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本来就是这个价格啊。
苏联的公共卫生投入占全口径年国民收入的19.6%,按比例算和今天美国差不多,ok?
医生全部是五年制专家起步的学历,五年制专家的薪金起步就是普通工程师的两倍左右。
苏联人哪里愤怒了?
愤怒?愤怒干啥?
钱是保险公司出的呀。
收你钱的是保险公司呀。
再说,公司不是给你出了保险费的大头吗?
这一招障眼法,就问你会不会玩!
不知道美国人是什么情况。
我感冒想顺路去医院抓个药,周围同事看我如看白痴,最后去药店买了药。
某日在家需要把热水器重新安装一下热水器,具体就是热水器需要旋转90度,这样阀门容易够到。手被铁皮划开了,打算自己开车去医院,被房东问是不是钱多烧的,包一下就要几百刀,缝一下要几千刀。但我记得公司给我买医保了,于是电话咨询,说是不属于工伤的意外受伤,不归医保,但是意外险覆盖,两千刀一下免赔,两千以上自己需要出一点,超过多少才全赔。这个电话过程中一直拿纱布按着伤口。电话打完血也不流了,于是随他去。
过来几天发炎了,发烧,怕别不是破伤风,赶紧去医院。去的时候就把一共三份保单带着了。医院服务确实不错,也不是破伤风。
来了一个懂保险的同事跟医院和保险公司一通操作,认定我这个发炎,发烧是各自独立事件。最后自己没掏钱,但是账单我见到了,一万刀以上,我的亲娘哟。真要自己掏钱还不是一夜返贫了,那时候搞点代购一个月才挣几百刀零花钱。
傻逼。
市场准入制度。
医疗是刚需,没有价格弹性。
需求在那,看你怎么给供给。
供给分人和物资。
人当医生,不能非法行医,需要有场所,资格。
问题就来了。
什么人给行医资格?决定供给。
如果规定,北京只保留一家北大医学院,这家学校学生,学10年,实习10年才有资格行医。
没有资格行医的通通抓起来。
所有药品,医生不开处方,你就是买不到。
北京医生门诊一次10000,手术一次200000你还得够级别,求关系,否则就看不了病,吃不到药。
你真病了,飞去朝鲜看病也比北京便宜。
直接让你掏10000,你心疼,医保报销9000,自己掏1000,全民分担9000,你一算比去朝鲜的机票便宜,你还是不去朝鲜了。
美国,香港,都是这个情况。
其实,赤脚医生初中小学学历,学个医,只要数量够,就能把中国平均寿命提高十多岁。
中国每年有大量医学生毕业,建设大量医院,这就决定了医生的供给。
中国医疗贵,是药品和器械贵。
因为普通老百姓只要肯做,也能赚十几万啊。。。当然,绝大部分老百姓不肯做,我在澳洲做护士,经常有白人护士请假,懒得赚钱。
很多网站上查的年薪,其实是基础年薪,你只要肯做的,加加班,拿的远不止网上这个数,因为加班双倍工资的,有的人非要抬杠,说你看,网上说了才7w,你怎么说十几万,我只能笑而不语,比如我,新人护士,我合同上一年税前7w,网上搜澳洲护士,基本上也都是税前7w,但是我基本真正能做到的,是能够税前11-12w左右。当然,这里说的都是税前,税后大概到手8w澳刀。
欧美说薪酬基本说的都是税前,税后多少就看每个人的逃税水平了。你懂就行。
具体收入这东西,一般网上搜得到么? 搜到的都是中位数,大概多少,具体多少,你要问澳洲护士nika,我说得全是干货!我工资单都贴给你看,你网上看得到工资单?
看清楚,我这还是新人护士,也就是RN0101,时薪33.87,每周加班1天的收入,如果我是老护士,咬咬牙一个月只休息一两天,RN0109,我一个月得多少钱?动动脑子,好好和你说你不听,非要网上搜,网上搜的能准么?
还有,别用留学生学费算本地人学费,澳洲本地人学医一年1w澳刀,留学生7w澳刀,本地人还能贷款,去北领地支援还能免费。
看清楚,是肯做,做一天休一天,能不做就不做的,不可能拿到十几万。
有人说,那你这也得读个护士啊,澳洲注册护士好歹也是本科文化,那我比较笨的,读书读不出来的,怎么办。
读书不行的,愿意做狱警的,培训6周,就可以上岗,想赚钱,加班就行,无非是晚上值班室睡觉。
愿意做护工的,两个月课程,就可以拿护工证,去HCA做中介护工,一小时33,这还是白班价!夜班直接33乘以1.25。双休日更多。我给你算算做护工的收入,一周做6天,其中双休日都上班,一年可以赚10澳刀税前,当然,很累!护工伺候人可不轻松!
发达国家,只要你肯做赚钱路子多了去了。但是很遗憾,绝大部分人不肯做。
当然,也有门槛,不是想做就做,你得有绿卡。
看欧美的收入,不要搜基础工资,因为搜出来的都是不准的,你要搜论坛,看具体到每个人,特别是肯加班的华人,能拿多少钱,我们看欧美收入,要代入华人视角。因为我们是秘鲁人,没有白人爹。
澳洲的医生也有几十万澳刀,医生其实都是独立执业,有provide number,每接一个病人,都可以有收入,甚至给病人开检查,也有收入,所以一个医生收入几十万(30几万问题不大)。多接病人的,五六十万都行。
但是医生从读书到执业要多少年?接受多少培训?澳洲医学院一般不允许高中毕业直接报考(除非极其优秀的高中生),基本都是本科毕业后,再报考医学院,不但要笔试,还要面试,学习又累,医学院读完后还要住院实习,能开始赚钱就要30出头了。说实话,赚这个几十万,真是要了老命了。
然而澳洲普通老百姓呢?
之前知乎有个澳洲公交司机,说他们单位有个印度人,肯加班,一年15w,我之前工作的监狱,狱警,肯加班的,一年也差不多15w。澳洲狱警可不是中国狱警,需要挤破头公务员考试,澳洲狱警常年缺人,6周培训就上岗。没有学历要求,识字就行,我当时还想让我老婆报名来着,后来一看,错过了报名时间,就做罢了。
新人护士RN0101,时薪33.87,如果在乡下还有补贴,外加肯加班,十几万也不难。肯上进的护士,在职做portfolio,然后读NP研究生,毕业了能做NP,成为准医生,也能出门诊,一年搞个几十万。当然,几十万这个几其实是2,再加上扣税,欧美特殊的税制,收入越高,比例会变态高,其实就是强行拉平收入。
所以欧美的普通老百姓为什么恨医生收入高,没必要啊,只要努力,没文化,也赚的不少。只不过,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一技之长,没什么好的学历,想赚钱,只能靠拼,靠熬夜班,一般本地白人怎么吃得了这个苦,基本都是新移民在做。
绝大部分本地人,不可能这么拼,肯多上班多赚钱的还是少数,所以绝大多数人赚的并不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统计数据,看网上的数字,工资普遍不高的原因。
但是你tm不是白人啊,你是华人新移民啊!你看这个数字有啥用啊铁子。
新移民普遍比较勤奋,赚的也多。我之前想法里晒过工资单,新人护士,两周到手3400。一个月7000,一年8w到手,澳洲税率差不多30% 也就是我一个新人护士,肯加班的,也有十几万澳刀一年。
所以在欧美,想多赚钱,又没啥高学历,就要去找能24小时上班的,双休日也上班的岗位,比如狱警,保安,这种,靠熬夜,加班,双休日班,也能赚不少。
有一定学力的,可以考虑护士,警察,军官。这几个也是全年无休的岗位。军官有的岗位需要值班,补贴高。
特别有实力的,可以考虑考医生。医生也是全年无休的。
当然,IT,永远的神。
最后说明,欧美的加班不是国内那种加班,什么外卖员每天16小时全年无休那种,太夸张了,比如我,我是基本上每天8小时,每周做5天,然后加班1天,也就是每周6天,已经让白人觉得我太疯狂了,白人护士经常对我说,小伙子,身体要紧啊。。。。我心想,来看看中国骑电瓶车闯红灯的外卖员吧。。。
换句话说,如果你只要肯加班,你一个没什么文化的打工仔就可以达到半个医生的收入水平,你还会生气么?就算你不加班,你也可以达到1/3或者1/4个医生的收入水平,也可以过一个相对体面的生活,你何必生气?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医生收入再高,也只是服务业,普通老百姓没必要跪求医生办事,该走流程走流程就行。我举个例子,可能比较敏感,肾源,在美国,肾源相对多,因为器官捐献率高,所以肾衰患者老老实实排队等肾源就行,也不用等很久,更不用求医生想办法走路子。医生,只是一个收入较高服务业,和IT一样,没有什么拉仇恨的地方。
有人问,既然国外只要肯加班,就能十几万,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留学生回国。
因为绿卡难拿,赚钱也是建立在有绿卡的基础上的,穷留学生学个非移民专业移民很难,毕业了就差不多可以回国了,想赚钱都不给你赚。
而且很多留学生根本不差钱,家里十几套房子,老爹做局长,国外虽然赚得多,但是也得加班,也得拼,公子哥为什么要在国外拼,回国继承家业不好么?
还有就是一些可以移民,但是觉得国内发展更好的人,再加上没有语言壁垒,就干脆回国发展了,但至于是不是真的好,就见仁见智了。确实有的人,比如码农,回国找个大厂也能赚不少,但是也有很多人回国后发展赚不到多少钱,又重新出国,都有,不能一概而论。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啊。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问题,中国现在拼爹现象已经很严重了吗?
有答主回答说,真正的拼爹,是让你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在拼爹。而是你自己发自内心的觉得,他们读贵族学校,毕业后成为精英,你读职业技校,毕业后成为工厂工人是完全合理的。
在你从小接受的教育里,根本就没有拼爹这一概念。
还有重要一点:人家的收入在美国也许并不高,只是你作为中国人觉得医生收入几十万是太高了。
美国的医生到点就下班,看个感冒要预约个三个月。中国的医生你到点下班看看,不要说让病人等三个月,很多病人等三个小时就开始闹事了。
有个富人记录了自己到美国最顶级的私人医院治疗癌症的经历,他回忆说,每天早上医生来查房,只是简单的问一下情况,等医生一走,一张一万美元的账单就来了。因为这是全美国最好的医生,就是这个价。
再对比一下中国,钟南山这个级别的医生,1200块的挂号费都要引起巨大的争议,儿子作为著名医生,就因为穿了爱马仕的皮带,陷入了舆论风波。
这就是两国教育和理念的不同。
在中国,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仿佛强调医生是为人民服务的,是救死扶伤的,对医生有很高的道德要求,所以不能收费太高。所以你看,在中国,你可以花几十块钱的挂号费,去三甲医院看知名专家。这在美国是无法想象的。
而在美国,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人家几百年来的传统和教育就是这样,医生这样的高技术职业,就是要高工资,就是要地位高,美国民众早就发自内心的认可这种理念和做法。
他们需要一位教员。
美国有一部电影《Assault on Wall Street》(入侵华尔街)。讲一个保安,老婆生癌,一直要支付大额医药费。但是他的积蓄,却在投资基金里套牢了。于是他买了自动步枪,到华尔街,对准办公楼,一个一个办公室扫过去......
这事,他是被一家医院跟一家基金公司,两头夹击吧?编剧为啥只让主角突突基金公司,而且把无关基金公司都突突了,却一点不敢碰医院呢?
---- 因为没人敢演啊!你想啊,如果主角演医 nor,到医院去,把医生护士都突突了。那这个主角,能保证将来自己不生病吗?等将来,自己躺在手术台上,肚子被划开后,主刀医生跑上来一看:“哦,你就是《突突大医院》的主角啊,久仰久仰。”即使打了麻药,都能觉得背后发凉吧。
所以,那些还能让你听到声音的人,都是只敢骂医疗补贴太少,而对医生的利益,不敢碰触半点。
准入门槛高呗,其实大部分小诊所的医生真不如中国三甲普通医生的水平,尤其外科,一个每周做三次手术就算勤奋了,一个一天搞不好都有三台。
顶端和研究水平就另外说了。
看看美国每年各种影视剧是如何包装医生的,今年去年最新电视剧《良医》,里面的自闭症医生肖恩,真傻真白真甜,一波波剧情里,很多观众都被肖恩赤子之心给感染了。
同时一个负责任医生的形象也拔高了,不仅是《良医》,还有《实习医生格蕾》《急诊室故事》《豪斯医生》等等一大波美剧,观众总是通过主角在医院的遭遇与成长,然后产生共情,同时对医生群体好感大增。
美国整个医疗集团十分注重自己的宣传,刻意把医疗集团和医生绑定在一起,利用各种宣传给自己加分。
美国不止是医生工资高,更可怕的是背后,美国每年预算20%被医疗支出所占用,医疗集团和保险集团沆瀣一气,用极其高昂的医疗报销占用了大量国家支出预算,高于美国的军事预算。
但是注意宣传与形象打造,医疗集团们每年从不吝啬在医疗剧上的投入。目的是为观众打造各种医生形象,从而让观众产生共情。
宣传在美国那是一个极其高深的套路,不知不惧间,已经被各种影视形象所洗脑。
影视永远都是美国最好的宣传工具,也是各个美国利益集团的宣传工具。
居然没人提这一点,美国医生收入高,是因为有组织地控制医生数量,自然是水涨船高了,没看到新冠来了,医护都不够用了么。
懒得查具体数据了,总之,故意的。
大部分医生其实不需要如此严格且长期的培训,真正高精尖的医生在哪里收入都不低,比主刀医生,比如该领域的专家,但是美国的超长的培训和考核后才发执照,无执照行医会被罚得裤子都没有然后关进去。
大致就是这么意思,人为垄断的。
恕我自言,医生就应该是一个高收入的职业。
中国的医疗纠纷根本原因是什么?很多人都没懂。
不是穷,而是我原本就穷,但你还要我自己掏很多钱,还没效果
美国也有穷人,但是他们看病有保险公司付钱。
中国也有医疗保险,但是有很多费用是不能走医疗保险的,比如住院费、以及很多进口药。
有些病人要做手术,医生开了系列材料和药物的清单,里面大部分都是进口的不报销的需要自费的。
比如我爸颈椎病开刀,在颈椎里装了一个支架,差不多十万。医生要求要装这个,也可以装国产,稍微便宜一点,但是效果没有进口的好。毕竟这个会影响一辈子,咬咬牙装了十万的。这个十万的支架全部自费。
然后就是术后,需要注射一些药剂,也是进口的,一支三千,要买十支,医生指定的,他说不用的话出了什么后果他不负责,为了生命,没办法,用吧,去买了三万块的药剂。
还有一些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不说了,反正最后花了二十万左右,几乎没有医保能报的东西。
所以国内会有医患关系不好的情况。
但是美国不一样,你赚的钱不是我的,所以我希望你好。医生和病患是完全的双赢关系。更何况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你能救人的命,你就应该多赚钱。
美国人民的确很愤怒啊,也发表了抗议啊……
有什么问题?
当然,他们更关注华尔街的那群人……
在美国,医生从医学院博士毕业,到最后拿到行医执照,最少也得35岁了。
35岁的码农年薪也差不多50万左右了,搞金融的钱更多,破百都是很平常的。
在同样年龄的情况下,医生的收入并不比其他高收入群体拿的更多,或者说,医生只是和码农,金融民工一样的高收入群体之一,收入并没有那么离谱。如果你觉得医生收入很离谱的话,那么那些早几年就进大厂拿股票的兄弟的收入会让你怀疑人生。
更何况在美国看病还有医疗保险,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自己支付账单,美国人咋就忍不了了?
红勃不会抗议,因为有医保,那钱是保险公司出的
有色人群不会抗议,因为他们享有平等的特权,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高华不会抗议,因为他们大多都很爱惜身体,况且就算生病了他们也有足够的钱去看病。
那么底层皈依者呢?虽然他们没钱看不起病也通常没有医保,但他们依旧不会去抗议,因为他们的心里只有感恩。
感觉这个回答下的很多人并不了解美国社会对于几大高薪职业的态度啊…
虽然黑各类型基金公司和投行的行为在最近30年的美国非常普遍,但是从社会行为来说,这些行为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对机构的diss,而基金公司和投行的各种职位并不是被攻击的主要对象。因为薪水过高而全美国被骂得最狠的(甚至因为overpayment而被业内人士diss)就是dentist, anesthesiologist, orthodontist, psychiatrist这些,从归类来说其实这些都算医科。当然lawyer, accountant, stock broker也算被骂得多的职业,但是更多的是因为这俩行业的正义性和客观性问题,这俩行业的overpayment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并不是主要问题。
至于抗议啥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这年头美国针对极度不公平的medicare和mediaid的抗议还少吗?我当年学public goods那门课的时候,prof专门跟我们讲解了medicare的原理,也说明了目前社会对于medicare的抗议最主要的是针对overpriced medical services,而不是针对lack of coverage。也就是说美国人对于medicare的态度更多的是认为医生行业的价位过高,甚至已经完全不是以治病救人为主要目的了。
不过我说的只是美国社会对于医生薪资的态度,我个人对于医生的态度则完全不同。诚然,我也认为美国医疗体系确实存在overpaid的现象,但是他们的价位总体上是合理的,不论从student loan还是medical service process来说都是合理的。但是这种合理是基于整个病态的医保体系来说的,对于整体体系来说,美国的确存在严重的逐利现象。或者说,如果我们给医疗系统赋予治病救人的道德义务和指标,那么美国的医疗体系就是非常腐败且道德败坏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觉得俺们国家的医保体系才是the best proformed one(这是我高中econ老师评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