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没人聊实业,比如制造业?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确实,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和信息爆炸的环境下,当我们谈论“热门话题”时,常常会发现制造业或更广义的“实业”似乎总是被边缘化,没有获得与之重要性相匹配的关注度。但实际上,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多重原因,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信息传播、以及人们的关注点转移等多个维度来分析。

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为什么很少有人热烈地“聊”实业,尤其是制造业:

一、 信息的“光鲜度”与传播门槛:

科技与互联网话题的天然吸引力: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从AI、区块链、新能源到互联网产品和应用,这些领域的信息更新快、概念新颖,容易引发讨论和好奇。比如一个新发布的AI模型,一个颠覆性的APP,它们能直接触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甚至未来的想象。制造业的信息更新速度相对较慢,且很多核心技术和工艺是高度专业化的,不易被非行业内人士理解和传播。
娱乐化和情感共鸣的缺失: 互联网传播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容的娱乐性、故事性或情感共鸣。制造业的很多环节,如精密加工、流水线作业、材料科学等,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显得枯燥、抽象、技术门槛高。你很难用一句话就讲明白一个复杂的精密机床的原理,也很难让大家对一个新合金的研发过程产生强烈的“追剧”感。
缺乏“酷”的标签: 相较于光鲜亮丽的科技公司CEO、风投大佬、或是热门行业的创业者,制造业的从业者,尤其是工人,在公众认知中可能更多是“勤恳”、“辛苦”、“幕后”的形象,缺乏能够迅速吸引眼球的“酷”元素。这种刻板印象也会影响人们的关注意愿。

二、 经济结构与社会价值的认知错位:

“脱实向虚”的趋势影响: 尤其是在一些发达经济体或正在转型的经济体中,金融、互联网、服务业等“虚拟经济”或“高附加值服务业”常常被认为是更具潜力和更“赚钱”的领域。媒体和资本的关注点也往往会随之转移,更容易聚焦于那些快速成长、资本运作频繁的行业。
利润率和增长预期的差异: 相较于一些科技公司动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市盈率和快速的增长预期,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率可能相对较低,增长也更为稳健但缓慢。这种经济特征使得它在资本市场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也就减少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
社会价值的隐形化: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这种重要性更多体现在宏观层面,如就业、GDP贡献、国家安全等,而非微观的、人人皆可感知和参与的日常话题。人们很容易感受到一款新手机带来的便利,却很难意识到支撑这款手机生产的背后有多少精密的制造业环节。
对“创新”的狭义理解: 大众语境下的“创新”往往与颠覆式科技、互联网模式创新联系在一起。而制造业的创新,更多体现在工艺改进、效率提升、材料升级等方面,这些创新虽然同样重要,但其影响更为渐进,传播时也更难引爆眼球。

三、 信息传播的渠道与内容偏好:

社交媒体的特性: 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B站等)以短平快、碎片化、强互动为特点。那些能够引发即时情感反应、易于理解和分享的内容更容易获得传播。制造业的深度内容很难适应这种传播模式。
媒体的商业逻辑: 媒体需要吸引流量和关注度来维持生存。他们自然会倾向于报道那些更容易吸引眼球、引发讨论的话题。如果制造业的报道很难获得足够多的点击率和互动,媒体自然就会减少这方面的投入。
缺乏易于大众理解的叙事角度: 讲述一个关于制造业的故事,需要将复杂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转化为大众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情感连接。这需要专业的媒体人和内容创作者去挖掘和构建,但这样的内容创作本身就需要投入和专业性。

四、 人们关注点的自然转移:

个人生活体验优先: 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容易谈论与自己生活体验直接相关的事物。今天用的APP有什么新功能?哪个明星有什么八卦?哪款游戏好玩?这些话题更容易引发共鸣。制造业的产品虽然是生活的支撑,但其生产过程和价值链,对于普通人而言,距离生活体验相对较远。
对“制造”的印象固化: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制造”仍然等同于低端、劳动力密集、污染等负面标签。尽管现代制造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但这种固有的印象仍然存在,阻碍了人们对其进行更深入和积极的关注。
缺乏参与感和表达欲: 在互联网上,人们热衷于分享观点、参与讨论、表达情绪。制造业的话题相对缺乏这种参与感和表达的空间。你很难轻易地对一个复杂的制造工艺发表个人观点,或者就此进行激烈辩论。

五、 行业自身的传播策略与心态:

低调务实的企业文化: 许多优秀的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其企业文化往往是低调、务实、专注于生产和技术本身,不太擅长或者不屑于进行大规模的、吸引眼球的宣传。
专业领域的壁垒: 行业内部的交流往往是在专业论坛、展会、学术会议等场合进行,这些交流相对封闭,不向大众开放,也就不容易被外界感知。

总结来说,无人“聊”实业,尤其是制造业,并非因为实业不重要,而是因为:

信息传播的“门槛”和“吸引力”问题: 制造业的很多内容不易理解、不够“光鲜”,难以在碎片化、娱乐化的互联网环境中获得病毒式传播。
经济与社会价值认知的错位: 资本和媒体的关注点更倾向于“看得见”的、增长迅猛的领域,而实业的价值更宏观、更基础。
传播渠道与内容偏好的不匹配: 社交媒体的特性不适合深度、专业的制造业内容,而媒体的商业逻辑也使其优先选择高流量话题。
大众关注点的转移和固有认知的影响: 人们更关注与自身生活体验直接相关的事物,对制造业的固有印象也未完全改变。
行业自身传播策略的局限: 务实的企业文化和专业领域的封闭性也限制了其在大众视野中的曝光。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信号,例如一些科技博主开始关注智能制造的进展,一些纪录片开始挖掘中国制造业的“大国重器”,以及国家层面也在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随着未来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我们或许能看到更多关于实业的积极讨论和关注。但要让它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仍然需要克服很多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都是聊着网络方面的,或者是逼格比较高的东西
user avatar
都是聊着网络方面的,或者是逼格比较高的东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确实,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和信息爆炸的环境下,当我们谈论“热门话题”时,常常会发现制造业或更广义的“实业”似乎总是被边缘化,没有获得与之重要性相匹配的关注度。但实际上,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多重原因,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信息传播、以及人们的关注点转移等多个维度来分析。.............
  • 回答
    这事儿,谁没遇上过?聊得好好的,突然就告诉你:“我脱单了。” 像块砖头拍在你心头,嗡一下,晕乎乎的,接着就是一连串的问号。这背后到底藏着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咱们先从最直接的可能说起:人家本来就有对象,只是你不知道。你觉得聊了很久,那是你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把自己.............
  • 回答
    “没人动方方”这个说法,其实是一种比较笼统的表述,它背后包含了许多层含义和复杂的现实情况。要理解为什么“没人动方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一、 法律层面的保护与限制首先,在中国大陆,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尽管这种保护的边界和实际执行情况存在争议。 言论自由的宪法保障: 中华人.............
  • 回答
    李子柒“没人看出她化妆种田”这个说法,实际上触及了观众对其视频内容真实性的一种解读和期望。之所以大多数观众似乎没有意识到她化妆种田,背后有多个层面的原因:1. 视觉呈现与艺术化处理的高度统一: 妆容的自然感与“伪素颜”: 李子柒的妆容非常讲究“自然”和“伪素颜”的效果。她的妆容特点是: .............
  • 回答
    关于《艾尔登法环》里的梅琳娜,说“没人喜欢”可能有点绝对了,毕竟每个玩家的喜好都不同。但从社区讨论和普遍感受来看,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玩家对她不太感冒,甚至可以说有点意见。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原因也不是单一的,很多方面都有涉及。首先,最直接的一点,可能就是她作为开局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游戏一上来,我们就遇.............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挺接地气。要说为什么没人写东北人是霸道总裁的小说?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社会文化因素和创作习惯的微妙碰撞。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先聊聊“霸道总裁”这个概念在中国言情小说里是怎么火起来的。“霸道总裁”这形象,怎么说呢,一开始可能是舶来品,受日本少女漫画、欧美言情剧的影响,后来被国内作者.............
  • 回答
    你提到的“衡中”可能指的是衡水中学,中国一所非常著名但同时也备受争议的超级中学。关于“为什么没人制裁衡中”,这个问题触及了教育体制、社会价值观、地方政府利益以及舆论监督等多个复杂层面。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理解“制裁”这个词的含义。在国际关系语境下,“制裁”通常指一个国家.............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你可能也注意到,在游戏或者小说里,杰洛特冥想的时候,似乎总能安然无恙,很少有人或者怪物趁机下手。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而且都挺实在的,一点也不玄乎。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杰洛特并不是真的“任人宰割”。你看他冥想的时候,虽然闭着眼睛,但他的巫师感官可不是摆设。那些经过严酷训练和药剂.............
  • 回答
    之所以人们很少因为“烂尾”去批判《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原因非常复杂且多方面,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历史的偶然性与艺术的必然性之辩: 历史的“未完待续”: 《三国演义》描绘的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而那个时期的历史本身就不是一个戏剧性的、一个明确的“终点”。它以司马炎统一中国,西晋建.............
  • 回答
    “这,就是铁甲”作为一档中国原创的机器人格斗类电视节目,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关于“为什么没人说它抄袭”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节目模式的独特性与市场空白: 机器人格斗的竞技性与娱乐性结合: 尽管世界上存在一些机器人格斗的比赛和活动(如美国的BattleBots,英国的Robot.............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国际关系中一个复杂且常常被忽略的层面。要理解为什么围绕美国“给世界添麻烦”的指责声浪似乎不如对其他国家或实体的指责那样铺天盖地,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剖析。首先,得承认的是,“麻烦”的定义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和视角差异。 什么是麻烦?是经济冲击?是政治干预?是文化侵蚀?还是环境破.............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也很实在。确实,我们看到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开放世界手游,但要说完全抓住《艾尔登法环》(Elden Ring)那种独特味道的,还真不多见。这里面原因可不少,咱们掰开了细说说,保证不像是机器生成的。首先,得先明白《艾尔登法环》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它成功的核心是什么。魂系游戏(Soulsli.............
  • 回答
    猪奶确实不像牛奶或羊奶那样被广泛消费,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解释:1. 生产效率和成本问题: 产奶量低且周期短: 相比于牛或羊,母猪的产奶量相对较低,而且泌乳期也较短。母猪通常只在哺乳仔猪的20天到4周左右的时间内产奶,之后就会停止。这使得收集和储存猪奶的窗口期非常有限。.............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破产姐妹》中一个颇具争议的角色——韩光灿(Han Lee),以及他如何被塑造以及观众对此的反应。很多人确实认为韩的角色存在刻板印象和潜在的歧视性描绘,但为什么“没人吐槽”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而且这其中的复杂性值得细细道来。韩的角色设定:为何引起争议?首先,我们得看看韩这个角色的核.............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没人想去绵阳九院”这个问题,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因为它触及到了很多人在选择医院时会考虑的各种因素。不过,如果说“没人想去”,这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了,毕竟任何医院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吸引力。但我们不妨从一些“可能让一部分人犹豫”的角度,来仔细梳理一下,看看绵阳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九.............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仔细想想,现实中没那么简单。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有人大张旗鼓地培养克隆人来替代人类工作?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现实的、道德的和技术上的障碍,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从技术层面来说,尽管我们在克隆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培养出一群能够胜任各种工作的克隆人,.............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奥托·卡尔尤斯(Otto Carius)这位二战时期德国虎式坦克王牌没有“被推荐”《少女与战车》(Girls und Panzer),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时空的巨大鸿沟。奥托·卡尔尤斯在1978年去世。而《少女与战车》这部动画是在2012年才开始播出。两者.............
  • 回答
    说起李云龙,在《亮剑》这部剧里,他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要问为什么没人“保”他,这事儿得分几头说。首先,得明白“保”这个字在当时那个环境里,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革命队伍里,个人英雄主义虽然受到赞扬,但组织纪律、集体利益才是压倒一切的。你李云龙虽然作战勇猛,屡立奇功,但有时候也确实是“.............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国际政治、历史、地缘战略以及媒体叙事等多个层面。与其说“没人批评西方集体抛弃乌克兰”,不如说这种批评的声音确实存在,但它们的影响力、传播范围以及在主流舆论中的显现程度,与其他声音相比,显得相对有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背后的原因。首先,要明确“抛弃”这个词的含.............
  • 回答
    关于《龙族》系列电影为何迟迟不见踪影,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没人拍”,而是牵扯到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与其说没人拍,不如说是“一直有人想拍,但一直没拍成”。这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大家都很想娶她回家,但因为种种原因,婚事总是被搁置。首先,我们得承认,《龙族》的体量和格局实在是太大了。江南大大的笔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