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六个新疆,他们还是新疆,飞一个小时,底下没人烟。
文明的关键在于城市,城市的能量在于城市网,中亚干旱腹地注定不毛之地。
放过唐朝吧,任何时代的政权,都会受生产力和客观历史背景的影响,在对外扩张上有着不同的战略考量。
唐朝又没有开上帝视角,何必放着眼皮子底下的吐蕃不管,跑河中去跟阿拉伯死扛到底?
而且当时唐朝的版图已经到了当时生产力的极限,非要唐朝把阿富汗地区安排得明明白白,就跟提问说既然美国上个世纪就登月了,为啥现在还没能在月球建立月球基地一个道理——太强人所难了。
再说,咱们如今也是受各种影响,才对怛罗斯之战耿耿于怀。但其实当时阿拉伯和唐朝及唐朝的打手交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唐朝这边基本上都是赢的,也没见阿拉伯那边多么当一回事。至于怛罗斯之战的失败,对于唐朝也是不痛不痒,阿拉伯也没那么当回事。从当时的大趋势来说,对于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没有根本变化。
只要吐蕃在一天,中亚地区就不会是唐朝的战略重点,唐朝也腾不出手来。
至于安史之乱,那才是真正改变中国历史格局的大事件。后世的靖康之耻,土木煲之变都不能与之相比。
但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样红,安史之乱不是李三郎作死那么简单的事,而是中华文明到了中年,如日中天之后,必然会出现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之后所谓的弱宋不过是走向暮年的悲哀,而明朝则是晚年的回光返照罢了。如果不是新中国脱胎换骨换来的新生,中华文明搞不好就此终结了。
也可以了,华夏五千年独树一帜,屹立不倒,王霸之气早已冠绝全球了。
其实啊,如果刨去正统论,放下对辽朝、金朝、元朝的偏见,那中国在两宋至元朝期间,照样武德充沛啊。
要是我祖宗五千年香火不断,且大半时间都是世界首富排行榜前三,那我才不会管曾经某个先祖赔了笔生意呢。走在路上,我绝对是横着走啊。
现代人受到近代史殖民主义的影响,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向核心区以外进行扩张的行为,往往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意识不到唐朝退出中亚的必然性。
首先要明白一点:唐朝初期开拓中亚,不是因为中亚有什么“好东西”吸引着唐人,恰恰相反,是因为中亚有太多唐人不喜欢的“坏东西”。
唐朝初期积极开拓汉朝西域都护没有管到的昆陵、濛池二都护府,主要是因为西突厥曾经控制这一地区。唐朝征伐西域的最根本目的是军事控制住突厥人这颗定时炸弹。而突厥人密集的地区就是伊犁河谷和楚河流域,唐将苏定方在这里设立昆陵、濛池都护府,以及洁山、盐泊、双河、等都督府,实行军事管制。
换句话说,唐朝之所以要开拓其他朝代从未开拓的昆陵、濛池二都护府,动力就是这地方有“西突厥”和其他频繁兴兵作乱的部族,一旦突厥不再是主要威胁时,唐朝也就失去了开拓昆陵、濛池二都护府的内生动力。
正是因此,昆陵、濛池二都护府最终消失于历史中,余留的部分被划入新设立的北庭都护府。
这些地方的生产生活依然是牧主耕辅。伊州、西州、庭州这些位于东疆北疆的正州,汉人聚集,农业生产活跃,是西域唐军重要的补给来源。而北庭都护府西部的十六个羁縻州虽然也缴纳赋税,但是仅仅作为补充。
当唐朝的主要隐患不再是西突厥,而是回鹘、吐蕃、契丹、后突厥等部众时,开拓中亚楚河流域就不再是优先项。到了怛罗斯战役唐军统帅高仙芝当上安西节度使那个时候,安西都护府的作战重点早已转向葱岭以南地区,高仙芝攻伐小勃律、朅师,主要目的都不是“开疆”,而是“打击亲吐蕃势力”,疆域扩大只是附属成果。而引发了唐朝与黑衣大食冲突的,则是高仙芝攻打石国和突骑施引起的,实际上石国和唐朝的关系还不错,常年朝贡。高仙芝出于私欲攻伐石国,引发了怛罗斯战役,实际上如果完全按照唐朝国策,这场战役根本不会发生。
一个很明显的案例就是,开元七年唐朝放弃了碎叶镇,在安西四镇节度使汤嘉惠的建议下,以焉耆镇代替碎叶镇的地位,形成了“新安西四镇”,而这时的唐朝正是国家富强,军力强盛的时候,离安史之乱爆发还有三十多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