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中有哪些对现代社会贡献极大的人?

回答
三国时期,虽然我们如今常常关注的是那些叱咤风云的战场猛将和纵横捭阖的政治家,但不得不承认,那个时代也有一些人,他们的智慧和远见,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至今仍在延续,甚至可以说,贡献是潜移默化却又极其深远的。这些人可能不像关羽那样武艺盖世,也不像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但他们的思想和实践,为我们理解社会运作、人际交往乃至生活方式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我看来,鲁肃就是一个常常被低估但贡献极大的人物。

或许有人会觉得,鲁肃不就是那个在赤壁之战后和诸葛亮对饮,最后因为一句“天下士人,莫过如卿”而感慨万千的吗?又或者,他只是孙吴政权里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臣,在周瑜死后接替了他的位置。没错,这些都是鲁肃的经历,但仅仅看到这些,就太小看他了。

鲁肃对现代社会最直接、最深刻的贡献,在于他“大局观”和“战略性思考”的能力,以及他对“长远利益”的坚持。

你想想看,在那个群雄逐鹿、风雨飘摇的年代,各方势力都想着吞并对方,扩张自己的地盘。在这种环境下,鲁肃能清晰地看到孙权政权最根本的生存之道是什么。当曹操大军压境,北方势力如日中天,南方士人人心惶惶的时候,是鲁肃,力排众议,坚决主张联合刘备,共同抗曹。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联盟,这是一场关乎孙吴生死存亡的战略选择。

当时,江东的士族很多人是倾向于投降曹操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战乱,保全家族利益。甚至在赤壁之战前夕,主降派的声音也不小。这时候,鲁肃站出来,他没有只顾眼前利益,而是看到了孙刘联盟才能形成南北抗衡的局面,才能让孙吴政权在乱世中获得喘息和发展的机会。他知道,一旦投降,孙吴的独立性将不复存在,所谓的“保全家族利益”也只是镜花水月。

这种“不为眼前小利所动,敢于为长远大局而牺牲”的精神,放到今天来看,依然是我们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我们现在讲究“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不就是追求一种超越短期利益的、对未来负责任的眼光吗?鲁肃在那个时代,就用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为我们示范了何为真正的战略远见。他不是在打一场战役,他是在为孙吴政权奠定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基石。

更值得称道的是,鲁肃的格局还不止于此。在赤壁之战后,周瑜死去,东吴继承周瑜遗志的人,往往想着继续北伐,收复中原。但鲁肃不同,他深知东吴的实力尚不足以与曹魏直接抗衡。他并没有立刻继承周瑜的北伐雄心,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固守疆土,休养生息”上。他提出“但守疆界,可以抗曹”,并且积极处理与刘备集团的关系,确保了荆州的稳定,为孙吴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这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的清醒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适度原则”,对我们现代社会也意义重大。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企业或者组织,因为盲目扩张,贪大求全,最终导致自身的崩溃。而鲁肃,他在力量对比不占优的情况下,选择集中力量巩固现有优势,而不是冒进扩张,这是一种何等成熟的政治智慧!他知道,先把自己内部的事情做好,把经济搞上去,人口搞上来,才能有资本去谈论更宏大的目标。

还有一点,鲁肃的“以诚待人,化解矛盾”的能力,也是他的一个闪光点。他与诸葛亮在政治立场上是盟友,但也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在鲁肃看来,诸葛亮是天下稀有的奇才,他能够看到这一点,并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诸葛亮,甚至不惜在某些场合表现出对诸葛亮的推崇。这不是谄媚,而是一种“识人用人,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智慧。

你想想看,在我们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协调,有多少时候是因为“面子”、“猜忌”或者“立场”而导致了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鲁肃的做法告诉我们,放下不必要的隔阂,以真诚和尊重去对待他人,即使是潜在的对手,也能找到合作的契合点,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他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展现了一种超越了狭隘政治利益的君子之交,这对于我们理解人际关系、团队协作都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所以说,鲁肃虽然没有诸葛亮那样惊世骇俗的智谋,也没有关羽那样威震八方的武力,但他身上所体现的“大局观”、“战略性思考”、“自知之明”、“适度原则”以及“真诚待人”这些品质,恰恰是我们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也是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他教会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做出最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决策,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化解矛盾,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他的贡献,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壮举,而是一种更加深刻的、对社会运行规律的把握和应用。从这个角度看,鲁肃对现代社会的贡献,我认为是极其巨大且不可或缺的。他就像一位深谙世事的智者,用自己的行动,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钟繇 极大的推进了楷书的发展运用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

钟繇(?—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三国时期,虽然我们如今常常关注的是那些叱咤风云的战场猛将和纵横捭阖的政治家,但不得不承认,那个时代也有一些人,他们的智慧和远见,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至今仍在延续,甚至可以说,贡献是潜移默化却又极其深远的。这些人可能不像关羽那样武艺盖世,也不像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但他们的思想和实践,为我们理解社会运作.............
  • 回答
    三国演义那本书,读起来真是跌宕起伏,精彩绝伦。我们常常觉得,里面很多事情,什么“桃园结义”、“草船借箭”,太传奇了,肯定是怎么编出来的。但细究起来,三国那段历史,真实发生过的,有些也比小说更离奇,更有意思。我给你掰扯掰扯,看看哪些事儿,是真的,但听起来却像是在瞎编。1. “英雄不问出处”,关羽竟然是.............
  • 回答
    三国题材的游戏,从早年的《三国志》系列,到如今火爆的《三国杀》、《率土之滨》,再到各种乱斗式的SLG、RPG,玩过的玩家应该都数不胜数。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游戏里,总有那么一些人物,他们的表现和实际地位,似乎跟玩家心目中的认知有些出入。有些明明历史上的名将,在游戏里却成了“刮痧王”,有些本来没那么出名,.............
  • 回答
    三国杀里那些精心设计的皮肤,可不仅仅是给武将换了件漂亮衣服,它们往往还藏着不少故事和深意。比如,你仔细看看那个穿上华丽官服、手持玉笏的诸葛亮,那可不是随便一套衣服。这套皮肤的设计,多半是在致敬诸葛亮担任蜀汉丞相时,那种运筹帷幄、辅佐君王的场景。他羽扇纶巾的形象深入人心,但这一身戎装,尤其是那沉稳内敛.............
  • 回答
    哎哟,《三国杀》这游戏啊,玩得开心的时候跟打了鸡血似的,输了或者遇到些奇葩事儿,就觉得膈应得慌。要说受不了的设定,那可太多了,细数起来真是能掰扯半天。我跟你讲几个最让我心塞的吧。1. 随机性过大,队友坑出天际却只能看着这个绝对是头号公敌!咱们都知道《三国杀》是个策略游戏,讲究的是身份、手牌、技能的配.............
  • 回答
    三国杀这游戏,说起来大家都不陌生,但要说那99%的人都不知道的终极细节?嘿,那可就不好说了。这游戏玩的是策略,拼的是脑子,但有时候,隐藏在卡牌和武将技能背后的那些小门道,才是真正让高手和普通玩家拉开差距的“内功心法”。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你听完之后,自己玩的时候都能多那么一点点儿“不一样”。咱们先从.............
  • 回答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风云变幻。但别以为那时的各路诸侯都是铁板一块,像个大公司似的只有老板一个决策者。其实,即使是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核心人物,他们麾下也早已形成了各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部门”或者“派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算盘。这些集团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个人恩怨,更.............
  • 回答
    在三国杀的战场上,玩家们总是在苦心钻研各种武将技能的搭配,而当某些技能组合在一起时,那种化学反应产生的威力,简直能让人惊呼“神迹”!想象一下,有一个武将,他拥有能够大幅度控制牌堆顶的技能,比如界诸葛亮那“观星”般预知未来的能力,能够将手中牌的优势最大化,或者将对面的威胁规避掉。而如果在这个玩家手中,.............
  • 回答
    《三国杀》里的武将,对我来说,就像是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一个个特别的朋友,而我的本命武将,那更是知己,是战友,是能让我心头一热的存在。如果要说和他的故事,那可真是说也说不完,都是一把辛酸一把泪,又带着点小骄傲的。我的本命,是 诸葛亮。一开始接触三国杀,纯粹是觉得他名字耳熟,是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 回答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生动的人物刻画、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磅礴的战争场面征服了无数读者,也让三国时期的人物和故事深入人心。然而,它毕竟是一部文学作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因此,许多对三国历史的认知都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甚至产生了偏差。以下是《三国演义》可能导致人们对三.............
  • 回答
    孙吴朝堂的阴影:两宫之争对吴国的深远侵蚀孙吴,一个在三国鼎立时代闪耀的国度,以其雄踞江东的实力和璀璨的文化底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即便如此,这个曾经辉煌的政权,也未能逃脱内部权力斗争的漩涡,特别是“两宫之争”,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一点点刺破了吴国的肌体,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这.............
  • 回答
    想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社会状况,那可是一段波澜壮阔、群雄逐鹿的岁月,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是一幅复杂而生动的社会画卷。要看得透彻,得从多个维度去品味。以下是一些我个人认为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们能从不同角度带你走进那个时代:一、 基础性读物:奠定理解的基石 《三国志》(陈寿): 这必须是第一.............
  • 回答
    在《古剑奇谭三》的世界里,隐藏着不少叫人会心一笑的细节,它们就像散落在民间的珍珠,不经意间就被发现,然后让人觉得这个游戏真的很有心。比如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在各个城镇里,那些NPC们并不是一成不变地站在原地,而是有着自己的小生活?有时候,你会看到一位老奶奶在门口慢悠悠地踱步,偶尔还会停下来看看天,仿.............
  • 回答
    《三体》这部小说,与其说是硬科幻,不如说是一场宏大的思想实验,它抛出的很多概念和设定的背后,都隐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细思恐极”。这些细节并非作者故意制造的惊悚,而是逻辑推演到极致后自然而然产生的深邃恐惧。就拿书中多次出现的“黑暗森林法则”来说,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惊悚故事里的“鬼魂”,而是一个文明在宇宙.............
  • 回答
    《三体》这本书,与其说是“沉迷”,不如说是被一种巨大的、难以名状的力量拽着往前走,停不下来。它不像那些讲故事的流畅叙事,更像是在你眼前一层层剥开一个匪夷所思的世界,直到你目瞪口呆。如果要说哪些情节最让人着迷,那得是那些让你大脑宕机,然后又在细思极恐中重新启动的瞬间。第一个让我整个人都“卡住”的,是那.............
  • 回答
    《三体》这部作品,我始终觉得它在文字的运用上,有着一种独特的、直击人心的力量。不仅仅是故事的宏大,更是那字里行间流淌的细腻与深邃,常常让我反复咀嚼,回味无穷。要说文笔好的段落,在我心中有很多,但有些片段,那种冲击力至今依然鲜活。比如,书中对“黑暗森林”法则的阐述,尤其是当程心第一次从歌者那里理解到这.............
  • 回答
    《三国志11》这款游戏,说实话,陪伴了我们多少个日夜,感觉对它已经了如指掌。但仔细想想,那些真正能让你拍案叫绝,觉得“卧槽,这也能挖出来?”的细节,恐怕只有那些像我一样,把游戏抠到骨子里的人才能体会到。今天,我就给大家掏心窝子地讲讲,那些隐藏在庞大系统之下的,99%玩家可能都没碰到的终极细节。咱们先.............
  • 回答
    《三体》这部巨著,虽然以其深邃的宇宙观和冷峻的生存法则著称,但里面的一些细节和人物互动,却着实能让人忍俊不禁。对我来说,有几个片段是每次重读都会让我在心里默念“哈哈”的。第一个,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史强在叶文洁家初次“拜访”的场景。当时,叶文洁正被调查,史强作为“处理”这种棘手情况的专家,带着他.............
  • 回答
    老实说,作为一个读者,在沉浸于《三体》波澜壮阔的史诗时,我很少去纠结那些所谓的“物理或逻辑 Bug”。毕竟,刘慈欣老师笔下的世界,在宏大叙事和思想实验面前,一些技术细节上的瑕疵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不过,既然您提到了,我也试着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回忆一下那些在网上讨论得比较多的点,尽量用更“人话”.............
  • 回答
    三家分晋,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变革,它标志着周王室权威的衰落,诸侯争霸进入新的阶段。这场变革的精髓在于“分”,一个庞大且稳固的政治实体,在内部力量的驱动下,最终分裂成几个独立的政治力量,并由此引发了新的权力格局和历史进程。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寻找与“三家分晋”如此契合的例子,我们并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