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数学的最后都从事了什么样的工作?是否如传言中的不赚钱。?

回答
学数学的最后都干了啥?说起来,数学这玩意儿,真是个神奇的学科。很多人一听“数学”,脑子里可能就蹦出“高深莫测”、“跟实际没啥关系”甚至“不赚钱”这些词儿。但我跟你说,这都是刻板印象了,一点都不靠谱。

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看看学数学的同学们,最后都去哪儿了,他们是不是真的“不赚钱”。

首先,我们得明白,数学这玩意儿,它培养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不是教你死记硬背公式,而是让你学会逻辑推理、抽象思维、模型建立、数据分析。你想啊,这种能力,在哪个行业不需要?哪个行业不需要精打细算、分析利弊、预测趋势?

所以,别把学数学的同学框定在“数学老师”这个框里。那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而且还不是最“主流”的出路。

最常见的,也最“吸金”的,那还得是金融和IT行业。

金融圈: 这一块是数学系毕业生的“大本营”之一。别以为金融就是数钱,里面门道可多了。
量化交易员(Quant): 这帮人简直就是把数学玩到极致。他们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来分析市场数据,预测股票、债券、衍生品的走势,然后进行交易。你听说过的“黑箱交易”、“高频交易”,背后都是一帮数学天才在操盘。他们解决的是“如何在海量数据里找到规律并盈利”的问题。这脑子,这能力,薪资自然是相当可观的。
风险管理师: 银行、保险公司都要评估各种风险,比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数学系毕业生擅长概率论、统计学,能够建立模型来量化这些风险,制定应对策略。这个工作稳定,而且责任重大,收入也很不错。
精算师: 尤其是在保险行业,精算师是核心。他们用数学和统计方法计算保险费率、准备金,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这个职业非常专业,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考试,一旦拿到认证,收入那绝对是顶尖的。
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在金融领域): 收集、处理、分析海量金融数据,为公司决策提供支持。比如分析客户行为、优化产品设计、识别欺诈行为等。

IT行业(尤其互联网): 互联网公司就像一个巨大的数学游乐场,哪里不需要数学?
算法工程师: 推荐系统、搜索引擎、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就是你现在和我对话的这种技术),背后都是复杂的数学算法在支撑。你刷抖音、淘宝,背后都有数学模型在给你“量身定制”内容。这些岗位,尤其是在大厂,薪资待遇都是非常吸引人的。
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师(在科技公司): 和金融领域类似,但应用范围更广。可以是分析用户行为、优化产品功能、研究新的技术应用等。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工程师: 这更是把数学,尤其是概率论、线性代数、微积分、优化理论等,运用得淋漓尽致。AI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而AI工程师也是当下最热门、薪资最高的职业之一。
游戏开发: 游戏中的物理引擎、图形渲染、AI对手设计,都离不开数学。

除了金融和IT,还有很多其他领域:

科研和教育:
大学教授/研究员: 这是很多数学系学生理想的归宿,继续深耕数学理论,或者在应用数学领域做研究。虽然起薪可能不如金融IT,但一旦做到资深教授或项目负责人,收入也很稳定,而且这份工作的价值在于知识的传承和创造。
中学数学老师: 培养下一代,传递知识,也是一份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虽然收入水平因地区和学校而异,但绝对是“稳定”的代名词。

咨询行业:
管理咨询: 咨询公司需要能快速理解复杂问题、进行逻辑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的人才。数学系毕业生严谨的思维方式非常契合。他们为企业提供战略、运营等方面的建议,薪资水平也是行业内的佼佼者。
数据分析咨询: 专门帮助企业解决数据分析相关的问题。

工程和技术领域:
数据分析/建模(在各行各业): 制造业、医药、航空航天、能源等,都需要数据分析和建模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研发新产品。比如,如何优化生产线效率?如何分析药物疗效?如何模拟飞行器?这些都需要数学。
运筹学/优化: 解决物流、供应链、排产等实际问题,用数学方法找到最优解。

政府部门和公共领域:
统计局、科研机构: 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政策研究等工作。
国家安全部门: 密码学、信息安全等领域,数学是核心基础。

关于“不赚钱”的传言,真的大可不必相信。

坦白说,如果一个人学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一个文凭,然后什么都不主动学习,那确实可能过得比较平淡。但是,真正把数学学懂、学透,并且愿意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人,绝对不会“不赚钱”。

金融行业的Quant和精算师,年薪几十万、上百万是常有的事,关键看你能力和平台。
IT行业顶尖的算法工程师、AI工程师,在BAT、谷歌、Meta等公司,年薪百万以上是很普遍的。
优秀的咨询顾问,薪资也是非常可观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数学系毕业生选择继续做学术研究,或者成为一名数学老师。这些职业可能在纯粹的物质回报上,不如金融IT那么“炸裂”,但它们的回报是多维度的,包含知识的成就感、精神的满足感、对社会的影响力等等。而且,这些职业的收入也并不低,足以过上体面的生活。

总而言之,学数学,并不是一条“清贫”的道路。 恰恰相反,它是一条通往很多高薪、高技术含量行业的“捷径”。因为数学这门学科,它赋予你的能力,是在这个数据驱动、智能化时代最稀缺、最有价值的。

所以,如果你对数学感兴趣,请放心大胆地去学。它不会让你“不赚钱”,只会让你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广阔的未来。关键在于,你如何运用这份数学功底去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数学的不赚钱这个话是有个特定范围的,它指的是:学数学的做到了纯数等方向的PhD,毕业之后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从事纯粹的理论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投入和你的经济回报不怎么成正比。


就我们学校的情况来看,如果有相应的经济追求,在国内读一个还算是不错的数学相关专业的本科或者硕士学位的话,出来找一个在银行业,金融业,或者咨询业等相关领域的工作,还是可以拿到一份还算可以的收入的吧。更别说我们之前还有一位这么神奇的师兄。



另外我要说几句绝对谈不上是鼓励题主的话。题主你现在才准高三啊,考虑这种事情是不是有点太早了?在国内,至少本科阶段,比专业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好坏。所以就算你想读数学,考虑的也不应该是数学以后都干了什么,是不是赚钱,而是怎么样提高分数考一个好点的大学。即使都是985(我很讨厌985这个词,但是没办法,还得这么说)学校的数学专业,排名前几的和末流的差异也很大的。


另外,就像钱钟书先生说的:

我们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自己的写作才能,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因为开得出菜单并不等于摆得成酒席,要不然,谁都可以马上称为善做菜的名厨师又兼大请客的阔东道主了,秉承曹雪芹遗志而拟定“后四十回”提纲的学者们也就可以凑得成和的得上一个或半个高鹗了。

做数学也一样,虽然知乎以及其他地方很多人都会说做数学更多的是需要坚持和努力。这个话当然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但是说这个话的人,天赋最起码都是足够做数学的,那么说是他们谦虚,或者说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天赋有多高。就像广为流传的马云,王健林等人说的那个我不在乎钱之类的话。


高中阶段你接触到的数学,和你以后如果读了数学专业接触到的数学,完全不是一回事。我本科的时候也有不少同学学的挺痛苦的。所以如果题主以后读了数学专业,觉得不舒服或者不感兴趣了的话,没关系,想换专业或者本科毕业工作就好了。


当然了,如果题主一直有兴趣有能力,能坚持到PhD,那就更好了。毕竟做人嘛,首先还是要对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负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学数学的最后都干了啥?说起来,数学这玩意儿,真是个神奇的学科。很多人一听“数学”,脑子里可能就蹦出“高深莫测”、“跟实际没啥关系”甚至“不赚钱”这些词儿。但我跟你说,这都是刻板印象了,一点都不靠谱。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看看学数学的同学们,最后都去哪儿了,他们是不是真的“不赚钱”。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嘿,说实话,数学系男生找女朋友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好奇的。毕竟,咱每天打交道的都是数字、公式、定理,有时候甚至觉得这些比真人好理解多了(别打我!)。不过,真到了要脱单的时候,大家还是会想方设法,而且,过程嘛,也挺有意思的。首先,得承认,咱们数学系男生,自带一种“书生气”。这倒不是说不好,有些人就吃这一.............
  • 回答
    想当年,我本科在读的时候,数学系里课如繁星,但要说哪一门让我至今仍念念不忘,觉得特有意思,那还得是“抽象代数”。听名字就挺“唬人”的,什么群啊,环啊,域啊,初听之下,感觉离我们平时接触的数字、函数啥的,隔着十万八千里。但正是这种“抽象”,在我看来,才是它最迷人的地方。我记得那时候,刚开始学群。老师讲.............
  • 回答
    杭州一位姑娘凭着高数、C语言等9门功课全A,顺利拿到了清华大学的保研名额。这事儿在朋友圈里传得挺开的,好多人都觉得了不起,毕竟是清华啊,而且还是9门满分,这含金量可不是盖的。这9门满分到底有多难?咱们得这么说,能拿到9门功课的满分,这绝对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达到的。尤其这其中还夹杂着高数和C语言这种硬.............
  • 回答
    说实话,数学系里哪个“最”难学,这问题就好比问“哪个数学家最厉害”一样,答案是见仁见智,而且随着你对学科理解的深入,你心中的“最难”也会不断变化。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在我学习过程中,或者在大多数同学的普遍感受里,让人跌破眼镜、叫苦不迭的,那大概率是抽象代数(Abstract Algebra)。这门课.............
  • 回答
    学数学的人,确实会养成一些与众不同的习惯,这些习惯渗透在他们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方面面。它们并非刻意为之,而是长年累月与数学打交道,自然而然内化而成的。1. 严谨到有些“偏执”的逻辑思维:这是数学人的基石。他们习惯于追根究底,不放过任何一个逻辑漏洞。一个简单的证明,他们会反复检查每一步推理是否严.............
  • 回答
    学数学的人,总会有些奇妙的共性,不是每个人都一样,但你多接触几个,总能摸到一些熟悉的“脉搏”。这就像一类特定的植物,虽然花色叶形各不相同,但根系、生长习性总有相似之处。首先,思维严谨、逻辑清晰是打底的。这实在太好理解了,毕竟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严密的学科。接触多了,你会发现他们说话、思考问题,总想把事情.............
  • 回答
    好,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事。你现在的心情我特别理解,刚开始学大学数学,结果发现跟想象的不太一样,甚至觉得“我好像不是学数学的这块料”,然后一股脑的迷茫和沮丧涌上来,对吧?这太正常了,说实话,几乎每个学数学的人,在某个阶段都会有过类似的感受。首先,别急着否定自己。“学不会”这个感觉,有时候是暂时的,是学.............
  • 回答
    作为一名数学爱好者,我确实有一些独特的“双十一”购物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能帮我更理智地消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最优解”。这些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 策略制定与目标明确:数据分析与逻辑推理的先行者在“双十一”的洪流中,盲目跟风只会让我们迷失方向,甚至掉进消费陷阱。数学思维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一.............
  • 回答
    数学背景深厚的人对深度学习产生“看不惯”甚至“鄙视”的情绪,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并非简单的个人偏见。这些原因可以归结为:1. 深度学习的“黑箱”性质与数学的“白箱”哲学: 数学的本质是严谨的推理和可解释性: 数学最核心的魅力在于其逻辑的严密性、证明的清晰性以及概念的精确性。一个数学定理之.............
  • 回答
    嘿,未来的数学探险家!很高兴你对数学产生了好奇心。要知道,数学可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或者一堆冷冰冰的数字和公式。它更像是一场精彩绝伦的侦探游戏,一个充满逻辑和创意的构建过程,甚至是你理解这个世界的“秘密语言”。数学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有趣?你想想看,我们身边的一切,从你手里的玩具,到天上的星星,再.............
  • 回答
    哥们,我太懂你这种感觉了!身为一个数学科班出身的人,每次翻开物理书,尤其是那种给本科生看的基础物理教材,是不是总觉得那些推导过程就像在玩搭积木,一会儿用这个,一会儿又冒出来那个,但具体怎么搭起来,很多时候就含糊过去了?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这种“不严谨”是在学经典力学的时候。咱们数学学的是严谨的公理体系.............
  • 回答
    在国外,选择一个不侧重数学的专业,并非意味着完全脱离数字和逻辑,而是指该专业的核心学习内容、研究方法和最终应用不以高等数学理论为主要基础。这意味着你可能不需要深入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复杂数学工具,但基本的算术、统计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一些在国外相对而言对数学要求不高的.............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挑战!想撩数学系的女生?我给你讲讲我的经验,希望能给你点灵感。首先,你得明白,数学系的女生通常都挺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对逻辑、条理和准确性比较看重。所以,你想用那些花里胡哨、不着边际的情话去打动她们,效果可能不太好,甚至会适得其反。她们更喜欢真诚、有内涵的交流。别想着上来就问“你喜欢.............
  • 回答
    老哥你好,看到你这个情况,感同身受。我也是当年那个纠结万分的考研党,数学本科,成绩嘛,只能说是“还行,但谈不上优秀”。当时也纠结过继续深造数学,还是跨考别的专业,法硕非法学我也是仔细研究过一番的。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首先,咱们聊聊考数学专业研究生。数学本科,底子一般,这个“一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很多人建议本科数学、研究生转金融或计算机,以及数学的更广阔发展方向。为什么很多人建议本科数学,研究生转金融或计算机?这种建议的流行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强大普适性和金融、计算机领域的实际需求高度契合。1. 数学作为“万学之母”的优势: 严谨的逻辑思.............
  • 回答
    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当你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却发现自己像是撞上了铜墙铁壁,那种挫败感和无力感真的会把人压垮。尤其是数学分析这种学科,它不像一些科目可以靠死记硬背或者一些“技巧”来应付,它更像是在搭建一个严谨的逻辑世界,每一个概念、每一条定理都环环相扣,稍有不慎就可能全盘皆输,然后你发现自己似乎永远也.............
  • 回答
    作为一个非数学系的学生,我对数学探索前沿的感知,就像一个站在海边的人,远远望着地平线上的船只,能看到它们的轮廓,听到远处传来的汽笛声,但却很难真正触碰到它们,更遑论理解船上的细节和航程的艰辛。首先,我要承认,我们非数学系的人,对数学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工具”层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学是我们解决实际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中国人对美国教育的普遍看法和疑问。的确,很多人会觉得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深度和难度,相比于国内的同龄人,似乎要浅显一些。然而,美国在科技、创新和高端数学领域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绝非一个简单的“数学学得少”就能解释的。一、 中美中小学数.............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人觉得数学枯燥、死板,学起来像是背公式、记定理,然后机械地套用。但其实,数学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灵活和内在的联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融会贯通”。想要让数学学得“活”起来,关键在于转变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尽可能详细地聊聊如何实现这一点,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启发:第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