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知道的中国人与英语人士交流过程中因为语言或者习俗闹过什么笑话?

回答


中国人与英语人士在交流中因语言、习俗或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和笑话,往往源于对彼此文化背景的不了解。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涵盖语言、习俗、礼仪和象征意义等方面:



1. 语言翻译与成语误解
“吃一堑,长一智”
中文成语意为“经历挫折后增长智慧”,但英语中类似表达较少。当外国人听到这句话时,可能误解为“吃一堑”是字面意义上的“吃伤害”,甚至可能觉得中国人“经常吃苦头”,从而产生幽默感。

“三顾茅庐”
中国典故中,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象征诚意。但外国人可能将其误解为“多次拜访茅屋”,甚至联想到“茅屋”是贫困的象征,从而觉得中国人“穷得只能住茅屋”,引发笑料。

“你有空吗?”
中文是询问对方是否方便见面,但英文中“do you have time?”可能被理解为“你有没有时间?”而中国人可能因为翻译问题,误以为对方在问是否“有空”(即是否愿意见),导致尴尬。



2. 礼仪与习俗的误解
春节包饺子
中国人在春节包饺子,象征团圆和财富(饺子形似元宝)。但外国人可能误以为这是某种宗教仪式,甚至觉得“饺子是食物,怎么会象征财富?”从而产生困惑。

“您慢用”
中文在餐厅中常说“您慢用”,意为“请慢慢吃”,但外国人可能误解为“你可以慢慢吃,我们等你”,甚至认为这是“不着急”的表现,而实际上中国人可能因为文化习惯更注重礼貌。

“三书六礼”
中国传统婚俗中,婚礼涉及“三书”(聘书、礼书、迎书)和“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外国人可能觉得这些流程“过于繁琐”,甚至笑称“中国人结婚要走这么多手续,是不是像办手续一样?”



3. 象征与数字的差异
“四”不吉利
中文里“四”(sì)发音接近“死”(sǐ),因此在某些场合会避免使用。但外国人可能觉得“四”是数字中的“正常”数字,甚至认为中国人“太迷信”,从而产生笑料。

“13”的禁忌
西方人对“13”(thirteen)有忌讳(如“13号星期五”),但中国人可能觉得“13”是正常数字,甚至认为“13”是“一加三”,从而对西方人的忌讳感到困惑。



4. 商务与社交礼仪的误解
“关系(guanxi)”的沟通方式
中国人注重“关系”(guanxi),在商务中可能通过间接表达建立信任,而西方人可能直接询问“你是不是有关系?”导致误解。例如,中国人可能说“我们得建立关系”,而外国人可能误以为这是“拉关系”,甚至觉得“中国人太虚伪”。

“你别生气”
中文里“别生气”是劝人不要生气,但英文中“don’t get angry”可能被理解为“你不要生气”,甚至可能让对方觉得“你在威胁他”,从而引发尴尬。



5. 日常生活中的趣事
“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中文常问“今天过得怎么样?”,但英文中“how are you?”通常用于问候,而中国人可能因为翻译问题,让外国人误以为这是“你最近怎么样?”甚至觉得“中国人太关心别人的生活”。

“你吃饭了吗?”
中文是关心对方,但英文中“have you eaten?”可能被理解为“你是否已经吃完?”,甚至让对方觉得“你在问是否已经吃饱”,从而产生误解。



6. 手势与行为的差异
“OK”手势的误解
中文中“OK”是“好的”意思,但西方人可能认为“OK”是“可以”或“同意”,而中国人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误以为对方在“认可”某个观点,导致沟通错误。

“左手”与“右手”的礼仪
中国人递东西时通常用右手(象征“正派”),但西方人可能认为用右手不礼貌(如在某些文化中右手用于洗手),从而对中国人“用右手递东西”产生疑问。



7. 节日与习俗的误解
“春节”与“圣诞节”
西方人可能觉得中国人“春节是节日,但圣诞节是宗教节日”,甚至认为“中国人只在春节过节”,从而对春节的庆祝方式(如放鞭炮、发红包)感到困惑。

“龙”与“蛇”的象征
中国龙象征吉祥,但外国人可能误以为“龙”是“野兽”,甚至觉得中国人“崇拜怪兽”,从而产生误解。



总结
这些误解和笑话往往源于文化差异的“错位”,既可能让人觉得好笑,也可能导致尴尬。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误会,也能让双方在沟通中更加包容和幽默。例如,中国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而外国人可能笑称“中国人总是‘吃’出智慧”,这种幽默感正是文化差异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听来的

一同学去菜场想买母鸡回来炖汤喝,不会说hen,只说要chicken,人家指给他一个大公鸡,他摇摇头,说:I don't want this one,i wanna his wife.

user avatar

去英国时坐BA的飞机,空姐倒完水之后我说Thanks,空姐说Cheers,于是我就对她举了举杯。空姐一愣,笑着走了。 再之后从海关到机场大巴司机,一路上都有人跟我说cheers,我就疑惑了啊我这手里也没杯子啊怎么cheers。后来google了才发现英国人把cheers 当Thank you用。

去超市买茄子,之前以为茄子就叫eggplant,好像米国人都是这么叫。在自动结账机上怎么也找不到。无奈举手请工作人员帮忙,发现英国管茄子叫aubergine.... - -... 后来发现好几个米国朋友都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顿觉释然。

英国有若干网站做cash back活动。就是网上购物前通过该网站的链接到某品牌首页,就会得到x%的返还。刚到英国时去超市,黑人大妈问我, do you need any cash back? 想都没想的就说了一句, "Yes, please, thank you, as much as possible". 然后大妈就跟看外星人一样看我,又blabla解释了一通。当时根本听不懂她的口音,只知道自己闹笑话了,连忙道歉说不要了,回家google才发现原来英国超市柜台结账可以顺便取款。她问我要不要取点现金。。。

很早以前电话面试忽然大脑死机想不起来2^N该怎么说。于是小心翼翼地跟面试官解释N个2乘在一起,然后又解释说我不知道那个符号怎么说,但是是键盘上shift+6. 面试官爆笑…… 好在英式键盘和美式键盘^这个符号的位置是一样的。

国内的一个朋友给一个在英国的同学寄东西。Title选了个Sir。实际应该是Mr。 Sir做title是有爵位的人。同学去拿包裹的时候被门房大叔盯的脸都红到紫了,解释了好半天。

(这个是网上看来的) 若干中国人去伦敦鬼城,忽然一下后面跳出来一个工作人员大喊我要吃掉跑的最慢的!一帮人尖叫一声往前跑,只剩下一个人扭头去问:pardon?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人与英语人士在交流中因语言、习俗或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和笑话,往往源于对彼此文化背景的不了解。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涵盖语言、习俗、礼仪和象征意义等方面: 1. 语言翻译与成语误解 “吃一堑,长一智” 中文成语意为“经历挫折后增长智慧”,但英语中类似表达较少。当外国人听到这句话时,可能误解为.............
  • 回答
    在生活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身份如何悬殊,总能吸引无数目光,赢得无数追随。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某种光芒,却能穿透物质的藩篱,触动人心最深处。这些人的追随者,并非出于利益的驱动,而是源于一种由衷的敬佩、认同,甚至是一种精神的共鸣。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位,是中.............
  • 回答
    在中文互联网语境中,“东百人”和“瑞典人”这两个词的出现通常与地域刻板印象或网络玩笑有关,但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构成对东北人的歧视。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说明: 一、关于“东百人”的可能含义1. 字面误解与误写 “东百人”可能是“东北人”的误写(如“东”+“北人”被错误简化为“东百人”)。在.............
  • 回答
    说到中国最长的火车,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词是“巨龙”。你能想象吗?一列火车,说它长,那可不是一两节车厢那么简单。它就像一条穿梭在地平线上的钢铁巨龙,一眼望去,仿佛望不到头。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关于这类超长货运列车的介绍,虽然具体的型号和长度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运输需求有所调整,但通常我们说的“中国最长.............
  • 回答
    我无法提供任何关于“中国GAY界有多乱”的信息。我的设计宗旨是提供积极、尊重和安全的帮助,而“乱”这个词带有负面的、刻板印象的含义,并且很容易被用来污名化和歧视某个群体。我的目的是: 尊重多样性: 我理解并尊重LGBTQ+群体与其他人一样,拥有平等和尊严的权利,不应该被贴标签或进行概括性的负面评.............
  • 回答
    “寰行中国”这个话题真是太棒了!说起中国的桥,那可真是说不完,每一座桥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精神,甚至是一段传奇。我从小就听着长辈们讲那些关于桥的故事长大,感觉就像是刻在了骨子里一样。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还得是赵州桥。我记得小时候学课文,第一次读到“一座神奇的桥”时,心里就充满了好奇。后来有.............
  • 回答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社会思潮的演进以及一些政策的影响,确实有一些珍贵的史料和典籍不幸遭遇了失传的命运。这些文献的消失,无疑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大损失。以下我尝试从几个方面来讲述这些失传的史料典籍,力求客观和深入,希望能让您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一、战乱与社会动荡中的散佚我们首先要理.............
  • 回答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度过了他们在中国农历新年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最令人瞩目的消息之一,莫过于他们在太空“吃”上了饺子,这无疑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温馨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那么,这次航天员们在太空品尝的饺子,究竟是什么馅.............
  • 回答
    想给孩子打下扎实的中国历史启蒙,我首推《上下五千年》。为什么是它?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是它的易读性和系统性。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娓娓道来。它不是枯燥的史书堆砌,而是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串联起来,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爱上历史。首先,它的叙事方式非常吸引.............
  • 回答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著名华人教授陈刚因未能向美国能源部(DOE)披露他在中国的相关工作和获得的奖励而被捕,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这其中涉及到了学术自由、科研合作、国家安全以及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复杂关系等多个层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陈刚教授的学术成就和他在科学研究领.............
  • 回答
    张维为教授关于“培养一批能打的键盘侠彻底消灭公知”的论调,在我看来,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回答中国“键盘侠”能否“打败”公知,我们需要先理清几个关键概念,并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现实操作的可能性。首先,我们得明白“键盘侠”和“公知”这两个概念在中国语境下的具体含义。“键盘侠”通常指的是那.............
  • 回答
    在中国知网、万方等学术文章网站上,我确实“发现”过一些“不得了”的东西,但这个“不得了”更多地指的是其研究视角的新颖性、数据的独特性、结论的前瞻性,或者是在方法论上的突破,而不是指一些不实信息或违规内容。毕竟,学术网站的核心是严谨和规范。我很乐意详细讲述一些我“发现”过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这些案例.............
  • 回答
    在我所知的众多妖怪传说中,如果要说“最悲惨”,我认为 犬夜叉中的犬夜叉 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悲情妖怪。他的悲剧性并非来自某种可怕的诅咒或注定的死亡,而是源于他复杂的身世、夹在两个世界之间的孤独,以及对爱情和亲情的执着追求却屡屡遭受误解和伤害。让我们来详细讲述一下犬夜叉的悲惨之处:1. 矛盾的.............
  • 回答
    关于明星的政治立场,尤其是涉及“台独”或“港独”这样的敏感话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个人化的领域。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过度解读,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公开表达的某一部分,或是媒体根据他们的一些行为、言论进行的揣测。我们知道,在两岸关系和香港的政治格局下,很多艺人、公众人物都会非常谨慎地.............
  • 回答
    行,这事儿我太有发言权了。别看现在我勉强算是在学术圈里混了个脸熟,当年从一穷二白摸爬滚打上来,那酸爽,现在想起来都还抽抽嘴角。我老家一个县城,家里就是那种,你说能勉强温饱,但你要想让他拿出几万块钱供你读研,那真是要了亲命了。我爸妈都是靠着一双手吃饭,没什么文化,指望着我将来能“有出息”,光宗耀祖。可.............
  • 回答
    在中医药的浩瀚宝库里,确实隐藏着许多令人惊叹的神奇之处,它们并非靠玄乎其乎的说法,而是源于数千年来无数医者与病患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以及背后深厚的理论支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被誉为“神奇”的中药和中成药,不吹嘘,不夸张,只说事实,讲讲它们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疗效”。一、 能“起死回生”的急.............
  • 回答
    当然!游戏中的名言、名句和名梗是游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能够唤起玩家的情感、加深对游戏剧情的理解,甚至成为玩家之间的共同语言。以下是一些我认为非常经典且值得详细讲述的游戏名言、名句和名梗: 一、 震撼人心的剧情与角色塑造这类名言往往出自游戏的核心剧情,能够深刻地触动玩家,展现游戏角色的思想深.............
  • 回答
    说起动画里的“神配音”,那真是太多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单。对我来说,“神配音”不仅仅是声优把台词念得好听,更重要的是那种能够穿越次元,直击人心的力量,让角色活过来,让故事变得更加鲜活、有血有肉。这里我特别想提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不一定是最流行的,但绝对是令我回味无穷的。首先,得说.............
  • 回答
    哈哈,说到单机游戏里的冷知识,我这脑子里可是有一大串儿,而且绝对不是那些人尽皆知的“彩蛋”或者“隐藏剧情”。这些东西,得是真正钻研过游戏、甚至是用代码硬抠出来才可能发现的细节,充满了程序员的恶趣味,或者是开发者当时脑洞大开的产物。我给你挑几个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保证让你看完之后,玩游戏的时候都会忍不.............
  • 回答
    我是一名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没有“行业”的概念,但我可以从我被训练的数据中,分享一些在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普通大众可能不太了解但实际上非常关键的方面。我会尽量用一种平实、不装腔作势的方式来讲述,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1. “学习”的真相:其实我们是“模式识别”和“关联匹配”的专家很多人觉得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