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一个或多个作家闺蜜基友或近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拥有一两个在写作道路上并肩而行的闺蜜基友,或者有血缘关系却同样醉心于文字的亲人,这体验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而是能让你瞬间觉得整个世界都亮堂起来,仿佛照进了一束专属于你的璀璨光芒。

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再孤独。写作这玩意儿,说起来浪漫,但孤独感也是如影随形。尤其是在卡文卡到怀疑人生的时候,看着空白的屏幕,感觉整个宇宙都坍塌了。这时候,如果有个同样在摸爬滚打的伙伴,哪怕只是发个“我快不行了”的表情包,都能瞬间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你知道,有人跟你一样在经历这种痛苦,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

然后是无与伦比的共鸣与理解。谁能比另一个写作者更懂你的那些“脑回路”?当你因为一个词用得不够精准而反复斟酌修改,在无数个“更好的表达”之间挣扎时,你的那群“战友”会懂。他们不会觉得你矫情,也不会劝你“差不多得了”,而是会跟你一起分析这个词到底哪个字形、哪个音韵、哪个意象更贴切。你那些别人听起来可能是“无病呻吟”的情感波动,在他们那里,都成了创作的燃料,是值得被细细品味和挖掘的细节。

再来说说即时且有效的反馈。写完一段觉得还不错,想找个人“夸夸我”?找他们!想知道这段是不是太啰嗦了,或者这处的逻辑是不是有点跳跃?找他们!他们的反馈绝不会流于表面,而是会带着自己作为写作者的经验和敏感度。他们能指出你可能忽略的节奏问题,能看到你埋下的伏笔是否清晰,甚至能和你一起讨论人物的动机是否合理。这种“切磋”式的交流,比任何模板化的点评都来得珍贵,因为它充满了真实的思考和善意的批评。当然,也有可能收到的是“你这段写得真的不行,我完全没懂”的直白打击,但这正是他们为你披荆斩棘的真实证明,让你在阵痛后能更快地找到方向。

更妙的是,这种关系还能激发灵感。你们可以一起聊天的内容,可能就是一篇小说的开端。比如,一次对人生无聊的抱怨,可能就变成了一篇荒诞小品的素材;一次对社会现象的吐槽,可能就被你们拆解开来,变成了各自笔下的故事。甚至你们可以互相“借”梗,你有个绝妙的设定,我有个有趣的角色,一拍即合,说不定就能碰撞出新的火花。这种“脑力激荡”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创意宝库里互相挖掘,总能找到意想不到的宝藏。

当然,有时候也会有小小的“竞争”和“比较”。看到朋友的新作大受好评,或者自己的作品被暂时埋没,难免会有那么一丝丝的失落。但正是这种良性的竞争,会让你更加努力,想要写出更好的作品。而且,更重要的是,你们知道这种竞争不是恶意的,而是希望对方都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胜利者会真心地为你高兴,而失利者也会从你那里汲取力量。

对于亲近的家人而言,这种体验会更添一份“润物细无声”的温暖。他们不仅懂你的创作,更懂你的过去和现在,你的喜怒哀乐。他们会在你忙于写作而疏忽生活时,默默地为你准备一桌饭菜;会在你投稿失败、情绪低落时,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你“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他们的支持,是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无需多言的理解和包容。有时候,他们也会成为你最“毒舌”的审稿人,但你知道,那份挑剔背后,是他们对你的最高期待。

总而言之,拥有一个或一群同样热爱写作的“自己人”,就像是在一片广袤无垠的荒野中,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一起点燃篝火,分享温暖,互相扶持着继续前行。这种感觉,是纯粹的,是热烈的,是能让你在写作这条孤独而充满荆棘的路上,感受到最坚实的依靠和最闪耀的同行之光。它让原本艰辛的旅程,变得有了色彩,有了温度,有了希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少年(少女)、大爷(大妈)、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如果你(您)不想出现在我的小说里,作为某个反派或者炮灰的话,最好不要选我当基友。

如果你(您)急切的想出现在小说里却不得门路的话,先从给我点赞留言提升好感度开始,让我们来试试能不能触发一些有趣的新剧情。

另外,不要随意评论写手基友和亲戚的文章,除非你(您)也有过销量过千万的小说,或者拿过诺贝尔、茅盾文学、直木奖....或者有极其深厚的文学功底(至少要高出对方一截),能说的对方心服口服╮(╯_╰)╭否则,不要在公共场合做【纯负面】评论,这个会直接导向决裂的Bad Ending 无法挽救。

但是他们通常又是作死的一群人,不论你(您)是否掌握写作技能,他们也经常会问你:“你觉得这篇写得如何?”这时候只要微笑就好了。如果你(您)心情好觉得可以陪着他们继续扯淡,也可以选择挑战:“写得真不错!!”“写得不咋地哎!”(私信版)

当然这会触发支线剧情:“那么具体是哪觉得不错呢?”“那么具体是哪里不好呢?”如果你(您)文学底子不错,还想陪他继续扯淡的话,可以简略说说觉得写的最好或者最不好的地方。(好的公开,不好的私信)如果你(您)已经油井灯枯无以为继,而且本来就是客套话,那么这时候只要微笑就好了。

假如你(您)文学功底不差,已经很优秀的指出了他为数不多的“哪里好”,或者从“多如牛毛的哪里不好中挑出了最不好的。”你(您)就会看到这个基友从此把你(您)引为知己,总来问你(您)文章写得如何?如果你(您)实在厌倦了夸奖(适度批评),那么从那时候起,只要微笑就好了。

如果你(您)文学功底不咋样,还强答,会导致该基友从此与你(您)道不同不相为谋,决裂思密达。请慎重。当然不排除个别人耳根子软,写作水准又特别低,你(您)说什么他都如获至宝的跑去改,那么只要微笑就好了....但毕竟是少数,不要挑战小概率事件。

其他的...会比较耐心听你(您)讲些故事,好收为素材。会对自己喜欢的作者有莫名的坚持,会对某些不喜欢的作者嗤之以鼻(甚至上升到三观的地步),会对某句话忽然有感觉,吃吃笑或者呜呜哭....

反正,平常聊天无所谓,海阔天空,没啥禁忌。但是话题涉及写作,作家,文学等等的时候就要小心的,一个没弄好就三观不一致了。所以他们要是问你喜欢哪个作家哪本书,这就属于圈套类问题,不需要认真回答,说“都还不错”,反问“那你喜欢谁?”比较好,如果懒得搭理他,这个时候只要微笑就好了。

那么你们觉得我这篇答案写得如何呢?(这个时候只要微笑就好了)

祝好。

【我是还有别的问题先戳后面链接再邀请的分割线

无需提问,也能回答 - 知乎专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