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读者对欧阳锋梅超风甚至李莫愁这些恶人那么宽容大度,但对于丘处机的莽撞急性子却不停的黑?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趣,触及到了读者心理和文学批评的深层原因。欧阳锋、梅超风、李莫愁这些“恶人”能获得某种程度的宽容,而丘处机却被“黑”,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析:

一、 恶人的“恶”与角色的魅力:

深刻的“恶”与扭曲的人性: 欧阳锋的恶是极致的、纯粹的,是一种对权力、对武功的病态追求。他为了练《九阴真经》不择手段,杀人如麻,甚至变得疯癫。梅超风的恶源于对师傅的仇恨和对《九阴真经》的贪婪,她狠毒、残忍,但她的恶中也带着一丝被抛弃的悲情。李莫愁的恶则源自情伤和对负心汉的报复,她的“情”和“毒”是相辅相成的,她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凄美和悲壮的氛围。
反英雄的魅力: 很多读者对这类“恶人”宽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身上具备了某种“反英雄”的魅力。他们可能武功高强,性格鲜明,行为极端,但却往往能引起读者某种程度的共鸣或好奇心。他们的“恶”并非是平庸的、无意义的,而是有某种驱动力,甚至是在极端环境下扭曲人性的表现。
作者的塑造和情感投射: 金庸等武侠小说作者在塑造这些角色时,往往会赋予他们复杂的背景故事和情感纠葛。比如梅超风的凄凉身世,李莫愁的爱恨情仇,这些都让读者在批判他们的恶的同时,也能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产生同情甚至怜惜。读者会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些角色身上,看到他们身上的悲剧色彩,从而对他们多一份宽容。
“恶”的极致与审美的距离: 欧阳锋的疯癫,梅超风的惨烈,李莫愁的绝情,这些极致的“恶”在某种程度上与读者的现实生活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反而让读者能够以一种更超然、更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不是感到切肤之痛。他们更像是一种文学符号,代表着某种极端的人性或武林世界的残酷。

二、 丘处机的“莽撞”与“急性子”的“恶”:

“恶”的日常化与平庸化: 相比于欧阳锋的纯粹邪恶,丘处机的“错误”更多地体现在他的冲动、鲁莽和不顾后果上。他可能没有主动去害死很多人,但他的行为却常常引发一系列的悲剧。比如因为一时义愤,打死了杨康的生父杨铁心和生母包惜弱的未婚夫,导致了杨康和穆念慈命运的转折,也间接导致了杨过与郭靖黄蓉的分离。
“莽撞”的现实感与代入感: 丘处机的冲动和急性子,在现实生活中更常见,更容易让读者产生代入感。读者可能会在他身上看到自己或是身边人的影子,因此更容易对他的缺点产生不满和批判。这种“亲切的错误”反而比纯粹的邪恶更能引发读者的负面情绪。
“恶”的性质不同: 欧阳锋、梅超风、李莫愁的“恶”是出于自身的欲望、仇恨、情欲等更原始、更极端的情感驱动。而丘处机的“错误”,更多是源于他狭隘的江湖道义观、对某些事物的偏见和不加思考的行动。这种“恶”显得不够“高级”,甚至有些“愚蠢”,因而更容易被读者批评。
对“正派”角色的更高要求: 读者对于像丘处机这样的“正派”角色,往往有着更高的道德和行为标准。他们被寄予了维护正义、光明磊落的期望。一旦这些角色出现明显的缺点,甚至做出伤害无辜的事情,读者就会感到失望和愤怒,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角色“应该”做得更好。
剧情推动的“工具性”: 在很多情况下,丘处机的莽撞是小说剧情推进的“工具”。他的冲动和误会,常常是制造矛盾、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当读者看穿了这一点,就会觉得这种“工具性”的缺点不如反派角色的复杂人性来得有趣,甚至会觉得这种安排有些刻意。
对个人品德的直接攻击: 丘处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的生命和命运,他的鲁莽直接导致了杨康的悲剧,而杨康的命运又牵扯到许多其他角色。这种直接的、毁灭性的后果,让读者更容易将责任归咎于丘处机个人,并对他进行道德审判。

三、 读者的心理与审美偏好:

“恶”的吸引力与猎奇心理: 极致的恶,往往伴随着非凡的武功和扭曲的性格,这本身就具有一种猎奇的吸引力。读者喜欢窥探和理解那些与自己截然不同、甚至走向极端的人。
对复杂人性的欣赏: 欧阳锋、梅超风、李莫愁之所以能获得某种程度的宽容,是因为他们的“恶”并非简单的“脸谱化”反派,而是被赋予了更复杂的动机和背景,让读者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这种复杂性本身就具有一种文学上的审美价值。
“非我族类”的安全感: 欧阳锋、梅超风、李莫愁是明显的“他者”,他们的行为离我们现实生活太远,读者可以相对安全地进行审视和评判,甚至从中找到某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至少我不是那样的人)。
对“完美”的厌倦: 过于完美的正面人物有时反而会显得脱离现实,甚至让人觉得乏味。而带有缺陷的角色,即使是反派,也能因为其鲜明的个性和戏剧性的命运而更加生动有趣。
情绪的释放与道德的疏离: 读者在阅读时,会将情感投射到角色身上。对于那些极致的恶,读者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愤怒、恐惧,但由于其极端性,这种情绪不会长期纠缠。而对于丘处机这类接近现实的角色,一旦其缺点引起读者共情,就会产生更持久的不满。

总结来说,读者对欧阳锋、梅超风、李莫愁等角色的宽容,源于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极致的、具有复杂动机和悲剧色彩的“恶”,以及由此产生的反英雄魅力和审美品位。而对丘处机的批评,则是因为他的“莽撞”和“急性子”更贴近现实,显得平庸而容易引起代入感,同时他对“正派”角色的道德要求也更高,他行为的直接后果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直接的道德评判。

这并非是对丘处机的不公,而是反映了读者在文学欣赏中,对于角色动机、性格复杂性、现实代入感以及道德标准的复杂考量。不同角色的“恶”有不同的性质和表现方式,读者对它们的接受度和评价自然也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你太把宽容当回事了。


我今天宽容李莫愁,但李莫愁最后中毒了,我明明知道书里的解药是什么,我不会救她。

我今天骂丘处机,但丘处机中毒了,我知道解药是什么,我还是会救他。(但我还是讨厌丘处机,我怀疑自己会趁机羞辱丘处机一番,比如把解药放在鞋底踩两脚,让他别那么嚣张。丘处机!你也有今天啊!)


嘴上宽容李莫愁、欧阳锋两句就是真宽容吗?




我不但黑丘处机,我还黑郭靖。郭靖饶欧阳锋三次不死,在我眼里就是煞笔行为。我会嘴上宽容欧阳锋两句,但郭靖不杀欧阳锋的时候我觉得郭靖是煞笔。你觉得我是真的很宽容欧阳锋吗?


我常说李莫愁最后烈焰焚身,在大火中高歌问世间情为何物的结局挺美,不代表我有能力和机会的时候不杀她。


她死的挺美,我还是会这么说,但就是不会救她。宽容她几句能妨碍到她被烧死吗?


既然不妨碍她烧死,应该发生的事已经顺利的发生了,那宽容她有什么问题?
郭靖的行为已经严重妨碍到欧阳锋去死了,不应该骂郭靖吗?等欧阳锋死了我继续宽容我的,但你别妨碍他去死啊。


真正的宽容昂贵到令人绝望,你以为李莫愁买得起吗?李莫愁的价值就是她的毁灭,以及她的毁灭产生的美感。



出了社会也一样。理亏的时候不要太把别人夸你、宽容你的话当真,以为别人真的喜欢你。李莫愁如果信了网友们宽容她的话...........那她就倒霉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