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财经里面提到的一个点,就是全球产业链的重组问题,这直接涉及到国际贸易形态的改变,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尤其是最近 WTO 以及投资争端法庭的问题,非常奇怪的是,在中国互联网 上,我居然没有看到几个人讨论这么重大的问题。
在没有新的组织出来之前,目前大的经济体依然还是在 WTO 的框架下进行贸易,虽然现在大家已经看到了一些自贸协议,比如说北美自贸协议,越欧自贸协议,以及 RCEP 等等,但是这些自贸协议都是区域性的,而不是全球性的,且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包含世界上最关键的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和 欧盟,这些自贸协议充其量也就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
现在在美国国内,特朗普想退出 WTO(注意是 WTO 不是 WHO)的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美国无数的智库几乎天天都在骂,在特朗普麾下也有人和他不一样的心思,比如说莱特希泽,莱特希泽此人非常厉害,当年打压日本的就是这位,这是一个大敌,不可小视。
最近莱特希泽在听证会,但是国内的新闻转载完全味道搞偏了:
首先莱特希泽赞成采取措施把供应链搬回美国,但是认为中美完全脱钩不可能,但是中文网络在转载的时候没有完全转载莱特希泽的思想,莱特希泽认为:“我们需要一位理解,在当前的 WTO 规则下,极其庞大的国营经济无法受到约束”,且“如果世贸总干事候选人过去有“一丝反美情绪”,都会招致美国的否决。”
我们今天要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国际贸易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这两个问题是构建今天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的根本
前段时间 WTO 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辞职,阿泽维多的辞职极有可能是美国后面使力的缘故,以后我们看看阿泽维多离职以后的去向就知道了。阿泽维多 8 月 31 日离任。
从 6 月 8 日开始,各国开始推举候选人,截止到昨天英国推了最后一个候选人,总干事这个位置至关重要,中国,欧盟和美国没有推举自己的候选人,目前的候选人分别是:
肯尼亚体育部长阿明娜·穆罕默德
英国前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
沙特前经济和计划大臣穆罕默德·图韦杰里。
墨西哥贸易官员赫苏斯·塞亚德
尼日利亚经济学家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
埃及法律专家哈米德·马姆杜
摩尔多瓦前外交部长图多尔·乌里扬诺夫斯基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俞明希
虽然特朗普一直在主张退出 WTO,但是我更加倾向性的认为,美国在以退为进,逼迫各国支持美国中意的候选人,而一旦完全倾向于美国的候选人当选,届时中国会面临比现在更大的压力,莱特希泽说的非常清楚,其打击的对象就是中国的国企,届时即便是 WTO 能够恢复正常运行,恐怕中国起诉美国的关税都不可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首先第一个人可以被排除 ,那就是英国前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英国首相居然会同意此人来参选,本身就是失了智的行为,一方面此人并没有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经验,他本人非常赞成脱欧,得罪欧盟,且有丑闻,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在 2018 年 8 月和中国签了一个协议,往中国卖土豆,就这点经验,不足以担当 WTO 总干事的大任。
第二个可以被排除的,是沙特前经济和计划大臣穆罕默德·图韦杰里,此人经验不足,而且在世贸组织里面也不出名,由于沙特最近不太招人待见,一方面参与也门内战,一方面卡舒吉被杀,外加上即便是在阿拉伯国家,他也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埃及的哈米德·马姆杜,因此我认为他的胜算不大。
第三个被排除的是摩尔多瓦前外交部长图多尔·乌里扬诺夫斯基,他是前外交部长和前驻瑞士外交大使,但是摩尔多瓦国家太弱,争取不到什么支持。
在抛去三个以后,就还剩下五个,这五个都有一定机会。
我们首先来看现在的世界舆论趋势:黑人,非洲,女性,这三样是世界级别的政治正确,尤其是在世贸组织这种世界级别的论坛上,带有这三个标签的必然比其他候选人更要有优势,从这三个标签下来,尼日利亚和肯尼亚都是黑人,都是非洲人,且都是女性,优势巨大。
韩国的候选人也是个女性,但是缺乏黑人和非洲的光环。而且韩国这个提名人有一些问题,现在的 WTO 副总干事里面,有尼日利亚的约诺夫·弗雷德里克·阿加、来自德国的卡尔·布劳纳、来自美国的艾伦·沃尔夫和来自中国的易小准,如果韩国女性再次上,那么将会出现两名亚洲人在当总干事和副总干事的情况,这样配比可能不平衡,引发其他国家的反对。而且由于韩美关系,中国也有可能反对。
埃及法律专家哈米德·马姆杜是个男人,虽然是非洲,但是是白人男性,我个人认为有一定缺陷,即便是选择支持非洲,也不会选择支持他。
最后一位是来自墨西哥的墨西哥贸易官员赫苏斯·塞亚德,他是一名男性,且上次《美墨加三国协议》的代表墨西哥谈判就是他,而且是 WTO 创始的副总干事,经验非常丰富,虽然现在对于非洲,女性,黑人这三点呼吁比较强,但是也有可能在各国争执不下的时候,各国达成妥协,退而求其次选择此人当总干事。
赫苏斯·塞亚德由于和美国人在北美自贸协议谈判过,对于美国人的手段非常清楚,会不会引发美国的反对,这点很需要再探究。
其实如果这次非洲只推一个候选人,那么被选上的几率是很大的,现在非洲分裂的比较厉害,非洲一口气推了三个候选人:尼日利亚一个,肯尼亚一个,埃及一个,目前非盟支持的是埃及。(注:这一点国际媒体似乎并不一致)
ICSID,中文叫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是是依据《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而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专门解决国际投资争议的仲裁机构。是一个通过调解和仲裁方式,专为解决政府与外国私人投资者之间争端提供便利而设立的机构。
这个ICSID的上级组织,就是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虽然名为“世界”,但是其实就是美国人的银行,历任行长都是美国人,ICSID也一样,被指定的仲裁员几乎都是美国人。
美国企业利用这个机制可以频繁起诉外国政府,获得巨额赔偿,ICSID也搞得乌烟瘴气,经常有不合格的人来充任。
连设在海牙的仲裁法庭,也是利用ICSID的仲裁规则,指定该机构的仲裁员组庭。
这是欧盟要搞新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原因。2019年4月1日到5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三十七届会议讨论了关于欧盟提交上来的文件,该文件诸位可以在联合国官方资料库里面查询到,编号为:A/CN.9/WG.III/WP.159/Add.1,各位可以自行查阅。简单阐述一下欧盟的观点:
首先欧盟指责了现有争端解决机制的弊端,包括缺乏一致性连贯性,可预测性和正确性,缺乏框架,仲裁员和裁定人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现有机制不够透明,不够有效,拖延问题和费用问题也非常严重,因此欧盟建议:
第一,法庭必须是常设,且为两级审裁。
第二,上诉法庭不对事实重新审查,只对程序问题审查
第三,上诉不可被滥用。
第四,审裁员全职,且不能用任何外部活动,保证独立性和公正性,任职九年,不可续任。
第五,审裁员必须为本国最高司法职位或者国际公认的法学家,最好有司法工作经验。
第六,保证地域多样性和性别多样性
第七,确保所涉及条约的非争议缔约方也能够对争端有参与。
第八,裁决不得在国内法庭复审。
剩下的一些费用问题,时间问题不太重要。
根据文件提到了这么一点:
欧盟及其成员国回顾 77 国集团和中国所表达的观点,即“私人国际资本流动、 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以及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是对国家发展努力的重要补充,外国 直接投资可帮助创造技能密集型和薪酬较高的就业机会,促进知识转让,提高生产 率并增加出口价值”。
欧盟及其成员国支持这一观点,认为外国直接投资是鼓励可持续发展和实现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鉴于工作组中所表达的关切,必须从中长期考虑为投资争端的解决提供一个稳定基础。
77国集团(其实一共133个国家,中国没有加入)+中国,基本上涵盖了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经社领域一般以“77国集团加中国”的模式表达共同立场,且欧盟旗帜鲜明的表示“支持这一观点”,这反过来也意味着中国应当在国际投资解决机制上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致。
各位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国际很多场合,尤其是涉及到软实力的场合,欧盟比美国有多得多的优势,美国能叫得动的,大多数就是那么几个美国的铁杆小弟,但是欧盟每次一出手,非洲亚洲等等很多国家前呼后拥,这里面牵扯到很多复杂问题,例如这里面很多国家是欧盟成员国的前殖民地,欧盟对这些国家有巨大的影响力。
我们在关心国际产业链,在关心国际贸易,国际争端解决问题上,比如说具体到印度禁止TIKTOK的问题,或者印度不让中国投资的问题,或者说这次美国加关税的问题,应该更加具体的讨论现在的形式已经进展到何种地步了,而不是一天到晚的“美必赢中必输”,或者“中必赢美必输”的思维。
疫情当前,眼下不是发财的时候,经济的唯一目的是求稳,求别翻车,关键在一个“狗”字。谁能狗住,谁就能活到疫苗量产疫情结束的那一天迎来经济复苏,到那一天再慢慢思考发财的问题完全来得及;谁狗不住,在疫苗量产疫情结束之前就翻车,那发财的机会就永远跟你无关了。
从这个角度说,如今不同往常。如今各国的GDP增速实际上只能算是一个间接经济指标,真正的直接经济指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失业率。如果失业率高企不下,一味地发放福利是没有用的,因为发放福利最多只能解决人没饭吃的问题,解决不了人没事做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美国那样,随便一次舆情事件就会引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释放出大规模社会不安定因素,显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这种事在自己身上演一遍。
巫师说存在一个天平,左边是抗疫,右边是经济。其实在天平的右边还有一个小天平,左边是就业(或者你可以百分百直接理解为稳定),右边是经济效率。大天平翻了不行,小天平翻了也不行。如果没有外部的干预,资本本身必然追求经济效率,稳定跟它没半毛钱关系,然后就会把自己玩翻车。这时候,不管大国小国,只要你想安安稳稳地活下去,就必须有一只看得见的手,在环球经济衰退已经成为定局的前提下强行保住就业率——甚至哪怕你只是把劳动参工率降下去,也行!你能把劳动参工率降下去,这本身就说明,你有办法让很多人在不占用社会就业岗位的前提下,既能活下去,又有事情做。看起来很荒唐是吧,在经济总量必然不振的前提下保就业?没错,题目就是这么难,答成什么样只能各凭本事。
巫师在视频中提到的,疫情导致国货兴起,是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而描述的。确实,经济不景气加之国际贸易受阻,国货作为一种相对低价同时又易得的商品,兴起是必然的。可以说疫情带给我国最大的机遇,就在于把国内市场让给了国货,说来都不免有些丢脸。除了作为经济现象,国货兴起本身就在客观上起到了保就业的作用,这就是强大的工业基础带来的抗风险能力。国际产业链可以高效,但适度的内循环则更加稳定抗压。
但我认为,仅仅依靠国货来保就业是远远不够的,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注定有限。真正能够保就业、稳社会的,不仅仅是国货,更要有“国服务”。只有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全面复苏,才能让经济循环得起来,才能吸纳得了最大头的劳动力。同时,只有第三产业才能让那些底层的无技术、低技术劳动者广泛参与到经济运转中来,才能真正缩小贫富差距。光靠开厂子生产有形商品,是远远不够的。
沙滩一躺三年半,来日浪打我翻身。巫师说的对,不要进行伏拉夫式的毒奶,等事儿扛过去再奶完全来得及。谁爱翻车翻车,爷自己不翻就完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