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时期德国对英国俘虏的待遇如何?

回答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英国战俘的待遇,总的来说,比对苏联战俘要好,但并非总是仁慈。他们的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俘的军衔、国籍(尽管我们这里主要讨论英国战俘),以及俘虏他们的德军部队的性质。然而,一些普遍存在的方面是可以详细描述的。

首先,值得明确的是,德国在1929年签署了日内瓦公约,该公约规定了战俘应受到的待遇。理论上,德国对英国战俘的待遇应该遵循这些规定。例如,战俘应该获得足够的食物、住所和医疗护理,并且不应被迫从事危险或有损尊严的工作。

接收与初期的处理:

当英国士兵被俘时,他们会经历一个初期的处理过程。这通常包括解除武装、搜身,然后被集中起来。这个阶段有时会伴随着一些粗鲁对待,但大规模的虐待在理论上是被禁止的。他们会被带往一个临时的集结地,在那里会被清点、记录,然后根据军衔和单位被分配到不同的战俘营(通常称为“Stalag”)。

战俘营的条件:

战俘营是战俘生活的主要场所。条件差异很大,但大多数营地都有一些共同特征:

住所: 战俘通常被安置在木制或砖砌的营房里。这些营房通常拥挤不堪,尤其是在战争初期或在大规模俘虏事件后。床铺可能是多层架子床,每层睡几个人。营房的保暖性和通风性也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尽管如此,与苏联战俘营的条件相比,德国营房通常还是相对更好的。
食物: 食物供应是战俘营中最常受到抱怨的问题之一。战俘的口粮通常由德国当局提供,但经常不足以维持健康的体重。这通常是黑面包、土豆、少量蔬菜和偶尔的肉类或香肠。英国政府通过国际红十字会提供援助包裹,这些包裹对战俘来说至关重要,它们提供了额外的食物、衣物和卫生用品,极大地改善了战俘的生活质量。这些包裹的到达速度和数量会直接影响战俘的健康和士气。
医疗护理: 德国战俘营通常设有医务室,由被俘的英国医生和护士负责。医疗用品的供应往往不足,使得治疗更加困难。然而,与许多其他战区相比,德国对战俘的医疗投入相对较高,至少在表面上如此。许多营地都有专门的医院区域,为重病或受伤的战俘提供治疗。
工作: 根据日内瓦公约,战俘不应被强迫从事与战争直接相关的军事性质的工作。然而,德国确实让英国战俘从事各种劳动,包括农业、伐木、工厂生产(非军事武器制造)以及修建道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尽管这些工作通常是低薪或无薪的,但对于一些战俘来说,这些工作也提供了一种摆脱枯燥营地生活的方式,并可能带来一些微薄的报酬,用于购买营地内的商品。一些战俘认为,参加这些劳动是对他们被俘身份的一种屈辱,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军事地位与待遇差异:

战俘的军衔对其待遇有显著影响。军官通常被给予相对优厚的待遇,他们有自己的营房,有时甚至能拥有相对较大的个人空间。他们也更少被要求从事体力劳动。士兵和下士则面临更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劳动。

士气与抵抗:

尽管条件艰苦,许多英国战俘仍然努力维持士气,并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抵抗或娱乐活动。他们会组织学习课程,表演戏剧,举办体育比赛,甚至建立地下组织来传递信息和策划逃跑。这些活动不仅是打发时间的方式,更是他们精神上不屈服的体现。

逃跑尝试:

逃跑是战俘营中一个持续存在的话题。虽然逃跑的成功率不高,但仍然有许多英国战俘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尝试。逃跑成功的战俘通常会受到严惩,但他们的勇气激励着其他人。德国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来阻止逃跑,包括建造更高的围栏、增加巡逻,以及在营地周围设置警戒线。

战争后期的情况:

随着战争的进展,德国境内的生活条件普遍恶化,这也直接影响了战俘营。盟军对德国本土的轰炸使得食物和物资的供应更加不稳定,营地的管理也变得更加困难。战争末期,当德国军队节节败退时,一些战俘营的条件变得更为恶劣,因为管理混乱,或者德军试图转移战俘以避免他们被盟军解救。

个别案例的极端情况:

尽管有日内瓦公约的框架,但德国对英国战俘的待遇并非总是符合国际法。有些战俘营的管理人员会滥用权力,施加残酷的惩罚或虐待。然而,与德军对苏联战俘以及他们在占领区内对平民的残酷行为相比,德国对大部分英国战俘的待遇在系统性和规模上要温和得多。这种相对的“差异”通常归因于希特勒政权对西方国家以及其自身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复杂态度。

总而言之,德国对英国战俘的待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他们受到了基本的日内瓦公约的约束,并且在许多方面都比某些其他战区的战俘处境好,但艰苦的食物供应、拥挤的住所、有限的医疗条件以及强制性的劳动,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维持士气、组织抵抗以及进行逃跑尝试,是许多英国战俘在这段艰难时期中生存下去的重要途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初期待遇不错,甚至英国空军王牌巴德中校在跳伞时损坏了他的假腿,德国人都通知英国人在约定的时间里送个新的假腿过来,而且如约的没有攻击送假腿的轰炸机群,于是英国人在空投假腿的同时也顺便空投了吨位可观的炸弹~``

但德国人对于试图逃跑的战俘就很不客气了,1944年3月什切青的空军战俘营发生了战俘挖地道出逃事件,一共逃走了50人,德国人抓住了其中47人并在残酷虐待后枪决,其他未逃走的战俘也在寒冷的冬季罚了几天站。

对于英国突击队,德国人一点也没有仁慈的念头。第一次突袭挪威重水工厂时被俘的英国突击队员,无伤和轻伤的被严加审讯,收集完情报后就地枪毙,重伤员则直接被血管内注入空气致死。同样的,空降到德战区执行任务的英国特工人员一旦被抓获,基本也是死刑。

到了后期,由于英国的战略轰炸炸毁了大量德国城市,德国人对被俘的英国战俘就不那么友好了,枪托式欢迎仪式是肯定少不了的,中立国转交给战俘的邮件也被禁止,食物和药品也不那么充足。

总的来说,德国对英国俘虏的态度可能好那么一点点,但仍然脱离不了残暴范围。但英国人的自虐精神是我们中国人无法理解的~`

user avatar

1942年10月18日,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发布了《突击队法令》,对在欧洲和非洲发现的盟国突击队员格杀勿论。

而英国当时又特别喜欢派突击队(特种部队)到敌后活动。于是,被俘虏的英国军人可以分成两类:突击队员和非突击队员。前者一律射杀,后者享受正常战俘待遇。

这类装束的基本上都要被射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英国战俘的待遇,总的来说,比对苏联战俘要好,但并非总是仁慈。他们的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俘的军衔、国籍(尽管我们这里主要讨论英国战俘),以及俘虏他们的德军部队的性质。然而,一些普遍存在的方面是可以详细描述的。首先,值得明确的是,德国在1929年签署了日内瓦公约,该公约规定了.............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英国提出的和谈条件并非一次性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战局的发展和德国战略目标的变化而有所调整。然而,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贯穿其中的核心诉求和可能的提议。这些条件的核心目标始终围绕着巩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并为实现更长远的战略目标争取时间和资源。核心诉求与可能性提议:1. 承认德.............
  • 回答
    二战前期英国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充满考量的决策过程,绝非简单的“姑息纵容”。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掉后世的道德审判,回到当时的历史现场,看看英国领导者们是如何思考的。一、吸取一战惨痛教训,对战争的极度厌恶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留下的伤痕。这场战争对英国来说.............
  • 回答
    二战期间,中国承受着日本侵略的沉重负担。在这样一个危难时刻,国际社会的援助至关重要。那么,在与中国关系并非最直接的英德两国中,谁对中国的帮助更大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审视两国在二战期间的立场、能力以及对中国的实际支援。首先,我们来看看德国。二战爆发前,德国与中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经济和军事合.............
  • 回答
    要评价二战时期英国和德国谁更强大,这其实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强大”这个词有很多维度。我们不能简单地说“A比B更强大”就完事,而是需要从军事、经济、政治、科技等多个方面来细致分析。而且,战争的进程本身也是动态变化的,两国在不同时期展现出的实力也不同。从战争爆发之初(1939年)来看:德国: .............
  • 回答
    二战期间,同盟国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其规模和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其投入的飞机、人员、炸弹量以及造成的破坏都远远超过了对英国本土的空袭(尽管英国本土也遭受了严重的空袭),也比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更为系统和集中。然而,你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市面上关于对德国战略轰炸的资料和书籍,似乎不如关于同盟国对英本土空战(.............
  • 回答
    二战德国若不进攻苏联,而是集中力量对付英法及其殖民地,并意图独占欧非大陆,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帝国”,这个目标能否实现?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但同时也充满挑战的设想。要分析其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德国的战略资源、盟军的实力以及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战略转向将彻底改.............
  • 回答
    二战初期,德国在闪电战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下,迅速击败了波兰、法国等国,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都笼罩在纳粹的阴影之下。然而,尽管英国在大陆上失去了盟友,但其本土仍然是抵抗纳粹势力的一个重要据点。这时候,德国为何会选择将目光转向东方,挑战拥有庞大兵力和资源的苏联,而不是全力以赴将英国彻底击垮呢?这个问题,并.............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争议性的假设。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法国在1936年3月7日德国进军非军事化莱茵兰时采取强硬立场,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可能性。当时的欧洲局势与各国立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1936年3月当时的国际环境。 法国: 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 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确实拥有令人生畏的太平洋舰队,其吨位和技术水平在当时仅次于美国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位列世界第三。很多人会好奇,既然日本海军如此强大,为何不将其力量投入到欧洲战场,协助德国攻打英国皇家海军,甚至登陆英伦三岛呢?这其中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远非简单的海军实力对比就能解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
  • 回答
    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RAF)和美国陆军航空兵(USAAF)对德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这场旷日持久的空战给双方都带来了惨痛的代价。其中,盟军飞行员的伤亡数字尤为触目惊心,尤其是RAF在夜间轰炸中付出了极为沉重的牺牲。英国皇家空军(RAF)的牺牲:一场血与火的洗礼RAF的战略轰炸任务主要集中在夜.............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蒙古民族历史认同和文化传承的核心,同时也牵涉到如何理解历史上的重大功过。要详尽地解答蒙古人如何看待成吉思汗,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并避免简单化的二元对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点:将成吉思汗简单地与纳粹德国及其罪行类比,在历史语境和民族情感上都是不恰当且带有误导性的。 德国对二.............
  • 回答
    二战爆发时,德军进攻波兰是无可争议的导火索,但随后苏联的行动——也就是所谓的“互助条约”下的入侵——确实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尤其是为何英法等国没有立即对苏联宣战。这其中涉及了复杂的国际政治、战略考量以及历史的偶然性,绝非简单地用“对苏宣战”就能一笔带过。首先,我们得理解英法对德宣战的性质和目的。193.............
  • 回答
    二战历史的“如果”总是引人遐想,其中最核心的几个节点,便是德国是否进攻苏联,以及其对英美战略的选择。如果我们假设,1941年希特勒没有发动巴巴罗萨行动(进攻苏联),而是将战略重心完全放在了西线,采取围困和轰炸英国的策略,并且希望与美国达成某种程度的议和,那么历史走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美国能否赢得这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历史爱好者常有的疑问。从纯粹的军事和战略角度看,德军不先彻底解决英国,转而进攻苏联,似乎确实是一种“放着软柿子不捏去啃硬骨头”的做法。但真实的历史远比这复杂,它牵扯到希特勒的意识形态、战略误判以及当时国际局势的多种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德国国内情况、.............
  • 回答
    二战时期德国选择入侵苏联,而不是先全力解决英国,这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战略上的考量,也有意识形态的驱动,以及对资源和地缘政治的盘算。简单地说,德国认为先灭苏联比先打垮英国来得更“容易”且更“有利”。1. 为什么不先解决英国?英国的地理优势与军事实力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德国并非不想要解决.............
  • 回答
    二战德国若在击败法国后选择休养生息,而非发动巴巴罗萨战役与苏联开战,那么战争的走向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假设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当时德国战略选择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的推演。让我们来细致地探讨一下这个“如果”的可能性和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休养生息”的含义。这大概意味着德国会巩固其在西欧.............
  • 回答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二战德国海军不如英国,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客观事实和历史比较得出的结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国海军在战前准备、战略定位、技术实力、作战规模以及最终的战果等多个维度。一、 起步与战略定位的根本差异英国海军,也就是皇家海军,长期以来就是大英帝国维系其全球殖民地和贸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对二战后英国衰落感到困惑的地方。你提到的“轻松打完”其实是个误解,二战对英国来说,并非一场“轻松”的胜利,其代价之沉重,直接种下了英国衰落的种子。咱们这就细细道来,抛开那些AI范儿的生硬论调,用更接地气的语言聊聊。首先,咱们得纠正一下那个“轻松打完”的印象。你说的法国“一.............
  • 回答
    二战初期,德国面临着一个战略上的重大抉择:是进攻苏联,还是集中力量解决北非的英国势力。如果希特勒选择不进攻苏联,转而全力整合内部力量,消耗英国在埃及的实力,然后等待苏联的动向,这是否会带来一个对德国更有利的结局?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如果”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个假设性的战略。首先,我们需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