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的马(的卢)妨主的描写是什么含义?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恢弘巨著中,刘备的坐骑“的卢”马,其“妨主”的描写,绝非简单的字面意思,而是蕴含了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和对人物命运的铺垫。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的卢”的来历、它的“妨主”传说,以及它在刘备人生轨迹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的卢”马的非凡来历与“妨主”的诅咒

《三国演义》开篇就为“的卢”马设定了一个特殊的背景。这匹马原属于荆州刺史刘表,但因其“妨主”的恶名,无人敢收。原文描写“的卢”马“一身白毛,驳于额,颔下一块黑,眼内又半陷,遍体鳞披,又多青斑,却是一匹白马”,单从外形上看,就不是寻常的马匹。更关键的是,关于它的“妨主”之说,书中通过一个叫做“卢胖”的人之口道出:“此马,有妨主之厄,主逢之,无不亡”。这种说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不祥之兆,一种预示着主人灾祸连连的“邪马”。

“妨主”的含义,不仅仅是说马匹会直接导致主人的死亡,更深层的含义是指它会给主人带来厄运,使其仕途坎坷,甚至最终走向衰败。这是一种将天命、运气与动物联系起来的民间信仰。在那个时代,对于命理、风水、吉凶的说法,人们是深信不疑的。因此,“的卢”马身上的“妨主”标签,自然就被赋予了强大的负面能量,成为一个极其令人忌讳的物件。

二、张飞赠马与刘备的仁义

“的卢”马最初被赠予刘备,正是来自张飞。话说刘备在乱世之中,屡次受挫,连一匹像样的坐骑都没有。张飞慷慨解囊,将自己的爱马“的卢”赠予刘备,以示兄弟情谊。然而,张飞赠马的举动,在故事的叙述上,也巧妙地揭示了刘备的品性。

刘备当时虽然势力弱小,但其仁义之名却已远播。即便是一匹带有“妨主”恶名的马,在他看来,也未必会带来厄运。反而,张飞的这份心意,他更看重。这恰恰体现了刘备“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他宁可冒着“不祥”的风险,也要顾及兄弟情谊,体现了他“重情义”的一面。而对“的卢”马的“妨主”之说,刘备并非完全不信,但他的选择,已经为这匹马的后续命运埋下了伏笔。

三、的卢救主,转“妨主”为“济主”

“的卢”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写,莫过于它在檀溪之战中救了刘备一命。当时,刘备被曹军追杀,陷入绝境,万分危急。这匹有着“妨主”恶名的“的卢”马,却在这生死关头,展现了惊人的速度和力量,一跃而过檀溪,成功摆脱了曹军的追击,救了刘备的性命。

这次惊险的经历,可以说是对“的卢”马“妨主”说法的直接反驳,或者说是一种“化险为夷”。刘备在被追杀时,甚至脑海中闪过了“此马果然妨主”的念头,但最终,这匹马却成为了他的救星。

这其中蕴含的含义是多层次的:

命运的变数: “妨主”的说法,不过是世人的臆测和迷信。真正的命运,往往在关键时刻,会展现出出人意料的一面。这匹“妨主”之马,反而成为“济主”之马,打破了原有的宿命论。
刘备的德行感召: 另一种解读是,刘备的仁德和善行,足以感化万物,甚至连一匹被视为不祥的马,也能在感受到主人的善意后,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刘备的“德”,盖过了“妨主”的“厄”。
伏笔与象征: “的卢”救主,也为刘备日后的艰难创业埋下了伏笔。在之后的许多战役中,刘备都需要有这样一匹能够快速奔逃、躲避追击的坐骑。这匹马的存在,象征着刘备在绝境中求生的能力,以及他身边总有忠诚相伴的伙伴。

四、最终的结局与“妨主”的再解释

然而,即使“的卢”马救了刘备,它最终的结局依旧是“妨主”的。在刘备平定荆州后,诸葛亮劝他将“的卢”马送给别人,理由是“的卢”马在檀溪救主,一跃而过三丈多宽的檀溪,这是一种“跋扈”的象征,将来可能妨碍主人的“长远发展”。诸葛亮建议将马赠予东吴的刘琦。

这里的“妨主”解释,又有了新的维度。它不再仅仅是直接的厄运,而是上升到了对格局、野心、事业发展层面。诸葛亮认为,“的卢”马的“跋扈”,象征着刘备如果要成就更大的事业,就不能被这种“能一时解围”却有潜在风险的物件所束缚。刘备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将“的卢”马送给了刘琦。

而最终,“的卢”马在刘琦身上,确实应验了“妨主”的结局。刘琦不久后在沙场上病逝,他的人生正如“的卢”马的“跋扈”一样,短暂而未能成就一番大业。

总结来说,“的卢”马“妨主”的描写,其含义是:

对民间迷信和宿命论的探讨: 它呈现了人们对未知厄运的恐惧,以及将这种恐惧投射到事物上的心理。
人物性格和命运的铺垫: “的卢”马的赠予、救主和最终的转赠,都与刘备的仁义、坚韧以及诸葛亮的智慧紧密相连,共同勾勒出刘备集团在乱世中前进的艰难与智慧。
象征意义的演变: 从最初单纯的“不祥之马”,到关键时刻的“救命恩马”,再到被认为是妨碍“长远发展”的“跋扈之马”,“的卢”马的象征意义在故事的推进中不断丰富和深化,映照出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和对未来的种种考量。

“的卢”马的描写,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为精彩的细节,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马的故事,更是通过一匹马,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深刻刻画。它让读者在惊心动魄的战争描写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意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含义在于,“的卢”是马中之皇,只有天选之子有资格骑它。


先说一下字面意思,把“的卢”两个字拆开:

“的”是“旳(dí)”的通假字,“旳”的意思就是“明”(《说文解字》)

“卢”是“颅”的本字,就是头。“卢”在马身上用一般是指马的额头,有一种马具就叫“当卢

所以说,额头上有白毛的马就可以叫“的卢”,《埤雅》顙(sǎng)有白毛,謂之的盧。“的卢”也可以叫“旳颡”或者“的颡”,意思都是“白额马,额头上有白毛的马”。


那么白额头的马有什么厉害的呢?

《易经·说卦》有云:

帝出乎【震】
【震】為雷,為龍,為玄黃…… 其於馬也 , 為善鳴,為馵足,為作足,為的顙

周易里有一卦叫“震卦”,象征着自然界的雷霆。由于雷霆很厉害,古人就把它和帝王联系在一起。所谓“帝出乎震”。

这种自然界的大力量,化身于马,则是白色额头的“的颡”马。

所以说,的颡,或者说的卢,就是马中之皇的意思。


一旦我们知道“的卢”是马皇,这样就可以解释《三国演义》中的很多情节:

为什么“的卢妨主”?

因为的卢是马中之皇,一般庸常的人是没有资格骑它的,如果骑了,身不配位,一定会被倒霉。

为什么的卢可以“马跃檀溪”?

震…為龍…為的顙”,人家的卢/旳颡/白额本来就是龙,困在水里时,龙跃檀溪,显示一下真功夫不可以吗?

为什么“的卢妨主”,而刘备没有被妨?

因为刘备是真龙天子。一般人类没有资格骑马中之皇,刘备还是可以的。刘备骑的卢马却没事,彰显了大耳朵“受命于天”的身份。

所以说,《三国演义》里收录的“的卢”传说,呼应了全书“尊刘贬曹”的主旨,不愧为名著。


这整个推论并不源于我,推荐一个朋友的新浪博客:TG_Lin_新浪博客

user avatar

的卢妨主是一个预言。

刘表相信了,所以把宝马退回给了刘备;刘备不信,没有再转送别人,而是老老实实自己留着骑。这里体现的是两人格局的高下,一个格局有限,另一个见识更高,认为人死生有命,不是马所能妨的。伊籍正是因这件事对刘备心生好感,为此后转投刘备做了铺垫。

刘备跃马檀溪时,惊恐之下也曾想起这条预言,大呼的卢妨吾。但的卢却没有妨他,而是带他一跃跳到岸上,让刘备脱离险境。因为这件事,刘备再不相信的卢妨主的说法。

因此,当刘备把的卢转送庞统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多年前的那个预言,他是一片真诚地把宝马送给了庞统。

此处,演义并未渲染的卢妨主的玄学色彩,甚至未有提及的卢之名——庞统死于乱箭之下,不是因为马有什么差错,而是因为“骑白马者必是刘备[1]”。

中了埋伏,又成为目标,庞统之死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只是可惜了的卢终究背负了妨主之名。它曾经那么努力地帮助主人从那样的困境中脱身,就因为一句预言,使它成为一匹妨主的凶马。

然而,乱世之中,哪匹马敢说自己没有妨死几个主人呢?赤兔又如何?前有吕布,后有关羽,然而依旧是一匹忠诚的宝马。相形而言,的卢的遭遇多么不公。

也许刘备确实有天命在身吧,然而的卢也没有负他什么。

--------------------解释说明---------------------------------

本文以毛评《三国演义》为准,毛宗岗认为语句中的“白马”指的是的卢。

们现在看的三国演义基本都是经过毛宗岗父子批改过的版本,真正罗贯中版的三国演义是240回的,毛氏父子整合后改为120回。只不过,通常出版的是不带毛评的,只保留正文。


-----------------------二更,下面即将长篇大论的分割线----------------------------


看到评论区有朋友问:赤兔能服役这么久吗?

答案是:当然不能

查到的马的平均寿命是30至35岁,长的可达60余岁。使役年龄为3~15岁,有的可达20岁

就是说,一匹马大概活三十来年就差不多了,何况是上战场的马,随时都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马:???)的可能。一般服役十来年就可以去养老了,不然气力也不够用。

不过这个问题要分三部分来讲。


【演义里的赤兔、的卢】

我们捋一下演义里两匹马的时间。

的卢还好,首次登场是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玄德与关、张、赵云出马在门旗下,望见张武所骑之马,极其雄骏。玄德曰:“此必千里马也。”
(刘表)次日出城,见玄德所乘之马极骏,问之,知是张武之马,表称赞不已。玄德遂将此马送与刘表。表大喜,骑回城中。蒯越见而问之。表曰:“此玄德所送也。”越曰:“昔先兄蒯良,最善相马;越亦颇晓。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张武为此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表听其言。次日请玄德饮宴,因言曰:“昨承惠良马,深感厚意。但贤弟不时征进,可以用之。敬当送还。”玄德起谢。
方出城门,只见一人在马前长揖曰:“公所骑马,不可乘也。”玄德视之,乃荆州幕宾伊籍,字机伯,山阳人也。玄德忙下马问之。籍曰:“昨闻蒯异度对刘荆州云:此马名的卢,乘则妨主。因此还公。公岂可复乘之?”玄德曰:“深感先生见爱。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籍服其高见,自此常与玄德往来。

这件事大约发生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七年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的卢随庞统死在落凤坡,见于演义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玄德再与庞统约会,忽坐下马眼生前失,把庞统掀将下来。玄德跳下马,自来笼住那马。玄德曰:“军师何故乘此劣马?”庞统曰:“此马乘久,不曾如此。”玄德曰:“临阵眼生,误人性命。吾所骑白马,性极驯熟,军师可骑,万无一失。劣马吾自乘之。”遂与庞统更换所骑之马。
后见庞统军来,张任军士遥指军中大将:“骑白马者必是刘备。”张任大喜,传令教如此如此。
却说庞统迤逦前进,抬头见两山逼窄,树木丛杂……只听山坡前一声炮响,箭如飞蝗,只望骑白马者射来。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之下。时年止三十六岁。
有落凤坡逃得性命的军士,报说:“军师连人带马,被乱箭射死于坡前。”

七年的时间,完全符合前面我们查到的一匹马的服役年龄限制。所以的卢的时间科学一些。

再来看赤兔。

赤兔在演义中首次登场是在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此事发生在少帝昭宁元年(公元189年)

卓曰:“汝将何以说之?”肃曰:“某闻主公有名马一匹,号曰‘赤兔’,日行千里。须得此马,再用金珠,以利结其心。某更进说词,吕布必反丁原,来投主公矣。”卓问李儒曰:“此言可乎?”儒曰:“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卓欣然与之……肃见布曰:“贤弟别来无恙!”布揖曰:“久不相见,今居何处?”肃曰:“现任虎贲中郎将之职。闻贤弟匡扶社稷,不胜之喜。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布便令牵过来看。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

赤兔易主是在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发生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按前面所说的时间,假如赤兔马是两三岁便开始使役,到这时候也差不多可以准备养老了。

忽一日,操请关公宴。临散,送公出府,见公马瘦,操曰:“公马因何而瘦?”关公曰:“贱躯颇重,马不能载,因此常瘦。”操令左右备一马来。须臾牵至。那马身如火炭,状甚雄伟。操指曰:“公识此马否?”公曰:“莫非吕布所骑赤兔马乎?”操曰:“然也。”遂并鞍辔送与关公。关公再拜称谢。操不悦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吾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关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操愕然而悔。关公辞去。

我要是关公,才不拜谢曹操呢,竟然送一匹老马给我……

然而神奇的是,演义的作者不但让关公骑了这匹半老马,还让关羽一骑就骑了二十年

赤兔马的谢幕是在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发生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这马真是……老当益壮啊……竟然使役了一辈子……

所以不用多说,赤兔服役的时间科不科学,自己也能判断了。


【三国志里的马】

较真一点来说,的卢不见于《三国志》,见于《三国志》的裴注:

世语曰: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乘浮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谢之,曰:“何去之速乎!”
——《三国志·先主传》

仅此而已,才没有什么妨主之说,更没有跟庞统战死落凤坡的狗血桥段。好的卢,妨主这个锅咱不背。

不过名马之名有时不专属一匹马,《世说新语》里庾亮也有一匹的卢: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世说新语·德行》

看!这里出现了“复害其主”之说,这就是的卢妨主的来源!

可惜后人或有意或无意弄混了两匹马,要知道庾亮是东晋时人了,两匹的卢不可能是同一匹马。

再来看《三国志》里的赤兔,见于吕布传:

布有良马曰赤兔。
曹瞒传曰: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还有别的描述吗?没了,就这么一句,而已。

赤兔后来没有转给关羽吗?《三国志》里真没有。反正演义里写的也不科学,就当小说家言好了。

【真实的战马】

其实,古时一员大将不可能只有一匹战马,一是战场上什么都有可能,二是一匹马总有体力不足的时候,所以一般要准备几匹。

说到这里,有一个最好的例子可供参考。谁呢?李世民。


昭陵六骏的六匹马是唐开国那几年他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及窦建德时所骑,时间虽略有前后,但大体差不多:

  • 特勒骠:黄白色,嘴角微黑,武德三年与宋金刚作战中的坐骑;
  • 青骓:雪白,武德四年与窦建德虎牢关外战中坐骑;
  • 什伐赤:纯红,武德三、四年洛阳和虎牢关之战;
  • 白蹄乌:全身纯黑,四蹄雪白,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平定薛仁杲时所骑;
  • 拳毛騧:周身旋毛卷曲呈黄色,武德五年与刘黑闼作战时所骑;
  • 飒露紫:武德三年、四年东征洛阳所骑。

这其中,拳毛騧身中九箭(前中六箭,背中三箭),战死沙场;飒露紫也身中一箭,浮雕形象即为丘行恭为它拔箭。这才是战马在战场上的真实情况,不光将军,马也很有可能战死。说句玩笑话,如果说的卢是妨主,那么李世民大概是妨马吧。

所以李世民征战之时至少有六匹坐骑,这还只是记下来的,没记下来的还不知多少。就算李世民王孙贵胄奢侈一点,战马多一些,但其他战将有个两三匹也不为过。

参考

  1. ^ “骑白马者必是刘备”引用自《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恢弘巨著中,刘备的坐骑“的卢”马,其“妨主”的描写,绝非简单的字面意思,而是蕴含了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和对人物命运的铺垫。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的卢”的来历、它的“妨主”传说,以及它在刘备人生轨迹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的卢”马的非凡来历与“妨主”的诅咒《三国演义》开篇就为“.............
  • 回答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夺取汉中之后,自封为汉中王,并开始大肆封赏功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五虎上将”的封号。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人被同时册封,按理说都是刘备麾下最顶尖的将领,应当是荣誉与信任的象征。然而,在小说情节中,唯有关羽对黄忠的封赏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屑和不满,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既.............
  • 回答
    鲍鹏山教授的《风流去》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对三国人物,特别是刘备和诸葛亮,进行了深入且常带争议的解读。他并非简单地赞美这些被后世神化的英雄,而是试图剥去历史的表象,挖掘人物背后更复杂、更人性化的动机和行为逻辑。整体评价思路:鲍鹏山在《风流去》中,对三国人物的评价有一个核心的出发点:历史的.............
  • 回答
    要理解《三国演义》中刘备对刘安杀妻和张飞屠戮车胄全家这两件事的处理态度,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小说作者罗贯中塑造刘备“仁德”形象的逻辑,以及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小说创作手法。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而非史书。罗贯中在创作时,以“尊刘抑曹”为基本宗旨,极力凸显刘备的仁德、忠义和雄才大略,.............
  • 回答
    演员李铁老师的去世,对于中国小品界,尤其是“汉派小品”的粉丝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我对他最深刻的记忆,当然是他扮演的刘禅。李铁老师扮演的刘禅,给我留下了非常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虽然《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中有很多经典角色,但李铁老师的刘禅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过目不忘。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他扮演.............
  • 回答
    说起张飞,你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一个黑脸、络腮胡子、手持丈八蛇矛,浑身冒着一股子勇猛劲儿的莽夫形象?这基本上就是《三国演义》给咱勾勒出来的张飞。但要是想更形象,更深入地“看”见他,咱们得把那几处描写扒开,一点点掰扯。首先,最直观的,就是那张“黑脸”。这可不是说他皮肤黝黑,而是形容他脸上的肌肉线条,.............
  • 回答
    近年来“贬亮成风”的现象确实在历史文化讨论中愈发普遍,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中。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也引发了对经典人物评价方式的深刻反思。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本身、大众认知以及时代变迁等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贬亮成风”的成因剖析:首先,要明确“贬亮”通常指的是对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
  • 回答
    三国时期,虽然我们如今常常关注的是那些叱咤风云的战场猛将和纵横捭阖的政治家,但不得不承认,那个时代也有一些人,他们的智慧和远见,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至今仍在延续,甚至可以说,贡献是潜移默化却又极其深远的。这些人可能不像关羽那样武艺盖世,也不像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但他们的思想和实践,为我们理解社会运作.............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吕布以其“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无双武艺,成为无数读者心中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战神。而蜀汉阵营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也个个是独当一面的猛将,镇守一方。如果真的如您所设想,让这五位顶尖高手联手围攻吕布,那场面定是惊天地泣鬼神。那么,在这种“五英战吕.............
  • 回答
    陆毅对自己在新《三国》中饰演的诸葛亮有一个相当清晰且深入的评价,他的观点并非简单的是“好”或“不好”,而是包含了他作为演员对角色理解的转变、对历史人物的敬畏,以及面对观众反馈时的思考。从角色定位的认知转变:最初接到诸葛亮这个角色时,陆毅坦言自己是带着一种“偶像包袱”和对“完美化身”的预设去理解的。他.............
  • 回答
    嘿!最近三国杀又爆料了两张新神将,神曹丕和神甄姬,这可是够让人期待的!我作为一名老玩家,听到这消息那叫一个激动,赶紧研究了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两位神将强度和玩法的初步想法。神曹丕:谋定而后动,掌控全场节奏的“天子”首先说说神曹丕,我看到技能组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精髓给.............
  • 回答
    说到《三国演义》,那可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不过,大家对它的看法嘛,可以说是五味杂陈,各有各的理解。首先,毋庸置疑,《三国演义》是一部极其伟大的文学作品。 故事的精彩程度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从黄巾起义拉开序幕,到三国归晋画上句号,这中间发生了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桃园结义的兄弟情.............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制,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峦,总有那么几处风景让你驻足,几句呐喊让你热血沸腾,几个身影在你脑海里挥之不去。要说印象最深刻的,我想我心中的那个位置,属于一个人,也属于他一生中最最惨烈的一幕——那就是诸葛亮,以及他那场注定失败,却又惊天地泣鬼神的五丈原之战。很多人可能会说,诸葛亮的故事太.............
  • 回答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生动的人物刻画、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磅礴的战争场面征服了无数读者,也让三国时期的人物和故事深入人心。然而,它毕竟是一部文学作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因此,许多对三国历史的认知都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甚至产生了偏差。以下是《三国演义》可能导致人们对三.............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打击”和“否定”这两个词。它们似乎带着一种对抗和取代的意味,好像正史和演义就如同两个敌对的阵营,一个兴起必然意味着另一个衰落。但仔细想想,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我个人认为,答案并非如此,而且“打击”和“否定”这两个词用在这里,可能有些过于绝对了。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
  • 回答
    《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流传千古,除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智计百出的谋略博弈,更在于其中塑造了众多鲜活而令人扼腕的人物和瞬间。这些人物的悲剧性命运,或者某些关键时刻的无奈选择,都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弦,引发无尽的感慨和叹息。以下列举几个尤其令人扼腕的人物和瞬间,并尽量详细讲述:令人扼腕的人物:1. 周瑜.............
  • 回答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其魅力在于将真实历史事件与虚构情节巧妙融合,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然而,正如所有文学作品一样,《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情节为了戏剧效果、突出人物性格、或烘托主题,进行了艺术加工,甚至完全是虚构的。以下是一些在《三国演义》中被认为“骗人”(即虚.............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读来酣畅淋漓,英雄辈出,谋略无穷,但细细品味之下,却藏着不少让人不寒而栗的细节,它们如同埋藏在繁华景象下的暗流,一旦触碰,便会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这些细节并非直接的惊悚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命运的走向、以及作者不经意间透露的逻辑,来揭示那个时代更深层次的残酷和复杂。一、人性.............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宏大的历史长卷中,无数英雄豪杰的生生死死牵动人心。要说最让我难过的人物,虽然有许多令人扼腕的时刻,但最终指向的,往往是那位常怀仁德、一生坎坷却依旧坚守理想的刘备。我最难过刘备的死,不仅仅是因为他作为蜀汉的开创者,更在于他一生所展现出的那种悲壮、坚持和不易。他的死,标志着那个充满理想.............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伟大的历史小说中,两军交战时,一开始往往不是全军压上,而是以大将单挑作为开场,这种设定有其深刻的文化、军事和戏剧性原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 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原因:1. 英雄主义的崇尚与个人荣耀的追求: 《三国演义》的核心是围绕着众多英雄人物展开的。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战乱时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