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没人批评西方集体抛弃乌克兰?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国际政治、历史、地缘战略以及媒体叙事等多个层面。与其说“没人批评西方集体抛弃乌克兰”,不如说这种批评的声音确实存在,但它们的影响力、传播范围以及在主流舆论中的显现程度,与其他声音相比,显得相对有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背后的原因。

首先,要明确“抛弃”这个词的含义。如果指的是西方国家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对乌克兰的支持完全停止,那显然不是事实。自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巨额的军事援助、人道主义援助和经济支持,并在国际场合对俄罗斯进行了严厉的制裁。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集体抛弃”并不成立。

然而,如果“抛弃”指的是未能阻止俄罗斯的侵略,未能彻底击败俄罗斯,或者未能以乌克兰希望的方式结束冲突,那么批评的声音就相对容易理解了。这种批评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期望: 在冲突初期,许多人,包括一些乌克兰民众和支持者,可能期望西方会提供压倒性的军事力量,迅速击败俄罗斯,从而以一种“彻底胜利”的方式结束战争。这种期望可能受到历史事件,例如冷战时期西方对苏联的强硬立场,以及对现代西方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信任的影响。
现实: 然而,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西方国家虽然提供了大量援助,但同时也非常谨慎,极力避免直接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这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种“有限介入”的策略,虽然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是明智的,但却可能让一些人觉得“力度不够”、“畏手畏脚”,甚至被解读为一种“不够彻底”的支持,从而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2. 战略考量与妥协:

核威胁: 俄罗斯拥有核武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任何可能导致与俄罗斯直接军事对抗的行动,都必须考虑核升级的风险。西方国家在援助乌克兰时,无疑会将这一风险纳入其战略决策中。这种审慎,虽然是基于现实的考量,但却可能被批评者视为一种“软弱”或“不敢冒险”,从而影响到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和方式。
全球经济影响: 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以及持续的战争,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显著影响,包括能源价格上涨、供应链中断、通货膨胀等。一些国家或群体可能会因为这些负面影响而对援助乌克兰产生疑虑,或者认为西方国家在考虑自身经济利益时,可能“不够坚定”地支持乌克兰。
外交与谈判: 在某些阶段,国际社会曾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这些外交努力,尽管可能未达预期,但在某些批评者看来,可能被解读为西方国家在“牺牲乌克兰的利益去寻求和平”,或者在“给俄罗斯喘息的机会”。

3. 媒体叙事与公众认知:

主流叙事: 尽管存在各种声音,但当前西方主流媒体对乌克兰的支持总体上是比较明确和一致的。这种叙事往往聚焦于乌克兰的抵抗精神、俄罗斯的侵略罪行,以及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道义责任。
批评声音的传播: 那些批评西方“不够给力”、“抛弃乌克兰”的声音,虽然存在,但在西方主流媒体平台上可能不会占据主导地位,或者会被置于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这些声音可能更多地存在于社交媒体、特定政治派别的言论中,或者在非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它们的影响力受到传播渠道、受众接受度以及政治立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抛弃”的定义模糊: “抛弃”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语,它往往预设了一种完全放弃的立场。如果批评者对西方援助的“力度”、“方式”或“目标”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即使援助仍在继续,他们也可能用“抛弃”来表达其不满。

4. 长期战略与短期目标:

长期战略: 西方国家可能将支持乌克兰视为一个长期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削弱俄罗斯的地区影响力,维护国际秩序。这种战略可能需要逐步推进,而不是采取一蹴而就的激进手段。
短期目标与压力: 然而,乌克兰和一部分国际舆论可能更侧重于短期目标,例如收复失地,或者对俄罗斯实施更具破坏性的打击。当短期目标未能实现时,就容易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5. 国内政治因素:

政治极化: 在一些西方国家内部,对乌克兰战争的支持和援助也存在政治分歧。一些政治派别可能会利用对战争援助的讨论来攻击执政党,提出质疑,这也会间接形成“西方集体抛弃”的论调。例如,某些国家内部的“疑欧派”或“孤立主义”倾向,可能会放大对援助的批评声音。
经济压力: 国内经济压力,如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等,也可能成为批评者质疑对乌克兰援助规模和持续性的理由。他们可能会认为,国家应该优先解决国内问题。

总结来说,认为“没人批评西方集体抛弃乌克兰”可能是一种不完全准确的说法。批评的声音确实存在,但它们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主流舆论中的影响力相对有限:

西方国家确实在持续提供大量援助,使得“完全抛弃”的说法站不住脚。
西方国家在战略上采取谨慎态度,避免直接冲突,这虽然是基于现实考量,但可能被批评者视为“力度不够”。
媒体叙事倾向于聚焦支持乌克兰,而批评声音的传播渠道和影响力相对较弱。
“抛弃”的定义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情感色彩,不同人对“足够的支持”有不同的标准。
国内政治和经济因素也会影响公众对援助的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声音。

因此,与其说“没人批评”,不如说这种批评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和多样的媒体环境中,其声音的响度和穿透力相对被其他因素所制约。对乌克兰的援助是一个持续演变且充满争议的过程,各种声音的出现,都反映了这场冲突及其周边关系的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台湾省1450逼的


为避免部分网友不理解,我说下事情前后。3月3号,台湾省发生停电,涉及500万户,台湾省两千多万人,差不多是全省停电吧。当天,网络风气一下子好转。微博:听说女拳停了,风气还变得很正。知乎:热榜上的引战钓鱼话题以及令人焦虑的话题,迅速从热榜上滚下去,换上来的是对俄乌战争的讨论,还有印度在外网声援俄罗斯的新闻。


中国网民炸锅了。台湾省民进党雇的网军,即1450,通过有组织的发言,已经能伪装成国内舆论主流,把国内的中文社区搞得乌烟瘴气。从那几天对比来看,1450有能力随意霸占知乎和微博热榜,此外,微博上的女拳、知乎上的反俄党实际主要是1450。对这事不太了解的,可以搜索台湾停电(3月3号的)以及印度声援俄罗斯的新闻或知乎问题。


之后大家对疑似1450颠倒黑白的言论,会写一句“来电了?”


一是表示对1450颠倒是非黑白、污染网络环境的谴责;二是打上标记,提醒普通网民这个言论是收钱才写的,具有极大的误导性;三是靠海量标记,告诉大家,1450已经渗透全网了;四是表达对台湾省基建的关注


这个问题是3月7号凌晨提的,说明1450已经收钱并完成组织,又上线洗地了。不止是内地的简体中文社区,港澳台的繁体中文社会和外网的英文社会,也遭到1450有组织的洗地。


台湾省民进党网军1450的每年总经费,保守估计有几百亿元。前几年爱奇艺营销费用每年几十亿,爱优腾都差不多,以及各路明星买热搜热榜,加起来估计是几百亿元,才把知乎微博等等热搜热榜包了个遍。现在1450也能这么干,估计也花了大价钱。因此,估计民进党花了应该有几百亿元在1450上了。


台湾省每年财政收入为3000+亿元,上文提及1450每年几百亿元的总经费,在这财政收入中是无法忽略的,但从什么地方花出去的,就不太好找数据了。我个人认为可能至少来自两个地方,一是军费二是外交费用。台湾每年花了800亿元在军费上(教育为900亿),而台湾百姓只骂台湾买过期武器,而不骂军费高,这就很疑惑了,过期武器才几个钱,不应该去怀疑这800亿军费吗?极大可能1450经费出在这儿了,毕竟1450也算网军或者心战部队。至于台湾所谓的外交经费,台湾所谓的邦交国,从蔡英文上台到现在少了五六个,但据说外交费用仍在上涨(没找到数据来源)。注:本文的货币单位“元”指人民币元,不是新台币,人民币台币汇率可以按4.5去换算,台湾同胞自行计算。


————————————————————————————————————


结合评论区,解释为什么断电后1450就没法发帖


对于普通1450来说,断电情况下1450没法码字,这是台湾发电的基建问题。就算不开挂、不用人工智能,哪怕1450真是一个字一个字码上去发帖的,那电脑码字比手机快得多了,台式机比笔记本更便宜,所以最后1450一定会用最高效便宜的方式,即用台式机发帖的,此时停电就意味着强制停工。形象点解释,1450和码农都靠敲键盘为生,虽然手机敲代码已经能做到了,但没有码农会用手机敲代码的。


对于高级1450(即某些大V、NGO发言人等),断网情况发不出消息,这是台湾网络的基建问题。高级1450,那天也不吭声了,这就很奇怪了。他们可以用手机码字应急,慢点就慢点呗,但没人说话,合理解释是断电导致断网了,台湾省的网络很可能备用电池不足或者压根就没有,以至于断电后网络很快就崩了。解释一下通信专业知识,信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需要经过长达几千至上万公里的网络线路,只要其中一个节点停止工作,信息就卡住不传了。没记错的话,网络节点和基站等都会有备用电池吧。东北人可以在评论区上说下,之前东北停电后东北的网络撑了多久。或者台湾人说下断电后台湾还能上网吗?这大概就能看出东北网络和台湾网络在备用电池上的冗余差异了。


声明:评论区如果想反驳我,麻烦先说一句“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后再发表意见,不然大家可以默认是1450在洗地。


——————————————————


注:经评论区指正,声明改为原话。以下附上百度关于台湾省和台湾地区的解释:


台湾省,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纵跨温带与热带。人口约2341万,超过70%集中在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台北都会区最大。

中国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以及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丘等岛屿,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包括: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6个台湾当局“直辖市”,基隆、新竹、嘉义3个市,新竹、苗栗、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屏东、台东、花莲、宜兰、澎湖、金门、连江(马祖)13个县。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user avatar

美国对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钟声)——从乌克兰危机看美式霸权①(3月29日)

拱火浇油是在为政治解决制造障碍(钟声)——从乌克兰危机看美式霸权②(3月30日)

冷战思维导致破坏性恶果(钟声)——从乌克兰危机看美式霸权③(3月31日)

user avatar

有这样一个国家,正在打着解放旧国土的名义侵略另一个国际社会承认的独立国家。被侵略国家的空军在战争初期就被侵略者摧毁殆尽,她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全面落后于侵略者,而侵略者以自己强大的军力为倚仗肆意欺凌甚至杀害被侵略国的国民,数以万计的被侵略国国民正因战乱背井离乡,离开他们生存的家园。

侵略者不仅虚伪地自称正义的一方,而且几乎毫不掩饰自己的扩张野心。可以预料,如果国际社会不加以制止,侵略者还会更加变本加厉。然而,被侵略者虽然居于劣势,但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斗争,她的领袖发誓绝不临阵脱逃,背弃他的人民。

上述这两个国家就是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以色列弹丸小国,在中东横行霸道多年,犯下诸如强占耶路撒冷、屠杀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平民等惨绝人寰的罪行,堪称当代纳粹,百万阿拉伯人因其发动的不义战争流离失所。如今阿拉伯国家无力对抗这个美国的亲爹,因此以色列人不时向巴勒斯坦试射导弹、发动空袭,一旦国际社会转移视线,就不断蚕食巴勒斯坦国土。

这让我想起了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一步步吞并察哈尔和热河、强迫华北地区自治直到抗战全面爆发的历史。我们爱好和平,坚决反对侵略。谁支持以色列,支持以色列背后的美国野心狼,谁就是支持日本鬼子。这样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必然要走向失败的,以色列必须立刻停止它的不义战争,退还它强行侵占的巴勒斯坦领土;美国在背后给以色列撑腰,已经作为共犯犯下了累累罪行,它必须放弃支持以色列这样的地区霸权主义,否则就无异于是法西斯主义。

自古以来侵略者必遭天谴,以色列和美国侵略主权国家的行为必定失败,拜拉稀和本内特二鼠目寸光,他们两个伪君子已经离倒台不远了。

答完这个题,我感觉我的仿写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user avatar

乌克兰2004年搞颜色革命,掀翻了亲俄领导人。

到现在为止,快二十年了。

这二十年里,上台的都是亲西方的领导人。

这二十年里,人口总数年年下跌。47.5M到41M,一个跌停还有多。

这二十年里,人均GDP起起落落,总体原地踏步。

这二十年里,人均月收入,从90刀增长到410刀,兔子从175刀增长到1000刀。

这二十年里,汽车年均销量从20万跌到10万,兔子从540万增长到2400万。

这二十年里,总用电量,从14吉千瓦时跌到12吉千瓦时,兔子从150涨到600。

以上数据来源均为Global Economic Data, Indicators, Charts & Forecasts


========================================

他们鼓励你上街闹事,出钱出人出舆论,说这是美丽的风景线。反正打得再烂也不是自家国土,

自己家国会被攻下,立马翻脸,这TMD都是暴徒,应抓尽抓。只要有必要,地下室可以身中数枪自杀。

user avatar

为什么没人批评美国抛弃南越?

为什么没人批评美国抛弃阿富汗?

user avatar

因为西方不仅把持着国际话语权,还操控着国内互联网上的“批评的声音”。

声音都握在自己手上,西方当然不会自己批评自己了。于是形成了“没有人批评西方集体抛弃乌克兰”的假象。

尤其是后者,所谓“国内批评的声音” ,其影响力就在我们身边;包括和平人士/启蒙者/1450/普通被煽动者 ”。

眼下这些“批评的声音”正在集火干两件事


第一 :造假

营造“俄军败了,又双叒败了;乌军胜了,又双叒胜了”的虚假声势。简而言之,它们干的就是解放战争时南京伪《中央日报》的勾当。当时国民党各大报纸天天也是充斥着“国军又双叒大捷 朱毛又双叒毙命”的喜报。

可仔细看战线,国军却是在节节败退,最后终于“歼敌一亿 转进台湾”了。


第二 :骂人

这主要是1450在干,核心战术是冒充大陆网友 打着正义旗号花式骂人。

它们是有组织作战 :速度快火力猛,今天还在齐刷刷集体反战,明天就全部变成“声讨城管没人性”去了。

它们大多半夜出击:努力营造出大家白天一开手机,看到满世界都在“反战” 都在“反思”的假象,营造出“所有人”都在狂骂挺俄者的假象。一开始,的确能吓人一跳,让人们一愣,心里嘀咕 “莫非我真的错了?莫非大家都“反战”?”可稍一点开这些人的ID,几乎清一色的三无小号,于是大家就笑了,又他妈“来电了”


1450们的套路大概有这么几步变化

可以概括为“反反反”

即:反战 反思 反咬 反串 反话

1 反战: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

2 反思:

“全世界都反对俄罗斯 中国没朋友”

3 反咬:

绝口不提乌克兰挑衅在前 只骂俄罗斯

4 反串:

冒充网友:“我是大陆网友 却被骂作来电了 “,”

我好委屈,小粉红真可怕”

5 反话:

“一切责任都在美帝” “百分百无脑支持俄罗斯”


可惜,西方国家再嚷嚷,也无非是西欧北美少数几个国家:1450们再鼓噪,无非也是臭水井烂泥塘里一群癞蛤蟆。它们营造出来的声势,往往很快就被网友所识破、所嘲笑、所调侃,让我们一起加油,继续戳穿它们的“舆论把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