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国二战时期帮助中国抗日确有其事吗?

回答
德国在二战前以及抗日战争初期,确实对中国进行了军事援助,但并非在整个二战期间都如此,且其行为的性质和动机非常复杂。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分几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国共合作抗日之前(国民政府主导的军事改革与援助)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德国与中国的国民政府(国民党)在军事领域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这主要体现在:

军事顾问团的派遣: 从1930年代初开始,德国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军事顾问。最著名的是冯·塞克特(Hans von Seeckt)将军,他被中国国民政府聘为军事总顾问。塞克特将军在中国的军事改革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务内容: 他负责协助国民政府训练一支现代化的、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他提出了“精兵政策”,旨在建立一支以德械师为核心的精锐部队,能够对抗当时日本侵略者的现代化武器装备。
改革措施: 塞克特将军和他的顾问团着手于军队的组织、训练、武器装备的采购和生产、军事教育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他们帮助中国建立了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航空兵等在内的现代化兵种。
德械师的形成: 经过德国顾问的指导和德国武器的援助,中国组建了一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德械师”。这些部队在抗日战争初期,例如在淞沪会战等战役中,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战斗力,给日军造成了重创。例如,国民革命军第87师、88师、36师等都被认为是精锐的德械部队。

军事物资的采购与援助:
武器弹药: 中国从德国采购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包括步枪、机枪、火炮(如克虏伯公司的山炮、野炮)、坦克(如早期德国生产的坦克)、飞机(如容克斯、梅塞施密特等型号的飞机)以及弹药等。
军事工业的建立: 德国还帮助中国建立了兵工厂,例如巩县兵工厂等,提升了中国的军工生产能力。
航空方面的合作: 德国的容克斯(Junkers)公司在中国设立了航空制造厂,帮助中国生产飞机。德国的航空教练也为中国培养了大量飞行员和航空技术人员。

经济合作的背景: 这种军事合作并非完全出于道义。当时中国是德国重要的原材料出口国,特别是钨砂,而德国则急需这些战略物资用于其军工生产。德国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维护其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影响力。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939年左右,德国转向模糊立场)

初期支援的延续: 在抗日战争爆发的初期,尤其是在淞沪会战期间(1937年),中国军队中的德械部队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德国顾问团的许多成员也继续在中国服务。
德国立场的变化: 随着1930年代末期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抬头和纳粹德国的对外扩张政策,其立场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轴心国”的形成: 德国与意大利、日本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上逐渐形成某种程度的默契,并最终在1940年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即轴心国公约)。这意味着德国与日本成为了名义上的盟友。
停止直接军事援助: 随着与日本关系的紧密,德国出于战略考虑,开始逐步停止对中国的直接军事援助。派遣到中国的军事顾问团也逐渐撤离。到1939年底到1940年初,德国军事顾问团基本上已经撤离中国。
外交上的模糊: 德国在公开外交上,对日军侵华持一种模糊的态度,虽然不直接支持侵略,但也不愿意明确谴责日本,更不会公开支持中国抵抗。

第三阶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之后,德国与中国敌对)

全面敌对状态: 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立即向美国宣战。此时,中国国民政府是同盟国的一员,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
对中国的军事行动: 德国海军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潜艇活动,间接打击了与同盟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中国海上交通线。尽管德国并未直接出兵中国战场,但其整体战略上是与日本共同对抗中国为首的同盟国。

总结:

德国在二战时期帮助中国抗日,这个说法 “确有其事”但需要非常严格的限定时间段和对象。

“帮助”主要体现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和初期(1930年代初至1939年左右)。 主要形式是提供军事顾问、武器装备和技术支持,帮助国民政府训练现代化军队,特别是德械师的建立。
“帮助”的对象主要是国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早期也可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少量缴获或间接影响的武器,但并非德国直接援助的对象。
“帮助”的动机复杂,并非纯粹的国际主义道义。 德国的援助与维护其经济利益、地缘政治扩张以及与中国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合作紧密相关。
德国的立场发生根本性转变。 随着纳粹德国与日本的结盟,德国对中国的援助在1939年后基本停止,并且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德国与中国处于敌对状态。

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德国在“二战时期”帮助中国抗日,而应该说是在 “抗日战争爆发前及初期,德国(纳粹德国)曾向中国国民政府提供过重要的军事援助,对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早期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随后的时期,随着其与日本的结盟,这种援助停止了,并且最终两国走向敌对。”

理解这段历史,需要区分德国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国家以及出于不同动机的行为。德国的援助是历史事实,但其性质和影响需要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听说当时国民党军队里出现过德国的头盔,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真的?能否成为证据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