高考考研类问题 收藏夹,这些都是免费的

如果你是知乎会员,想从0开始全面了解考公,9.9元听个LIVE也是不错的办法:

想有深入了解可以看看我的专栏(更新中):

如果需要个性化建议和指导,可以走 付费咨询, 知乎付费咨询2021年度业绩第一名答主为你服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