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恢复斩首凌迟等死刑,会有什么后果?

回答
恢复斩首、凌迟这类古代刑罚,即便是在讨论的层面上,也足以引发一番轩然大波。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触及了人性、文明、社会秩序以及国家形象等诸多复杂维度。如果真的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其后果将是难以估量的,并且会从多个层面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首先,从人权和文明程度来看,恢复这类刑罚无异于一场文明的倒退。现代社会普遍认可人人生而平等,拥有不可剥夺的生命权和尊严。斩首和凌迟,尤其是凌迟,其残忍性、折磨性和侮辱性是极其严重的。它们是对生命最粗暴、最野蛮的践踏,更是对受刑者尊严的彻底摧毁。恢复这种刑罚,意味着国家在价值观上背弃了人道主义的普世原则,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孤立。其他国家可能会因此对我国实施严厉的制裁,包括但不限于外交上的降级、经济上的封锁,甚至可能导致国际合作的全面破裂。我们长期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塑造的文明国家形象将荡然无存。

其次,在国内的社会影响方面,后果同样是触目惊心的。

法律体系的崩塌与道德沦丧: 恢复这些刑罚,意味着现有的刑事法律体系将被彻底颠覆。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当法律本身变得如此残酷和非人道时,它将失去其作为公正和秩序维护者的权威性。人们对法律的敬畏将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恐惧和仇恨。更可怕的是,这会向整个社会传递一个危险的信号:以暴制暴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这极易导致社会道德底线的全面崩溃,人们对暴力和残忍的容忍度会大大提高,甚至可能引发模仿效应,导致社会治安的恶化,暴力犯罪率的飙升。人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诉诸更极端的手段,社会将陷入混乱与不安。

社会心理的扭曲与恐慌: 公开执行这类刑罚(如古代的斩首示众)会给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血腥的场面、极度的痛苦,会扭曲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滋生恐惧、麻木和冷酷。人们可能会因为害怕受到类似的惩罚而变得谨小慎微,压抑自我,社会创造力和活力将受到严重损害。同时,也可能滋生报复心理和极端情绪,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人们可能会对执法者产生恐惧,对法律产生不信任,甚至出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极端心态,这对任何一个需要稳定和发展的社会来说都是灾难性的。

司法公正的质疑与政治风险: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司法公正意味着程序的正义和实质的正义。斩首和凌迟作为极刑,一旦执行,就意味着任何错误都无法挽回。这尤其会放大司法错案的潜在危害。一旦出现冤假错案,受害者将遭受无法弥补的痛苦,其家人将背负永远的伤痛和仇恨。这种极端而不可逆的刑罚,会极大地削弱公众对司法体系的信任,引发对权力滥用和司法不公的担忧。在政治层面,这种不受制约的、过于严酷的刑罚权力,也可能成为压制异见、巩固统治的工具,从而引发政治动荡和人民的反抗。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停滞: 一个社会如果充斥着恐惧、不信任和潜在的混乱,其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投资环境恶化,人才流失,因为没有人愿意在一个不安全、不稳定的地方生活和工作。国家的国际声誉受损,也意味着贸易和合作机会的丧失。资源的投入将更多地倾向于维持社会控制和镇压,而不是用于教育、科技、医疗等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的领域。社会整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会大大减弱,经济发展将难以维系,甚至可能出现倒退。

最后,从执行层面来看,也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和隐患。

执行的复杂性与伦理困境: 即使抛开人道主义的谴责,恢复这些刑罚在执行上也存在诸多困难。例如,如何“精确”地执行凌迟,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残酷和难以量化的过程,容易引发混乱和失控。执法人员在执行这类刑罚时,也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他们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此外,如何处理尸体、如何进行后续的“示众”等环节,都会带来一系列的伦理困境和实际操作难题。

总而言之,恢复斩首、凌迟等刑罚,绝非只是简单地增加一种惩罚手段。它将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危机,是对现代文明、人权理念、法治精神的彻底否定,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会彻底摧毁社会的稳定、公正和发展的基础,将整个国家拖入野蛮和黑暗的深渊。这种设想本身,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是出了冤假错案片错人了,能把这题里支持恢复凌迟的人拉去片了吗?

user avatar

前言:

北京大娘:咱能恢复正黄旗么?我还有通天纹呢!

我说句实话,那些直接说“会降低犯罪率”的答案,背后简单粗暴的归因方法就是慵懒思维的表现。

您觉得严苛的法律阻止的犯罪多,

还是

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好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机制,

好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回报,

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流动性

阻止的犯罪多?

建监狱的成本,用来实施刑罚的资源都是有多种用途的稀缺性资源。搞凌迟斩首是以上述发展为代价的。

现在的犯罪率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低,恶性犯罪少多了,那这是斩首,凌迟的作用?

合着就是大刀出奇迹,遇事不决沙沙沙呗?还能把蒙古人烧图书馆叫文明?!整日依赖于如此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实在对不太起颅骨里的肉球吧?

Becker (1968) 犯与罚:一个经济学视角

Becker (1968)[1] 在理性犯罪人的假设下提出了一个犯罪动机与惩罚的模型

犯罪的预期效用取决于——被抓的机率p,犯罪的回报Wc与惩罚的效用损失。

Becker认为,当 一个人才会触发犯罪。而且,因为涉及风险(不确定的state of nature)实际上,这行为还与风险偏好有关。

犯罪对于社会的成本不止于犯罪本身,还有对罪犯的抓捕,对罪犯的惩罚与监押,审讯......

基于上述个变量与关系,以下关于犯罪与惩罚的社会最优模型呼之欲出:

此篇阐述了「惩罚后果的严苛程度」会制止理性人潜在的犯罪的观点。而且自然而然地构建了社会对于犯罪的资源投入模型———经济直觉地寻找「最优解」,而不是一味地「越多越好」。在社会科学内部一直都倾向于——严苛的刑法会使得确定会发生的犯罪升级,一不做二不休,狗急跳墙,玉石俱焚,鱼死网破。

甚至连堕胎法案的通过都能降低犯罪率

Donohue and Levitt (2001)[2] 起于一个数据发现——在堕胎法案通过的十八年间,犯罪率开始缓慢地下降——在1970年间,在美国有五个州更早地发现了犯罪率地下滑。堕胎率高的地区发生犯罪逮捕率少于堕胎率低的地区,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堕胎率高的国家在 1990 年代犯罪率下降幅度更大。

这一研究的实证机制基于一个事实:堕胎法案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为堕胎法案通过而消失的儿童,系统性地会出生在“在犯罪边缘”的家庭里。

而且, 在堕胎率高的州,只有堕胎合法化后出生的人的逮捕率相对于堕胎率低的州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在堕胎合法化的州,只在合法化出生的人在犯罪人群的整体占比上升了。合法堕胎似乎占最近犯罪率下降的 50%。

而在二十年后,为了验证2001年的结论——“当大约二十年后达到稳定状态时,堕胎的影响将大约是目前所感受到的影响的两倍。我们的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合法堕胎将导致未来二十年犯罪率每年持续下降 1%。”——Donohue and Levitt (2020)[3] 横空出世,此文估计,从 1998 年到 2014 年,由于合法堕胎,整体犯罪率下降了 17.5%——每年下降 1%。从1991年到2014年,暴力和财产犯罪率均下降了50%。据估计,在此期间,合法堕胎使暴力犯罪减少了 47%,财产犯罪减少了 33%,因此可以解释大部分观察到的犯罪下降。

铁窗泪还是断头台?

基于以下数据差异,

1946~1997 1885 死刑
1968~1976 无死刑
1976之后 死刑率极低

Katz et al. (2003) [4] 发现:在狱中的生活质量比死刑对犯罪行为更具影响。原因有二:

1. 狱中生活质量的影响对象是全体潜在的犯罪人群,

2. 关于狱中生活质量的信息,在潜在的犯罪人群传播得更准确。

你没法指望小学文化水平的罪犯读懂刑法不是?在这个时代,法律知识是有门槛的。

通过以下建模:

s:州

t:时间

: 在特定时间点特定州,每1000名囚犯的死亡率。

:在特定时间点特定州,每1000名囚犯的死刑率。

:州的固定影响

:time dummy

发现具体结果是:在狱中的死亡率与犯罪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当然,这不意味着因果性,因为在犯罪率低的州,新囚犯,即相对年轻的囚犯涌入监狱相对较少,而老囚犯自然就意味着更高的死亡率。还有其他等等忽略的因素,但这至少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天生坏蛋?

Blau & Blau (1982) [5] 发现城市犯罪暴力发生率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中的种族不平等造成的

此研究研究利用125个美国大城市地区(SMSAs)的数据来确定这一假设是否可以解释文献中不同解释的三种暴力犯罪关联。

犯罪暴力与美国南方的地理位置呈正相关,这被解释为南方暴力传统的结果。

它与黑人在SMSA中的比例呈正相关,这被解释为反映了贫民区的暴力亚文化。

它与贫困呈正相关,这被解释为贫困文化中对坚韧和兴奋的强调。

分析显示,种族间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和经济不平等一般会增加犯罪暴力发生率,但一旦经济不平等得到控制,贫困就不再影响这些发生率,即使南方地区这一变量也不再影响,黑人在人口中的比例也几乎没有影响。

这些结果表明,如果存在一种暴力文化,其根源是明显的经济不平等,特别是如果与所归属的地位有关。经过检验的假设是,城市犯罪暴力发生率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中的种族不平等造成的。

Good & Pirog-Good (1987)[6] 探讨了白人与黑人男性青少年的就业能力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在黑人青少年中,有工作的人比失业者从事的犯罪活动少。因此,黑人显然将就业和犯罪视为可替代的创收活动。另一方面,就业状况似乎并不影响白人男性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他们的证据表明,在被研究的群体中,白人倾向于用就业作为犯罪的掩护,或者兼职犯罪。白人和黑人不同的合法机会结构可以部分解释白人和黑人的行为差异。另一个更重要的政策含义是,针对高风险黑人青少年群体的工作机会对降低犯罪率有额外的有益影响。

Stolzenberg et al (2006)[7] 的研究结果与J.R. Blau和Blau(1982)的相对剥夺论题是一致的——该论题认为经济不平等,特别是基于种族的不平等的增加会导致黑人犯罪率的增加。

第二个支持是P.M o Blau(1977)的种族间关系宏观结构理论,该理论预测基于种族的不平等的增加会减少种族间犯罪。白人和黑人收入差距较大的城市,暴力犯罪率较高,如果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在居住隔离程度较低的城市,白人对黑人的犯罪率往往较低。当城市经历更大的劣势时,白人对黑人的犯罪率就会被放大。人口和黑人人口多的城市,白人对黑人的犯罪率更高。在黑人人口较少的城市,白人对白人的犯罪率可能更高。随着黑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增加,黑人对白人的犯罪率下降。在白人与黑人经济不平等明显的城市,黑人更有可能成为其他黑人的受害者,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在黑人与黑人经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城市,黑人对黑人的犯罪率并不高。

隔壁老王会让你犯罪吗?

Jeffrey, Jens, Lawrence (2005)[8],Sciandra, et al. (2013)[9] 佐以 Chetty, Hendren, & Katz. (2016)[10],三者都利用了产出无数顶刊论文的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转向机遇”(MTO)实验 (the 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s Moving to Opportunity (MTO) experiment)——家庭刮随机彩票搬家去不同阶级的小区。

第一篇发现:住房代金券的提供大大改善了获奖者的居住社区环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会逐渐减弱,并且在一开始,对实验组男性来说,因暴力犯罪被捕的人数会大幅减少,因财产犯罪被捕的人数会大幅增加。犯罪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邻里条件的不同而减弱。

犯罪行为与当前的邻里条件(情境性邻里效应)的相关性比与过去的邻里条件(发展性邻里效应)的相关性更强。MTO的设计使得很难确定哪些特定的邻里特征对犯罪行为最重要。而且,这篇的行政数据分析可能会受到不同地区犯罪导致逮捕可能性的影响。

第二篇同样发现了暴力犯罪向财产犯罪的转变,而有关性别的更详细的MTO对犯罪影响在第二篇揭露:与控制组相比,搬到较贫困地区的提议减少了因暴力和财产犯罪而被捕的女性青年。对于男性来说,至少在短期内,搬迁减少了因暴力犯罪而被逮捕的人数,但却增加了问题行为和财产犯罪被逮捕的人数。效果上的性别差异似乎反映了来自弱势背景的男女青年如何适应和应对类似的新社区环境的差异。

第三篇研究因为MTO实验搬家的小孩,到了高阶层社区后对其收入的影响,如图:

越早移居到好环境的小孩,因为移居而获得的薪水增加越大。


为了在external validity和过审中找到平衡,国内这篇留链接,自读:

参考

  1. ^ Becker, G. S. (1968). Crime and punishment: An economic approach. In The economic dimensions of crime (pp. 13-68).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2. ^ Donohue III, John J., and Steven D. Levitt. "The impact of legalized abortion on crim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6.2 (2001): 379-420.
  3. ^ John J. Donohue, Steven D. Levitt, The Impact of Legalized Abortion on Crime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American Law and Economics Review (2020)
  4. ^ Katz, Lawrence, Steven D. Levitt, and Ellen Shustorovich. "Prison conditions, capital punishment, and deterrence." American Law and Economics Review 5.2 (2003): 318-343.
  5. ^ Blau, J., & Blau, P. (1982). The Cost of Inequality: Metropolitan Structure and Violent Crim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7(1), 114-129. doi:10.2307/2095046
  6. ^ Good, D. H., & Pirog‐Good, M. A. (1987). Employment, crime, and race.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5(4), 91-104.
  7. ^ Stolzenberg, L., Eitle, D., & D'alessio, S. J. (2006). Race, economic inequality, and violent crime.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4(3), 303-316.
  8. ^ Kling, J. R., Ludwig, J., & Katz, L. F. (2005). Neighborhood effects on crime for female and male youth: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housing voucher experimen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0(1), 87-130.
  9. ^ Sciandra, M., Sanbonmatsu, L., Duncan, G. J., Gennetian, L. A., Katz, L. F., Kessler, R. C., ... & Ludwig, J. (2013). Long-term effects of the Moving to Opportunity residential mobility experiment on crime and delinquenc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riminology, 9(4), 451-489.
  10. ^ Chetty, R., Hendren, N., & Katz, L. F. (2016). The effects of exposure to better neighborhoods on children: New evidence from the Moving to Opportunity experi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6(4), 855-902.
user avatar

最大的后果就是十八禁彻底取消,黄暴不再被限制。

广大游戏玩家可以获得最大的沉浸感

要知道斩首凌迟有一个重要属性,就是公开展示。而且不分男女老幼。

这等血腥的场面都可以,还有什么不可以,各种虐杀类游戏电影都是小克斯了。

二次元也要欢欣鼓舞了,各种禁番里番都可以自由观看

什么巨人,什么妖精,家长都不会再有理由要求禁止。

而随之而来的就是暴力可以升级,以前也久动不动捅人,这下次经常会出现砍头的事情

什么带着脑袋去自首也不是稀奇事。

user avatar

除了会让民众恢复喜欢看处刑的蒙昧行为之外,不会有任何益处

同时本身民众在受过充分的教育之后,也会发自内心的抵制这种行为


至于抑制犯罪率?大清律例谋反凌迟,然而整个清朝涌现了多少农民起义和山贼?

卯。谕军机大臣等、据冯光熊奏、南笼府狆苗滋扰。驰往查办。该处狆苗纠众焚抢。自系与湖南苗匪气类相通。勾结窃发。此时冯光熊虽已前往。但贵州苗疆关系紧要。一切调度机宜。恐冯光熊一人照料难周。现在黄柏山贼匪。已经管兵连夺贼卡。即日歼除。无须勒保在彼帮办。著即轻骑减从。驰赴南笼。不必再带攻剿黄柏山之兵。至黔省现调官兵。尚恐不敷。并著珠隆阿。张玉龙。即将应彻回贵州之兵。速行带领前赴南笼。或再将他省应彻之兵。酌一一二千名。总当星速剿捕。以期蒇事。  
癸亥。吉庆奏、亚稿首犯龙登连。经族侄龙起凤谕以官军声势。率其子龙朝凤投诚。奏入。谕军机大臣等、龙登连父子听从黔苗勾结滋扰。如果被官兵擒获。即予以寸磔。亦所应得。今既畏法投出。尚有一线可原。龙登连父子现已送京。其家属人等、亦应送京。著吉庆传知龙起凤。转谕龙登连寨内之人。龙登连龙朝凤送京后。断不加以诛谬。其家属人等、亦不治以缘坐之罪。并当给以养赡。俾骨内团聚。如此明白晓谕、各苗寨亦必闻风效顺。于安抚苗境机宜。更为有益。现在首犯虽已投诚。其附近余匪。不可不搜除净尽。以绝根株。 
 戊辰。勒保奏报、攻克洞洒当丈苗寨。生擒首逆王囊仙、韦七绺须。杀贼千余。烧毙贼众万余。生擒男妇千六百名。得旨嘉奖。晋封勒保三等侯爵。并谕军机大臣等、此时首逆既擒。其附和苗寨。自必望风震慑。官兵乘胜直前。永丰册亨之圆。自可不攻而解。但王抱羊一犯、与王囊仙、俱系起事首逆。必当一并擒获。勒保应趁此兵威。晓谕降苗。令其搜捕缚献。以净根株。其余被悔罪苗民。妥为驾驭安抚。俾安生业。将此谕令知之。  
贵州当丈苗寨逆首韦七绺须、头目韦抱堵、洞洒苗寨逆首王囊仙、头目王化明、伏诛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摘自嘉庆元年至嘉庆二年十一月

期间除此之外,这两年内还有其他几次起义,以及一次安南流贼袭扰沿海的事件,一次嫡母和隔壁老王通奸被儿子制止,俩人气不过合谋杀死儿子,嫡母被判绞监候然后在秋审情实被处决的神奇案子。









当然,更没缺少那些谋害亲夫,以卑杀尊、以小杀大的行为——甚至明代的宫女被逼的走投无路的时候,连嘉靖都敢杀——实际上如果人生存的环境没有改善,那么即使是严刑峻法也无法阻止恶魔的出现,反而其结果是滋生出更多的恶魔。

不过,这样的结果自然不会太妙:

 刑部等衙门奏,奉圣旨:“这群逆宫婢杨金英等,并王氏,各朋,谋害杀朕于卧所,凶恶悖乱,好生悖逆天道,死有余辜。你们既打问明白,不分首从,便都拿去,依律凌迟处死。剉尸枭首,示众尽法。各该族属,不限籍之同异,逐一查出,著锦衣卫拿送法司,依律处决,财产抄没交官。艾芙蓉系姊拦阻,免究。钦此。钦遵。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该司礼监张佐等,传示:“臣等,恭赴迎和门,当奉发下前本,并谋害黄花绳一条,黄绫抹布二方。臣等随即会同锦衣卫掌卫事、左都督陈寅等,当将重犯杨金英等,共十六名,拿绑去市曹,遵奉明旨,俱各依律凌迟处死,剉尸枭首示众,题知讫,除将前项黄花绳、黄绫抹布,封收官库,及备行锦衣卫,捉拿各犯亲属,至日依律问决,别行提问,请行。合将前项司礼监题奉钦依本一本,亲赍送缴,谨具题知。
  计开官婢犯人一十六名:杨金英、杨莲香、苏川药、姚淑翠、邢翠莲、刘妙莲、关梅香、黄秀莲、黄玉莲、尹翠香、王槐香、张金莲、徐秋花、张春景、邓金香、陈菊花。
——《万历野获编,卷十八》

注:这里的“枭首”倒是和英国历史当中经常会提到的“被绞死”一样,都是一种缩略称法,前者指的是凌迟之后把头砍下来做展示;后者指的是先处以绞刑,之后再把人放下来用刀砍成几段的HDQ之刑(Hanged Drawn and Quartered)

关于HDQ的具体执刑方法,可以看我这个回答:


再摘录一段莫言先生的名作《檀香刑》的片段

以下内容可能会引发阅读者的强烈不适


..............
甩完第三片向他回手就割了第四刀。他感到钱的肉很脆,很好割。这是身体健康、肌肉发达的犯人才会有的好肉。如果凌迟一个胖如猪或是瘦如猴的犯人,刽子手就会很累。累是次要的,关键是干不出俊活。他们如同厨房里的大师傅,如果没有一等的材料,纵有精湛的厨艺,也办不出精美的宴席。他们如同雕花木匠,如果没有软硬适中的木材,纵有鬼斧神工般的技巧,也雕不出传神的佳构。
师傅说,他在道光年间做过一个伙同奸夫谋杀亲夫的女人。那女人一身肥肉,像一包凉粉,一戳颤颤巍巍,根本无法下刀。从她的身上切下来的,都是些泡沫鼻涕状的东西,连狗都不吃。更何况那个女人最能叫唤,鬼哭狼嚎,弄得人心烦意乱,没心思精雕细琢。
师傅说女人中也有好样的,也有肌肤华泽如同凝脂的,切起来的感觉美妙无比。这可以说是下刀无碍,如切秋水。刀随意走,不错分毫。师傅说他在咸丰年间做过一个这样的美妙女子。那是一个据说是因为图财害了嫖客性命的妓女。师傅说那女子真是天香国色,娇柔温顺的模样人见人怜,谁也不会相信她是一个杀人犯。师傅说刽子手对犯人最大的怜悯就是把活儿做好,你如果尊敬她,或者是爱她,就应该让她成为一个受刑的典范。你可怜她就应该把活儿干得一丝不苟,把该在她的身上表现出来的技艺表现出来。这同名角演戏是一样的。
师傅说凌迟美丽妓女那天,北京城万人空巷,菜市口刑场那儿,被踩死、挤死的看客就有二十多个。师傅说面对着这样美好的肉体,如果不全心全意地认真工作,就是造孽,就是犯罪。你如果活儿干得不好,愤怒的看客就会把你活活咬死,北京的看客那可是世界上最难伺候的看客。那天的活儿,师傅干得漂亮,那女人配合得也好。这实际上就是一场大戏,刽子手和犯人联袂演出。在演出的过程中,罪犯过分地喊叫自然不好,但一声不吭也不好。最好是适度地、节奏分明的哀号,既能刺激看客的虚伪的同情心,又能满足看客邪恶的审美心。师傅说他执刑数十年,杀人数千,才悟出一个道理:所有的人,都是两面兽,一面是仁义道德、三纲五常;一面是男盗女娼、嗜血纵欲。面对着被刀脔割着的美人身体,前来观刑的无论是正人君子还是节妇淑女,都被邪恶的趣味激动着。凌迟美女,是人间最惨烈凄美的表演。师傅说,观赏这表演的,其实比我们执刀的还要凶狠。
师傅说他常常用整夜的时间,翻来覆去的回忆那次执刑的经过,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回忆一盘为他赢来了巨大声誉的精彩棋局。在师傅的心中,那个美妙无比的美人,先是被一片片地分割,然后再一片片地复原。在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师傅的耳边,一刻也不间断地缭绕着那女子亦歌亦哭的吟唤和惨叫。师傅的鼻子里,时刻都嗅得到那女子的身体在惨遭脔割时散发出来的令人心醉神迷的气味。师傅的脑后阴风习习,那是焦灼的食肉猛禽在扇动它们的翅膀。师傅的痴情回忆,总是在这样一个关节点上稍做停顿,好似名旦在戏台上的亮相:她的身体已经皮肉无存,但她的脸还丝毫无损。只剩下最后的一刀了。师傅的心中一阵酸楚,剜了她一块心头肉。那块肉鲜红如枣,挑在刀尖上宛如宝石。师傅感动地看着她的惨白如雪的鹅蛋脸,听到从她的胸腔深处,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她的眼睛里似有几粒火星在闪烁,两颗泪珠滚下来。师傅看到她的嘴唇艰难地颤抖着,听到她发出了蚊虫鸣叫般的细声:冤……枉……她的眼神随即暗淡无光,她的生命之火熄灭了。她的在执刑过程中一直摇动不止的头颅软绵绵地向前垂下,头上的黑发,宛如一匹刚从染缸里提出来的黑布。
..................

我认为大部分人读完这一段大概很难会认同这种惨无人道的处罚。




至于如果希望严刑峻法能制止某些社会风气的话,那自然也是大错特错——江户时期男女之间私奔殉情的情况非常普遍,当时的德川幕府为了制止这种风气,规定凡是私奔殉情的男女未死者,一概游街示众之后处以斩首之刑。然而这种举措根本没能制止这种风气,反而让殉情男女故事越发风行江户时代的文学故事当中:



至于更早的日本战国时期,虽然时常会有大名将反叛的家臣的妻小全家处以磔刑的案例,但是反叛之举依然屡禁不止。(下面这个视频讲述的便是信长的姑母也就是秋山信友的妻子,在秋山信友投降信长后被夫妻俩双双被信长被约处以磔刑的故事)


酷刑主义者往往忽略的一点是,正是因为社会环境的改善和教育的提高人们才逐渐摈弃酷刑,而不是酷刑能够纠正社会风气,提高和促进社会环境的改善——这从英国废除HDQ的过程当中便可以看到端倪(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在1823年和1870年两次议会及立法改革之前,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刑峻法之国,彼时英国有总计21个大项,200个小项的死刑罪名,包括了贪污,小偷小摸和伪造票据等罪行。在1790年法律改革之前,被处以死刑的妇女会被处以火刑的刑罚,作为对HDQ的替代——因为彼时英国人认为对妇女HDQ有伤风化):

在1780年大卫·泰里在朴茨茅斯被处以HDQ之后,大约20000名围观群众把他尸体的碎片抢劫一空,手指和四肢"被做成了纪念品"。

1789年3月18日凯瑟琳·莫菲及其丈夫以及其他七人因为伪造货币而被处以死刑,因为她女性的身份,按照法律规定被处以火刑。在时任伦敦警长本杰明·哈米特(1732-1800,著名的商人、政治家)的一再坚持下,被带到一个带有平台的火刑柱上,并用绳索和铁链固定完毕的凯瑟琳·莫非被套上绞索执行了绞刑,随后再将尸体进行焚烧,她也成了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执行火刑的女死刑犯。根据当时现场负责执行死刑的治安官记载——"围观的群众中对于这样的惨像普遍的出现了不情愿的表情”,一年以后,女性死刑的执行方式由火刑改为绞刑。

到了1803年前爱尔兰籍英国军官爱德华·马库斯·德斯帕德(Edward Marcus Despard,1751-1803,因为密谋谋害英国国王而被判处HDQ,后经过多方求情被减为绞刑和斩首)的处刑现场,20000名现场观众对他对临刑前所做的演讲大加赞赏(因为德斯帕德作为对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同情者,其并没有实际作出叛国行为,其被逮捕本身更多是一种异见迫害)。

1817年,当耶利米·布雷德雷斯(Jeremiah Brandreth,1785-1817,因为在议会改革期间为了声援改革派在德比郡带着200个游民打算起义而被处以极刑)的头颅被刽子手高高举起时,“人群惊恐万分,四散奔逃”——当然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刽子手业务不熟练,砍了两次头才把脑袋砍下来。

而在1820年,当卡托街阴谋(Cato Street Conspiracy,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社会矛盾尖锐,一小撮激进人士打算密谋攻占威斯敏斯特并且砍几个达官贵人的头,事情败露后几人拘捕并在拘捕过程中造成了人员伤亡)的五位主犯被当众处以HDQ的时候,每一次斩首都伴随着人群的“呐喊、嘘声和嘶嘶声”。当刑罚执行完毕之后,围观群众“群情激奋,以至于刽子手不得不躲起来以避免更大的麻烦”。


1814年,英国废除了叛国罪当中对于未被绞死之人进行分尸的刑罚,改为绞死之后进行斩首。

1839年开始,英国不再在公开场合执行死刑,1868年,该惯例被作为法律形式予以规范

1870年,HDQ在英国被彻底废除

明治维新之后的十几年内,日本先后废除了斩首和磔刑,统一使用绞刑作为执行死刑的方式

1905年,经由沈家本的不懈努力,凌迟刑等酷刑从法律层面被废除

1988年10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批准了《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同年11月3日,该公约正式产生法律效力。

user avatar

强奸犯死刑

奸杀凌迟

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恢复斩首、凌迟这类古代刑罚,即便是在讨论的层面上,也足以引发一番轩然大波。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触及了人性、文明、社会秩序以及国家形象等诸多复杂维度。如果真的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其后果将是难以估量的,并且会从多个层面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首先,从人权和文明程度来看,恢复这类刑罚无异于一场文明的倒.............
  • 回答
    关于恢复繁体字,这是一个涉及文化、历史、教育和社会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我的立场是中立且基于信息分析的,我无法“支持”或“不支持”任何一方的观点,但我可以详细阐述支持和反对恢复繁体字的理由,以及相关的背景和考量。理解背景:繁体字与简体字在深入讨论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繁体字和简体字的概念。 繁体字(正.............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了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国家认同的多个层面,并充满了想象的张力。如果俄罗斯真的能够恢复帝制,并且雄心勃勃地收复君士坦丁堡,那么它是否有资格被冠以“东罗马帝国”的名号,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放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大家都在盯着显卡价格什么时候能“正常”起来。既然假设已经恢复原价了,那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5499 的 3080 和 8999 的 3080Ti,到底哪个更香。首先,得明确一点,显卡这东西,价钱跟性能是直接挂钩的,但“值不值得”是个非常主观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
  • 回答
    我脑海里勾勒出了一个画面,一个曾经被遗忘的蓝色奇迹正在重现,而我就像是那个执笔描绘这一切的画匠。如果有一天,咸海真的重新焕发生机,这不仅仅是地图上一个地理名词的复苏,更是一场涉及生态、经济、文化乃至人类命运的巨变。首先,生态系统的涅槃重生。你想想看,咸海曾是地球上第四大内陆湖,它承载了多少生命?一旦.............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一夜之间,“妻妾”制度重回我们生活的土壤,那将是一幅怎样斑斓又错乱的图景?清晨,你或许会听到邻居家传来一阵细细碎碎的争吵,不是因为油盐酱醋,而是关于“大奶奶”今天早上用的料是否比“二奶奶”的更精细。走在街上,你会看到一些家庭出门时,男主人身边跟着不止一位女性,她们的称谓,她们的地位,在.............
  • 回答
    宋朝南渡之后,如果选择部分恢复唐制,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历史假设。它牵涉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层面,其结果的走向,取决于“部分恢复”的具体内容,以及在南宋政权内部如何推行和应对。一、 政治层面:重建中央集权与文官政治的强化唐朝的政治体制,尤其是其成熟的中央集权和文官政治,对宋朝产.............
  • 回答
    关于“土地恢复私有”以及随之而来的“开明地主后代取回祖先地产”或“兑现《战士授田条例》”的可能性,这涉及到复杂的历史、法律、社会和政治因素。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详细探讨:一、 “土地恢复私有”的前提与可能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土地恢复私有”本身是一个假设性的情境。在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在经历过土地改革.............
  • 回答
    如果国家真的考虑恢复极少量繁体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讨论。我个人会从几个角度去考量,希望能推荐一些既有文化底蕴,又能展现传统汉字魅力的字。首先,我认为选择的字应该具备一定的辨识度,也就是说,它们与简体字的差异比较明显,能够体现出“繁体”的特点,而不仅仅是笔画上的细微变动。其次,这些字应该承.............
  • 回答
    聊到赛尔号,不得不提那个闪闪发光的09到11年。那时候,整个网吧似乎都在回荡着“赛尔号,出发!”的声音,无数稚嫩的脸上洋溢着探索未知的兴奋。如果,就这么一头扎回那个时代,赛尔号还能像当年一样抓住玩家的心吗?这个问题,细想起来,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会”或“不会”能说清的。首先,我们得承认,那个时代的赛尔.............
  • 回答
    关于中国军工系统全面恢复福利分房,能否开发出类似“猎鹰”的重型火箭,这个问题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不只是福利分房这么简单。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聊聊。首先得明白,“猎鹰”系列火箭,尤其是“猎鹰9号”和后面的“重型猎鹰”,是SpaceX公司一系列创新和商业模式的代表。它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就,背.............
  • 回答
    华为的供应链若能全面恢复,这无疑是件振奋人心的事,它意味着华为能够重新获得稳定的硬件基础,更顺畅地生产和销售手机、通信设备等产品。但问题的核心在于,即便供应链恢复,华为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倾注巨大热情和资源去推进鸿蒙系统(HarmonyOS)和自研芯片的自主化?我的看法是:是的,他们不仅会有动力,而.............
  • 回答
    郑成功北伐,心心念念的便是收复南京,重振大明。如果当年那场决定命运的战役,历史的走向因此改变,郑成功兵临城下,南京城轰然洞开,那么,他恢复大明江山的可能性,并非遥不可及,但也绝非板上钉钉。这其中充满了变数,需要细细道来。一、南京的战略意义:一招破局的关键南京,作为曾经的六朝古都,明朝的旧都,其意义不.............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人类真的有一天突破了生命的界限,能够将已经煮熟的鸡蛋变回未孵化的生鸡蛋,甚至还能让它们孵化出健康的小鸡。这绝不仅仅是改变了餐桌上的菜肴,而是一场足以颠覆我们对生命、食物生产、伦理道德乃至世界观的巨大变革。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全球的食物生产系统。传统的养鸡业,从母鸡下蛋到小鸡孵化,再到.............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地球的铁元素,从内核到地壳,甚至是生物体内所含的铁,在30秒内瞬间消失,然后又奇迹般地恢复原位。这短短的半分钟,足以让我们的世界天翻地覆,即使恢复也难以挽回。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将是磁场的崩溃。地球的磁场,是我们免受太阳风侵袭的天然保护罩,它是由地球外核中液态铁的流动产生的。当这些液态铁.............
  • 回答
    士兵外骨骼的普及,的确会引发关于制式突击步枪弹药选择的一系列深入探讨,而“全威力弹是否会复兴”这个问题,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它背后牵涉到技术、战术、后勤以及成本等多重博弈。外骨骼带来的变革:力量的解放与身体的限制首先,我们要理解外骨骼对士兵能力带来的根本性改变。 负重能力的极大.............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了我们对意识理解的核心难题。简而言之,如果能实现对人脑左右脑信息通路(主要是胼胝体)长时间中断后又成功恢复,这无疑会为我们理解“意识”提供极其宝贵且前所未有的视角,其帮助程度将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引发一场革命。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先了解以下几个关键概念:1. 胼胝体:左右.............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许多《名侦探柯南》粉丝的心坎里了。如果有一天,新一和灰原哀都恢复了身体,而且他们两人都还深爱着彼此…… 那场面,用“白学现场”来形容,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要说为什么,咱们得从新一和灰原哀之间那份复杂而又深刻的情感说起。首先,新一(柯南)和灰原哀(雪莉)的缘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重建”与“恢复”在游戏设计中带来的截然不同体验。如果P社真要出手春秋战国题材,那“恢复周礼”的玩法,与《罗马2:全面战争》里“重建罗马”的那个概念,确实是两码事,而且在我看来,前者的趣味性,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至少,它难以复制《罗马2》的成功。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P.............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韩国告别了纯粹的谚文,重新拾起那些熟悉的汉字,将两者融汇在一起,书写出全新的篇章。这样的改变,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新奇,它将触动韩国社会深层的文化肌理。在日常生活中,报纸和书籍的排版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那些含义深刻、意境悠远的汉字词汇,与简洁明了的谚文并列,就像在平滑的湖面上投下一枚枚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