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拜占庭帝国后期只剩下一座城了还能叫帝国?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国家、主权和“帝国”这两个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为什么到了最后,拜占庭帝国只剩君士坦丁堡一座城了,还依然能被称为帝国呢?这背后其实包含了几个层面的原因:

一、 历史的惯性与正统性:

首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明白“帝国”这个词本身并非仅仅指疆域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历史传承、法统延续和文化象征。

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拜占庭帝国最核心的身份认同,就是它是分裂后得以保存下来的“罗马帝国”。从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的那一刻起,它就承载着罗马的政治遗产、法律体系、官僚制度和基督教信仰。即便疆域不断缩小,这种“罗马人”的身份认同和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身份,是他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他们对外宣称合法性的基石。他们不认为自己是某个“新帝国”,而是古老罗马帝国的延续。
悠久的建制与统治权: 尽管领土缩减,但支撑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一系列建制依然存在。帝国有皇帝,虽然是孤家寡人;有官僚体系,虽然人丁凋零;有教会,虽然也饱受战乱之苦。这些制度上的延续,使得它在形式上仍然具备一个国家的架子。

二、 主权与国际承认(即便衰微):

“帝国”意味着拥有主权。即使只剩一座城,君士坦丁堡在当时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实体,它不是被某个国家吞并了,而是自己拥有政治统治权。

对君士坦丁堡的绝对控制: 在最后阶段,拜占庭帝国虽然贫弱,但它对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极小的腹地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这座城市是帝国的心脏,是皇帝的王座所在地,是帝国最后的象征。只要这座城市还在他们的手中,他们就掌握着独立的政治权力,就不能算被彻底消灭。
国际法理上的独立: 在当时的国际关系中,虽然很多国家都觊觎君士坦丁堡,但普遍的认知是,它仍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其他国家(如威尼斯、热那亚、匈牙利等)与拜占庭皇帝打交道时,仍然是将其视为一个主权国家,而不是一个被占领的地区。他们也会进行外交谈判,签订条约,甚至给予军事援助(尽管常常是出于自身利益)。这种外交往来本身就印证了其作为独立实体的存在。

三、 文化与精神的象征:

到了最后阶段,“帝国”更多地承载了文化和精神上的意义。

东罗马文明的最后堡垒: 君士坦丁堡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东罗马文明的集大成者。它是基督教世界(东正教)的中心,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智慧的熔炉,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文化、学术和艺术中心之一。即使只剩下一城,它依然是这个辉煌文明最后的载体和象征。
宗教的意义: 作为东正教的宗主教所在地,君士坦丁堡在精神上对东正教世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即使皇帝失去了世俗的权力,但他作为“上帝在地上的代理人”和教会的保护者,仍然具有重要的宗教象征意义。这种宗教上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持了其作为“帝国”的精神延续。
希望的象征: 对于许多饱受压迫或寻求稳定的人来说,拜占庭帝国哪怕只剩君士坦丁堡,也仍然代表着一种秩序、一种历史的延续、一种对抗野蛮的力量。这种象征意义,使得“拜占庭帝国”的称谓,在政治现实之外,依然具有生命力。

四、 “帝国”这个词的弹性:

有时候,“帝国”的称谓也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因为政治环境和宣传需要而有所调整。

自称与他称: “拜占庭帝国”这个称谓本身,是后世历史学家(特别是西方学者)为了区分东西罗马帝国而创造的,早期他们更习惯称自己为“罗马帝国”。但在最后阶段,当“罗马帝国”这个名号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和历史遗产时,他们依旧会这样称呼自己,以此来争取外部世界的尊重和支持。
权宜之计: 即使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保留“帝国”的称谓,也能在某种程度上给自己留一点谈判的空间,避免直接被视为“叛乱分子”或“地方割据势力”。

总结来说,拜占庭帝国后期只剩一座城还能被称为帝国,并非仅仅因为它占据了一座重要的城市,而是因为:

1. 它继承了罗马帝国的法统和历史地位,拥有不可动摇的正统性。
2. 它对君士坦丁堡拥有独立的政治主权,在国际法理上仍是独立的实体。
3. 它承载了辉煌的东罗马文明和东正教信仰,是重要的文化和精神象征。
4. “帝国”的称谓具有历史惯性、象征意义和一定的政治弹性。

所以,即便它变成了一座孤城,但只要这座城还在“罗马人”(拜占庭人)手中,只要他们还保留着皇帝、官僚和教会的制度,只要他们还以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并且在形式上被其他国家视为独立政治实体,那么,“拜占庭帝国”这个称谓,就依然是成立的,尽管这是一种日暮西山的、悲壮的“帝国”。它象征着一个伟大文明在最后的垂死挣扎,也是一个民族不屈精神的写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家不叫拜占庭帝国。。。

人家叫罗马帝国。。。

罗马东西两皇冠,西边的从查理曼手里流到那个“既不神圣,也不是罗马,更不是帝国”的神罗手里。

东边的皇冠,人家一直都在新罗马,人家就是再小,再二尾子,就是就剩下一个圣索菲亚大教堂,人家也是罗马帝国皇帝,他就是只剩一个圣索菲亚大教堂,那也是罗马帝国领土,罗马国祚尚在。

就西边一群日耳曼蛮子,也配对人家的罗马皇帝唧唧歪歪?

你们要不承认人家的罗马皇帝的皇位,你们手里传来传去的那个西帝国的头衔,也不算数了啊。

谁没事儿自己打自己脸啊。

user avatar

皇帝还在

user avatar

因为当时没有哪个派系占据了拜占庭帝国法理领土的50%,而且拜占庭经常处于战争状态

user avatar

帝国这个词本身就缺乏定义:

  1. 帝国(Empire)是一个君主为皇帝(Emperor)的政治实体(Political Entity)。这个定义上来说东罗马直到最后一刻的统治者都是个皇帝,所以东罗马自然是个帝国;
  2. 帝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族群的(Multiethnic)、有所谓“普世观念”的、臣民理论上无高低差别均为臣民的政治实体。这个角度上罗马很难说曾经“是“一个帝国,因为其霸权下并非所有族群都有同样的政治地位,但是我们可以说罗马人的国家曾经“保有”过一个帝国。就君士坦丁堡的直属领土来说,1453年时的罗马人国家并没有“保有”一个帝国,或者说罗马人的国家丢失了他的帝国;
  3. 帝国是一个有扩张主义特征的大国家。1453时的罗马自然不是个帝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