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三代,110102
准备父母驾鹤以后离开北京。
北京物价真的很高,高的简直离谱。
我经常想如果不是爸妈在北京有房,我可能在北京半年也生活不下去。
就我一个月这点工资,年薪+补贴+奖金税后勉强一年10个多一点。我觉得我就比火星救援的男主多一个不会被风刮走的房子,在北京活的基本没有生活体验。
我算了算,去年2021年我的非硬性支出几乎不到1000。从我家走着到西单大悦城不到7分钟,但是去年1年内我去西单大悦城的次数不到5次,有一次是因为工作需要去探店,有两次还是天冷穿过街天桥去西单商场对面坐公共汽车。
2021年最高的一次消费就是在无印良品买了一件夏天穿的西服外套,肉疼了一个月…
平时出门能骑车就不坐公共汽车,能坐公共汽车就不坐地铁,能坐地铁就不打车,非要打车去的话就找遍理由能不去就不去。
1年内花钱在外面吃饭过50绝对不会超不过5次。约饭约玩约电影之类的任何室外活动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出去吃饭也是一个人去麦当劳花12块钱吃个双层吉士汉堡+可乐。
而现在又多了个好理由:腰突症不能旧坐旧站走远路,完美远离社交。
至于女朋友,结婚,生孩子?女朋友
这辈子都不可能找女朋友的。
开玩笑,我玩了4年的手游纸片人老婆都是拿官方发的石头和票白嫖的。
说到北京让我留恋的地真的想不出来还有些什么。
小时候喜欢去的月坛滚轴溜冰场拆了;和同学逃学去的网吧拆了;偷偷攒钱买魔兽点卡的书报亭没了,卖1.5一瓶北冰洋的小卖铺撤了,和前女友第一次初吻的小公园也推平建成了公寓;就连以前生活过的爷爷姥姥奶奶家也全被城改一波抹平。
有时候我梦醒都在想小时候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地是真的存在过,还是光阴和回忆夹杂编织的臆想。而其真否也将是我永远无法验证的谜。
我想唯一能验证我在北京生活的印记就是我的父母,还有我现在住的家。至于父母离开以后我连和北京最后的一点人情牵挂也被切断了,我也没自作多情多自己有多被人需要。
毕竟成年人之间的关系,纯粹的情感能有多少呢?
思来想去唯一让我还坚持在北京的理由就是父母岁数大,身体不好,守着北京的医疗资源不愿意去外地。
而且我也没时间和精力再去外地融入当地,重新建立关系网,生活圈。
所以我才准备父母走后把能该处理的处理了,能卖的卖掉,然后轻装离开北京。
老说30而立,40不惑。
30没立起来,倒是先不惑了
这30年让我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就不是努力拼搏的命。
不求上进,将就凑合似乎已经写进了我的DNA里,
除非回炉重开基本改不了。
我也想明白了。
父母走了以后我差不多也就5,60了。
自己也没打算靠吃药插管活到百八十岁。
到时候把能卖的一卖,就去周游世界,走到哪算哪,死在哪就是哪。
也挺好的。
那天坐地铁,突然听懂了宋胖子的歌词
“ 我已不会再对谁
满怀期待
我知道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遗憾
所以 你好 再见 ”
跟你陈述一个事实,我小初高中同学已经有将近一半人定居海外了。
从小学其实就已现端倪,只是当时太小不明白,现在回想起来人家家长早就规划好了。小学时有几个同学,经常按月不来上学,后来得知有的陪父母驻外,有的去非洲参加公益活动,有的去美国名校参加游学参观,到了六年级时更加明显,全年级一半以上的人公共英语过了1级,1/6的同学过了2级,最高的一个达到了3级,他母亲是人大附英语老师,早就把路子想好了(所以最近沸沸扬扬的谷妈妈不是个例,也是千千万万中成功的一例,有见识的家长真是早就规划了,只不过孩子学习外其他天赋没有这么强)无奈我是小县城来的北京家里人思路都不够开阔。
中考高考更加明显,中考前有几个学习不错的同学突然不来了,老师说现在每天上午学游泳,下午学英语要去国外读高中,
到了高中趋势变得十分明显,高中有一天玩的很好的朋友突然说明天我就要去美国了…现在在华尔街,高二开始很多同学都在为了SAT焦头烂额,到了高考的时候,我们全年级少了1/4的人。我们学校还只是区重点,听说有些市级重点校,年纪前两百名左右以外的直接劝出国留学,因为会影响清北率,这出去的几百人等于是被劝在国外。
大学研究生阶段更不用说了,打开朋友圈全都是美国澳洲英国的打卡点。
现在工作六年了,我发现周围已经见不到什么北京同龄土著了,跟稀有动物似的,以前觉得外地人很少,现在反之,全单位五百多号人就我一个北京男的,谈过几个女友全是外地的。
所以,我觉得北京其实就是跳板,对于很多人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什么都挡不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外地人流动进京,变成北京人,北京人再流动出国生活,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那么你觉得北京人会离开北京吗?
100平米的70年产权加公摊的北京高层,可以换两至三栋奥兰多的150-200平米的永久产权带前后院House,换你你怎么选?
不光北京的土著们不在了。
早在2005前后,上海的土著年轻人,就很少在上海了,当时据说35%的年轻人在海外。
连对外经贸活跃的苏州都同样的趋势,但是据说苏州的特点是出去的大部分是女孩子,在苏州找土著女孩子听吴语软词,已经不容易了。
20年疫情的新闻报道忘记了?4万多中国出生的(搞不清楚是不是中国籍咯)小xio生想回国避风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