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和不婚一样,有多方面原因,我来提供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也就是经济原因。
首先在结婚方面,男性的就业形态就会造成很大影响。红线是正规员工,黄线是非典型雇佣(蓝线是非典型雇佣里的零工),最后的绿线是无业。日本失业率不高,但非典型雇佣占比是40%,这辈子能转正规雇佣的几率也很低(具体数据和原因参考这个回答:什么是「低欲望社会」?为什么日本社会会进入这种状态?)结不起婚的首先就淘汰掉一批,结了婚之后敢不敢要孩子呢?
根据文科省的数据,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读公立,大学住自己家的话最低花费是800万日元,住宿舍或者租房就超1000万。
如果都读私立的话,最高2400万日元。这还只是一个,如果打算维持人口起码再生一个,那就翻倍。
而在2015年,日本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是546万,中位数是427万。注意这是家庭数据,不是单人,而且是全年龄,也就是包括有钱的老年人阶层,20代和30代属于被平均了。日本那个高消费,有孩子的情况下这点钱是不够用的。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在30代需要供养两个孩子,收入必须超过650万才行。
所以不管一胎二胎,只要第一个孩子一上大学,家庭平均储蓄率就直接变负数,马上入不敷出。比较有意思的是只生一胎的在高中阶段其实就接近负数了,而二胎的反而能多撑一会,也算是一种幸存者偏差,说明收入不高的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第二胎。
没钱供孩子上大学怎么办?除了不婚,不生之外的第三个选择就是干脆不上大学。
这张图真是一目了然,双亲收入越高,进大学的比例越高,越低则去短大专科和直接就职的越多。教育对于寒门子弟意味着什么相信不用多说了,而因为贫穷导致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后果就是产生恶性循环的「世袭贫穷」,穷人的孩子越来越穷。
12年就有6分之1的儿童属于贫困儿童。
早在2006年就有过调查,为什么不多生孩子。65.9%的妻子说是太贵,注意这个数值又被平均了,40代回答没钱的只有54%,真正处于适合生育的25-29岁有83.5%表示没钱生孩子,30-34岁的78.7%没钱。
十几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只是不停在恶化而已。
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