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的耐力真的不如人吗?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凭着第一印象觉得马这种体型庞大的动物,肯定比人跑得快,耐力也应该差不了。但其实,仔细琢磨一下,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耐力”这俩字到底是指什么。如果单说短距离爆发力,那马肯定是完胜人类的。一匹马能轻松达到每小时60公里以上的速度,而且能维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人类短跑的巅峰速度也就那点,跟马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但是,我们要说的是长距离耐力,也就是持续奔跑、消耗体力的能力。在这方面,人类,特别是那些经过长途奔跑训练的人类,很多时候表现出的耐力是相当惊人的,甚至可以说是马望尘莫及的。

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生理学原因:

1. 散热方式的差异: 这是最最关键的一点。马虽然体型大,但它们散热效率其实不如人。马主要依靠呼吸来散发体内热量,也就是通过喘气。想象一下,当马剧烈奔跑时,体内产生的热量巨大,而通过呼吸散失热量的效率有限,这就导致马很容易过热。一旦体温过高,为了保护身体机能,马就必须减速甚至停下来休息,否则会发生中暑等危险情况。

相比之下,人类的散热系统就高效多了。我们全身有大量的汗腺,当身体过热时,汗液会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虽然流汗也会让我们感到不适,但这种蒸发散热的方式,能让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应对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当然,这需要充足的水分补充,不然也会脱水。

2. 肌肉纤维类型和能量利用: 马的腿部肌肉,尤其是用于奔跑的肌纤维,大多是快缩肌纤维。这类纤维爆发力强,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但同时也是高耗能的,容易产生乳酸堆积,造成疲劳。简单来说,它们擅长冲刺,但不擅长持久战。

而人类,特别是擅长耐力项目的人类,其肌肉中慢缩肌纤维的比例会更高。慢缩肌纤维虽然爆发力不如快缩肌,但它们能更有效地利用氧气,产生能量,并且不容易产生疲劳物质。所以,人类在长时间的匀速运动中,能够更平稳地输出能量,坚持更久。

3. 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适应性: 马的心肺功能确实强大,但它们在设计上更偏向于爆发。人类,尤其是经过训练的人类,其心肺系统能够通过训练得到极大的提升,比如增加肺活量、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增强心脏泵血效率等等。这些改变使得人类在长时间的运动中,能够更有效地向肌肉输送氧气,并清除代谢废物。

4. 负重和运动学: 马需要用庞大的身躯来支撑自身的重量,奔跑时要克服的惯性也更大。虽然它们的腿部结构非常适合奔跑,但持续的负重还是会增加能量消耗。人类虽然体型小,但我们的双足直立行走和奔跑方式,在长距离上反而可能更具经济性,尤其是在能够保持稳定节奏的情况下。

再举个例子来说明:

古代的“驿站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那时候,信息传递主要靠骑马,虽然马匹可以跑得很快,但长时间、不间断的传递是需要频繁更换马匹的,这本身就说明了马匹单匹的持续耐力是有限的。

而人类的某些极限耐力活动,比如穿越沙漠、长途跋涉,甚至一些超级马拉松,很多时候展现出来的毅力是惊人的。当然,这些都是在极端情况下的表现,但它确实证明了人类在特定条件下,在长距离耐力方面是可以与马匹匹敌甚至超越的。

所以,如果你问的是谁能跑得更快、爆发力更强,那答案毋庸置疑是马。但如果说的是“谁能在更长的时间里保持相对平稳的运动,并且不易过热、不易衰竭”,那么在经过训练的情况下,人类展现出的耐力,特别是那种“马拉松式”的耐力,确实是马匹难以比拟的。

可以说,马是天生的短跑健将和冲刺者,而人类,通过智慧和毅力,可以成为出色的长跑家。这两种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各自走上了不同的擅长之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的耐力在生理上是相当完美的,美中不足之处是需要较长时间吃草。

人类是偏向食肉的,可以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并由消化系统将其快速转化为糖原和脂肪,以供给相当长时间内的热量消耗。

这一点能秒杀所有食草动物,食草动物的消化系统不是为了暴饮暴食而进化的,即使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其消化系统也无法将其转化为糖原和脂肪。

而在食肉领域,人类的散热能力是无敌的存在。

user avatar

在忽略自然条件差异和补给的前提下,单独讨论马和人的耐力就是耍流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凭着第一印象觉得马这种体型庞大的动物,肯定比人跑得快,耐力也应该差不了。但其实,仔细琢磨一下,答案可能出乎意料。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耐力”这俩字到底是指什么。如果单说短距离爆发力,那马肯定是完胜人类的。一匹马能轻松达到每小时60公里以上的速度,而且能维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 回答
    唐代马的胸前没有固定叫做“红球”的装饰物。您所说的“红球”可能指的是唐代马匹装饰中的一种,但它有更具体和准确的名称,并且其形态和作用也有一定的解释。最接近您描述的可能是“挽具”中的一部分,特别是用于盛装或仪仗场合的马匹的装饰。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1. “红球”可能指的是“拍兽”(pāi shòu).............
  • 回答
    半马和全马,虽然名字上只差了一个“全”字,但跑起来的体验和对身体的考验,那可真是天壤之别。这不仅仅是里程数翻倍那么简单,它涉及到你的身体准备、心理承受能力,甚至是你赛前后的恢复策略,方方面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1. 里程的残酷升级:从“还能再战”到“生死考验”最直观的差距,当然是里程。半马是21.09.............
  • 回答
    镰池和马,这位在轻小说界以其庞大世界观和无数跨界联动而闻名遐迩的作家,其作品如同一片无垠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可能。如果将他所有的作品,从《魔法禁书目录》的超能力与魔法交织的学园都市,到《科学一方通行》中展现的黑暗一面,再到《重装武器》的末日战火,以及《虚空龙卷》的奇幻冒险,甚至还有他那些更为独立但同.............
  • 回答
    “馬的報報”制作的“越少中国客越美丽”这则台湾旅游广告,在海峡两岸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则广告,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得说说“馬的報報”这个平台。它本身就是一个以台湾本土视角、带有戏谑和讽刺风格的内容创作者,尤其是在涉及政治、社会议题时,常常会发布一些比较直接甚至略带攻击性的观点。这种风.............
  • 回答
    .......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恢弘巨著中,刘备的坐骑“的卢”马,其“妨主”的描写,绝非简单的字面意思,而是蕴含了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和对人物命运的铺垫。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的卢”的来历、它的“妨主”传说,以及它在刘备人生轨迹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的卢”马的非凡来历与“妨主”的诅咒《三国演义》开篇就为“.............
  • 回答
    探讨宋朝和明朝的灭亡是否与“马”的关系很大,确实是个有趣的角度。如果单从“马”这个字眼来看,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有些牵强。但如果我们把“马”理解成与骑兵、军事力量、交通运输、甚至是马匹本身所代表的草原民族的威胁等一系列相关事物,那么这个问题就变得值得深挖了。宋朝的“马”之殇:骑兵劣势与守成之困宋朝,尤其.............
  • 回答
    .......
  • 回答
    工业文明的洪流滚滚向前,以蒸汽、钢铁和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悠远的马蹄声,似乎预示着马匹在人类历史舞台上的谢幕。然而,尽管机械化生产和交通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马的地位并未因此完全被抹去,反而以一种更深刻、更细致的方式延续了下来。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远非简单的“被取代.............
  • 回答
    Operation Zipper:一场风险与回报并存的战役规划二战末期,当欧洲战场硝烟渐散,盟军的目光便转向了远东。在东南亚,日军的势力范围依旧庞大,其中,作为马亚半岛腹地的战略重镇,新加坡(当时被称为“新马”,意为新的马来亚)的地位不言而喻。英军基于收复这片失地的战略考量,制定了一系列名为“Ope.............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伯乐识马”的佳话,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关于发现千里马,更是关于慧眼识才、知人善任的智慧与远见。让我为你细细道来几个脍炙人口的例子。1. 孙阳的“伯乐”之名与《相马经》要说“伯乐识马”,首先不能不提春秋时期的孙阳。这位正是这个典故的源头。孙阳,字子阳,也称伯乐,是当时一位著名的相马.............
  • 回答
    桐生一马,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江湖的沧桑与不屈。如果真要一一道来他的人生,那可真是够翻几本书的。他不是那种天生的英雄,更不是什么皇亲国戚,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有点愣头青的日本青年,却因为命运的捉弄,被卷入了那个黑暗而又充满奇情异事的东亚黑道世界。从“堂岛之龙”到“传说中的龙”:新生与羁绊故事的开端,.............
  • 回答
    在《甲铁城的卡巴内瑞》这部作品中,美马的思想确实与纳粹主义有着一些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但要将其简单地等同于纳粹主义,可能又过于绝对。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剖析一下,看看他的理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以及为什么会让人联想到那个黑暗的历史时期。首先,我们来看美马的核心理念——“净化”。美马坚信,人类为了.............
  • 回答
    .......
  • 回答
    特朗普想要用波音的F/A18“超级大黄蜂”来取代洛克希德·马丁的F35战斗机,这个想法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一刀切”式的政治表态,而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军事战略选择。你想让这篇文章听起来更有“人味儿”,那就得把背后的逻辑、各方的考量,甚至是一些直观的感受都讲清楚。首先,我们得明白,特朗普提出这个想法的.............
  • 回答
    关于宋朝“无马可养”的说法,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误解,但宋朝确实面临着严峻的马匹供应困境,而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和制度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宋朝所处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北宋,在马匹繁衍和养殖方面确实存在天然的劣势。与前朝如汉、唐相比,宋朝的疆域大大缩小,尤其是失去了北方广阔的草原地带。这些草原,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回答是否偏题”的核心判断标准。在我看来,如果知友问的是“如何让一匹马跑得更快”,那么直接回答“汽车”确实非常容易被认为是偏题。原因如下,并且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同时避免AI痕迹:核心原因:未抓住提问者的根本需求和语境知乎提问,尤其是在这种相对具体且带有比喻性质的场景下,.............
  • 回答
    真岛吾朗和桐生一马的关系,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太有意思了。很多人觉得桐生对真岛不够“义气”,这想法倒也不奇怪,毕竟真岛这个疯狗,那可是桐生在神室町遇到的最棘手、最缠人的对手之一。但要说“义气”?这俩人之间的关系,那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义气”能概括得了的。首先得明白,他们俩最开始的交集,那纯粹就是生死相搏的.............
  • 回答
    马云的“崩塌”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其中夹杂着个人财富、商业帝国、社会影响力以及政策监管等多个层面的因素。要判断他是否值得同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并且理解“崩塌”本身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并非完全消失或一无所有。马云的“崩塌”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马云的“崩塌”主要指的是他个人及其商业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