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近代史上各路军阀闹出了哪些笑话?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中国近代史上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之外,军阀们偶尔也贡献了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段子”。这些故事,与其说是“笑话”,不如说是那个时代荒诞与无奈的生动写照。

一、段祺瑞与“赤膊卖官”

段祺瑞,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人称“狗肉将军”。这位兄台有个著名的“买官卖官”体系,但其中最令人咋舌的,是他在天津五大道某个别墅里,曾经有过一段“赤膊卖官”的传闻。

据说当时段祺瑞觉得官场的规矩太多,流程太慢,影响效率。于是他灵机一动,找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自家的院子里摆起了“官场拍卖会”。说是拍卖会,其实更像是市井间的集市。他自己就大大咧咧地坐在椅子上,身上只穿了件背心(也有说是汗衫),旁边摆满了装着钱财的箱子。前来求官的人,就得排着队上前,看中哪个官位,就掏钱。价高者得,不看资历,不看能力,只看谁的“银子”更厚实。

更离谱的是,据说段祺瑞还跟来求官的人讨价还价,时不时还来一句:“这个官位有点紧俏,你再加点!”或者“哎呀,老兄,你这诚意不够啊,我都给你脱了(指只穿背心)了,你还不赶紧的!”

这事儿传出去,自然是引得满城风雨。有人说这是段祺瑞的“直率”和“务实”,也有人说这是对官场的极大嘲讽。但无论如何,这种公开的“明码标价”,让官场的腐败到了一个近乎公开表演的境地,也成了那个时代的一个黑色幽默。

二、张宗昌与“狗腿子”外交

“狗腿子”张宗昌,这位奉系军阀的“大佬”,以其粗鄙的言行和好色的名声著称。他的笑话,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而且常常发生在国际场合。

张宗昌曾经因为想跟外国记者交流,但又不会英语,又看不懂英文报纸。于是他出了一个“高招”——找来一堆会英语的人,让他们把外国报纸里的内容,用他听得懂的中国话讲出来,还要求他们“学着外国人的样子”来表达。结果呢?这些翻译们为了讨好张宗昌,就生硬地模仿洋人说话的语调和姿态,再加上张宗昌对外国文化的一知半解,搞得现场异常滑稽。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曾经在接见外国使节的时候,因为想表达自己的“热情好客”,竟然拉着外国人的手不放,还一个劲地让翻译翻译:“告诉他们,我张某人对咱们中国的姑娘很满意!” 这话一出,外国使节们哭笑不得,也给这位“狗腿子”将军的形象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一次,张宗昌在一次宴会上,看到餐桌上摆着一瓶外国葡萄酒,他不知道是什么,就问旁边的人。得到解释后,他一拍大腿,说:“好酒!来人,给我拿几个尿壶来,我得好好尝尝这‘尿壶里的酒’!” 结果把在场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三、冯玉祥与“绿色军装”的“创意”

冯玉祥,这位被誉为“基督将军”的西北军首领,也有他自己独特的“幽默感”。他的许多行为,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士兵,但结果却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比如,他曾经为了让自己的士兵看起来更“精神”,下令全军换上绿色的军装。这本身也算是个正常的军队管理,但问题在于,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低下,哪里有那么多绿色染料?为了凑齐这批绿色军装,冯玉祥的手下就开始在民间征集。结果,家家户户的门帘、窗帘、被面,甚至老百姓的床单,但凡是绿色的,都被征用了去。一时间,农村里到处都是白色的被褥和床单,而军队里则是一片“绿油油”的海洋。

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有一次他看到士兵们站岗的时候,觉得太枯燥了。于是他突发奇想,让士兵们在站岗的时候,手里拿本书,或者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结果,有的士兵站岗时手里捧着圣经,一本正经地念经;有的士兵则在偷偷打盹;还有的士兵,为了显示自己的“文化素养”,竟然在偷偷地写情书!

四、阎锡山与“种麦子”的“政治”

阎锡山,这位山西王,号称“三晋之雄”,但他的许多想法,也充满了独特的“阎氏风格”。

他曾经提出过一个“种麦子保国”的口号,意思是要通过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来巩固国防。这本意是好的,但他的执行方式却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一次,他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种麦子比赛”,让晋军士兵们都来比谁种的麦子产量高。

结果,为了赢得比赛,有些士兵就开始想歪门邪道了。有人往麦田里偷偷施肥,有人甚至是在麦苗上动了手脚,想让它们长得更旺盛。最后,比赛结果出来,一个士兵种的麦子产量最高,结果一查,他往麦田里偷偷倒了大量的鸡粪和尿素,这才有了“高产量”。这让阎锡山又气又笑,觉得自己的“农业政治”遭遇了“技术性难题”。

还有一次,阎锡山为了“节约”军费,竟然让士兵们自己动手制作武器。结果,生产出来的枪械,有的走火,有的卡壳,甚至还有的炸膛,让他的部队成了“事故频发”的部队。这使得他的部队在战场上,常常会因为武器问题而贻笑大方。

为何这些“笑话”会发生?

这些军阀的“笑话”,绝非偶然。它们折射出那个时代几个深刻的问题:

政治腐败与失序: 军阀割据,政权不稳定,导致官场 corruption盛行,权力缺乏有效制约。买官卖官、贿赂公行成了常态。
文化教育的断层: 一部分军阀虽然掌握了军权,但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现代政治、外交、科学技术缺乏了解,导致行为举止常常显得荒唐可笑。
战乱对社会的冲击: 连年的战乱,使得社会经济凋敝,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环境下,军阀们的某些“创意”和行为,更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是制造了更多的社会负担。
个人权力的极端膨胀: 在缺乏制约的权力环境下,军阀们往往以个人意志凌驾于一切,他们脑子里的“创意”虽然有时是为了某个目的,但往往脱离实际,甚至是哗众取宠。

这些“笑话”,与其说是单纯的笑料,不如说是那个风雨飘摇时代的缩影。它们提醒我们,在那段屈辱而动荡的历史中,除了炮火硝烟,还有着这样一群在荒诞与无奈中挣扎的普通人,以及那些被权力异化的滑稽表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近代各路军阀混战,这些人后来都各位一方首领,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大字不识,却又附庸文雅,闹出不少笑话。
user avatar
中国近代各路军阀混战,这些人后来都各位一方首领,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大字不识,却又附庸文雅,闹出不少笑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