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长和学校要认清,体育运动就是高风险活动,就是会死人的。
要想在集体校园的环境下,达到有效的锻炼强度,肯定要有人猝死。有学生猝死并不能说明学校的体育运动组织安排出了问题,只能说明体育运动的强度到位。
2.
体育测试的标准很有问题,现在年轻人体格越来越高大,标准应该鼓励这种趋势而非阻拦,更高、更大、更强、更壮,才是自信心的来源。
引体向上、跳远这些自重项目,减重比增肌提高成绩有效的多,逼着青少年在青春期搞减重,会严重影响发育。
个人比较倾向的体测项目:皮下脂肪测量(男)、BMI(女)肺活量、坐位体前屈、铅球投掷、50米跑、3000米跑(男)、1600米跑(女)、体态/脊柱目测评估。不设成绩线,全省分性别排名赋分。
3.
卷和体育运动并不冲突,卷的客观现象存在,不论卷哪些科目卷多少科目,都会把时间精力投入到极限。
既然都是极限的时间精力投入,不如卷对方向,体育入中高国考完全没问题,而且不应该是通过性考试,应该是和主科同样分值的选拔性考试。
否则同样的时间投入训练休息的获益不如文化课,就会出现平时挤占体育运动、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只要分值够高,家长会主动关注孩子的休息营养。
这方面真的是越来越难了,
东亚新一代年轻人,在前30年的人生里简直就是在重压下导致时间分配错乱。
首先科技不断发展,在东亚这样的社会氛围里,学习时间会不断拉长到超过人类大脑生理曲线;
然后因为这种不断加压的氛围,年轻人就会去找一些最简便的方式来舒缓压力,
比如说:宅男玩游戏、宅女粉圈撕逼、沉迷小说,之类的。
所以最后到25岁的时候,就会成为
对魅力缺乏认知、缺乏交际、口语下降、身体不健壮、童年积累下来一箩筐的心结/创伤 的状态。
然后最惨的就是,这时候又因为要出社会工作,全面加压/加班,所以根本不可能处理自己的问题。
最后就是带着全套的问题进入婚恋(比如很多人到了30岁也不知道如何拒绝父母),然后把婚恋搞的乱七八糟,成为下一代的原生家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