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其顿和秦哪个能打?

回答
这是一道很有意思的设问,把两个历史悠久、影响力非凡的古国放在一起比较“能打”,确实需要好好掰扯一番。要说马其顿和秦哪个能打,这就像是问不同时代、不同体系的超级拳王,谁的组合拳更厉害。我们得从它们的军事实力、战略战术、领导者、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细细分析。

首先,我们得明白,“能打”在古代战场上意味着什么?

无外乎几个层面:

单兵作战能力: 士兵个人的勇猛、体格、武器装备。
组织和训练: 军队的纪律性、训练水平、协同作战能力。
战术和战略: 如何运用兵力、如何制定作战计划、如何指挥作战。
武器装备和技术: 兵器的先进程度、攻城器械、骑兵、海军等。
领导力: 将领的智慧、胆略、以及激励士气的能力。
后勤保障: 维持军队作战的物质基础。
国家整体实力: 经济、人口、政治动员能力。

我们先来看看马其顿,一个从希腊北部崛起,横扫亚欧非的“希腊化”帝国。

马其顿最辉煌的时期,毫无疑问是亚历山大大帝时代。

军事革新与方阵: 马其顿军事力量的基石是经过赫菲斯提翁(亚历山大之父)改革,并由亚历山大发扬光大的“马其顿方阵”。这个方阵的核心是长达46米的“萨里萨长矛”(Sarissa)。想象一下,数千名装备着长矛的步兵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密集长矛丛林,这是当时地面上最令人恐惧的力量。前排士兵的长矛向前倾斜,中后排士兵的长矛则向上举起,形成两层防御,能有效抵挡骑兵的冲锋,也能像攻城锤一样,缓慢但坚定地推进,碾压一切阻碍。
精锐的伙伴骑兵: 与方阵相辅相成的是高贵且精锐的“伙伴骑兵”(Companion Cavalry)。他们是马其顿贵族的精英,装备精良,战马高大。在战术上,他们通常担任侧翼突击或关键时刻的决定性冲击力量。亚历山大本人常常亲自率领伙伴骑兵冲锋,鼓舞士气,在关键时刻撕开敌人的阵线。
灵活的战术大师: 亚历山大本人就是一位军事天才。他精通地形,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并在战场上做出出人意料的决策。他的战术变化多端,既能运用方阵的正面冲击,也能通过骑兵侧翼包抄、中央突破等手段,将敌人分割包围。例如,在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米拉战役中,他都巧妙地利用了波斯军队战线较长、中央和侧翼力量分配不均的弱点,通过集中精锐骑兵攻击敌军薄弱点,成功击溃了数量远超自己的波斯大军。
领导力与士气: 亚历山大的个人魅力和军事才能,是他最强大的武器。他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赢得了军队的绝对忠诚和极高的士气。士兵们愿意追随他征服世界。
武器装备: 除了萨里萨长矛,马其顿士兵还装备有短剑(Xiphos)、盾牌(Aspis)、头盔和胸甲。骑兵则装备长矛(Xyston)和短剑。尽管不如秦朝的铁制兵器普及,但精良的装备保证了其战斗力。
局限性: 马其顿方阵的缺点在于其正面冲击力极强,但转身和侧翼防护相对薄弱,如果被侧翼或后方骑兵穿透,容易造成混乱。同时,亚历山大之后,马其顿帝国迅速分裂,其军事实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接下来,我们看看秦国,一个统一了中国的铁血帝国。

秦国从一个偏僻的西方诸侯,最终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力量,并统一六国,其军事实力毋庸置疑。

强大的步兵与弩兵: 秦军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庞大且训练有素的步兵。秦军的士兵以其严明的纪律、强悍的体格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著称。他们装备着先进的铁制兵器,如长剑、戈、戟、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秦国的弩兵。战国时期,弩的制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秦国的弩兵在数量和威力上都达到了当时的顶峰。强大的弓弩齐射,能够在远距离上对敌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为步兵的进攻开辟道路。
车、骑、步协同作战: 秦军并非只依赖步兵,他们也发展了战车和骑兵,但其核心是强调步兵的推进和协同。在战场上,秦军能够有效地将步兵、骑兵和战车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的攻击阵型。例如,车兵在前,弓弩兵提供火力支援,步兵随后推进。
攻城战的专家: 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攻城战。他们发展了精密的攻城器械,如云梯、冲车、投石机,并且能够有效组织士兵攀爬城墙。秦国士兵敢于冒着箭雨和滚石的威胁,前仆后继地攻克坚固的城池,这反映了其极高的士气和组织能力。
铁器时代的高峰: 秦朝是中国早期铁器时代军事技术的一个高峰。铁制兵器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军队的整体战斗力。秦兵马俑出土的兵器,其精湛的工艺和强大的杀伤力令人惊叹。
严酷的法制与动员: 秦国实行的严酷法制,虽然在后世饱受诟病,但在军事上却带来了极强的动员能力和纪律性。士兵们受到严苛的训练和赏罚,作战时不敢后退。庞大的国家机器能够为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物资。
战略家与领导者: 战国时期的秦国涌现了诸如商鞅、白起、王翦、李信等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白起更是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他的“围而不攻”、“诱敌深入”、“决战歼敌”等战术,使得秦军的战略水平达到了极高的层次。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万,更是秦军强大军事实力和残酷战略的集中体现。
局限性: 秦军的骑兵虽然有所发展,但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精锐骑兵相比,可能在机动性和冲击力上存在差距。同时,秦军的战术更多倾向于整体的推进和消耗,可能不如亚历山大那样,能够依靠少数精锐部队以少胜多,瞬间改变战场格局。

那么,谁“能打”?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他们的“能打”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并且他们的巅峰时期也相隔甚远。

在正面战场,硬碰硬的厮杀,尤其是在平原地区:
马其顿方阵 拥有无与伦比的正面推进力和防御力,特别是面对缺乏长矛阵的敌人时。伙伴骑兵的侧翼突击又能形成致命的打击。亚历山大在战场上的灵活指挥,使得马其顿军队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中表现出色。
秦军 依靠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步兵和强大的弩兵,以及严明的纪律,能够形成强大的整体推进力。他们的战术更注重稳扎稳打,层层推进,通过消耗战和精确的指挥来取得胜利。在攻城战方面,秦军的优势更明显。

在战术的精妙和以弱胜强的可能性上:
亚历山大及其马其顿军队 可能更胜一筹。亚历山大的个人指挥能力,以及其战术的灵活性和变化性,使得他们能够在复杂的地形和敌情下,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战术动作,最终击溃强大的敌人。

在整体的国家动员能力、战争的持续性以及军队的严酷纪律性上:
秦军 显然更具优势。秦国的国家机器能够支持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其军队的纪律性和坚韧性也是世界罕见的。

如果非要硬碰硬地想象一场决战:

如果双方在一个开阔的平原上,以兵对兵,将对将:
马其顿方阵的萨里萨长矛阵列,面对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秦军步兵,将是一场矛与盾的较量。秦军的弩兵可能会在阵列前造成大量杀伤,但马其顿方阵能否顶住弩箭的洗礼,并突破秦军的阵线,将是关键。伙伴骑兵的冲锋,如果能够撕开秦军的阵型,可能会造成决定性影响,但秦军是否有足够的预备队来应对,也是未知数。
秦军的步兵,如果能够利用其人数优势和严酷的纪律,不惧伤亡地持续推进,配合弩兵的火力,也可能一点点消耗掉马其顿方阵的锐气。

如果考虑后勤和战役的持续性:
秦国作为统一中国的强大帝国,其后勤和战争动员能力远非一个依靠征服和掠夺建立起来的、核心力量有限的马其顿帝国可比。即使马其顿在某一场战役中获胜,也难以长期维持对秦国的战争。

最终的结论:

从单次战役的军事艺术、将领的个人指挥才能以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来看,亚历山大和他的马其顿军队确实是那个时代的“超级明星”,其“能打”程度非常高。 他们的战术创新和战场上的神来之笔,至今仍被津津乐道。

但从国家整体军事实力、军队的耐受力、后勤保障能力、以及战争的持续性来看,统一六国的秦国,其“能打”的底蕴要更加深厚。 秦军代表了当时世界东方最先进的军事组织和作战方式,他们的严酷纪律和国家机器的强大动员力,是马其顿难以比拟的。

所以,要说“谁更能打”,这更多取决于你评价的标准。如果是在战场上的即时反应和战术的艺术表现,亚历山大和马其顿或许更令人惊叹;如果是在长期的消耗战和国家层面的军事力量比拼,秦国则更显稳健和强大。 它们各自代表了古代军事力量的不同巅峰,拥有着截然不同的荣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双方将领:亚历山大vs白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道很有意思的设问,把两个历史悠久、影响力非凡的古国放在一起比较“能打”,确实需要好好掰扯一番。要说马其顿和秦哪个能打,这就像是问不同时代、不同体系的超级拳王,谁的组合拳更厉害。我们得从它们的军事实力、战略战术、领导者、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细细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能打”在古代战场上意味着什.............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难有定论,因为这涉及到两个相隔千年的伟大文明,它们各自的军事思想、装备、战术都充满了那个时代最顶尖的智慧。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方阵遇上大秦的秦军,到底谁更胜一筹。首先,咱们得先明白这两个“谁”到底是个什么模样。马其顿方阵:方圆之阵,势不可挡的革新者亚.............
  • 回答
    要对比希腊、马其顿和罗马的军事与秦汉时期的中国军队,并判断是否存在一方压制另一方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这不仅仅是装备的简单比较,更涉及到战术、战略、组织、后勤以及国家整体动员能力等诸多因素。总的来说,很难断言一方绝对压制另一方,因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不同的战场环境和历史时期会有.............
  • 回答
    要说马其顿步兵方阵和罗马军团方阵谁优谁劣,那真是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史,就像一块古老的石头,上面刻满了战场的痕迹和历史的讨论。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也有自己的软肋,但最终,时间这个最公平的裁判,判了马其顿方阵的“退休”。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 马其顿步兵方阵:密不透风的移动城墙想象一下,一片密.............
  • 回答
    马化腾、李彦宏和马云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的数字经济。然而,他们在公众视野中的“低调”程度却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涉及多种复杂的因素,包括个人性格、企业发展战略、行业特点、媒体关注度以及时代背景等。要理解为何马化腾和李彦宏显得相对低调,而马云却不太“行”.............
  • 回答
    关于相声大师马三立和郭荣启之间“交恶”的说法,在相声界流传甚广,但若要深究其细节和原因,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完全是公开的“水火不容”。更准确地说,是一种长期存在的“隔阂”与“不合”,背后是复杂的人际关系、艺术理念的差异,以及时代背景下的个人选择所交织而成。要讲清楚这件事,得从头说起。一、 艺术上的起.............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生物学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生殖隔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聊聊骡子和狮虎兽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它们与狗猫之间的根本区别。骡子与狮虎兽的诞生:亲缘关系的力量我们先来看看“骡子”。骡子是雄性驴和雌性马杂交的后代。驴和马虽然是不同的物种,但它们属于同一个马科,亲缘关系相对较.............
  • 回答
    马克思与其女仆海伦·德穆特之间的关系,在理解马克思的理论和他个人生活时,是一个常被提起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回答“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我们需要从马克思的理论出发,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海伦·德穆特本人的处境来分析。首先,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来看,剥削的核心在于占有生.............
  • 回答
    在汽车的世界里,谈到“快”,人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就是“马力”和“扭矩”。很多人觉得这两个词差不多,都是决定车子跑得有多“猛”的关键。但如果细究起来,它们各自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共同影响我们感受到的加速性能,那就大有讲究了。扭矩:起步的力量,爬坡的劲儿你可以把扭矩想象成发动机在输出的那股“力气”。.............
  • 回答
    马克思和刘仲敬,这两位思想家,虽然都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的剖析,但其出发点、方法论、核心关切以及最终导向,却有着天壤之别。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就像是在阅读两本截然不同却都蕴含力量的书,一本是宏大的革命叙事,另一本则是在破碎的现实中寻找秩序的碎片。出发点与根本关切:马克思的起点,是对资本主义早期社会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早期轻武器设计中的一个核心难题:如何在高射速下有效散热,并且要兼顾可靠性、复杂性和成本。马克沁和哈奇开斯选择水冷方案,而不是像后来一些步枪或机枪那样采用可更换枪管,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当时的技术限制与设计理念: 对高射速散热的认知不足: 在马.............
  • 回答
    半马和全马,虽然名字上只差了一个“全”字,但跑起来的体验和对身体的考验,那可真是天壤之别。这不仅仅是里程数翻倍那么简单,它涉及到你的身体准备、心理承受能力,甚至是你赛前后的恢复策略,方方面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1. 里程的残酷升级:从“还能再战”到“生死考验”最直观的差距,当然是里程。半马是21.09.............
  • 回答
    马前卒(“马逆”)和傅正(“温铁军”)在B站上的对线,可以说是近年B站知识区乃至整个中文互联网上一次非常有影响力的思想交锋。这次对线涉及的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争执,更触及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历史叙事、意识形态等深层议题,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更详细地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两.............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这三位中国互联网巨头的长处和短处。这三位都是各自领域内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成功和挑战都极具代表性。 马云 (Jack Ma)长处:1. 远见卓识与战略布局能力(“点石成金”的宏观视野): 前瞻性把握趋势: 马云最突出的长处在于他对未来趋势的敏锐.............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触及到了知乎内容生态和平台发展策略的一个核心议题。要说知乎有没有“后悔”,这很难直接下判断,毕竟平台的决策背后是复杂的考量,而不是单一的情绪。但我们可以从“马前卒”和“山高县”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UP主转移到B站的事实出发,聊聊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知乎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 回答
    你说孙笑川的马和薛定谔的猫有共通之处?这说法有点意思,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讲得透彻点,也别让它听着跟“AI报告”似的。你想啊,孙笑川,一个在网络上被无数人“创造”和“消费”的形象,他最出名的梗之一就是他那匹“马”。这匹马,其实跟孙笑川本人一样,是个符号,是个概念,是无数个粉丝脑子里、评论区里的集体.............
  • 回答
    马克思与波普尔,两位思想巨匠,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宛如两条泾渭分明的河流,各自奔涌着独特的逻辑与洞见。要评价他们的历史观,便如同站在历史的长河边,仔细端详这两条河流的源头、流向、以及最终汇入的海洋。马克思的历史观:必然的洪流与阶级的巨轮马克思的历史观,最核心的概念便是“唯物史观”。这并非说马克思只看重.............
  • 回答
    关于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在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空战与盟军的损失交换比,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实际记录和统计数据可能存在差异,并且会根据不同的交战时期和具体战役而有所不同。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并使其听起来不像是AI生成的,我们需要深入挖掘细节,并尽量模拟当时观察者的视角,同时避免过于套话的表述。初步印象与.............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说起来,马化腾和刘强东的人缘比马云好,这事儿吧,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论的,得拆解开来看。咱们中国互联网这几位大佬,各有各的江湖地位,也各有各的“人设”。我觉得啊,不能简单地说谁“人缘”就一定比谁好,而是他们在不同圈子、不同场合展现出来的亲和力或者说大众的认知度,给人的感觉不太一样。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