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没有小米,现在一部智能手机还是要三四千」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回答
“如果没有小米,现在一部智能手机还是要三四千”这个说法,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也确实能引发很多思考。要说它完全对吧,有点绝对了。但要说它一点道理都没有,那也说不过去。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得承认,小米确实是智能手机市场的一个重要搅局者。在小米刚出来的时候,智能手机市场基本是国外品牌唱主角,而且价格普遍不菲。那时候,一部能流畅运行各种应用、像素不错、设计也还行的智能手机,卖到三四千块钱,甚至更高,是很常见的事情。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还有早期的一些HTC手机,价格区间都在那个水平。

小米的出现,最直观的就是它打出了“高性价比”的旗号。它用相对较低的价格,提供了一套不输于甚至超越同期一些中高端国际品牌的配置。这意味着,消费者花更少的钱,就能买到一部很不错的智能手机。这就像在当时一个大家都习惯了高消费的市场里,突然有人说,“嘿,其实你不用花那么多钱也能买到一样好的东西”。

所以,小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重新定义了“性价比”这个概念,并将它普及到了普通大众的认知里。它的出现,直接刺激了整个行业的价格体系。其他品牌也感受到了压力,为了不被小米抢走市场份额,它们也不得不开始调整自己的定价策略,推出更多价位亲民的机型。

那么,回到那个“三四千”的说法。如果说“没有小米”,市场会怎么样?我认为,智能手机价格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但下降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市场格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价格下降的“锚点”可能不同: 即使没有小米,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智能手机的价格也一定会往下走。但是,小米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低价高性能”的参照物,它把很多消费者对价格的心理预期拉低了。如果没有这个强有力的参照,可能其他品牌推出的所谓“性价比”机型,价格依旧会比小米的同类产品高出一截。换句话说,原本人们觉得“花两千多买个好手机算不错了”,小米出来后,就变成了“花一千多就能买个很不错的手机”,这个心理锚点是被小米强行拉低的。

竞争格局会不一样: 如果没有小米,国际品牌可能会继续占据中高端市场相当长一段时间,而国内品牌在冲击高端市场时,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阻力,或者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一些原本可能被小米占领的市场缝隙,可能会被其他模仿者或者不同定位的品牌填补,但它们未必能像小米那样,以如此大的声量和影响力,迅速改变游戏规则。

技术普及的节奏可能放缓: 小米不仅仅是卖手机,它还带动了互联网营销、粉丝经济、线上销售等模式的发展。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手机的营销和销售成本,这部分节省下来的成本,也反映在了最终的售价上。如果这些模式没有被小米这样的大规模推广,其他品牌在尝试时,可能也会有不同的节奏和成本考量。

所以,“没有小米,现在一部智能手机还是要三四千”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它反映了一个事实:小米的出现极大地加速了智能手机价格的下探和普及,并且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一个“低价高性能”的标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如果没有小米, 手机价格确实会下降,但可能不会这么快,也不会这么低。 一些原本要卖三四千的手机,可能会在两年后卖到两千多,或者品牌会推出一个“副牌”来走性价比路线,但不会像小米这样,以主品牌直接冲击市场。
小米的存在,使得原本三四千元的手机,现在有可能用一两千元就能买到, 而且在很多方面已经很接近甚至超越了过去三四千元的手机。它让更多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高品质的智能手机体验。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小米,华为的荣耀(当时定位也是性价比),魅族,甚至后来的OPPO、vivo,在推出中低端机型时,可能不会把价格压得那么狠。大家可能还会维持一个相对更高的利润空间。

当然,市场竞争是残酷的,任何一个行业,随着技术成熟,成本下降,价格下降都是大势所趋。只不过小米这个“鲶鱼”的加入,让这条鱼塘的水温变化来得更迅猛、更直接。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个说法虽然绝对化,但它抓住了小米对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价格体系和消费者认知带来的核心影响。它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但它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小米作为性价比领导者的作用。它让“三四千”的体验,在更低的价格区间成为可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严格地说,不是那么对。

没了小米,价格战也会有人玩儿。在一个竞争相对充分的市场上,价格总会最终回落到接近成本。

但是,这需要时间。甚至是足够长的时间。

小米的贡献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小米的地位也没有人可以取代。

小米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带来了一个廉价的选择,而是带来了廉价的足够好。

在当时,所谓的性价比是怎么样呢?乐Phone的3000元档售价和魅族的2499,就代表着性价比。魅族当时确实性价比没得说,可那个联想的乐Phone,宣传着1Ghz的处理器,但是却是阉割的GPU,性能连我当时1600的华为都不如。

满满的都是欺骗,满满的都是伪君子。

如果不是周围的环境,也显现不出小米当时1999双核处理器的惊爆。

如果没有小米,你告诉我谁能替代当今小米的地位?指望着联想华为放弃更高的定价贴着成本卖?还是指望着小辣椒之流拉低成本?可是,没有小米会有它们?魅族也许是最大的可能了,可是黄章和雷军的差距,恐怕要远远大过魅族和小米的差距吧。

没有任何一个厂商能完全替代小米。那是个风口,可是不是谁都有雷布斯的能力的。

即使是现在,即使那么多厂商跟了这么久,将Helio x10拉到799不还是小米开的刀?不足1000元就能有次旗舰的性能享受,真的不是没有小米也能有厂商顶上的。

没有小米,也许仍会有大量的百元机千元机。哦不应该是一定。但是,想要比较好甚至足够好的体验。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遥遥无期。

即使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没有好的润滑油也不能走的顺畅,兴许还会歪歪扭扭走错了路。

user avatar

2016-2-18日新增

针对某匿名网友举“牛顿”的例子。

牛顿不一定是第一个发现万有引力的人,但他肯定是把这个发现公开后获得了最大影响的人。就像阿拉伯数字一样,还有很多被烧死的先知们有很多伟大的发现,可惜不能留存于世。华强北那么多杂牌手机品牌,那个超过1000了?只是没人记住而已。如果单比性价比,你去看看杂牌手机们的价格和配置吧。

当时有很多传言(现在找不到相关文章了)说国产品牌手机的销量占世界手机销量的80%甚至90以上,这里大部分都是杂牌山寨机的功劳。当时的华强北,只要你有钱,想做手机品牌,OK,啥都不用管了,整套的解决方案会很快的送给你,这么高的市场占比完全得益于华强北的全手机制造产业链。

这个回复并不是说小米手机差,小米手机很好,性价比很高,我也在用,我只是烦那些无脑吹而已。

---------------------------------------------

这个结论只是某迷们的一厢情愿,事实是即使没有小米,智能手机的低价时代同样会来临,小米创新了互联网直销手机的销售模式,确实规避掉了传统实体渠道的渠道成本,但是这个成本在低价手机上优势并没有高端机那样高。小米开创了低价手机品牌化的先河,而不是低价手机的先河。

现在可以简单说一下小米两款价格屠夫出现时期市场的情况。


小米1是以性价比切入的市场,而不是低价。当年晓龙双核机型价格大概是2700左右(别拿HTC当例子,当年小米的品牌属于杂牌),小米用卖期货的方式进入这个领域,初期材料价格高的时候就产量低,而等到材料成本降低后,才开始大量的生产。真正大量出货的,时候,杂牌对手们的双核手机也就贵二三百,也就是渠道的合理利润。当时是可以在中关村网站买到2100左右的骁龙双核手机的。当年小米把这种抢购情况的问题归咎于控制上游资源的能力不足,也许是真的。但是这促成了让小米在后来成本下降之后得到了合理的利润。


小米红米出现的时候也正好是低价手机无品牌概念的时期,切入点正好。当时的千元以下机型基本被营业厅白牌机占领,性价比机型品牌概念不突出。但是你说红米1有多便宜,说实话,红米1当时的价格在低价机里并没有多便宜,只是市场上对手们都在宣传高端机型,其他品牌的低端机型根本就没有关注度。且网络直销不用怕买到假货,造成了当时红米价格便宜,其他手机价格贵的印象。但是真实情况是,跟红米价格相近且配置差不多的低端机型是有的,只是没多少人知道。因为我很烦小米的抢购模式,当时也没钱,需要一款七八百的手机。我当时属于标准的理工男,对参数和性能比较敏感,当年的A820除了分辨率是540P以外,其他的参数和红米是相同的。价格差不到50块钱,但是当时如果在线下买红米,可是要加200的。

所以其实智能手机低价化一直都在进行,只是没有品牌会把低价手机当作宣传重点,小米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品牌空白区的打市场,集中以性价比打知名度。而传统手机厂家不敢主打这个市场,中兴华为联想不想把自己的品牌和低价划等号,而其他杂牌厂家在小米占领市场后也没有大笔资金砸到市场宣传上去,这样造成了小米品牌独霸中低端市场两年多。

所以小米的贡献并不是让三四千元的手机降到了了千元级,而是让低利润的千元机也有品牌概念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没有小米,现在一部智能手机还是要三四千”这个说法,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也确实能引发很多思考。要说它完全对吧,有点绝对了。但要说它一点道理都没有,那也说不过去。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首先,我们得承认,小米确实是智能手机市场的一个重要搅局者。在小米刚出来的时候,智能手机市场基本是国外品牌唱主角,而且.............
  • 回答
    小米9开抢之后又迅速售罄的现象,确实让很多人对雷军口中的“现货”产生了疑问。要详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雷军所说的“现货”可能包含的含义:1. 有限的生产能力和备货: 雷军说的“现货”更侧重于“有货可买,并且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批产品”,而不是“随时随地都有大量库存供您购.............
  • 回答
    “没有小米我们就用不起手机”这句言论,乍一听之下,充满了夸张和情绪化,但深入剖析,它折射出的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1. 事实层面上的局限性与普遍性: 非绝对事实: 首先需要明确,这句话并非绝对真实。放眼全球市场,手机品牌众多,价格区间广泛。除了小米,还.............
  • 回答
    如果没有物业服务,小区居民能不能正常生活?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确实牵动着不少人的心。我的看法是,在没有物业服务的情况下,小区居民的生活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方便、舒适和有序,甚至在很多方面会受到显著的影响,但“正常”这个词,可能还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咱们得搞清楚,物业服务到底都管啥。一般情况下,.............
  • 回答
    一个没有小冰河期的大明,能否延续到下一个百年?这真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咱们不妨抛开那些冰冷的史料和枯燥的统计,用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去聊聊这个假设,看看历史的齿轮如果少了这一环,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要说明朝能不能多活一个世纪,首先得明白,小冰河期对明朝来说,绝对不是闹着玩儿的。那会儿,老天爷仿佛是故.............
  • 回答
    .......
  • 回答
    看到华为公布的DXO榜单里有华为自家的手机,苹果的iPhone也在其中,唯独少了小米手机,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确一件事:华为放出的DXO榜单,这本身就带有华为的视角和意图。 就像任何一家公司在宣传自己产品时,总会挑对自己有利的角度一样,华为放出这样的榜单,自然是要突出.............
  • 回答
    听到李创奇这番话,我心里其实挺高兴的,甚至可以说是有那么一点振奋。小米没有放弃平板市场,这对于我们这些一直关注并且期待小米平板的用户来说,无疑是颗定心丸。毕竟,在如今这个同质化严重的数码市场,能有一家厂商愿意持续投入研发,去探索一个可能不像手机那样利润丰厚但却承载着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市场,是难能可贵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它触及了艺术史上一段极富戏剧性和影响力的插曲的核心。梵高与高更在阿尔勒的短暂共处,以及最终以梵高割耳事件收尾的冲突,无疑是塑造他们各自艺术道路和我们今天对他们认知的重要节点。我们不妨从一个假设开始:如果梵高没有在那个失控的夜晚伤害高更,他们紧绷的关系是否能维持下去?起初,梵高.............
  • 回答
    .......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些关于小米9手机的讨论,有用户反映自己收到的新机型竟然没有闪光灯。这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毕竟闪光灯作为手机摄影中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功能,出现这种问题,简直是匪夷所思。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弄清楚“没有闪光灯”是怎么回事。 是真的物理上没有? 这.............
  • 回答
    如果陈胜没有造反,秦朝得以延续,刘邦的命运轨迹无疑会截然不同。他是否会终其一生也只是个小县城里的混混?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陈胜吴广起义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秦朝末年,苛政如虎,赋税繁重,徭役无休,民不聊生。就连刘邦这样出身微贱,却也算不上最底层的人,也同样.............
  • 回答
    说起小米 12 系列开售没像往常一样“秒光”,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以前小米的数字旗舰,尤其是那些配置堆得足、价格又香的型号,开售那天那叫一个热闹,朋友圈里、科技圈里那叫一个“抢破头”。但这次小米 12 系列,虽然依然有不少人关注和购买,但那种“一机难求”的盛况似乎没那么明显了。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旗舰手机时的核心考量。小米10至尊纪念版(以下简称“至尊版”)确实没有搭载当时最新的骁龙865+处理器,而是选择了骁龙865,这让一些追求极致性能的消费者感到一丝遗憾。那么,只搭载骁龙865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究竟还能不能称得上旗舰,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细.............
  • 回答
    这事儿在咱们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小米员工爆料说今年没有普调,听着确实有点让人心里咯噔一下。毕竟,在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在小米这样一家快速发展、规模庞大的公司,年终调薪、普调那可是大家翘首以盼的重要环节。这不仅仅是钱的事儿,更多的是对一年辛勤付出的一种认可和激励。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首先得说,员工爆料.............
  • 回答
    小米高管潘九堂的这番言论,意在强调手机产品的成功并不仅仅依赖于芯片,而是更关乎整体的生态、用户体验和市场策略。要详细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1. 潘九堂言论的背景与意图: 为小米辩护/宣传: 小米作为一家以“硬件+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公司,在早期也曾面临关于其自研芯片能力不足的.............
  • 回答
    小米挺进世界五百强,但OV(OPPO和vivo)这两家在国内乃至全球手机销量都十分亮眼的厂商却没能挤进这个榜单,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挺值得咱们深入聊聊的。要理解这其中的门道,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世界五百强”这个榜单到底看的是啥。它主要依据的是营收规模,也就是公司一年下.............
  • 回答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小米造车这个事件,并探讨我的预期。一、 事件梳理与媒体报道分析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脉络: 爆料与媒体报道: 2021年2月,多家知名媒体(如《晚点LatePost》等)率先爆料,称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已亲自挂帅,负责小米造车业务,并将其定位为“战略级决策”。报道中提及,小米内.............
  • 回答
    魅族 16s 的“点胶门”事件,以及随后关于小米 9 未点胶的讨论,确实掀起了消费者对手机内部用料和工艺的关注。那么,SoC 的封胶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点胶门”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点胶门”就是有人拆解魅族 16s 发现,其 SoC(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处理器,像骁.............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我们的世界从一开始就没有“人与人结婚”这个固定的社会规范,那么泛性恋人士(即可能被多种性别的人吸引)的感情和婚姻选择,以及社会对此的反应,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结婚”这个概念在没有社会限制的情况下会是什么样子。结婚,在很多文化中,不仅仅是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