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某国有大型银行地库有一万亿现金,不小心失火烧毁了,国家会让这个银行倒闭么?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而且涉及到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银行监管的方方面面。如果一个拥有巨额现金储备的银行,由于疏忽导致这笔巨款被焚毁,情况会非常复杂,绝不会是简单的“让它倒闭”或“救它”那么二元对立。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一万亿现金”的性质。在现代金融体系中,银行的资产构成非常多元,包括贷款、债券、股票、衍生品,以及实实在在的现金(包括央行准备金和库存现金)。如果真的是指一万亿的实体纸币在银行地库里被烧毁,那这绝对是一个罕见的、灾难性的事件,背后必然涉及到严重的管理失误和安全漏洞。

那么,国家会如何应对呢?这取决于很多因素,最核心的是这家银行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以及焚毁的现金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银行的性质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大型银行”的定义至关重要。 如果这家银行是国家金融体系的“系统重要性银行”(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 SIBs),甚至是像“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TBTF)的巨头,国家几乎不可能允许它直接倒闭。这类银行的破产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其他金融机构的恐慌性挤兑、信贷市场的冻结、支付系统的瘫痪,最终可能拖垮整个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层面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稳定局面,哪怕代价巨大。
如果只是一家中小型银行,其倒闭对整体金融体系的影响相对有限。 国家可能会倾向于采取更市场化的解决方案,比如允许其破产,然后通过存款保险等机制保障储户的利益。但即便如此,如果焚毁的现金金额巨大,对该银行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国家也需要评估其对行业信心和市场情绪的影响。

二、焚毁现金的影响程度:

这“一万亿现金”占该银行总资产的比例是多少? 如果这只是一小部分零头,银行或许还有其他资产足以覆盖损失。但如果这占了银行流动性储备的大头,甚至影响了其满足监管要求的资本充足率,那情况就非常严峻了。
这笔现金的来源和用途是什么? 是银行自己的自有资金?还是客户的存款?亦或是央行提供的流动性支持?这会影响到责任追究和后续的救助方向。
市场对此事的反应。 一旦消息泄露,市场会如何解读?是认为银行管理不善导致流动性危机,还是仅仅一次意外事故?市场情绪的蔓延速度和烈度,是国家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国家可能的应对措施(如果选择不让其立即倒闭):

即使这家银行是“大到不能倒”,国家也不是简单地把钱白白送给它。通常会有以下一系列复杂的操作:

1. 紧急调查和责任追究: 首先,国家监管机构(央行、银保监会等)会立即介入,对火灾原因、责任人进行彻查。这不仅仅是管理失误,如果涉及刑事犯罪(如纵火、故意销毁证据等),相关人员将受到法律制裁。
2. 流动性支持和短期救助:
央行提供紧急流动性援助(ELA): 国家中央银行可能会作为最后的贷款人,为该银行提供短期、高成本的紧急贷款,以帮助其度过眼前的流动性危机,维持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转。但这种援助通常是有条件的,需要银行提供抵押品,并且有明确的偿还计划。
临时性资产转移或注资: 如果银行有其他优质资产,国家金融稳定委员会可能会协调将这些资产转移给其他健康银行,或者直接向该银行注资以弥补焚毁现金造成的损失。注资通常会采取股权收购的形式,国家成为该银行的大股东,从而获得控制权,以便进行后续的重组。
3. 存款保险和储户保护:
存款保险机制: 如果银行无法继续经营,国家存款保险机构会介入,按照法律规定向储户支付不超过一定限额的存款。这样可以避免恐慌性的银行挤兑,稳定储蓄者信心。对于超过保险上限的巨额存款,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可能需要通过银行重组或资产清算来处理。
4. 重组和剥离不良资产:
债务重组: 银行可能需要与债权人协商,对债务进行重组,比如延长还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如债转股)来减轻偿债压力。
资产剥离: 将银行中仍然有价值的业务和资产剥离出来,出售给其他有意愿的机构,以回收资金,偿还债务。
成立“坏账银行”: 风险较高或难以处理的资产,可能会被转移到一个专门成立的“坏账银行”(也称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以便核心业务能够轻装上阵。
5. 监管改革和加强: 无论结果如何,这次事件都暴露了银行在风险管理和安全措施上的巨大漏洞。国家监管部门一定会借此机会,对银行的防火、防盗、信息安全、现金管理等方面的规定进行全面审查和修订,并加大监管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如果选择让其倒闭(非常罕见的情况):

虽然对于一家“大型银行”来说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但理论上,如果焚毁的现金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非常小,不足以引发系统性风险,且该银行的其他业务和资产足以支撑其偿付能力,国家可能也会采取相对“市场化”的方式。

允许其进入破产程序: 银行依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存款保险支付: 存款保险机构负责向符合条件的储户兑付保险范围内的存款。
资产清算: 银行的其他资产将被出售,所得资金用于偿还债权人。
债权人分摊损失: 对于未获保险覆盖的存款以及其他债权,将根据破产法的规定,按照优先级进行清偿。很可能,大额存款和银行的债券持有者会因此蒙受损失。

总结来说:

一万亿现金被烧毁,对任何一家银行来说都是天塌下来的事。对于一家“大型银行”,尤其是在金融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银行,国家几乎不可能袖手旁观。国家会动用各种工具和资源来“托底”,以维护金融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会无条件地“买单”。国家会首先查明原因,追究责任,然后根据情况采取包括提供流动性支持、注资、促成并购、重组等一系列措施。最终目的是在尽可能小的代价下,化解风险,恢复市场信心。整个过程将是极其复杂和充满博弈的,并且会留下深刻的教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的简单点,纸币只不过是一张凭证一个货币符号而已。他的本质就是一张纸,本身并没有啥价值。 这就好比房子是你的资产,房产证算是你拥有这个房子产权的凭证。 我一把火把你的房产证给烧了,但是你的房子依旧还是你的房子,这个并不会因为房产证没了而改变你对房子的产权。房管局有底档,你再去补办一个就对了。

user avatar

通知我上热门啦,但我热榜没搜到,不过还是再修改的详细一下吧,算是为银行业略尽微薄之力啦。

——————————

很多朋友理论脱离了实际,事实上

商业银行烧毁了多少,这家银行就会出现相应的亏损。

数量没大到影响现金流动性,国家不会补印。

金额没大到让商业银行破产,国家不会兜底。

而不是一些朋友说的

“完全没影响,重新印就好了,只是花费印刷的成本”

“纸币是一般等价物,金库的纸币完全没有价值,只是货币符号,烧毁了重新印就可以”

“无论金额大小,国家都会补发或者重印”

这类说法都是错误的

这些说法对人民银行是适用的,但对商业银行是完全不适用,这一点会在下文中解释。

——————

题干的假设情形很不合理,是一种基于现实场景幻想出来的发生可能性无限接近于0的情况。

隔行如隔山,我认为有必要解释一下不合理的原因,认为这部分内容答非所问的可以直接跳过。

首先,商业银行金库不可能这么多钱,省人民银行也没这么多钱。即使是造币厂也不可能留这么大库存,纸币随着印刷出来就调往全国各地的人民银行了。

很多朋友知道一万亿很多,但其实脑海中没这个概念。下图这一叉车20箱,一箱200万,一共4000万。

1,000,000,000,000÷40,000,000=25000

1万亿得这辆叉车叉25000次,别说拿火烧了,拿炸药炸都费劲。

然后,银行金库不可能失火,除非故意在金库里放火,一个烟头啥的绝对燃不起来,金库的钱,10万一捆,压的很结实,能砸死人那种,很难点燃。而且金库有监控,烟火感应,保卫科二十四小时值班,有枪,你拿把火点金库,可以当场击毙的。

————————————

假如说真出现了特殊情况,损毁数额巨大,商业银行面临破产等无法继续正常经营的情况。

政府会查清事实,

追究商业银行相关责任人,

然后把损失的现金给商业银行补齐,

若影响到了现金流动性,会结合需求补印。

如果不走上面这套流程,这家银行会出现数额巨大的亏损,肯定是要破产的。

但国家不会不走这套流程的,这套流程的成本远远小于让一家银行破产的成本。

————

很多朋友问,为什么如果国家不管银行就会出现亏损,这不都是些纸吗,重印就好了啊?

这个问题是因为很多朋友不了解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的关系,把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混为一谈导致的。

全国的现金印刷、调配、销毁都是要通过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无权让印钞厂印钞票,也无权销毁钞票。

每个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都有存取款账户,商业银行会根据自身需求去存款和取款,类似于你去商业银行里存款和取款。

商业银行金库里现金损毁,相当于你自己的钱不小心损毁是一样的。

商业银行对你个人损毁(是损毁不是损坏,损坏的可以按规定兑换)的纸币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而且故意损坏、损毁人民币是违法的。

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也是如此,但数额巨大到商业银行面临破产等情形时,商业银行可以向国家反映情况,国家会给商业银行兜底,走完上面的流程。

但要注意国家是出于安全等各方面考虑给商业银行兜底,这不是人民银行或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

还有朋友没看懂,我再进一步详细通俗的解释一下,上面能看懂得直接跳过

金库失火属于库存现金损毁,账面上库存现金一万亿,但金库里实际上没有对应的一万亿现金了,这就是账实不符。

需要把这一万亿的短款划到待处理财产损益里去。

然后商业银行需要找人民银行来调查,走完流程后,补齐损毁的现金,让账实重新相符。

如果国家不管,这短款的一万亿纸币就只能是由商业银行自己承担,从待处理财产损益里划到管理费用里,一万亿管理费用,绝对是直接破产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