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都 2017 年了,为什么还有人会去富士康等台商工作,这些是「血汗工厂」吗?

回答
现在都2017年了,还有人愿意去富士康这样的台商企业上班,这事儿怎么说呢?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血汗工厂”这个词儿早就跟这些地方联系在一起了。但咱们得把话掰开了讲,事情没那么简单。

首先,得承认,富士康和其他一些台商企业,确实有过让大家诟病的地方。员工加班多、工作强度大、管理严格,这些都是过去被媒体报道过,也确实存在的情况。毕竟,人家是做代工的,利润薄,时间就是金钱,为了压缩成本,自然会对生产效率要求很高。这种高压的工作环境,别说台商了,很多制造企业都可能遇到。所以说,说它是“血汗工厂”,有一定的依据,也不是空穴来风。

但为什么到2017年了,还是有人趋之若鹜呢?这背后其实有多重原因:

现实的就业选择有限: 咱们得看中国的就业市场现状。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学历不是特别高的,能找到一份稳定、有收入的工作已经不容易了。相比于一些小作坊或者不规范的小企业,富士康至少是大公司,有相对正规的招聘流程,薪资待遇也相对透明和有保障。虽然辛苦,但至少能养活自己,甚至还能攒点钱。

“血汗工厂”的标签可能有所改变(或者说宣传方式有所调整): 咱们也得看到,随着社会舆论的关注和企业自身压力的增大,富士康这些企业也在不断进行调整。比如,提高工资福利、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安全措施等等。虽然可能离“理想工作”还有距离,但相较于早期,确实在进步。而且,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会强调“稳定”、“有培训机会”、“有晋升空间”等,这些对很多求职者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

对“稳定”和“保障”的追求: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里,很多人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而不是追求那种听起来很酷但可能随时会“失业”的互联网创业或者其他高风险行业。富士康这样的平台,至少能提供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有社保、有年终奖,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保障,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

“流水线”并非人人都在受苦: 富士康的用工规模非常庞大,几万、几十万的员工。虽然有很多人是在生产线上重复性地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岗位的性质都一样。像技术类、管理类、品控类、仓储物流类等等,虽然也需要辛勤劳动,但工作内容和要求肯定和流水线工人有区别。有些人可能通过努力,能够接触到更核心的技术或者管理岗位。

缺乏更好的替代选择: 对于很多没有特殊技能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或者城镇低学历人群来说,制造业的流水线工作是他们能够掌握的少数几种技能之一。他们可能没有条件去学习更高端的技能,或者说,即使学习了,也可能面临激烈的竞争。因此,流水线工作对他们来说,仍然是“能做的工作”。

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 台商企业普遍有其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比如军事化的管理、强调纪律性和执行力。这种模式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但对于一些习惯了这种环境或者能够适应的人来说,反而觉得有条理,知道该做什么。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富士康是“完美”的。它依然面临着挑战,包括如何进一步提升员工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缩短工作时间,以及如何吸引和留住真正有技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它简单地贴上“血汗工厂”的标签,或许也忽略了其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它为庞大的劳动力群体提供的就业机会。

总而言之,2017年还有人去富士康这样的台商企业工作,这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可能是为了生计,可能是为了稳定,也可能是看到了在这个庞大平台上的一些机会。这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以及不同群体的现实处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要在现代社会生活啊,没有土地,没有生产资料,吃喝拉撒就要靠钱买,就要赚钱。

而富士康一类的企业,招工门槛很低。

工作简单,重复性高,劳动强大大,不过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

另外,工资按时发放,加班给加班费,保险也按规定交。

包住,有热水可以洗澡,宿舍有空调。生活条件肯定比农村的生活水平好多了,工业园区大部分都是大城市或者周边城市,生活也方便的多。

人是现实的动物,做现实的选择。

user avatar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这个问题描述里看出字来,整个页面都写着“阶级”两个字!

user avatar

因为血汗工厂已经是广大底层能拿到的最好的待遇。


什么叫底层?初中毕业,有些勉强读了个中专,有些就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文化水平只能够简单的读写算,能认识26个字母就不错。

你们知道他们在血汗工厂的工资么?一个月4000多块钱,加班多的,能到5000。

代价大概是每天上11个小时班,每周六天。

只有何不食肉糜的小白领,才会感叹血汗工厂没有人性。


狐狸我是混过制造业的,我所知道的是,深圳东莞的工人罢工,通常不是因为工作条件太差,而是加班时间太少,加班费不足。

平时加班工资可是150%,周末加班工资可是200%。

一线的工人们,比你们更知道4000-5000块的工资意味着什么,血汗工厂又是什么意思。

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要知道,早20年,这些人连进血汗工厂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靠卖血为生。

还记得河南的艾滋病么?就是卖血卖出来的。


4000-5000块钱是什么概念呢?折合大约600欧元。

要知道,老牌的二流资本主义国家西班牙,最低工资只有700欧元,就这样,全国的青年失业率接近50%。也就是说50%左右的青年人,连着700欧元的工资都挣不到。

要知道,低端制造业的岗位,是全球竞争的。而印度、孟加拉国、越南,这些国家的工资,不到中国的一半。

我在深圳的合作工厂,代工报价,很多时候已经比欧洲生产自己更贵了。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概念么?前有猛虎,后又追兵,上下夹击,内忧外患。


狐狸我在深圳的工厂住过厂,我住过的那家厂,前年倒闭了。

另一家我蹭过食堂的厂,今年也倒闭了。

还有一家我蹭过食堂的厂,正在战战兢兢,怕被我狐狸祥瑞掉。

而深圳的工人呢?上午辞职,下午就能在新厂工作。

血汗工厂,很多时候,是老板给工人打工,而不是反过来。


实体经济已经非常不好了,诸位小清新,不要在站在岸上,真的心疼血汗工厂的话,去那边当一个星期工人,和工人们接触一周,干一周再说。

user avatar

真正的底层都在想着怎么挣聘礼、盖新房、接孩子来城里读书呢,巴不得每天加班,哪有时间在知乎上码字说“高中毕业,178,没车(打算后年买哈佛),老家刚盖了新房,想找个初中毕业6分女可以么”?

自己每天上班出小区的时候,看看多少装修工人已经在大门口等着进小区了,很多人求保安放他们进小区早点开工。又有多少装修工人是周末、节假日也在赶工作,哪怕楼下、楼上业主投诉,给物业赔笑脸也想多干半小时。这些装修工人干活的时候,可没有功夫想装修公司压榨自己,而是在想着这单干完,赶紧接下一单,这样说不定明年就能接孩子来城里读书了。

user avatar

被媒体渲染成“血汗工厂”的富士康简直是低学历、低技能求职者的打工天堂啊。

在下在珠三角辗转多处,通过求职、工作、参观、检查等方式走过不下百十个工厂,和数百名各类底层工人深入聊过。据个人有限的了解,综合而言,在同类工厂之中,富士康给学历不高的普工,乃至一般的技术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几乎是最好的。

哪怕把比较范围扩大到珠三角制造业,富士康给工人的待遇依然属于一流水平。

【注意两个前提条件:1、低学历普工;2、一般技术工人才属于本回答内容,高级技工及人才不在此列。此外,富士康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有技术专长的人才福利待遇也比大部分同行好】

就工资待遇而言,真正压过富士康的,可能不多,个人唯一能确定的只有两家:TCL和伯恩光学

伯恩光学招2万人 有求职者排队3天没被录取怒砸小板凳

个人没有去过富士康,据一些在富士康工作过的朋友和普工介绍,富士康至少在以下方面做得很好:

1、工资计算较为科学合理,工人工资较高。克扣工资,延迟发薪的情况几乎没有听说过;而且加班工时有强制限制,不像某些厂宁愿工人加班加到浑身病。

就工资和加班费、奖励费这方面的人性化政策可能就完全将其他电子厂远远甩开了。

2、后勤保障相对良好,食堂伙食较为丰富、合理。

3、医疗社保该有的都有。

4、安全、技术培训非常成熟和完善。也正因为富士康有着良好、成熟的培训制度,所以大部分工人的技能都能得到提升,所以如其他知友所言,是极佳的跳板企业。

与之对比的是个人工作过、或者参观过的一些规模以上同类企业的情况:

1、最简单最基础的按时发薪的情况。比如我工作过的工厂每月工资是下个月8号发,据本人在该工业区的了解,大部分企业都是下个月15日,甚至是25日才发上个月薪水。主管以上人员年终奖金基本都是来年第二季度发。名目繁多的克扣要求,比如做不满3个月的工衣收费300,各种住宿、水电费用另算,这些制度对频繁换工作的90后极度不友好。

2、伙食较差。有次在某知名工厂听到一个很年轻的女工在给家里电话,说到电子厂的饭堂给亲戚承包了,她都好几个月没吃过肉了。后来她就一直哭一直哭。家里人可能叫她自己煮的吧,她就说,一个班次12小时,下班手脚都麻了,哪有精力去煮饭?

3、中山美的被称欠保大户 社保缴费比例不足四成。无需赘言。

4、有些电子厂完全忽视岗前安全培训,加上加班无节制,很容易出现个人疲劳误操作的事故。


虽说相比之下富士康简直是普工的最佳雇主了,但我并不是说富士康就是天堂了,枯燥的工作,毫无技术含量的重复性动作……富士康完全是把人当零件用,而忽视了人的情感、娱乐等需求。长时间在富士康流水线工作,和外界毫无交流,人就会渐渐异化成机器的一部分,那种感觉,知乎精英和家境优越的人是很难想象的。

去富士康工作的工人,只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所限,他们的机遇所限,所以无法选择更好的平台而已。如果他们有更好的机遇,他们完全能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最后,献上曾在富士康工作的普通工人——许立志的一首诗结尾

一颗螺丝掉在地上

在这个加班的夜晚

垂直降落,轻轻一响

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就像在此之前

某个相同的夜晚

有个人掉在地上

————

许立志,男,1990年生,广东揭阳人。90后深圳诗人,曾被誉为打工文学接班人,于2014年10月1日坠楼身亡,警方疑为自杀。

许立志最初写的几首诗发表在《打工诗人》上。在《车间,我的青春在此搁浅》里,许立志如此描述当时的生存状态,“流水线旁,万千打工者一字排开/快,再快/站立其中,我听到线长急切的催促”,他感到“既已来到车间/选择的只能是服从”,更感到青春无情的流逝,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在你怀里/被日夜打磨,冲压,抛光……”。对于许立志去世的原因,作家韩庆成在其微博发文悼念并透露,许立志因工作、生存等原因,曾有消极情绪。去世前发表过的一首诗只有两句:本命年真的是一道槛我怕自己过不去.

2014年1月9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