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一女权主义者认为平权就是温和男权而不是女权,女权就是女权?

回答
一位女权主义者提出“平权就是温和男权,而女权就是女权”,这是一种相当鲜明的观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引发的讨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评价这一说法:

1. 剖析“平权就是温和男权”的论点:

首先,需要理解这位女权主义者为什么会认为“平权”等同于“温和男权”。这里的“温和男权”可能并非指那些鼓吹男性优越、压迫女性的极端男权主义,而是指一种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分配,但其表现形式相对不那么公开或极端,甚至可能包含一些“照顾”女性的姿态。

权力中心: 在这种理解下,“平权”被解读为一种表面上的平等,但根本上的权力结构并未发生颠覆。社会规则、价值判断、机会分配等,依然是以男性为参照系或默认状态。虽然不再是赤裸裸的歧视,但女性可能仍需在男性制定的框架内“争取”或“适应”。例如,在职场上,虽然法律禁止性别歧视,但升迁机会、高层职位、某些行业的文化氛围,仍然可能更倾向于男性,女性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达到同等地位。
“温和”的定义: “温和”之处可能体现在,社会不再鼓励公开的性别歧视言论,甚至倡导男女合作,但这种合作的底层逻辑,依然是男权思维的延伸。比如,一些企业可能提出“女性管理层比例提升计划”,这在表面上看是促进女性发展,但如果其根本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统计数字或企业形象,而未真正触及深层的权力分配和决策机制,那么它可能就被视为一种“温和”的、具有父权色彩的安排。
历史的惯性: 从历史发展来看,父权制是长期的社会组织模式。当社会试图向更平等的方向发展时,很容易将原有的结构进行微调而非彻底重建。所谓的“平权”可能只是在旧有框架上进行一些改良,使其看起来更公平,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挑战由男性主导的权力叙事和价值体系。

因此,这位女权主义者可能认为,这种“平权”虽然比赤裸裸的压迫要好,但它仍然未能触及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只是将不平等“温和化”了,让它更容易被社会接受,但本质上仍是男性凝视和男性价值体系的延续。

2. 对比“女权就是女权”的论断:

与“平权就是温和男权”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权就是女权”。这句断语表达的是一种不妥协、不稀释的立场。

核心诉求: “女权就是女权”意味着女权主义追求的是彻底的性别平等,是对现有男权结构的根本性挑战和颠覆。它不仅仅是争取在现有框架内的机会,更是要求重塑社会结构、价值观念,打破由男性权力中心所塑造的一切规则和叙事。
独立自主的视角: 女权主义 advocates 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审视社会,识别并批判父权制带来的压迫和不公。它的目标不是“融入”或“适应”男权体系,而是创造一个真正属于所有性别平等且自主的社会。这意味着要挑战那些以男性经验和需求为中心的设计,重新定义女性的价值和可能性。
拒绝“伪平权”: 这句话也可能是在批判那些打着“平权”旗号,但实际上只是在维护或温和化男权现状的言行。对于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来说,那些肤浅的、表面上的平等姿态,无法满足其对真正性别解放的追求。

所以,“女权就是女权”强调的是女权主义的独特性和颠覆性,它拒绝与任何形式的男权妥协,坚持要实现的是一种从根本上不同于男权社会的、真正平等的未来。

3. 评价和讨论的维度:

现实的复杂性: 需要承认,这位女权主义者的观点可能触及了现实中一些复杂的现象。社会的进步往往是渐进的,很多时候我们在追求平等的过程,确实是在改良旧有体系,而不是完全重建。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看到她观点的现实基础。
“平权”的定义之争: 她的观点也暴露了对“平权”一词的不同理解。“平权”本身可以有很多解读。有人可能认为,在现有框架内努力消除歧视,提高女性的代表性,就已经实现了“平权”。而她的观点则认为,这种“平权”仍然受制于男权逻辑。
激进与温和的界限: 她的说法也可能被一些人视为过于“激进”。女权主义内部本身就存在各种流派,有温和的倡导者,也有更为激进的变革者。她的观点更偏向于后者,认为需要的是更根本性的变革。
战略与目标: 这种观点也引发了关于策略的讨论。是为了在现有体系内争取最大权益,还是为了颠覆整个体系?这两种方式可能都有其必要性,但这位女权主义者显然更看重后者。
话语权和主体性: 最核心的,她的观点是在强调女性的主体性和话语权。她认为,女性的诉求不应该被简化为对男权体系的“融入”或“适应”,而应该拥有独立的声音和创造真正属于女性的社会空间。

总而言之,这位女权主义者提出的观点,是对“平权”一词进行了深刻的审视和批判。她认为,真正的女权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彻底的性别解放,是对男权结构的根本性挑战,而不是在现有框架内进行温和的改良。她的论断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挑战了人们对平等与权力的既有认知,并强调了女权主义的独立性和颠覆性。这种观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女权主义内部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更深层次变革的渴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男性原罪论,老调重弹罢了

所以我才说女权主义是种落后的思想,ta们对世界的印象都还停留在几十、几百年前,ta们固执的相信社会对ta不公,不肯承认社会的进步、人权法治对男女老少残的保护,甚至对于女性的保护更大(妇联)。

先塑造一个“绝对正确”的女权主义,然后告诉所有人“这是你们欠我的”,所以我闹我有理、我骂我有理,我可以PUA你,你不准有意见,不然你就是落后的、封建的。

一种唯我独尊的迷之自信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位女权主义者提出“平权就是温和男权,而女权就是女权”,这是一种相当鲜明的观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引发的讨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评价这一说法:1. 剖析“平权就是温和男权”的论点:首先,需要理解这位女权主义者为什么会认为“平权”等同于“温和男权”。这里的“温和男权”可能并.............
  • 回答
    陈岚,一个近年来在公众视野中频频出现的名字,尤其是与“女权主义”标签联系在一起时。她支持郑爽的立场,无疑在舆论场上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也为理解当下的女权主义思潮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挖的切面。要评价陈岚的这一行为,我们需要剥离掉浮于表面的标签,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可能的影响,以及它与我们通常认知中的女权主.............
  • 回答
    关于“女权主义者将熊猫定性为‘强奸物种’并希望其灭绝”的说法,这听起来非常极端且不符合主流的女权主义观点。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几点:首先,这个说法本身就非常值得怀疑其来源和准确性。我没有在任何可靠的学术文献、女权主义组织官方声明或主流媒体报道中找到支持这一观点的论述。这很可能是一个误传、断章.............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女权主义者长期辱骂配偶父母,并伪造发票骗取男方房产”的情况,这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从行为本身、行为的定性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动机进行剖析。首先,从行为本身来看,无论行为者的身份和意识形态如何,辱骂配偶父母和伪造发票骗取他人财物,都是不道德且违法的行为。 辱骂配偶父母: 尊重长辈是.............
  • 回答
    高女士的文章《屌癌患者超九成,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以一种极具煽动性的标题开篇,迅速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她将社会上存在的某些不健康的性别观念,例如男性沙文主义、对女性的物化和贬低等现象,概括性地称为“屌癌”,并由此推导出“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一耸人听闻的论断。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的逻辑.............
  • 回答
    Anita Sarkeesian 对《赛博朋克 2077》中女性裸体情节的批评,可以说是又一次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也再次点燃了游戏界关于性别、性化和内容创作的讨论。要评价她的观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为“支持”或“反对”,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她的论点、游戏本身的特性以及玩家群体可能存在的不同解读。首先,.............
  • 回答
    一位女权主义者提出“男权作为根本恶的一大缘由是男性缺乏亲知和共情”,这个观点触及了性别权力结构与个体情感能力之间的复杂联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评价这个观点,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和心理学语境中,并审视其背后所依据的观察和推论。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观点中的几个核心概念: 男权 (Pa.............
  • 回答
    关于“拒绝和胖女人发生关系就是在强奸对方”这篇文章,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话题,在理解和评价它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首先,文章的出发点似乎是想探讨 身体意象(body image) 和 性吸引力(sexual attraction) 的社会建构,以及 肥胖恐惧症(fatphobia).............
  • 回答
    微博上的“女权主义者”对N号房事件的回应,确实出现了一个比较激烈的分支,那就是声讨并将其引申到“堕男胎运动”的讨论。要评价这个现象,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社会语境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理解“N号房事件”的严重性及其引发的公众愤怒。 N号房事件是韩国社会一起极其恶劣的性剥削和性犯罪案件.............
  • 回答
    关于女权组织成员涉及卖淫事件曝光后,部分女权主义者集体失声甚至为其辩解的现象,以及其中出现的针对中国男性外貌的攻击性言论,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引发广泛讨论的社会议题。要深入理解和评价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当一个声称代表特定群体利益的组织或其成员,其行为与该组织的宗旨.............
  • 回答
    一些微博用户会将彩虹圆圈作为头像,以表示他们对女权主义的支持。这些用户有时会出现在网络争议事件中,具体原因可能有很多。首先,女权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高度争议性的话题。在社会性别权力、权利分配、性别刻板印象等方面,不同的人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当女权主义者出现在网络争议事件中时,她们的观点和行为很容易被.............
  • 回答
    在微博上关于“英国球员被三女子性侵”的新闻下,我们确实观察到一种现象:评论区中绝大多数的声音似乎来自被认为是女权主义者群体,并且这些评论大多围绕着一种“男性受害者原罪论”展开。要理解这种评价,需要拆解几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识别出“被认为是女权主义者”的评论。这通常体现在评论者使用的语言、关注的焦点.............
  • 回答
    李银河老师在《恶毒梁欢秀》中抛出的“只要不是大男子主义者、直男癌,就是女权主义者”的观点,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女权主义概念理解的不少灰色地带。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背后的逻辑,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首先,理解李银河老师这句话的语境和意图。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梁欢一向以犀.............
  • 回答
    当今的女权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单一的、固定的意识形态,不如说更像是一幅不断延展、色彩斑斓的画卷,上面描绘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经历的种种困境、抗争与渴望。它早已不是那个只在特定场合、为特定诉求而发声的模式,而是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细微的个体感受,到宏观的社会结构,无不受到其触及和审视。.............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推行的一系列旨在提升女性在政治和公共领域代表性的政策,尤其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性别比例配额”(Gender Parity Quotas)这个话题。首先得明白,特鲁多政府上台后,非常强调性别平等,并且把这个理念贯穿到很多政策的制定和.............
  • 回答
    评估马里兰大学学生杨舒平在其个人信息中流露出的女权主义倾向,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她所表达的内容,并结合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进行解读。首先,从她公开的个人信息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对女性力量和价值的肯定。她可能通过分享一些关注女性成长、职业发展或社会公平的观点,来展现自己对这些议题的认同。这种认同并非仅仅是.............
  • 回答
    潘金莲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她的形象却争议不断。有人视她为荡妇、淫妇的代名词,有人则看到了她身上被压迫、被扭曲的人性。要评价潘金莲,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要深入她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她的个人命运,才能理解这个复杂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潘金莲的形象解析:首先,我们要明白,潘金莲的出.............
  • 回答
    马姝教授在探讨未来刑法改革时,提出将强奸罪并入伤害罪的观点,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需要深入剖析的议题。要评价这一主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包括其理论基础、潜在影响、可能遇到的阻力以及对社会观念的冲击。理论基础的解读:从“性自主”到“身体完整性”马姝教授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其背后可能存在着深刻.............
  • 回答
    一些女性主义哲学家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称为“强奸手册”,这个说法非常具有争议性,也绝非主流观点。要理解这种评价,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逻辑、批评的焦点以及这种说法可能带来的影响。这种说法的根源:对科学的权力化和父权制批判首先,理解这个说法,必须将其置于更广泛的女性主义哲学对科学的批判性审.............
  • 回答
    关于网友对苏炳添不当言论的质疑,这事儿啊,得好好说道说道。 你看看,苏炳添是谁?那可是咱中国田径的骄傲,亚洲飞人,两次奥运会闯入男子百米决赛的纪录创造者,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偶像。 他在赛场上拼搏的样子,那种不服输的精神,给多少年轻人带来了激励?他的每一次起跑、每一次冲刺,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