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火车是如何供电的?

回答
火车要能跑起来,离不开“电”,但这电是怎么来的,从哪儿来,又怎么送到火车上去,说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这不像咱们家里用插座那么简单,得考虑的因素多着呢。

首先,得搞清楚火车自己是怎么“发”电或者“拿”电的。

最常见的那种,“第三轨”或“架空接触网”供电。
你见过那些在铁轨边上多一根铁轨,或者头顶着一堆电线,上面有个“胳膊”伸出来蹭着走的火车吗?那种就是用外部电源供电的。
架空接触网(就是头顶上的电线): 这就像是给火车搭了一个巨大的“移动充电宝”。这些高压电线(通常是直流25kV或者交流25kV,电压数字很大,所以它们需要绝缘处理,而且电线上会有醒目的警示标志)被架设在电线杆上,形成一个连续的网络。火车的车顶上伸出一个叫做“受电弓”的装置,它像一个灵活的手臂,一端压着电线,另一端连接着火车内部的电力系统。通过受电弓和电线的接触,电流就被导进了火车。
第三轨(靠近铁轨的另一根轨): 这种相对少见,多在地铁或一些早期铁路系统中。在铁轨旁边,紧挨着运行的车轮,还有一根独立的供电轨。火车的底部会有一个叫做“集电靴”的装置,它会滑过这根第三轨,把电吸上来。这种方式因为电压通常较低(比如750V直流),接触点更多,安全性是个大问题,所以在大功率、高速度的国铁上很少见到。
能量的来源: 这些架空接触网或第三轨里的电,最终得有个“发电厂”。发电厂里的煤、水、风、核能等等,最终都转化成电能,然后通过变电站升压,再沿着专用的输电线路送到铁路沿线,再由铁路沿线的变电站降压,供给接触网或第三轨。整个链条就像一个巨大的输电网,把发电厂的能量安全高效地输送到火车上。

还有一种,就是火车自己“携带”电源——内燃机车。
这些火车看起来就没那么“触电”了,它们不像电力机车那样头顶着“触角”。它们自己就是一个移动的“发电厂”。
核心就是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通常是柴油发动机): 就像汽车发动机的放大版,但要强劲得多。这台发动机主要不是直接驱动车轮,而是驱动一个“发电机”。
发电机产生电力: 发动机转动,带动发电机里面的转子,切割磁力线,从而产生电流。
电力驱动牵引电机: 产生的电流,先经过一套复杂的电力控制系统,然后被输送到安装在车轴上的“牵引电机”。这些牵引电机就像电动机一样,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直接驱动车轮旋转,火车也就跑起来了。
优点和缺点: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只要有柴油,它就能去任何有铁轨的地方,不受接触网的限制,灵活性很高。但缺点也很明显,柴油燃烧会产生排放,而且噪音和震动都比电力机车大。

现在越来越流行的“混合动力”或“新能源”火车。
混合动力: 很多新型的内燃机车,不再是纯粹的柴油驱动,而是引入了“电传动”的理念。它们仍然有柴油发动机,但发动机带动的是“发电机”而不是直接传动。发动机的功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优化,比如在低速爬坡时,柴油机会全力运转带动发电机,产生的电力一部分供给牵引电机,一部分储存到“超级电容器”或“蓄电池组”里。当火车需要加速或者爬坡后,可以把储存的电能再释放出来,辅助牵引电机,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燃油,降低油耗和排放。
氢燃料电池火车: 这是比较前沿的技术。它不像柴油机那样燃烧,而是通过氢气和氧气在燃料电池里发生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然后驱动牵引电机。副产品只有水,是真正的零排放。不过,氢气的制备、储存和加注,以及燃料电池的成本和寿命,是目前推广的主要挑战。
蓄电池火车: 就像大型电动汽车一样,蓄电池火车一次充电可以跑一段距离。它们可能用于一些短途运输、支线铁路,或者作为电力机车的辅助。

总结一下,火车供电的原理,就好比一个人要活动,能源可以是他自己吃进去的饭(内燃机车),也可以是外面给他提供的电(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 就像是被“外挂”了能量供给系统的,从外部的高压线吸取能量。
内燃机车 则是自己带着“能量包”(柴油箱)和一个“转换器”(发动机+发电机),把携带的燃料变成驱动力。
混合动力和新能源火车 则是各种能量形式的“融合体”,力求在效率、环保和续航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整个过程,从发电厂到变电站,再到接触网,最后到火车上的受电弓或集电靴,每一环都需要精密的计算和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火车安全、稳定地运行。这可不是随便拿根线就能接上的简单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普通5号和7号电池电压为1.5伏,人体安全电压为36伏,普通民用电电压为220伏,高铁供电电压为27.5千伏。

电厂发电(330、220或110千伏)后通过输电线路送到铁路牵引变电所,调为适合高铁使用的电压,然后通过接触网馈线送到接触网导线上,再通过接触网将电供给列车。

接触网上的高压电是怎样“跑”到列车上的?

钢轨有多长,接触网就有多长,在地面奔跑的动车组与接触网总是遥遥相望,为了实现它们两个的亲密接触,受电弓便成为了车与网之间的“红娘”。

受电弓长得有点像游乐场碰碰车的天线,通过与接触网导线之间的接触,将电流引导到动车组上,从而牵引列车前行。升起时,可与接触网导线接触,降下时平卧在车顶上,而受电弓是否升降是根据列车运行需要和配置要求来确定的。

这个小家伙看似柔弱,但却能承受住27.5千伏的高压电,并通过自身为动车组带来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这样动车组就能将我们带到想去的地方啦!

高铁车厢内的电是怎么来的?

接触网供给的电都是高压电,而现在高铁车厢内都设有充电插座,是正常的220伏电压,这里面的电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高压电输送到辅助变流器后输出440伏电压,各设备再通过变压器将电压调整到所需要的理想电压。

比如说,动车的空调使用的是440伏电压,充电插座通过变压调整为220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

遇到无电区怎么办?

高铁供电任务由分布在线路两侧的牵引变电所、AT所、分区所和钢轨上架设的接触网共同完成,通过受电弓完成动车组取电任务。

牵引变电所一般50公里一座,两座牵引变电所之间存在无电区。那么高铁怎么通过无电区呢?答案是——借助惯性滑过这段。由于这段区间非常短,所以坐高铁时基本没什么感觉,“咻”一下就过去了。


来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火车要能跑起来,离不开“电”,但这电是怎么来的,从哪儿来,又怎么送到火车上去,说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这不像咱们家里用插座那么简单,得考虑的因素多着呢。首先,得搞清楚火车自己是怎么“发”电或者“拿”电的。 最常见的那种,“第三轨”或“架空接触网”供电。 你见过那些在铁轨边上多一根铁轨,或.............
  • 回答
    火车运行,说起来简单,就是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向前走。但要把成千上万吨的列车安全地从起点送到终点,在复杂繁忙的铁路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背后有一套严谨到近乎苛刻的体系,核心目的就是确保每一列火车都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去哪里,并且这条路线上有没有别的车,以及它们都在干什么。咱们一步步拆解开来看看.............
  • 回答
    火车司机遇上「臥軌」這檔事,簡直是他們職涯中最讓人心驚肉跳、甚至可能留下創傷的噩夢。這不是什麼電視劇裡演的灑狗血情節,而是活生生的、需要極度冷靜與專業判斷的緊急狀況。一般情況下的處理流程:當火車行駛中,司機透過車頭的視線範圍,或是接收到調度中心的預警,發現前方軌道上有異常障礙物,特別是人的時候,他們.............
  • 回答
    《不只火车,更是兄弟情谊韶8拍车记》这部作品,单从标题就透露出一种真挚的情感,它不仅仅是关于“韶8”火车模型本身,更是在记录一段属于“他们”的共鸣和情谊。作为观众,我非常认同UP主在这个视频中所传达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 对“火车模型”这项爱好的深度理解与尊重:UP主并没有将“韶8拍车记”.............
  • 回答
    军舰上的火炮在海上进行射击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需要克服波浪带来的剧烈颠簸和晃动,才能实现准确稳定的瞄准和发射。这背后依赖于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精密的系统。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军舰火炮如何克服波浪影响,实现精准射击:一、 基本原理:稳定与补偿核心原理在于稳定火炮平台和预测和补偿运动。军舰本身是一个在三维空.............
  • 回答
    一战时期,坦克的出现如同一道阴霾,迅速改变了战场格局。面对这种新兴的钢铁巨兽,各参战国无不绞尽脑汁,试图找到克制它的方法。而反坦克火力的组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点点摸索、演进,最终形成了一套初步但有效的体系。起初,坦克的到来让堑壕战中的步兵们措手不及。他们手中那些笨重的马克沁机枪,虽然能打出令人.............
  • 回答
    火箭点火,这可不是像按下开关那么简单,它是一系列精密且充满爆发力的物理化学反应的结晶。从你按下按钮的瞬间,到那震天撼地的轰鸣,再到飞向苍穹的壮丽景象,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想象一下,你站在发射台附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殊的、混合了燃料和氧化剂的气味,虽然我们闻不到,但它就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那一刻的.............
  • 回答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主火炬塔的设计,与其说是追求宏伟壮观,不如说它蕴含着一种更具象征意义的哲学思考,那就是“ 万物皆可燃,生命的能量 ”。设计理念:打破常规,拥抱自然不同于以往奥运会那种高耸入云、金光闪闪的主火炬,里约奥运会的主火炬塔显得朴实无华,甚至有些“粗犷”。它是由巴西著名艺术家 安东尼·卡.............
  • 回答
    火箭发射时间的选择,绝不是简单地看看日历然后随意选个日子,背后是一门极其精密的科学,融合了天文学、工程学、气象学,甚至还有政治和经济考量。要想让一场火箭升空,就像要协调一场史诗级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必须在恰当的时间响起,才能奏出最美的乐章。咱们就来聊聊,火箭发射时间到底是怎么定的,让你们知道这背后.............
  • 回答
    .......
  • 回答
    二战时期,各个参战国在军事装备和战术思想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这直接体现在了他们的团级部队的重火力配置上。要衡量“平均水平”,需要考虑当时各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资源获取情况以及战略需求。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美军(含陆战队)、日军、国军和共军的团级部队重火力情况,尽量深入一些,避免生硬的堆砌数据,而是从战术.............
  • 回答
    .......
  • 回答
    关于“TNT 是被 TFBOYS 带火的”这个说法,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讨论点,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白 TFBOYS 这三个字在中国娱乐圈是什么分量。他们是现象级的组合,可以说是初代流量的代表。从2013年出道开始,这三个男孩就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闯进了大众视野,特别是90后、.............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这涉及到一种我们生活中常见但可能忽略了它背后科学原理的材料。你提到的“铁丝网”之所以能阻挡火苗而不被轻易烧坏,其实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神奇的抗火能力,而是它本身的材料特性、结构设计以及实际使用时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得从“铁丝网”这个概念本身说起。通常我们说的铁丝网,材.............
  • 回答
    .......
  • 回答
    嘿,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有一样东西,它闪闪发光,暖暖的,有时候还会跳舞!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停顿,让孩子们猜测)对了!这就是 火焰!火焰就像一个很热很热的小妖怪,它喜欢吃东西,它吃了东西就会变大变亮!你们摸摸我的手,是不是觉得暖暖的?火焰比我的手还要热好几倍呢!所以,我们只能远远地看着它,不能摸.............
  • 回答
    火星探测器和环绕火星的卫星,它们在浩瀚的宇宙中旅行,找到自己的方向并精确知晓自己在哪里,这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事情。这背后是一整套精密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在支撑,就好比给一个在黑暗中行驶的航船引航,只不过这里的“海洋”是深邃的太空,而“航船”则是我们辛勤送出去的探测器和卫星。首先,要确定它们的位.............
  • 回答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铁道部售卖火车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就像一场全国性的、精心编排的“接力赛”。你可以想象,当时的火车票销售,主要依赖于一个层层传递、点状分布的销售网络。最核心的枢纽,当然是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上的火车站售票窗口。当你想坐火车旅行时,你得亲自去趟火车站。不过,去火车站也.............
  • 回答
    2022年1月17日,关于汤加火山再度喷发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在这样信息模糊的时刻,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如今科学技术是如何做到对火山爆发进行监测的。从地底深处到天空之上,科学家们动用了各种“千里眼”和“顺风耳”,构建起一套严密的预警网络。1. 地面侦察兵:实时感知地下的躁动.............
  • 回答
    嘿,你这个问题可真够刁钻的!中世纪的勇士,一把钢剑,一套锁子甲,怎么就把那浑身铁皮、嘴里冒火的大家伙给收拾了?这事儿可不是小说里随便写写那么简单,得靠脑子,还得靠点儿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得明白,那巨龙身上的“坚硬龙鳞”可不是普通的铁甲。人家是跟山石、矿脉打了千百年的交道,硬度绝对是杠杠的,估计比最精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