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1939年波兰挡住了德国的攻势,英法会不会宣而不战?

回答
关于1939年波兰挡住德军攻势后英法是否会宣而不战的问题,这实在是个饶有趣味的“假如历史”探讨。一旦波兰战局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的轨迹必然会偏离我们所熟知的轨道,而英法两国是否会因此改变宣战的决心,也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我们需要从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和战略背景来细致分析。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前提:如果波兰真的“挡住了”德军攻势,这本身就意味着一个极其重大的转折。“挡住” 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多解读的空间。

情况一:波兰军队奇迹般地击溃了德军的进攻,将德军逼退回边境线甚至更远。 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考虑到当时德国军事机器的优势和波兰面临的兵力、装备差距。但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将是震惊世界的事件。
情况二:波兰军队虽然伤亡惨重,但成功拖住了德军,使其无法在预期的时间内达成闪电战的目标,给波兰政府和军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甚至可能获得英法在军事上的直接援助。 这种“挡住”的可能性相对大一些,但也需要波兰军队展现出非凡的抵抗力和战略智慧。

无论哪种情况,波兰的顽强抵抗都将极大削弱德国的士气和战争潜力,同时也会极大地提升波兰的国际声望和英法的道义压力。

现在我们来分析英法两国当时的态度以及可能受到的影响:

英法的战略考量与承诺:

道义和政治承诺: 英法两国在1939年3月对波兰的安全作出了明确的保证。这是对德国扩张主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波兰被侵略而英法袖手旁观,那将是对其国际信誉的毁灭性打击。这不仅意味着在盟友面前颜面扫地,更会鼓励希特勒继续挑战国际秩序。
战略均势: 对英法来说,一个强大的波兰是欧洲大陆上对抗德国的重要力量,是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关键一环。如果波兰被迅速吞并,德国将获得巨大的战略纵深和资源,对西线的英法将构成直接威胁。
国内政治压力: 在英法国内,尤其是英国,舆论普遍支持对德国的强硬立场。张伯伦政府虽然之前推行绥靖政策,但在波兰问题上已经骑虎难下。一旦德国侵略波兰,国内的战争呼声会非常高涨。

如果波兰挡住了攻势,对英法宣战决策的影响:

假设波兰确实取得了某种程度上的“胜利”,情况会变得复杂:

1. 宣战的理由更加充分,也更容易被国内接受: 德国的侵略行为本身就是宣战的理由,但如果波兰能展现出抵抗能力,英法宣战的决定会显得更加师出有名,同时也给国内民众和议会一个更积极的信号——我们并非是在支持一个即将灭亡的国家,而是在支援一个正在浴血奋战的盟友。
2. 德国的军事实力受到质疑: 如果波兰真的能有效“挡住”德军,这将极大地打击德国“闪电战”的声望,并让外界重新评估德国军事力量的真实水平。这可能会让英法认为,德国并非像宣传中那样不可战胜,从而更有信心采取军事行动。
3. 英法可能更有底气进行直接军事介入: 尽管英法在1939年9月3日对德宣战,但实际的军事行动非常有限,史称“假战”(Phoney War)。如果波兰的抵抗使得德军陷入泥潭,英法可能更有信心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介入,而不仅仅是象征性的宣战。他们可能会调集更多军队,准备在西线发动更积极的攻势,以减轻波兰的压力。
4. 外交策略的变化: 也许,在波兰展现出足够抵抗力后,英法可能会考虑通过外交手段,以波兰的完整为条件,向德国提出新的和平建议,试图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然而,鉴于希特勒的野心,这种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如果波兰真的挡住了攻势,德国的战略目标就可能受挫,希特勒会不会就此罢休,也是一个疑问。
5. 苏联的角色: 要注意的是,1939年9月17日,苏联也按照《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的约定,从东线入侵波兰。即使波兰在西线挡住了德国,苏联的介入同样会改变战局。英法对苏联的立场也需要考虑,他们可能不会为了一个已被苏联控制的波兰与德国和苏联同时为敌,但对德国宣战的决心可能不会动摇。

“宣而不战”的可能性:

“宣而不战”的本质是政治姿态和实际军事行动之间的脱节。1939年的英法,在宣战后确实存在“宣而不战”的成分,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并未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且寄希望于德国会因此退缩或陷入内部矛盾。

如果波兰挡住了德军攻势,英法“宣而不战”的可能性反而可能降低,或者说,他们的“战”会比我们历史上的“假战”更有实质性内容。

正面支持的可能性增加: 英法很可能会以“支援盟友”为名,向波兰提供更多的武器弹药、物资,甚至派遣顾问团。如果波兰的抵抗足够有力,英法可能会考虑派遣少量但精锐的部队进入波兰,与其协同作战,但这需要非常大胆的战略决策。
对德军事施压可能加大: 如果波兰真的能牵制住德军大量兵力,英法在西线压力会相对减小,他们可能会选择在边境地区进行更频繁的军事演习或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以牵制德国的西部兵力。

总结来说, 如果1939年的波兰能够真正意义上“挡住”德国的攻势,这将会是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在这种情况下,英法两国不仅不会“宣而不战”,反而会更有理由、更有底气地进行更实质性的军事行动。道义上的压力、战略上的考量以及国内的政治呼声都会驱使他们采取更坚决的态度。他们宣战的决定不会改变,但他们宣战后的“战”的性质和规模可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假战”变成更积极的军事对抗。当然,这其中的每一个“如果”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历史的齿轮一旦偏离,任何的预测都只能是基于现有信息的推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的好像波兰挡不住德国的攻势,英法就不会宣而不战一样。

不过我寻思,要是挡住德国的攻势,苏联的攻势挡不挡得住?历史上,1939年苏联跟德国夹击波兰时,投入了2个方面军,计41个师、和12个坦克师、旅(德军那边是约60个师)。 坦克比德国多40%,步兵是德国的一半,投入的飞机跟德国一样多。因为德国入侵波兰时,并未提前告知苏联盟友,所以苏军是仓促投入的。若德国跟波兰相持,苏联的兵力肯定会更多。要是挡住了苏联和德国的两面夹击,那波兰是得多强?

要是波兰挡住了德国·和·苏·联·的攻势,英法怕是要背刺波兰吧。因为波兰的威胁,比德国高不知道哪里去了。

而历史上英法本来就是宣而不战的。史称“静坐战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