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靖没有打过以重骑兵为战术主力(凿阵或步骑协同)的大兵团正面会战;
2.李靖没有打过山地卡位、山地包夹、蚕食孤立、疲敌袭扰、平原攻防等典型陆军打法;
3.李靖没有使用过半夜出山打伏击或者插到敌后断漕运这类“损招”;
4.李靖没有打过时长(交战加追击)超过一日的战斗,也没有打过为期半年以上的战役,也不曾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几乎始终处在战场第一线;
5.李靖没有遇到过需要动员前线附近民众支援唐军、或者发动敌人后方群众闹革命的情况(当然了,这一条跟政治身份有关);
6.李靖没有做过“陪都级”城市的战后安抚工作(这一条也与政治有关);
7.李靖没有经历过将手下来历各不相同甚至是有仇的将领统合到一块各取所长分进合击的指挥序列;
8.李靖没有承担过“大军不能跟敌人纠缠在一起,还得随时能撤回来应对其他方向”的压力。
而以上这些,李世民都做过。
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我知道这个问题下有许多答主都从政治角度阐释了两人所能承担的角色不同,写得也很有道理。但既然问的是“军事能力”的问题,我还是更倾向于从军事角度来回答。在不了解军事技术的情况下大谈“人性政治”是很容易的,但总显得有点跑偏。
当然了,你可以说李靖是没有被投放到李世民的作战环境,如果换过去未必掌握不了这些。嗯,这我也不能肯定,所以我只是从客观上列举了李世民的战术特点,没有下断论李靖是否做得到。我之前也写过,相比李世民,李靖所覆盖的地形要更加全面一些,比如李靖打过水战、草原战和高原战;但是也要指出,李靖在“稠密区”(山地或城防完备的平原)打的仗不如李世民多。说一句李世民是当时的中原陆战之王,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了解二人战术特点的人来说,与其从政治上解答,倒不如说更像是在问一个篮球巨星如果当初练了足球能否取代另一个足球巨星……就,挺有意思的。
做不到,因为有些事李靖做不来,李世民可以做,他就不能做。虽然我认为李卫公绝对是不亚于韩信的一员军事天才,但请注意,韩信的成长也离不开刘邦的支持。我常说李渊这厮除了生儿子厉害以外没几个优点,但李世民之所以是李世民也真是因为他是李渊儿子。
以李世民出道的年纪,二十来岁年轻人,上来就统帅全军总督各路大将名臣,举例而言,浅水原之战中各位将领哪个不比他岁数大资历老,为啥李世民总督全军没人不服?浅水原之战大败后,面对如此危局为何还是李世民出马对付西秦大军?还不是因为他是李渊儿子,当然积累出足够的声望以及军事才能那是他自己的能力,可这也不能否认第一桶金的威力。
如果是刘邦,看刘邦是怎么对待韩信的,在巴蜀时就把韩信从一介无名小校提拔为大将,然后从其计出关中平定三秦。注意平定三秦时一直是刘邦掌军,韩信是在其身边积累威望和经验,没有这段经历,灌婴曹参樊哙等人不会那么服从韩信的指挥,之后才是平定诸国的超神之旅。
换了李渊对李靖,李靖姓李也不是李渊儿子啊?指望李渊帮李靖这么竖望?他自己都不出长安大门好么。
更别说李渊当初在晋阳就想杀李靖,后来还是李世民求情才饶了一命,打发到巴蜀去从军还被李渊写信给顶头上司许邵,要杀李靖,你指望李卫公怎么玩?
就算李靖独立领兵了,有些事还是不行,比如李世民领兵平刘武周,晋阳被李元吉丢了,搞得李唐的积蓄全送人了,李世民刚到河东就断了粮,这才离长安一两百里你能信?结果还是李世民打出自家旗号,以自己的政治信誉做保,才找各处豪强借来了粮,换李靖,他有个啥政治信誉,他将来又不可能继承皇位。
还有李渊的各种犹豫,打洛阳几次要撤,对付窦建德也要撤,李世民可以抗下来,李靖怎么抗命?李孝恭都能把他指挥的团团转。
别难为李卫公了,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