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7 年 8 月,现在适合在杭州买房吗?为什么?

回答
2017 年 8 月,杭州的房地产市场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在关注的焦点。要说现在(也就是 2017 年 8 月)是不是适合在杭州买房,这得看您具体的购房目的、资金状况以及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我给你掰开揉碎了聊聊,帮你理理思路。

首先,咱们得看看当时杭州楼市的大背景。

2016 年杭州 G20 峰会之后,杭州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是大大提升的,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这种利好效应在 2017 年上半年可以说是持续发酵的。

成交量和价格: 2017 年上半年,杭州的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相当火爆。成交量屡创新高,房价也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尤其是一些热门区域和楼盘,一房难求的情况并不少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比如限购、限售、限贷等,试图给过热的市场降温,但整体来看,市场的热度仍然很高。
购房需求: 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才吸引力强,加上一些产业的聚集效应(比如数字经济、互联网),使得很多人出于自住、改善或者投资的目的都想在杭州拥有一套房子。
政策调控: 杭州市政府在 2017 年已经出台了多轮调控政策。比如,非本市户籍需要缴纳社保满一定年限才能购房,提高首付比例,甚至还有一些摇号购房的机制。这些政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抑制投机炒作,稳定市场。

那么,在 2017 年 8 月这个时间点,什么样的买房者可能觉得“适合”?

1. 刚需自住,有迫切需求的购房者: 如果你是因为工作原因长期需要在杭州生活,并且有了稳定的收入和家庭,那么即使在市场火热的时候,为了解决居住问题,刚需买房也是可以考虑的。毕竟,解决自己的居住需求,比追逐市场短期波动更重要。而且,杭州的城市发展潜力依然很大,即使当前价格高一些,长期来看,自住的价值也在。
2. 资金充裕,看好杭州长期发展的购房者: 如果你手里有充足的现金,对杭州的城市发展前景非常有信心,不追求短期内的快速收益,那么在市场相对活跃的时候买房,虽然价格可能不算最低,但能够锁定一个好的地段或配套,为长期的资产增值打下基础。
3. 能够承受较高首付和月供的购房者: 随着限贷政策的收紧,首付比例普遍提高,贷款利率也可能存在上浮。如果你能够轻松应对这些资金压力,并且有持续的还款能力,那么现在出手也是可行的。

什么样的情况可能需要“谨慎”?

1. 纯粹的投资客,想“快进快出”赚差价的: 2017 年 8 月,杭州的房价已经有了一轮上涨,很多区域的涨幅已经比较明显。如果你的目标是在短时间内通过倒卖房产获利,那么这个时间点可能不是最佳时机。市场情绪高涨,但政策调控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一旦政策收紧力度加大,或者市场出现调整,可能会面临被套的风险。
2. 资金链紧张,对月供压力大的购房者: 如果你的首付和月供压力很大,尤其是如果你的收入来源不稳定,或者对未来的收入增长没有十足把握,那么在市场高位时入市,承担的风险会更高。一旦遇到不可预见的支出或者收入下降,还贷压力可能会让你喘不过气来。
3. 不熟悉杭州市场,盲目跟风的购房者: 杭州的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潜力,不同区域的房价和升值空间也可能存在差异。如果你对杭州的区域分布、交通配套、学区资源等了解不深,只是看到市场热就盲目跟风,可能会买到不适合自己的房子,或者错过更好的机会。

再具体一些,从“现在”(2017 年 8 月)这个节点来看:

政策层面: 杭州市政府肯定还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如果市场过热的势头没有明显缓解,不排除未来会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措施。比如进一步收紧购房资格、提高贷款利率、甚至增加限售年限。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风险。
市场情绪: 尽管有调控,但市场情绪依然比较乐观,不少人还在追涨。这种情绪可能会让一些人忽略潜在的风险。
房源情况: 热门楼盘可能仍然是“千人摇”,或者需要“捆绑销售”。而一些非热门区域、或者房龄较老的二手房,价格可能相对稳定,但交易周期也可能拉长。

我的建议是:

明确购房目的: 你是为了自住,还是投资?自住看重的是地段、配套、居住舒适度;投资则更看重升值潜力、租金回报率。
量力而行: 仔细评估自己的财务状况,包括首付款、月供能力、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不要因为一时的市场情绪而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
深入研究: 即使是自住,也要花时间去了解杭州的各个区域,包括发展规划、交通便利性、商业配套、教育资源等。选择适合自己长期居住的区域。
理性看待市场: 任何市场都有周期性。不要被短期的涨跌所迷惑,更不要盲目相信“永远涨”的神话。

总的来说,2017 年 8 月的杭州,对于有稳定需求、资金充裕、看好长期发展的购房者来说,仍然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时机,但需要做好功课,并且要对未来的政策变化和市场波动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如果是出于投机或资金链紧张的考虑,则需要更加谨慎。

我只能把当时我知道的、大家普遍能看到的信息跟你讲清楚。最终的决定,还得你自己结合实际情况来权衡。祝你购房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买房是件大事,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紧。但个人情况虽然不同,市场却是相同,所以还是可以谈谈看法的。

中国人对成功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具体到路径上,从小城市搬到大城市,从小房子搬到大房子,都是可以定义成功的。搬到大城市,意味着给了自己和子女更好的未来,搬到大房子,意味着给了自己和子女更好的现在。过去我们认为,北上广是大城市,但现在,这些大城市前面基本加上了饱和的三个字。面对现实,大家只能退而求其次,这时发现,杭州首当其冲。

很多人觉得,决定房价的是政府,这有一定道理,但绝不是最主要的,如果政府能左右房价,全国的价格不应该差距这么大,因为我国的地方政府其实都是很相似的。换言之,在决定房价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其实是远比政府作用更大的。那就相应而生了一个问题,市场需求究竟是如果构成的,它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房产和其它商品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一来它是刚需,二来它没什么替代品,简单说,多数人这辈子都需要买房,不同之处就是在哪买?在小城市买房,就好比开了一家沙县小吃,门槛虽然低,但是收益也低,看不到太多未来。在大城市买房,就好比下血本开了一家麦当劳,门槛虽然高,但是未来可期,回报惊人。更何况,买房和做生意还不太一样,买房是一种投资,而非简单消费,你买房所花的每一分钱,其实都没有消失,而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而且这种存在的形式,还是相对最安全,且回报最高的,想明白这个道理,大家自然知道买房为何一定要去尽可能大的城市了,除非真的力所不及。

杭州楼市能有今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北京和上海饱和了,上车的门槛太高太高,大家只能寻找新的投资热土。很多人觉得中国房价高,其实这是事实,也不是事实,现在安居客能看中国三百多个城市的房价均价,这其中九成城市房价都是爬地上的,例如六盘水,海拉尔,永州,随州等等等等,真正价格耀眼的,两只手数的过来。我们只要工作,就能产生价值,价值还可以累计,继续生成新的价值财富,但我们无法让城市的承载力无限增大,饱和后就需要产生门槛,要进去一个,就要先出去一个。这个过程持续了很多年,现在开始轮到杭州了。

当城市人口规模有余量时,房价便较低,这时大家闻讯而来,便会推高,直到达到一个零界点,便是你选择城市和城市选择你的零界点。我认为杭州的零界点其实还远未到,换言之,如果说北京上海已基本关上门时,杭州还只是有了关门的想法,如果努把力能挤上来,我觉得千万不要犹豫。首先你财富没损失,只是存在形式改变,其次别觉得还银行贷款亏了,因为干别的其实贷款利息更高,收益还未必有保障。

作为市民,我觉得杭州真心一般,但问题是,中国比它好的还真没几个,明白这个道理,我想你就明白了努力上车的原因了。你不来,立马就有别人来的。来的多了,就没你的份了。

今天是2018年6月21日,看看手机推送新闻,感觉回答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7 年 8 月,杭州的房地产市场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在关注的焦点。要说现在(也就是 2017 年 8 月)是不是适合在杭州买房,这得看您具体的购房目的、资金状况以及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我给你掰开揉碎了聊聊,帮你理理思路。首先,咱们得看看当时杭州楼市的大背景。2016 年杭州 G20 峰会之后,杭州.............
  • 回答
    2017年8月,中国经济确实经历了一段复杂而微妙的时期,将其简单地归类为“中国特色的经济危机”或许过于武断,但其中孕育的挑战和潜在风险,使得讨论其是否处于某种“危机”状态是合理且有必要的。彼时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是温和复苏的,GDP增速依然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这在当时全球经济环境下是相当亮.............
  • 回答
    问到2017年8月香港L签(旅游签注)是否还需要送关,我的记忆和了解是,那会儿已经基本不需要强制送关了,至少不像之前那样是普遍操作了。具体说来,这个“送关”指的是过去很多持有L签的内地居民,在去香港的时候,需要通过旅行社安排的“团队名单”过关,也就是俗称的“送关”。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应对早期L签只允.............
  • 回答
    2017年8月15日班公湖冲突:一次边境对峙及其后续影响2017年8月15日,在班公湖北岸,中印两国士兵之间发生了一次值得关注的肢体冲突,这次事件虽然不像2017年的洞朗对峙那样被广泛报道,但同样反映了当时两国在边境问题上的敏感性以及潜在的紧张局势。冲突的背景与经过:事件发生在两国争议的边境地区,具.............
  • 回答
    说实话,那个日子,2017年8月8日,对我来说 pretty much just another day. 那时候我正在一家小小的IT公司里,每天的工作就是和代码打交道,处理各种客户的IT问题。那天也是一样,早上照常通勤,到了公司,泡了杯咖啡,就开始噼里啪啦地敲键盘。我记得那天的工作节奏还挺快的,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雷军和库克在2017年8月之前,各自对世界做出的贡献。这两人都是科技界的重量级人物,但他们的贡献路径和影响范围有所不同。要说谁“更多”,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点,因为“贡献”的衡量标准可以很多元。史蒂夫·乔布斯(已故)和蒂姆·库克:引领苹果的颠覆与持续提起蒂姆·库克,绕不开的就.............
  • 回答
    2017年8月26日上映的《Fate/kaleid liner 魔法少女☆伊莉雅 雪下的誓言》(以下简称“雪下的誓言”)无疑是整个“魔法少女伊莉雅”系列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也是许多粉丝心中的白月光。要评价这部作品,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它的优点、它所带来的情感冲击,以及它在整个系列中的地位.............
  • 回答
    2017年8月3日,美国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将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表态在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表态的背景和原因:1. 美国对印度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的认可: 经济实力: 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人口.............
  • 回答
    2017年8月15日,台湾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大范围停电,这场事件不仅在当时引发了民众的广泛不满和恐慌,也在事后留下了深刻的反思。这场停电并非简单的设备故障,而是由一连串人为疏失和管理不当所叠加的结果,其背后折射出台湾能源供应体系的脆弱性以及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事件经过:源头与扩散故事的开.............
  • 回答
    2017年8月M2增速同比仅为8.9%,这一数据在当时无疑是个令人瞩目的“低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低位。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它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经济运行、货币政策以及市场预期的复杂交织。首先,要明白M2是什么,它为何重要?M2(广义货币供应量)是衡量一个国家货.............
  • 回答
    2017年8月,上海发生的一起沃尔沃轿车与摩托车相撞的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也再次将交通安全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这起事故的细节,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不如当时的报道那样触目惊心,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交通环境、驾驶习惯以及潜在的规则执行问题,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事故的发生与初期信息:事发当.............
  • 回答
    2017年8月28日,印度结束了在中印边境洞朗(Doklam)地区长达73天的对峙,其背后的考量是多方面且相互交织的,并非单一因素促成。这件事情的背后,是印度对国家安全、战略利益、地区稳定以及国际关系的复杂权衡。首先,洞朗对峙的根本性质是关于边境线而非领土主权本身。 印度在此的立场,主要是维护它与不.............
  • 回答
    2017年8月28日,印度军队从洞朗地区撤兵,这无疑是中印两国在洞朗对峙事件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这次撤兵标志着持续了70多天的对峙走向了缓和,也为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事件的起因来看,对峙的根源在于中国在洞朗地区修建道路的计划,而印度和不丹都对此表示反对。印度认为这条道路会威.............
  • 回答
    2017 年 8 月 28 日,印度宣布其军队将从洞朗高原撤出。这一事件标志着持续了 73 天的中印边境对峙终于落下帷幕。洞朗对峙是两国自 1962 年战争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军事紧张对峙,引发了全球的高度关注。事件的背景:洞朗高原位于中国、印度和不丹三国边界的交汇处。中国在洞朗修建公路,被印度视为对其.............
  • 回答
    2017年8月,荷兰与匈牙利之间出现的一系列外交摩擦,最终导致了双方互逐外交官,并将关系降至较低的级别,这并非直接“中断大使级外交关系”,但其后续影响和双方的表态,确实让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当冷淡的时期,并且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具体的国际背景下,并分析双方的行为动机。.............
  • 回答
    2017年8月4日,《人民日报》03版刊发的《揭露印军非法越境真相(钟声)》一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官方发声,对于理解中印洞朗对峙事件(也称“洞朗危机”)的中国立场至关重要。这篇文章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在报道事件,更是在构建一种叙事,意在说明中国政府在此事件中的合法性、原则性,并对印度的行为予以谴责.............
  • 回答
    韩春雨的论文撤稿事件,尤其是2017年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正式撤销他2016年发表的《NgAgo基因编辑》论文,无疑是中国乃至国际科学界当年的一件大事,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把它放到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去看,并拆解其关键点。.............
  • 回答
    您好!关于北京市住建委在2017年12月8日发布的“鼓励国企用自有用地建保障房”这一政策,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政策背景与目标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项政策出台的背景。在2017年,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以及房价高企的问题。对于许多工薪阶层和年轻群.............
  • 回答
    2017年9月8日,本田CRV因刹车问题进行大规模召回,这无疑是当年汽车界的一件大事,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款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欢迎的紧凑型SUV,本田CRV的刹车系统出现问题,无疑触动了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安全。具体到这次召回,核心问题出在本田CRV(2017款的部分车型)的刹车真空助.............
  • 回答
    2017年6月8日,英国举行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提前大选。这场选举,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是前首相特蕾莎·梅为了巩固她在脱欧谈判中的地位而发起的一场赌博。然而,结果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也深刻地影响了英国接下来的政治走向。选举的背景与起因:2016年6月,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这给英国政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