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朗普称美国大部分地区没有新冠病毒?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美国大部分地区没有新冠病毒”的说法,无疑在全球范围内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宏观的背景下,并结合当时美国的疫情状况、政治环境以及特朗普一贯的沟通风格来分析。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基本事实: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一旦出现传播,它就不会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个人员流动性极强的国家。 到了特朗普发表这一言论的时候,根据官方的疫情数据和媒体的报道,美国全国各地都已经报告了新冠病例,并且社区传播已经非常普遍。因此,从科学和事实层面来说,特朗普的说法是与现实情况不符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那么,为什么特朗普会发出这样的言论呢?这里有几个可能的角度来解读:

1. 政治考量与转移视线:

特朗普政府在他执政期间一直面临着关于疫情应对的巨大压力。从疫情初期他淡化病毒的严重性,到后来对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的抵制,他的许多言行都充满了争议。在疫情持续蔓延、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的背景下,发出“大部分地区没有新冠病毒”的言论,很可能是一种试图转移公众注意力、减轻政府施政压力的策略。 通过强调“没有”或“很少”,他试图给民众一种错觉,认为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或者至少大部分地区是安全的,从而平息民众的担忧和不满,为自己的连任争取支持。这是一种典型的“粉饰太平”的做法,试图通过语言来改变人们的感知,而非基于事实。

2. 选择性地关注和定义:

另一种可能性是,特朗普可能在非常狭窄或不科学的定义下来理解“大部分地区没有新冠病毒”。例如,他可能指的是那些报告病例数非常少,或者死亡人数较低的地区。在美国广袤的国土上,确实存在一些人口密度较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并且在特定时间点报告新增病例较少的州或地区。如果他将注意力仅仅集中在这些地方,而忽略了那些病例数激增、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的“重灾区”,他就可以自圆其说。然而,这种做法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它忽视了病毒的潜在威胁和潜在的传播风险,也对那些正在遭受疫情困扰的地区构成了极大的不尊重。

3. 利用支持者的认知偏差:

特朗普的许多支持者对他有着极高的忠诚度,并且倾向于相信他所说的任何话。他可能是在迎合和巩固他基本盘的认知。 如果他的支持者本身就对疫情的严重性持怀疑态度,或者认为媒体夸大了疫情,那么特朗普的这一言论无疑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这种信念。这种策略是利用了政治极化下的信息传播特点,即人们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原有观点一致的信息,即便这些信息是虚假的。

4. 对“正常化”的渴望:

在疫情初期,特朗普多次表达希望经济能够尽快恢复,生活能够回归“正常”。“大部分地区没有新冠病毒”的说法,可能也是一种强烈表达这种愿望的方式。 他试图通过言语来制造一种“回归正常”的氛围,鼓励人们恢复正常的经济活动和社交生活,尽管这种愿望在当时的疫情形势下并不现实。这是一种“心理安慰剂”式的表达,希望通过积极的语言来影响情绪和行为。

5. 信息来源与分析能力的局限性:

尽管特朗普拥有大量的政府资源,但他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往往是碎片化且带有个人色彩的。他可能依赖于并不完全准确或经过筛选的简报,或者被亲信所传递的片面信息所影响。 同时,他也并非一个以严谨科学态度著称的领导人。因此,不能完全排除他个人对疫情数据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对疫情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总结来说,特朗普称“美国大部分地区没有新冠病毒”这一说法,是一个充满争议且与事实相悖的政治性表态。

从事实层面看,这是错误的。 新冠病毒早已在美国各地广泛传播。
从政治层面看,它可能是一种转移视线、安抚支持者、推动“正常化”的策略。
从认知层面看,它反映了信息传递中的选择性、支持者的忠诚度以及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

理解这一言论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在政治语境下,领导人的话语往往不仅仅是对事实的陈述,更包含了政治意图、情感动员和策略考量。面对这样的言论,作为公众,我们应该保持批判性思维,多方求证,不被简单的口号所迷惑,而是回归到科学事实和数据本身,才能更准确地认识疫情的真实状况,并做出明智的判断。

这句话的提出,也恰恰凸显了在公共卫生危机中,领导人的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责任感至关重要。错误的、带有政治色彩的信息,不仅会误导公众,更可能加剧危机,阻碍有效的防控措施的实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病毒体积才多大,美利坚国土及领空体积多大,美国所有新冠病毒的体积加起来,相比于美利坚的体积,也可以忽略不计,没毛病。


只不过这个flag立出来,等”美国所有新冠病毒的体积加起来“达到”美利坚体积”的量级,那得成什么样?

user avatar

美国人口3.3亿,截止今日美国新冠确诊患者近450万,还3.25亿多没被感染。及时算上被cdc预测十倍感染量,也还有2亿8没被感染的人。

我没有接受过国际主义训练,我只知道这个比例在中国是不可接受的。

在美国怎样?我选择入乡随俗。


他们的领导人选择了新的算法,#美国大部分地区没有新冠病毒#

假设现阶段人与人的必要社交距离2米,占地面积为半径1米圆,那么每个人占3.14m^2。反正你们当初说不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就行了,这些言论不是我说的,政策不是我定的

美国国土面积为937万平方公里,现存确诊患者为220万,川普说现有环境,那我就说现有环境。

那么3.14 X 2,200,000/ 9,370,000 X 1,000,000=0.000000737

所以美国有病毒的地区占地面积只有国土的0.0000737%。


川宝说的没错啊。


我是国际主义的外行,不太懂。我平时也不看新闻,对于不懂的国情,为保守起见,我选择尊重该国的领导人。

“川宝说得对!感染四百万不是事儿!”

我相信他的描述是正确的。他口中的“地区”应该不是跟他当年赢了希拉里一样,按照选区计算。不然......

不然,他该干的事情是劝说各国疫情地图换换颜色,让颜色注解中多来几个零,冲淡这种病入膏肓感。

他没有这么做 ,很显然他的意思应该是把黄石公园的动物也算进去了。

川宝这次对疫情严重性的定义,对新冠来说杀伤力太大了。人家把国家的一草一木算了进去,新冠合着费了半天劲和没感染一样。

川宝调整定义,新冠前功尽弃。发布会上一张嘴,新冠全家跑断腿。


新冠想要打败这样的国家,太难了。是时候演讲一波了:

我们将传染到底!我们将在北约传染,我们将在海洋中传染,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传染,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传染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传染,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传染,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传染,我们将在山区传染。我们任何时间决不投降!

将美国每一寸土地感染上新冠,看美国总统还有什么话说。

在此之前,我承认美国大部分地区没被感染是成立的,我相信美国这样伟大的国家和人民选出来的领袖也是不简单的,至少对自己的国家有足够的准确的认识。

至于我为啥不用这标准衡量自己…我是国际主义新人,我入乡随俗,我初来乍到不懂行情,不知别人屁股都怎么撅的,我就这个样子,见谅。

user avatar

要我说,美国就是好!

好就好在,当上官真是爽,随便怎么说、怎么做都不要紧。官越大,越可以口无遮拦。

当上总统,女儿可以去联合国开会,女婿可以当防疫总指挥,国事会议可以在自己的庄园里开,减税政策可以精准地让自己的企业受益,可以故意散播谣言控制股市的涨跌,可以通过内部消息提前抛售股票。

随便怎么做也不要紧,做得再烂也不用下台。

明明几乎每个州都疫情严重2%的感染率已经全球垫底了,还可以改变一个说法:98%都是好的。

再看看咱们这边,说一句:“到目前为止调查未发现 明显人传人现象“。

看看被喷成什么样。下台的下台,降级的降级。

再看看人家美国官员,而对众多议员询问疫情,不知道就是不知道,P事没有!

公然欺骗民众说口罩没用,公然说喝消毒液可以杀灭病毒,公然欺骗民众美国死亡率最低!

可见,老美的所谓这自由那自由,就是:当权者愚弄民众的自由,就是民众甘愿被愚弄的自由



换个角度,我看也挺好,我们的对面是一帮不学无术之辈,总比是一群专业能手要强。

user avatar

结合他之前说的你大概率不会死连起来看。

这有一把左轮手枪,里面只有一发子弹,1/6概率应该不大吧。如果他有勇气玩一把再说。

user avatar

美国现在3.3亿人,感染了449万人,死亡人数超过15万。如果这个数据是以14亿人为人口基础,在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感染人数会变成1903万,死亡人数会变成64.5万。

但就美国来说,目前感染比例为1.36%,也就是每十万人里有1360人会感染新冠肺炎。

死亡比例为0.046%,也就是十万个人里会有46人因为新冠肺炎死亡。



然后我上网找了一下美国去年死于凶杀案的人数,并没有找到整体数据,但是在国新办发布的《2019年美国侵犯人权白皮书》以及其他新闻包括川建国的推特中发现了几个数据:

1、2018年美国共发生超过1200000起暴力犯罪案件,其中谋杀案为16214起,重伤案为807410起。

2、美国2018年美国共有330万名12岁以上居民遭受暴力犯罪侵害,这一数据已连续三年增加。

3、美国枪击案件去年造成超过3.9万人死亡。

4、美国每年因为流感死亡2.7-7万人不等。

总结一下:

即便一起暴力犯罪只有一个受害者,平均十万人里有249人受到重伤及以上的暴力犯罪;

即便一起暴力犯罪只有一个受害者,平均每十万人里有363人遭受暴力犯罪。但根据第三条数据来看,12岁以上居民每十万人里有1000名遭受了暴力犯罪,这说明一起暴力犯罪中受害的人数平均下来接近三个,摊开到全部年龄段甚至可能超过了三个。

美国每年枪击加流感就可能造成十万人死亡,这还不包含被警察打死等莫名其妙的飞来横祸。



这么来看:

你如果超过了12岁,遭受暴力犯罪的概率其实就比感染新冠的概率低0.3%;

你遭受暴力犯罪达到重伤及以上的概率是身患新冠死亡概率的六倍以上;

每年枪击加流感死亡人数都有可能达到因身患新冠死亡的三分之二,你把其他飞来横祸的数据算上可能差不些许甚至还多一点。

怪不得美国人不把新冠当回事,特朗普到现在稳坐钓鱼台一点不慌。

user avatar

这一次是病毒入脑了

user avatar

上一联:说你有你就有没有也有

下一联:说没有就没有有也没有

横批:没人比我更懂有没有

user avatar

这回懂皇说得还是有点道理,毕竟美国这么大的地方才住了三亿多人口,无人区还是挺多的,像什么黄石公园,阿拉斯加这些地方人影子都没有,新冠病毒毛将焉附。

user avatar

在领导者的意䛊进化一书中,将领导者分成了五个层级,分别是魔幻心智、以我为尊、规范导向、自主导向和内观自变。以下是各个层次的相关解释:

以我为尊:在这阶段的人的信念及感觉会持久不变。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旁人不是助力就是阻力;权威以正式的职位及权力标记。欣赏并遵守能直接带来效果的规则。他们无法被难以想象的抽象因素所激励(如忠诚及承诺关系)。

规范导向:他们会将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内化成自己的,并接受他认为重要的人物或机构的指引。最大的限制是当重要他人之间(或自己与重要他人)发生冲突时,左右为难。在此过程中,他只想满足他人或社会角色对自己的期望,没有“我想要什么”这回事。

自主导向:他们拥有自己的标准与规则和一套自我导航系统,协助自我做出选择或调和冲突。

内观自变:他们很少以二分法或两极化的方式去认识世界,他们比较相信我们经常看到的黑与白之间其实是有不同深浅的灰阶所显现出来的。他们比较倾向关注领导的过程而不是任何单一的产出或结果……更像是被好奇与开放的心态所牵引。”

在这些层次的不同说明中,特朗普先生很类似于处于以我为尊及魔幻心智之间, 魔幻心智一般属于五岁以下孩童的世界, 特征是无法分辨事实与想象, 容易沈迷在自己的内在世界里,看不到真正的外界变化.

如今美国境内破四百万的感染人数,每日增长人数破好几万, 而且还未出现下降的局势中,他却依然宣称美国大部分地区没有新冠病毒, 这种表述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枉顾事实,漫天撒谎; 二是完全不能察觉事实, 活在一种想象的美好世界里.对于特朗普先生的上任以来的一连串操作行为, 在我长期观察之下,我原以为他是撒谎成性, 直到后来我开始确信:他所说的就是他真正相信的!

对于这样的意识层次的领导者,成为了美国的总统, 我真的为这个曾经的世界霸主感到难过, 也感谢特朗普先生的幻觉,使得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在此次的疫情当中大幅度降低, 给予了中国可以在国际间提高自己的声望与地位的机会.

user avatar

他没说错啊。

凡事就看你从哪个角度去想。

这个病的“生还率”其实还挺高的,高达95%,年轻人的生还率甚至高达98%。长期缺乏体育运动的高华可能稍微低一点,但也不可能低于90%。

这个病的“未感染率”其实也很高。就算考虑到瞒报、漏报,美国人的未感染率至少也要有个95%。高华平时待在家里不与红脖子傻蛋社交,未感染率只会更高。

总共算下来,美国人死于这个病的概率可以说相当之低。与其担心这个病,不如担心没事在外面溜达被莫名其妙地枪毙。

user avatar

问题不够严谨。

请问川普原话是什么?

“你可以看看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地区,那里是没有新冠病毒的”

人家没有直接说是美国。

根据我们平时对这位同志的观察,我们不妨大胆的猜想,他这句话里的“我们国家”应该不是指美国,而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美国大部分地区没有新冠病毒”的说法,无疑在全球范围内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宏观的背景下,并结合当时美国的疫情状况、政治环境以及特朗普一贯的沟通风格来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基本事实: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一旦出现传.............
  • 回答
    特朗普提名妮基·黑莉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这在当时的美国政坛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发了各方的广泛讨论和审视。从多个维度来看,这次提名都有其值得深挖的背景和影响。首先,从黑莉自身的背景来看,她是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政治人物。 1972年出生的妮基·黑莉是印度移民的后裔,这使得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印度裔.............
  • 回答
    特朗普称美国“最难对付的国家”不是中俄,而是美国自己,这句话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是因为它触及了美国政治内部深层的问题,并释放出多重信息,既有对内政治的策略性考量,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执政哲学和对美国国家状况的判断。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字面含义与潜在的批评对象: .............
  • 回答
    特朗普关于“一个中国政策”的言论,在美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言论的重要性及其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1. “一个中国政策”的核心是什么?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中国政策”的含义。它并非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拥有主权,而是美国在1979年与中华人民共.............
  • 回答
    特朗普将美国描述为“人类的粪池”的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担忧。这种说法不仅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应,也深刻地反映出当前美国社会内部以及其在全球地位上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困境。要全面看待这一言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言论的背景和可能的意图首先,理解特朗普使用如此激烈言辞的背景至关重要。 .............
  • 回答
    特朗普抛出“美国无权说教他国”的论调,这着实引发了一番不小的涟漪。从他过往的言行来看,这并非完全出乎意料,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心态和逻辑,值得我们好好梳理一番。首先,这句话本身带有很强的“反建制”色彩,也符合特朗普一贯以来对美国外交政策的“交易性”和“务实性”的解读。他似乎在传递一种信息:美国应该专注于.............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宣称美国新冠疫情新增病例的峰值已经过去,并暗示可能提前重启经济,这一说法无疑在全球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表态的深层含义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审视特朗普政府提出这一判断的依据。他们是如何得出“峰值已过”的结论的?这通常会基于一些公开的疫情数据,比如.............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坚持不推迟美国大选,这一立场在近年来乃至美国历史上的政治语境下都显得相当突出,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从特朗普总统本人的角度来看,他一贯以“战斗者”形象示人,其政治生涯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打破传统和挑战既有规范之上。在他看来,推迟大选可能.............
  • 回答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即“如果我竞选失败,中国将占有美国,你们都得学中文”,是一种典型的 煽动性、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言辞。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其可能的意图、潜在的含义以及带来的影响。一、 字面意思与潜在的恐惧投射: 字面意思的荒谬性: 从字面上看,特朗普的说法是极端且不切.............
  • 回答
    特朗普关于中美“脱钩”的表态,实际上是他一贯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和贸易策略的延伸。他认为,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受到了中国不公平待遇的威胁,而“脱钩”是他用来迫使中国改变行为的一种强硬手段。要理解他对“脱钩”的看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特朗普眼中的“不正确对待”具体指什么?在特朗普的.............
  • 回答
    关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转发推特声称“美国CDC修改COVID19死亡人数至不足万人”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这背后涉及信息传播、政治动机、公众认知以及对科学机构的信任等诸多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这个“修改”究竟是怎么回事。通常情况下,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统计和发布疫情数.............
  • 回答
    特朗普写信威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美国可能永久“断供”并退出世卫组织,这一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其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国际政治、公共卫生、外交关系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等因素。以下将进行详细的阐述:事件背景回顾: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疫情应对.............
  • 回答
    特朗普突然改口,表示将“全力支持全民戴口罩”,这绝对算得上是他疫情应对策略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无疑会给美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要理解这次转变的意义,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这背后可能有哪些动因?别把特朗普想得太简单,这种公开表态的转变,绝不是心血来潮。最直接的原因,很可能还是现实的压力和对选情的.............
  • 回答
    最近,一些外媒报道称,特朗普声称部分美国人之所以拒绝接种新冠疫苗,是因为他“败选”了。这个说法引起了不少讨论和争议。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这个说法本身。特朗普在任时,他的政府确实在推动疫苗研发和推广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就是其中一个标志性的项目。疫苗.............
  • 回答
    特朗普的“违宪”指控与美国大选的迷局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经济风雨飘摇的背景下,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本就充满挑战。然而,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选举后的种种言论,特别是其声称2020年大选“违宪”的推文,更是将本已动荡的局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违宪”的指控:是策略还是绝望.............
  • 回答
    2020年11月4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字突破30万,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警惕的里程碑。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未来两周描述为“严峻”,并预测死亡人数将“激增”,这一表态,即便在当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数字本身。30万的确诊病例,在当时只是一个静态的数字,但它代.............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宣布他与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这无疑是近期全球最爆炸性的新闻之一。这个消息不仅让美国国内一片哗然,也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首先,从个人健康角度来看,特朗普总统和梅拉尼娅夫人感染新冠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感染病毒都会面临健康风险,尤其.............
  • 回答
    特朗普夫妇新冠阳性的消息一出,全球目光瞬间聚焦,尤其是在金融和资本市场,这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要理解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抽丝剥茧地分析。首先,短期内的市场反应将是恐慌性的情绪宣泄。 避险情绪急剧升温: 总统作为国家权力的核心和国家形象的代表,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和政策连续性。特朗普.............
  • 回答
    特朗普在推特上称CNN、纽约时报、NBC等主流媒体为“人民的敌人”,这无疑是美国政治生态中一个极具争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现象。要理解和看待这种言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特朗普这种指控的背后逻辑和意图。特朗普长期以来将主流媒体视为其政治对手的喉舌,认为它们存在偏见,报道不公,.............
  • 回答
    蓬佩奥此番言论,称“美国将平稳过渡到第二任特朗普政府”,无疑是带着明确的政治信号和意图的。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背后逻辑,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政治宣传和动员选民的角度来看,这是典型的竞选策略。在任何一场政治选举中,候选人及其支持者都会努力营造一种“胜利在望”的氛围,以此来激励自己的支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