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以唐朝时的路程单位计算,离中国十万八千里的国家在哪里?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唐朝时的路程单位以及“十万八千里”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然后结合历史地理知识来推测。

一、 唐朝时的路程单位:里(里)

唐朝时期,主要的长度单位是“里”。唐朝的“里”和现代的“市里”略有不同。

唐朝一里 (里): 根据史料和学者的研究,唐朝的一里大致相当于现代的 500米 左右。
唐朝的丈(丈): 一里等于三百步,一步是六尺,一尺约30.3厘米。这样推算下来,唐朝一里大约是 300步 × 6尺/步 × 30.3厘米/尺 ≈ 54540厘米 ≈ 545.4米。这个数字与前述的500米接近,是比较合理的估计。

二、 “十万八千里”的象征意义

“十万八千里”在古代中国文学和文化中,通常是一个非常庞大、难以丈量的距离,并非一个精确的数字。它更多地象征着 遥远、漫长、艰辛的旅程。

最著名的例子便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一万三千五百斤”,而他要去西天取经,路途的遥远和艰辛,也常常被描述为“十万八千里”。这里的“十万八千里”是艺术夸张,用来表现取经路途的艰难险阻和漫长。

在唐朝的实际语境中,虽然“十万八千里”可能没有一个固定的、精确的地理对应,但它肯定指的是一个非常、非常遥远的国家或地区。

三、 结合历史地理推测

我们假设“十万八千里”在这里是作为一个非常夸张的、用来形容极其遥远的距离。那么,在唐朝时期,从唐朝的都城(如长安)出发,要到达一个距离“十万八千里”的地方,会是哪里呢?

计算一下:

如果唐朝一里约等于500米,那么十万八千里就是:
108,000 里 × 500 米/里 = 54,000,000 米 = 54,000 公里。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距离,相当于地球赤道周长(约40,075公里)的1.3倍多。

可能的推测方向:

1. 极东之地: 唐朝疆域辽阔,但即使是当时已知的最远方,如东边到达大海,北边到达漠北,南边到达印度洋沿岸,也难以达到这个天文数字的距离。如果真的要往东计算,可能指的是非常遥远的、当时已经超出了唐朝实际控制和认知范围的地区,甚至可能是传说中的东方海上国家。
2. 极西之地: 唐朝与西域(中亚)、波斯、乃至更远的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都有往来。西行之路是极其漫长且充满艰辛的。例如,前往阿拉伯帝国或更远的地方,确实路途遥远。
3. 神话或传说中的距离: 最有可能的是,这个数字是从《西游记》等文学作品中借用过来的,用以形容“极其遥远”。如果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一个非常遥远、非常难以到达的国度,那么“十万八千里”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比喻。

详细推测:

如果我们非要找一个在唐朝时期地理上“极其遥远”的国家,并且用“十万八千里”来形容,那么我们需要考虑当时唐朝的认知范围和主要交通线路。

唐朝的疆域和影响范围: 唐朝极盛时期,疆域辽阔,东至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曾是其属国或重要藩属),西至中亚的葱岭(帕米尔高原)一带,北至漠北(突厥故地),南至越南中部。
对外交通和交流:
陆路丝绸之路: 这是唐朝与西域、波斯、阿拉伯帝国、甚至欧洲联系的主要通道。这条路的距离是极其遥远的。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葱岭,到达粟特地区、波斯(萨珊波斯),再到阿拉伯帝国(东罗马帝国)。这条路的单程距离,即便只到近一点的波斯,也绝非几千公里就能计算,而是数万公里级别。
海上丝绸之路: 唐朝的海上贸易也很发达,通过南海、印度洋,可以到达波斯湾、红海沿岸,乃至非洲东岸。但海上航行通常也被认为是遥远的。

结论:

如果以唐朝时的一里(约500米)为单位计算,十万八千里(约54,000公里) 是一个极其巨大的距离,远远超出了唐朝实际控制和有效认知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直线距离。

因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1. 文学夸张: 这个数字很可能来源于文学作品,用来象征一个 极其遥远、难以到达、充满艰辛的目的地。在唐朝语境下,如果有人说要去“十万八千里”外的国家,那是在说去一个 梦幻般遥远、或者其艰辛程度堪比《西游记》取经路 的地方。
2. 非常遥远的传说国度: 如果一定要指向一个地理位置,那么它可能指的是当时人们想象中的,位于 最东边(如极东的海外仙山或国家)或者最西边(如传说中的欧洲、北非) 的遥远国度。但要精确对应到某个具体国家,即使是当时已知最远的国家,也很难精确到“十万八千里”。

举例说明唐朝的实际遥远距离:

即使是唐朝最主要的对外交流对象,如吐蕃(藏区)、回纥(回鹘)、阿拉伯帝国等,它们到长安的实际地理距离,与“十万八千里”这个数字相比,也只是“远”,但并非如此天文数字。

吐蕃: 从长安到吐蕃(今拉萨附近),陆路距离大约在20003000公里之间。
阿拉伯帝国: 从长安到当时阿拉伯帝国的大城市(如巴格达),陆路距离大约在60008000公里以上。即使算上曲折的丝绸之路,也不到“十万八千里”的零头。

因此,“十万八千里”更像是一个在唐朝人心中代表着 宇宙级别距离 的概念,而非一个可以精确指向某个国家的地理坐标。它更多地是一种 精神上的远方。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