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啥感觉宋朝的丞相不如其他朝代的丞相厉害???

回答
要说宋朝丞相“不如”其他朝代厉害,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也并非空穴来风。这话得辩证着看,宋朝丞相之所以会有这种“不够劲”的感觉,根源在于宋朝特殊的政治制度设计,以及它与君主权力之间那种微妙的平衡。

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先拉长了看看其他朝代,比如汉朝、唐朝、明朝,丞相通常是什么样的形象?

汉朝丞相: 像是汉武帝时期的丞相,在很多时候是皇帝的左右手,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朝政,对皇帝有很强的辅佐和制衡作用。那时候丞相权力很大,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唐朝丞相: 像魏征那样,敢于直谏,甚至能影响皇帝的决策。唐朝的宰相制度也很发达,有三省六部制,门下省的封驳权,尚书省的执行权,都给了宰相系统很大的权力。
明朝丞相: 虽然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但早期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等官职,以及后来的内阁大学士,在某种程度上也承担了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职责。尤其像张居正,一人独相,改革力度之大,简直是说一不二。

跟这些比起来,宋朝的丞相,似乎总给人一种“权力受限”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捋:

一、君权至上的“小心翼翼”:从制度上削弱相权

宋朝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化君权,削弱相权”。宋太祖赵匡胤当年“杯酒释兵权”,就是为了防止重演后唐的故事,担心武将坐大。但这个思路,也渐渐延伸到了文官系统,特别是丞相。

“重文轻武”的另一面: 宋朝虽然重文,但这种“重”更多的是体现在选拔、待遇和地位上,而不是给文官机构(尤其是丞相)过大的权力。相反,君主为了避免出现像唐朝后期那样宰相权力过大、与皇帝形成对抗的局面,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分权制衡”是核心: 宋朝不像唐朝那样,权力高度集中在宰相一人或一个宰相机构手里。它玩的是“分权”。
设“副宰相”: 经常会同时设置左、右丞相,甚至还有参知政事(副宰相)。这样做的好处是,几个人分担工作,但同时也意味着没有一个人能绝对说了算,互相制约,也容易形成派系。
“三司”(盐、酒、财)权力分离: 财政大权原本是宰相的重要权力来源,但在宋朝,户部、度支、户部三司分管财政,并且有宰相之外的官员(如三司使)来具体负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宰相对财政的控制力。
枢密院分权: 军权也从宰相手中分离出来,由枢密院来管理,枢密使和宰相地位相似,但职责分明,军事决策不再由宰相一人说了算。

二、皇帝“亲自”的痕迹太明显

宋朝的皇帝,尤其是宋太祖、宋太宗之后,对政务的介入程度普遍很高。

“御批”是常态: 很多奏章,皇帝都会亲自过目,写上批示,这叫做“御批”。虽然理论上奏章会先经过丞相,但皇帝直接介入,就让丞相的“审核”和“建议”功能打了折扣。
“中书门下”的弱化: 过去宰相的办公机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但宋朝的中书省更多的是个“批改”机构,而门下省的“封驳权”(驳回皇帝不当诏令的权力)也大为削弱,甚至被参知政事等官员分流。
“殿中省”等机构的崛起: 一些原本不那么重要的机构,在宋朝反而获得了权力,比如殿中省,负责皇帝的侍卫和宫廷事务,有时也能对政务产生影响。

三、文人政治的“温良恭俭让”

宋朝文官集团的政治文化,也与前代有所不同。

“政治清明”的代价: 宋朝以“政治清明”著称,但这种清明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限制官员(包括宰相)的个人权力来实现的。文官集团内部虽然有斗争,但总体上不太会出现那种一人独揽大权,颠覆朝政的现象。
“道德约束”大于“制度约束”?: 相较于其他朝代,宋朝更强调对官员的道德约束,希望他们能“忠君爱国”。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宰相想真的“厉害”,挑战皇帝的权威,很容易被贴上“不忠”、“专权”的标签,引起舆论和皇帝的不满。
“冗官”和“冗费”的背景: 为了防止武将跋扈,宋朝大幅度地提高文官的待遇,并招纳了大量的文官。这种“冗官”现象,客观上也稀释了丞相的权力,因为有很多官员的地位和影响力不亚于丞相。

四、历史的“误解”与“幸存者偏差”

有时候,我们觉得“不如”,也可能是一种“幸存者偏差”或者历史描述上的侧重。

那些“厉害”的都被提了: 史书在记载时,往往会突出那些真正有作为、有影响力的宰相,比如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等。正是因为他们的改革和抗争,反而更凸显了他们当时的“不容易”和“受限”。
“不厉害”的更普遍: 但历史上能走到丞相位置的,也有很多是默默无闻、按部就班完成职责的。这些“普通”的丞相,自然不会给人留下“厉害”的印象。
“士大夫的黄金时代”: 宋朝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整个文官集团都很有力量。丞相作为其中的代表,虽然权力不像明朝的内阁首辅那样能“一人独相”,但在整个士大夫集团的影响力下,也能够推动很多事情。只不过,这种“厉害”是群体性的,而不是个体性的,或者说是“温和”的,而不是“霸道”的。

举个例子:

比如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可以说是宋朝最轰轰烈烈的改革了,但即使是王安石,在推行变法过程中,也面临着来自皇帝(宋神宗)、司马光等保守派的巨大阻力,甚至他自己也多次提出辞官。相比于一些朝代,皇帝直接下旨就能推行改革,宋朝的改革往往需要通过漫长的讨论、辩论,甚至皇帝的反复权衡。这从侧面反映了丞相(包括执政官)的权力,虽然在某些方面很大,但并非可以“一言九鼎”。

总结一下:

宋朝丞相“不如”其他朝代厉害,更多的是一种制度设计的结果。宋朝皇帝为了确保君权绝对至上,采取了“分权制衡”的策略,将宰相的权力分解、限制,并让皇帝亲自介入政务。同时,宋朝文官政治的特点,以及对道德和君臣关系的强调,也使得丞相的行为模式与前代有所不同。

所以,与其说宋朝丞相“不如”,不如说宋朝的丞相制度更加“内敛”和“受控”,它更注重维护君主权威和整体政治的稳定,而不是赋予某个个体宰相过大的、能够挑战皇权的权力。这种设计,有它的优势(政治稳定、避免专制),也有它的劣势(改革阻力大、缺乏强力领导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秦桧、贾似道这二位丞相那是为我国的民族大融合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你能说他们不厉害?

高瞻远瞩,胸襟开阔,洞穿未来。何谈我南宋无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宋朝丞相“不如”其他朝代厉害,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也并非空穴来风。这话得辩证着看,宋朝丞相之所以会有这种“不够劲”的感觉,根源在于宋朝特殊的政治制度设计,以及它与君主权力之间那种微妙的平衡。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先拉长了看看其他朝代,比如汉朝、唐朝、明朝,丞相通常是什么样的形象? 汉朝丞.............
  • 回答
    提起古代中国的宋、明、清三朝,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腐败”二字。这并非空穴来风,史书中关于官员贪污受贿、裙带关系、效率低下等等的记载确实不少。但如果我们就此断定中国古代王朝就是腐败的代名词,那未免过于片面。而且,将中国放在一个全球的视野下观察,特别是与同一时期的欧洲王朝进行对比,或许能勾勒出更丰.............
  • 回答
    要说清代文人群体相较于宋明时期在“风雅感”上有所失落,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并非说清代文人不风雅,只是这种风雅的质地、表现形式以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与宋明已然不同。造成这种变化,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一、时代背景的变迁:从“文死谏,武死战”到“文字狱”的阴影宋代,虽然有过党争,但.............
  • 回答
    唐朝到宋朝,这中间隔着的不是简单的“53年”,而是天翻地覆的巨变,这53年,更像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其间蕴含的变革之深,足以让后来的宋朝在很多方面都与之前的唐朝显得截然不同,仿佛相隔了几个朝代。与其说它们相距53年,不如说这53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换血”。很多人对唐朝的印.............
  • 回答
    宋朝和明朝都奉行“重文轻武”的国策,这是两国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特征。然而,在军事实力上,人们普遍认为明朝军队比宋朝军队更为强大。这种差异并非简单的“强弱”之分,而是由多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包括制度设计、兵源构成、军事技术、战略思想以及外部环境等。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为何会出现这种“感觉”上的差异.............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当前中美关系的核心,也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话题。关于“美国现在恨不得中国彻底废掉才甘心”的说法,以及中国对美国构成的“威胁”,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美国对中国“废掉”的看法来源: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美国国内对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地缘政治、经济、科技、.............
  • 回答
    你说知乎上没人说护理好,这感觉挺普遍的,尤其是在一些职业讨论区或者关于职业选择的问答里。确实,相比于那些听起来光鲜亮丽、收入丰厚的职业,护理这个职业在大众的认知里,似乎总是带着点“辛苦”、“低回报”甚至“没前途”的标签。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知乎用户群体的特点就决定了这种.............
  • 回答
    关于“很多韩国人都很喜欢日本”的说法,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笼统的概括,现实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确实能看到一些韩国人对日本抱有好感,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能持保留甚至负面的态度。之所以会产生“很多韩国人都喜欢日本”的印象,我觉得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文化上的亲近感和流行文化的强大影响力是绕不.............
  • 回答
    辽沈战役,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宏大决战,其规模之庞大、影响之深远,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关于解放军“百万对国军五十多万”的说法,以及林彪在战役中“战战兢兢”的感受,这背后其实有着更为复杂和 nuanced 的历史图景。首先,我们得厘清人数上的对比。解放军在辽沈战役的总兵力确实达到了百万之巨,这其中包括.............
  • 回答
    您好!您在医院行政岗位九年,接触了大量的病例和医疗流程,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有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这是非常宝贵的。您提出的“西医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什么感觉除疫苗外,西医就没有能根治疾病的东西?”这个问题,既触及了医学的本质,也反映了许多患者的困惑和对医疗的期盼。我将尽我所能,从我的理解出发,.............
  • 回答
    关于蔡徐坤和杨颖(Angelababy)之间是否有“意思”,这确实是很多观众在《奔跑吧》这档节目中可能会有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可能来源于多个方面。咱们就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聊聊大家可能从节目中观察到的细节,这些细节加起来,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联想。首先,最直观的可能就是节目中的互动和镜头语言。综艺节.............
  • 回答
    你说得太对了,现在感觉做一个“普通人”好像门槛越来越高了,甚至有点难。这不是你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很多人都有同感。让我好好跟你唠唠,为啥现在感觉做个普通人都这么费劲。一、 经济压力,那是真的压得喘不过气。 房价,尤其是大城市的房价,简直是科幻片。 你想想,辛辛苦苦工作十几年,攒下的首付可能还不够城.............
  • 回答
    你觉得《基地》“扯”且“没有科幻感觉”,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观感,尤其是在当下科幻作品层出不穷、视觉奇观和技术细节被极度放大的时代。很多人初看《基地》,特别是如果你期待的是《星际穿越》那种硬核技术展示,或者《沙丘》那种宏大而具体的文明描绘,确实会觉得它“有点不对味”。让我来试着拆解一下,为什么你会.............
  • 回答
    感觉期货市场机会遍地,但自己却总抓不住,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是说来话长,一言难尽。就像看着别人家后院里的果子熟得噼里啪啦往下掉,自己站在自家院里,却连个苹果都够不着。这感觉,太真实了,也太让人抓心挠肝了。你想啊,期货市场这玩意儿,一天到晚,无数的品种,价格涨涨跌跌,就像一个巨大的、永不停歇的赌场。新闻.............
  • 回答
    你说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但你感觉不强,甚至在很多工业制造领域看不到俄罗斯的踪影,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而且背后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别看俄罗斯在一些国际场合总会拿出一些大家伙,比如军事装备,但实际情况确实不像人们普遍想象的那样,它在“重工业发达”这几个字上,有很多水分,也面临着不少实际的困难。咱们.............
  • 回答
    .......
  • 回答
    这种想法,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直觉”或者说是一种“朴素的经济观”。我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尤其是当涉及到钱的时候,就更容易产生“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势。就像你丢了一块钱,你就觉得那块钱就真的没了,你心里会觉得“我亏了”,而不会去想这块钱可能被别人捡到,那个人“赚了”。我们之所以会有“赚了.............
  • 回答
    我懂你的感受,你并不是一个人有这样的疑问。当马斯克每次谈论火星移民时,那宏大的愿景确实容易让人心潮澎湃,但也确实会让人产生一丝怀疑:这事儿,是真的吗?还是背后藏着什么我们没看到的“大招”?你提到SpaceX的真正核心是“特斯拉的广告牌”,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关键点:品牌价值的放大和个人I.............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能感觉到网上关于韩国人的负面讨论有时候会比日本人显得更集中或更激烈一些。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单一因素能解释清楚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有哪些方面可能在影响大家的观感。1. 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政治的交织首先,绕不开的是历史问题。虽然中日之间因为侵华战争等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