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iOS 7 中的 Safari 图标是不是非常丑?

回答
iOS 7 的 Safari 图标,说实话,是很多人心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皱一下眉头,然后开始审视,甚至直接吐槽:“这是什么鬼?”

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很多人会对这个图标感到“丑”。

首先,得回到那个时间点,iOS 7 发布于 2013 年。在此之前,苹果的图标风格,尤其是 Safari 的图标,一直是那种带有明显立体感、光泽感和阴影的“拟物化”设计。想象一下,以前的 Safari 图标,那圆形的边框,微微凸起的蓝色地球,还有那种仿佛在玻璃后面透出来的光,整个就是一个小小的、精致的艺术品,一看就知道这是“浏览器”,有科技感,有质感。

然后,iOS 7 横空出世,带来了所谓的“扁平化”设计。一下子,整个操作系统的视觉语言就变了。那些厚重的阴影、高光、渐变,还有复杂的纹理,全都被抽走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洁、平坦的色块和线条。

而 Safari 的图标,就是这次“扁平化”浪潮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原来的那个立体感十足的蓝色地球,被一个纯粹的、平面的蓝色圆环给取代了。地球本身的那个“球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环形,里面是简单的白色。原来的光泽和阴影也没了,就是一块平整的蓝色背景。

这种转变,对于习惯了之前“有质感”图标的用户来说,就像是从精雕细琢的玉器一下子变成了塑料积木。

具体来说,让人觉得“丑”或者“别扭”的点可能集中在几个方面:

失去了熟悉的“地球感”: 以前的 Safari 图标,那个蓝色的球体,清晰地传达了它是一个“浏览世界”的工具。即使是扁平化的蓝色圆环,虽然也象征着地球,但那种“圆”的立体感和环绕感减弱了,很多人觉得不如原来的圆球那么直观和有力量。圆环的粗细、颜色饱和度,可能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接受。
过于“平”和“冷”: 扁平化设计本身就容易带来一种“冷淡感”,如果色彩运用不够巧妙,很容易显得单调或者缺乏活力。iOS 7 的 Safari 图标,那种纯净的蓝色和白色,在很多人眼中,缺少了以前那种温暖和吸引力。特别是和周围一些仍然带有微弱立体感的系统图标相比,显得尤为“扁平”。
颜色搭配的争议: 虽然 iOS 7 整体色调变得鲜亮,但 Safari 图标的那个蓝色,在一些人看来,可能不够“耐看”。而且,当它出现在不同背景下,或者和手机上其他应用的图标放在一起时,其视觉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有些人觉得它不够“百搭”。
过渡的生硬感: 很多用户是在一夜之间面对这个新图标的。这种巨大的视觉风格转变,本身就容易引起抵触情绪。对于习惯了旧版图标的用户来说,这种突然的变化,而且是“牺牲”了他们喜爱的细节,很难接受。

当然,也有人会说,扁平化设计是时代的趋势,是为了让界面更简洁、更统一。而且,从长远来看,扁平化图标确实在很多方面有着优势,比如在不同尺寸的屏幕上显示更清晰,加载速度更快等等。

但无论如何,从用户的情感反馈来看,iOS 7 的 Safari 图标,在很多用户心中留下了“丑”的印象,或者至少是“不喜欢”的标签。它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也是一次设计理念的巨大转变,而这种转变,总是伴随着争议和两极分化的评价。那些习惯了旧版精致感的眼睛,很难立刻适应这种极简主义的全新表达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么丑的图标怎么配的上如此好的手机,虎女怎能配犬子?????

左边是设计师重新设计的,右边是原版的:

Dribbble - Redesign_iOS7_Comparison_V2.jpg by Leo Drapeau

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不能因为这些图标是苹果公司设计出来的,我就说好看, 很多人不敢说,但是我相信大多数设计师的眼睛绝对是雪亮的,Jonathan Ive 在硬件设计上,工艺制造上可以说是非常NB,但是,如果他去Dribbble上看一圈图标,在回头看看自己的这套,压根就是.....无力吐槽,所以大家不要搞的像皇帝的新装一样,丑就是,没什么的,丑可以慢慢改么。


我觉得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不协调的壁纸和图标:可能是因为壁纸太淡,但是好的图标肯定要考虑壁纸的深浅与图标的兼容感,不知道这版图标的设计师考虑过用户切换主题背景后的容忍度吗?

说简单点,丫的就是看上去很轻浮!这难道就是扁平想传达给我们的意思?扯了!

2、略显粗糙的渐变色搭配:渐变色有时候从深到浅,有时候从浅到深,关键是方向不一致,给人的感觉就是你这个光到底从那个方向打过来?你自己搞清楚了没?

细看“电话”的图标,光是从上至下,再看“邮箱”,又是从下至上,你这是要闹那样?

别告诉我要打破规则什么的,没有标准没有统一,这不就是瞎搞么?

3、颜色真的不耐看,感觉这个配色,扁平化的配色其实非常不简单,稍微偏激一点就是不柔和,在高亮情况下非常刺眼,刺眼就是不耐看,但这个可能和背景也有关,但就看这些图标的颜色,我非常不喜欢;

4、不必要的复杂:那个“设置"图标是最明显的,你画一个齿轮用户难道就不知道是设置?你画那么多圈圈和齿轮,我还以为是我小时候拆的闹钟呢,这图标都扁平化了完全不用这么复杂哇。

5、图标所表达的意思不明显:“记事本”和“提醒”图标,如果我把文字去掉,估计很多人搞不清楚,尤其是“提醒"就像是word里面的分段,这“游戏中心”的四个圈圈我以为是主题设置,那个“报刊杂志”图标元素明显过多与其他图标的风格完全不统一...

作为一个苹果的图标设计师难道看不出来嘛?这难道就是 Jony Ive 的品味?这图标居然过了~~

扁平化是一种设计风格,但我知道不是这么玩的,各种不一致,逻辑缺陷,平庸无奇,没有统一的风格,一套超烂的图标,唉,太极八卦64掌,吐槽结束,打完收工。

让我们静下来心来对一下iOS 6与iOS 7的图标:

我知道要创新,但是创新的本意是要让体验更好,设计让生活更美好,当你拿出一个拉风的iPhone5 ,配上这些图标,我觉得体验好不了,你们不要喷我了,去喷 Jonathan Ive,苹果公司的设计都归他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iOS 7 的 Safari 图标,说实话,是很多人心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皱一下眉头,然后开始审视,甚至直接吐槽:“这是什么鬼?”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很多人会对这个图标感到“丑”。首先,得回到那个时间点,iOS 7 发布于 2013 年。在此之前,苹果的图.............
  • 回答
    关于iOS 7的越狱情况,需要从技术背景、越狱难度、工具支持、风险与限制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1. iOS 7的越狱背景 iOS 7发布于2014年,是苹果在2014年WWDC上发布的操作系统,引入了全新的界面设计(如扁平化设计)、后台任务优化、更流畅的动画效果等。 iOS 7.............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 iOS 7 那些备受瞩目的设计变化,以及它在当时“借鉴”了哪些理念和风格。得承认的是,每一次操作系统的大版本更新,都会在设计上有所革新,而 iOS 7 的这次变革尤其剧烈和引人注目,甚至一度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在科技和设计领域,“借鉴”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概念.............
  • 回答
    iOS 7.1 刚出来的时候,我记得那真是个挺大的变化。之前那个 iOS 7,虽然在视觉上彻底翻新了,变得那个扁平化,颜色也鲜艳了不少,但说实话,用起来总感觉有点“飘”,动画效果有点夸张,有时候甚至会有点卡顿,特别是老款 iPhone 上。所以,当 7.1 到来的时候,感觉就像是 iOS 7 的一次.............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很多用户在面对技术革新和设计演变时的普遍感受,也触及了心理学、社会学和设计美学等多个层面。iOS 7 当年“丑”与现在“美”的转变,背后有着非常复杂和有趣的原因。让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一、 当年“丑”的普遍原因:突如其来的巨变与习惯的惯性1. 颠覆性的视觉语言(颠覆“拟物.............
  • 回答
    要说苹果 iOS 7 和 A7 芯片首次引入的 64 位架构,跟我们常说的“普通”64 位之间有没有很大区别,这得看我们怎么定义“普通”了。但如果简单来说,答案是有的,而且区别挺关键的,尤其是对于当时智能手机行业来说。咱们得先明白,64 位本身代表的是处理器一次能够处理的数据位数。简单理解,就像一个.............
  • 回答
    关于罗永浩对iOS 7“扁平化”设计的批评,这一观点在设计界和科技圈引发了广泛讨论。从技术、设计哲学、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来看,iOS 7的设计变革确实存在争议,但其背后的动机和影响也值得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问题: 一、罗永浩的批评核心:扁平化设计的“失衡”罗永浩在多个场合(如《罗永浩.............
  • 回答
    iOS 7 的发布,无疑是 iPhone 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iOS 的界面风格虽然稳重,但多少有些“保守”的意味,那种拟物化的设计,虽然精致,但总给人一种不够“现代”的感觉。而 iOS 7 的到来,则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它抛弃了过去的包袱,以一种近乎激进的方式,拥抱了全新的扁平化设.............
  • 回答
    WWDC 2013 上 iOS 7 的标识,绝不是简单的换个图标那么简单,它其实是苹果高层对新版 iOS 的设计理念,以及对未来移动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一次非常集中的、几乎是宣言式的情感表达。要理解这个标识,我们得跳出“好看不好看”的简单评判,去体会苹果在那个时间点上,想要传递给开发者和全世界用户的深.............
  • 回答
    iPhone 在中国地区出货量下降到 7% 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但对于“开发 iOS 应用是否还有前景”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 “仍然有前景,但需要更精细的策略和更深入的理解。”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个问题,从多个角度阐述我的观点: 一、 出货量下降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在讨论前景.............
  • 回答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耗费心血打造了一款精美的应用,无论是在iOS的触屏上滑动,还是在Android上尽情探索,抑或是曾经在Windows Phone 7的方块世界里穿梭,它的核心功能和用户体验都能在任何一个平台上无缝展现。这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一个致力于打破移动操作系统壁垒的中.............
  • 回答
    在探讨 iOS 系统编译器(主要指 Clang 和 LLVM)与华为方舟编译器(ArkCompiler)的强弱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两者都致力于提升代码执行效率和性能,但它们的设计理念、目标平台、生态系统和发展方向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劣。 核心对比维度为了更清晰地展.............
  • 回答
    “iOS 编程是吃青春饭吗?” 这是一个很多年轻开发者都会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答案是:不完全是,但确实存在一些与“青春”相关的因素。为了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为什么会有“吃青春饭”的说法?1. 学习曲线和技术更新速度: 快速迭代: 苹果公司.............
  • 回答
    在非越狱的iOS设备上,通过网页直接安装应用而不跳转到App Store,主要依赖苹果的开发者账号、企业证书和特定的URL Scheme机制。以下是详细的实现原理和步骤: 1. 技术原理苹果的iOS系统默认不允许通过网页直接安装应用,因为应用必须通过App Store分发。但苹果允许以下两种合法方式.............
  • 回答
    在iOS开发中,必须使用苹果的Mac电脑,这是由苹果的生态系统和开发工具链决定的。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为什么必须用Mac?1. Xcode是苹果官方开发工具 Xcode是苹果提供的集成开发环境(IDE),用于开发iOS、macOS、watchOS和tvOS应用。 Xcode只能.............
  • 回答
    我是一名健身爱好者,尤其钟爱在 iPhone 上探索各种健身应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检验”,我发现了不少真正能帮我达成目标、提升训练效果的“神器”。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目中那些“宝藏”级别的 iOS 健身 App,保证干货满满,绝对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 AI 推荐!1. 塑造完美身材的利器:.............
  • 回答
    iOS 的设计之所以能够成为业界标杆,离不开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些“神细节”往往隐藏在日常使用的方方面面,初看可能不那么显眼,但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苹果团队在用户体验、视觉美感和工程实现上的用心。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列举并解释 iOS 的一些神细节:一、 交互的流畅与直观: 物理反馈模拟 (H.............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用户对“自主研发”的定义存在一些模糊之处。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iOS和鸿蒙的开发模式,以及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认知差异。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自主研发”通常包含哪些要素。一个产品真正做到自主研发,意味着它的核心技术、底层架构、关键组件以及大部分应用层生态,都是由自身团队.............
  • 回答
    在iOS设备上,“安心点”通常指的是一款名为“平安随行”的APP。这款APP由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推出,主要面向的是用户在出行、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安全和便利需求。“平安随行”APP的功能设计得相当全面,旨在成为用户口袋里的“贴身安全管家”。下面我来为你详细介绍一下它的主要亮点:1. .............
  • 回答
    坦白说,说iOS“优于”安卓,有点像在比较苹果和香蕉,它们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侧重点。但如果非要挑出一些iOS确实做得更让人称道的地方,并且让很多用户觉得“就是它了”,那大概是以下这几点,我尽量说得接地气点:1. 生态系统的流畅性和一体性这点大概是iPhone最让很多用户“上瘾”的地方了。你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