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到普遍性的问题,我回应一下。
首先,在我国高校,海归早已不算个例了,很多大学甚至只招海归。
其次,全称命题的反是特称命题,弱全称的反是强特称。我并未在尝试论证 “我国大学教师普遍收入很高” 的命题,你们说的所谓的 “普遍性”,事实上超越了本答案的义务。况且,本题下大部分答案也基本上都来源于各位答主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据我所知” 并不是问题。我觉得本答案的角度没毛病。
最后,科研行业是高度智力密集性的,马太效应明显,收入分布非正态在所难免。总之呢,我只是提供了一个视角,各位还是需要进行独立思考,并批判吸收的。毕竟,你们自己也要判断嘛,不是吗(笑)。
---------------------------------------------------------------------------------------------------------------
据我所知,不低。
以我们系毕业回国接受教职的博士为例,年薪大都是 30w+ 或 40w+,听说还有 60w+ 的。
想想他们都还是二十大几的年轻人,拥有这样的收入水平,低吗?
(我不是太了解本土博士的待遇情况,或可参考评论区 @司马懿 和 @张嫣然 的评论。)
当然,和公司高管、金融精英、技术骨干乃至企业老总相比,这肯定不算高。但也足以衣食无忧,特别是这些都是起薪,不像在业界有个涨工资的过程。
而且,大学老师的工作自由度高,假期长,风险小(拿到终身教职以后),很多学校还会提供过渡房(或福利房,或地方提供的人才房,有的学校对大牛干脆直接赠送房子),解决配偶的工作,所以福利算蛮不错了。本来,工作环境和福利好的话,收入自然也会稍低一点,因为这些东西也是有价值的。这个道理用劳动经济学术语来讲叫 compensating wage differentials。
商科、工科的教授可能还会有其他收入来源。
对那些追求稳定,希望受到社会尊重,不愿意花费太多精力去搭理复杂的人情世故,痴迷于自己的研究小世界的人来说,大学老师实在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P.S. 这几年有一些学校正在砸重金挖人才,比如南京审计。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对高层次人才也提供了很多政策优惠,比如深圳,除了学校工资,深圳市政府还会另给 45w 好像。
想了解统计数据可以看我的这篇答案:
在申请人文社科类高校教职的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