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李老板都说了打死不降价,那我们这些局外人暂且就信了吧。蔚来现在是想降都没法降,毛利率刚刚拉正,勒紧裤腰带开源节流好不容易造车不亏钱了,让我降价?投资人答应了?
我不降价,但是不代表我不能提高单车利润啊。电动车得持续烧钱,一个季度还能亏40多亿呢。
具体大家可以去看看蔚来的财报。总之,蔚来的毛利转正了。毛利率转正说明现在蔚来不是一造车就亏钱。 这得益于蔚来在成本和支出上的大幅降低。
提高单车利润不是说非要涨价,因为其实有比提高售价更好的办法,比如说”无感减配“。这种方法可以贯穿一个车型的整个生命周期。比如我们熟知的真皮换革、取消各种功能、换材质、减少智能钥匙、换轮胎这些。比如ID4,新出的车都要换韩泰的轮胎了。
纯电平台造电动车的,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过有盈利的,就是个亏多亏少的问题。当然了,特斯卖积分这种不算,如果特斯拉要不是靠卖积分,一样是亏。去年,特斯拉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赚了16亿美元,远远超过7.21亿美元的净利润。还不算上海的地和生产线简直跟白送似的。
但是无论你亏不亏,钱还得继续砸,首先你的生产线就需要疯狂的砸,你要有基础设施,比如各种充电桩设施,蔚来的的换电站等都是需要烧钱的。这钱不烧还不行,不烧钱你就没有竞争力。比如说极端情况下,如果家里没桩的,特斯拉目前来说就是最方便的,这得益于特斯拉的公用基础设施铺得很开。如果没有专属的充电网络,那用户就需要跟网约车抢充电桩,尤其是在3、4线城市,整个城市可能就那么一两座充电站。
话说回来,没人嫌利润小,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电池成本和其他方面的都降了很多。实际上电动车的利润是非常的大的,定价往往也虚高。尤其是像IX3,EQC这种油改电的平台。价往死了定,然后再动不动就来个降八万十万的。他们敢这么干,是因为他烧钱的时候有燃油车顶着,利润都是来自燃油车。
站在蔚来的立场上看,毛利率拉正之后最终还是需要盈利,如果车型降价那这个周期会无限延长,再加上换电站这个无底洞,猴年马月才能盈利。本身蔚来和理想这种都是小众市场,说句不好听的,卖这么股,要不是真有信仰的,一般人还真接受不了。
所以啊,毛利为负的时候,没有降价空间,毛利为正的时候,更没有的降价的空间。我还得持续烧钱为车主服务呢。
去年,李老板说:蔚来的毛利还为负,没有降价空间,所以只能做好产品和服务。这话刚说没几天,蔚来就宣布调整ES6的配置。。。。。。
在普遍降价的今天,保持官价甚至加价是一个难得的品质。这意味着产品和品牌处在一个非常强势的时段。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对钟薛高的品牌分析。
钟薛高一根十二三块钱。比蒙牛伊利等国内冰棍更贵,甚至略微高于梦龙。它的味道吧,按照一些盲测结果来看,的确优于一般不到5块钱的国产冰棍,但一般认为不值得两三倍的价格。而这就是钟薛高的聪明之处,它比国产冰棍贵了一大截,但其实人们也都买得起。而且正因为贵,人们甚至还会觉得更好吃。
这就像当年AKG的K3003刚出来卖六七千的时候简直是天降神器,真正的杂食女毒大编制通吃。后来逐渐降价,不到4k了,这时候就有声音说这耳机这不行那不行了。
回到汽车市场。
早些年的奔驰就不怎么优惠,最近一年不知道是因为大意了还是什么,因为自己作死换1.5T,突然市场不买单了。本来E把A6按地上打,现在甚至被A6打平或反超。然后E也不讲武德,放大了优惠。
最近新一代的宝马4系上市,听去看过车的朋友回来说加价4万。本身相较上代已经压低的定价、漂亮的姿态,惊世骇俗的大双肾…消费者嘴上说不好接受,身体却很诚实。
再比如一些奔驰和丰田、雷克萨斯,加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都有耳闻。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有一些“仅此一家,别无二店”的独特产品。奇货可居的产品使得市场失去理性,而丰田和奔驰也乐得躲在经销商背后多赚一些。类似的情况可以在手表市场上看到更多,比如被炒起来的水鬼和涨价很多的某些二三类品牌。
反面例子就是疯狂打折的沃尔沃和捷豹。尤其七折豹,路上的能见度也就一般般。奥迪因为有A3这么一个下探到十几万市场并和高尔夫同平台的车型就已经被疯狂diss品牌不行了。
蔚来的情况其实很像钟薛高。你说体验吧,似乎的确比其他国产品牌更好一点,但是否能站上比其他品牌高十多万的价格,单从产品本身来说是值得商榷的。
坊间传说耗资八千万,邀请车主和媒体免费看梦龙(不是冰棍,是乐队)国内首唱的品牌发布会、在各大城市市中心搞起来,专门给车主享受的NIO House等。这些略有逼格但实际分摊到每个人身上成本并不高的额外体验是这些人很看中的。
条件一般的消费者对在太古汇和上海中心附近过周末没有什么想法。真豪车的车主则会自己买到能到后台与Dan Reynolds合影的VIP票,有活动需要则会选择更私密的会所乃至会员制俱乐部。而只有这些小富而不贵的中产消费者才会在乎这些有价而不贵的额外体验。类似的还有网红店铺打卡、轻奢服饰买买…这种需要花点小钱可以买到的体验是中产小资们试图区分自己和一般“劳苦大众”主要手段。
所以蔚来绝不能让自己的产品与国内这些“解决刚需”的品牌——比如荣威、比亚迪、威马等在价格上出现重合。它必然是定位更高的,这样才能保持品牌调性,并维护好利润率与客户的…(你懂的)。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