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了当的说不可能。
国姓爷北伐之前颁布的军令和檄文上说:
“以共奏恢复之大业,而享无疆之福泽。”
定的目标肯定不光是收复南京,而且是要北伐收复所有疆土,也就是恢复明朝江山大业。
这个目标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有问题的是北伐成功之后,由谁来享受北伐带来的“无疆福泽”?
这是比北伐还重要的政治问题。
郑成功的檄文说的很清楚,是要“恢复大业”之后跟自己的部下享受“无疆福泽”,即北伐的战果由郑军将士享受。
这是鼓励部下常规“打鸡血”的操作,也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北伐主力军也几乎全是郑军,仅有张煌言等少数南明友军打配合,战果是不可能拱手让人的。
国姓爷及其部下,除了从南明正统永历帝那里领过官职和爵位,以及少的可怜的物质赏赐外,郑军一枪一弹、一兵一卒、一粮一木,都是国姓爷和将士自己解决的。
永历朝廷没有解决他的后勤问题,也没有在郑军安插文武官员,所以国姓爷的本质还是受永历朝廷“羁縻”的军阀,或私人武装。
我不怀疑背负国仇家恨的国姓爷,在收复南京之前真的是效忠明朝的,是真的想驱逐清军恢复朱家旧业。
但问题是如果收复了南京,从南京兵分三路进军全国:
东路军走水路经登州直捣塘沽、天津威胁京师;中路军经安徽、河南过河北直抵京师水陆会师;西路军经安徽、湖北抵四川而达陕、甘。
一路上清军望风披靡北撤,各地抗清义军,无论民间武装还是农民军、南明军,或者反正的汉八旗等军队,都被国姓爷整编到自己麾下,暴兵一百万天下赢粮而影从。
随后全国光复,负隅顽抗的清军大部被歼,清帝迁都到盛京以作苟延残喘,而全国除云贵等地在南明手里外。
大部分地区已经是被郑军实际控制。
随后郑成功率领部下文武大臣接管了京师。
那就不是“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的问题,而是“恢复大业今已就,不信天下不姓郑”的问题了。
随后郑成功宣布“国姓犁庭”,派遣部将马信、万礼、陈泽、杨朝栋、林盛、郑 泰等率兵一十五万,分三路直捣盛京,顺治被迫迁都赫图阿拉以避其锋。
随后蒙古、叶赫等部宣布归顺郑军,顺治帝及其残部被郑军追击到“尼布潮”城,在罗刹和哥萨克的掩护下前往莫斯科避难。
至此“恢复大业”已经完成。
部将郑彩、陈魁等人提醒郑成功,该把偏安昆明的永历帝接回京师了,于是郑成功在跟家族成员、文武臣僚商议后,决定由中提督甘辉前往迎驾。
结果永历帝及太子、皇后等人,在乘船过长江的时候,不幸遇到风浪而沉船江底驾崩。
郑成功在悲痛的宣布永历帝及太子驾崩后,郑军一众文武推举鲁王朱以海称帝,而朱以海按照隆武给郑芝龙的待遇:
册封郑成功为太师、内阁首辅、平国公、天下招讨大将军。
约一年后朱以海表示身体不适,决意将皇位“禅让”给郑成功,郑成功在一众文武和朱明残余皇室的“胁迫”下,痛哭流涕的进行三辞三让,最终被迫昭告天下登基称帝。
改国号大明为“大平”(平国公),改元潮武,立子郑经为太子。
而留守云贵的李定国、白文选等人,遂指责郑成功为叛逆,在桂林揭竿而起,并最终被郑军镇压而投降。
至此江山恢复重归一统。
如果真是国姓爷恢复了大明江山,他既不会让姓朱的当政,国号也不会接着叫“大明”。
人家姓郑的打下来的江山,干嘛要留给姓朱的去坐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