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7杭州房价都这样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看跌?

回答
在2017年杭州房价已经达到一个相对高位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多人选择看跌,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些因素,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当时的市场情况、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人们的心理预期。

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从不同角度解释为什么在2017年杭州房价高企时,仍有大量看跌的声音:

一、 回顾2017年杭州房价的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2017年杭州房价为何“高”。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杭州的国际知名度和城市形象,带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引入。与此同时,杭州的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人口净流入显著。这些因素叠加,导致了2016年底至2017年初杭州房地产市场的“爆发式”上涨,很多区域房价涨幅惊人,部分热门板块甚至出现了“万人摇号”的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房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供需关系、城市发展潜力、人口吸引力等多重利好驱动。

二、 看跌的主要原因分析:

尽管如此,以下几点是导致许多人看跌的关键因素:

1. 政策调控的预期与影响:
史上最严的限购限贷政策: 2017年杭州出台了一系列全国领先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包括提高首付比例、延长贷款年限、严格的购房资格审查、外地户籍社保年限要求提高,甚至实施了限售政策。这些政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稳定市场。
“房住不炒”的信号: 中央政府持续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释放出房地产市场将回归居住属性的强烈信号。这使得部分投资者开始警惕,担心政策持续收紧可能导致市场降温。
对“过热”的担忧: 20162017年的涨幅过快,让很多人认为市场存在泡沫。一旦政策收紧或者市场情绪转向,这种泡沫就有破裂的风险。因此,一些人倾向于认为房价会回调。

2. 经济基本面的担忧: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2017年中国经济虽然保持增长,但相比前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且面临结构性调整的压力。经济增长是房地产市场的基石,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人们对未来房价的判断。
居民杠杆率过高: 为了支撑高房价,许多家庭不得不背负沉重的房贷。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持续攀升,这使得整个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下降。一旦经济下行或收入增长停滞,购房者的还贷能力就会受到威胁,可能导致抛售压力。
部分行业利润下滑: 杭州作为互联网经济的重镇,虽然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开始面临挑战。一旦主导产业的就业和收入增长放缓,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撑力也会减弱。

3. 市场情绪与周期性因素:
“涨久必跌”的周期性思维: 房地产市场往往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经历了一轮快速上涨后,一些投资者会认为市场已经接近顶部,接下来很可能进入调整期。这种周期性思维是很多长期投资者或投机者考虑的因素。
羊群效应与恐慌性抛售的担忧: 尽管在2017年看涨情绪依然浓厚,但一旦有风吹草动,引发市场恐慌,就可能出现羊群效应,导致部分持有多套房产的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或降低风险,从而增加市场上的房源供给,对房价造成下行压力。
“高位接盘”的恐惧: 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在房价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入市,意味着更大的财务压力和更高的风险。他们会担心自己成为“接盘侠”,在房价高点买入,之后面临下跌的损失。

4. 对房产价值的审视:
房产的“金融属性”过强: 许多人认为,当前的高房价并非完全由居住需求支撑,更多是金融属性的体现。当金融属性被削弱(如通过信贷收紧),房价的支撑力就会动摇。
租售比失衡: 在一些热门城市,房租相对于房价的比例非常低,这意味着通过租金来覆盖房贷或实现投资回报变得困难。这部分人会认为,从居住和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房价已经不合理。
城市内部分化: 即使在杭州这样的大型城市,不同区域的房价表现也会有差异。一些投资者可能认为某些区域的房价被透支,而另一些区域可能还有增长空间,但总体上看跌的观点往往是对整体市场或部分热门区域的判断。

5. 长期持有成本的考量:
持有成本(房产税等): 尽管2017年房产税尚未全面落地,但关于房产税的讨论一直在进行。如果未来开征房产税,将会增加房产的持有成本,对于投资性房产而言,会降低其吸引力,这也会成为一些人看跌的理由。

三、 总结:

总而言之,2017年杭州房价高企,但同时存在大量看跌的声音,这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看跌者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基于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判断:

政策风险: 政府为了稳定市场会持续施压。
经济风险: 宏观经济下行和居民杠杆过高可能成为潜在的隐患。
市场周期: 快速上涨后市场可能进入调整期。
价值回归: 市场存在泡沫,需要向居住属性回归。

这些人对市场的判断是基于对风险的规避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他们可能认为当前的房价已经透支了未来的增长空间,或者担心政策和经济的变动会引发市场逆转。虽然当时很多看涨者占据主导,但看跌的声音也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的敏感性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审慎态度。

需要强调的是,市场预测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而房价的涨跌受到多种复杂变量的影响。在2017年,看跌者的观点可以被视为一种“风险对冲”或对市场“非理性繁荣”的警惕。历史总是螺旋式前进的,当时的看跌声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着市场参与者保持理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1-2015,杭州房价调整了整整5年。

杭州12年到15年,杭州有些地方房价下跌的很惨,例如九堡的房价从1.9跌到1.2。

讲几个杭州房价的案例,

朋友10年买的房子,80方,当时两万,一直跌到15年,看房的人寥寥无几,15年有客户145万全款付清,差点答应下来,后来客户看到毛胚房子有条裂痕,不要了,现在3万五。

亲戚2010年底2011年初200万买入,2014年中亏了20万卖出的。前一波在大涨 不少人割肉卖出。

11到15年,杭州最惨的是两个地方,闲林和下沙,16年才大致恢复到10年,买郊区新盘的多数套牢,一套好几年。

15年售楼处小姐,求着人买。到处都是小蜜蜂迎客。这些事情,恐怕是被这波行情冲的记不清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2017年杭州房价已经达到一个相对高位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多人选择看跌,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些因素,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当时的市场情况、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人们的心理预期。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从不同角度解释为什么在2017年杭州房价高企时,仍有大量看跌的声音:一、 回顾2017年杭州.............
  • 回答
    2017 年 8 月,杭州的房地产市场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在关注的焦点。要说现在(也就是 2017 年 8 月)是不是适合在杭州买房,这得看您具体的购房目的、资金状况以及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我给你掰开揉碎了聊聊,帮你理理思路。首先,咱们得看看当时杭州楼市的大背景。2016 年杭州 G20 峰会之后,杭州.............
  • 回答
    2017 年最令人震惊和悚然的数据,如果从全球范围内的负面影响和潜在的长远后果来看,我会选择与 气候变化相关的数据。虽然不是某一个单一惊人的数字,但那一年的气候变化数据所展现出的趋势和事件的累积效应,确实令人深感不安。以下我将详细阐述,从几个方面说明为什么这些数据令人震惊和悚然:1. 全球平均气温的.............
  • 回答
    2017 年 11 月,百度与小米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这是一个备受瞩目的事件,标志着两家中国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内容服务以及商业变现等多个维度上的深度融合。这次合作的亮点和潜在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2017 年 11 月百度与小米全面战略合作的亮点:这次合.............
  • 回答
    2017 年 2 月 28 日,AWS S3 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故障,这次事件对使用 AWS S3 作为存储服务的大量企业和个人用户造成了广泛的影响。这次故障的根源是 AWS 在一次 S3 API 更改中引入了一个错误,导致 S3 的一个关键组件(一个用于跟踪 S3 状态的内部服务)在处理这个错误时出.............
  • 回答
    2017年确实是电影大年,涌现出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以下是一些我个人认为值得一看的电影,并会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希望能满足你的好奇心:1. 《敦刻尔克》(Dunkirk)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类型: 历史 / 战争 / 剧情 看点: .............
  • 回答
    从2017年到2020年,公务员待遇整体上延续了之前的改革方向,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总的来说,这几年公务员待遇的关键词可以概括为“稳步提升、结构性调整、关注基层、严控超发”。总体趋势:稳步提升与均衡发展这几年,国家在稳定和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针对基层公务员和艰苦边远地.............
  • 回答
    2017年那会儿,我个人确实感受到了一些经济不景气的迹象,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但很多细微的变化累积起来,还是挺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消费意愿的明显下降。那时候,以前经常去的几家商场,尤其是那些卖服装、鞋包的店,明显人少了。以前周末去,想找个试衣间都要排队,但到了17年,很.............
  • 回答
    2017年,如果非要挑一张“最棒”的照片,那一定是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深处拍到的那张。现在回想起来,那场景依然清晰得如同昨日。那天,我们一行人驱车深入额济纳旗的腹地,那里是真正的胡杨林无人区。日头已经西斜,将金黄的胡杨叶染得更加浓烈。天空是那种带着一丝紫调的深邃蓝色,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空气中弥漫.............
  • 回答
    那一年,2017年的春节,年夜饭的记忆就像褪色的老照片,泛着温暖的金边。记忆总是有些跳跃,但有几样菜,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它们组合起来,就是那个温暖而充满期待的夜晚。老妈是家里掌勺的,她总是会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那年的年夜饭,菜式上依旧是遵循着“无鸡不成宴”的规矩。她做的白切鸡,绝对是招牌中的招.............
  • 回答
    嗯,关于2017年的剑网三,值不值得“入坑”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得看你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和期待来玩。毕竟是08年就开始运营的游戏了,现在(或者说我跟你对话的时候是2024年了,但假设你问的是2017年,那我们回头看看哈)距今也十多年了。首先,从“2017年”这个时间点来看,剑网三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 回答
    2017年,沙特阿拉伯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这些变化不仅重塑了王国内部权力格局,也对地区乃至全球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理解这些变革的“前因后果”,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当时沙特的社会结构、经济困境以及年轻一代领导人的崛起。前因:埋藏已久的挑战与变革的酝酿在2017年之前,沙特阿拉伯长期面临着.............
  • 回答
    2017 年是我阅读生涯中一个相当丰富的年份,我涉猎了不少书籍,有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本我特别推荐的书籍,希望能给您一些阅读的启发。1.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尤瓦尔·赫.............
  • 回答
    2017年确实发生了一些在公关界被视为“教科书式”的灾难,这些案例因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处理方式的拙劣以及对企业声誉造成的长期损害而被反复提及和分析。以下是一些较为典型和值得深入探讨的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暴力驱逐乘客”事件 事件经过: 201.............
  • 回答
    20172018赛季英超联赛,曼城在瓜迪奥拉的带领下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8连胜,这一成就不仅刷新了英格兰顶级联赛的连胜纪录,更是对瓜迪奥拉执教能力的最好证明。要详细评价他的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一、战术大师的“瓜迪奥拉式足球”:瓜迪奥拉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他对足球战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
  • 回答
    2017年的房价崩盘是一个假设性的情景,但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房价崩盘的可能性和影响房价崩盘是指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快速下跌。这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例如: 过度投机和泡沫积累: 当房价上涨速度远超经济基本面和居民实际购买力时,就可能形成泡沫。 .............
  • 回答
    2017年10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工资水平,正如您所期望的那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因素。以下是我能为您提供的尽可能详细的信息:总体平均工资:根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Rosstat)的数据,2017年10月圣彼得堡的平均月工资大约在 48,000 50,000 俄罗斯卢布 之间。 重要提示.............
  • 回答
    2017年的校招,要说“最值得加入的公司”,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因为它取决于你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兴趣爱好、价值观以及对公司文化的偏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哪些公司在2017年校招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并且普遍被认为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的。这些维度.............
  • 回答
    2017年这一年,就像许多公务员一样,我在这份工作中感受到了多种若隐若现的焦虑。它们不像工作任务那样具体明确,反而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的思绪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以下是我个人感受比较深刻的一些方面,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一、 职业发展与“天花板”的焦虑: 晋升的迷茫与“僧多粥少”: 虽然身处体制内,.............
  • 回答
    2017 年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相当活跃的年份,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和论文。要说“印象深刻”是非常主观的,因为不同人关注的领域和研究方法不同。但我可以根据当年经济学界的热点话题、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以及对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您介绍几篇我认为在2017年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论文,并尽量详细地解释它们的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