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忙碌、密集、快节奏、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天然屏蔽生育,全世界大城市没有一个生育率高的,想要让一二线城市年轻人生两三个小孩,除非能让他们轻松买的起120平以上的大房子,即使一人工作也能保持全家生活水平不下坠,而且就业岗位充分,不用为35岁焦虑。
事实上这不可能办到
想要提高生育率,从三四线至农村的年轻人才是希望所在。
比如一个月补贴1000元二胎津贴,还不够一二线年轻人一个月化妆品开销或宠物开销,根本不足以撬动他们的生育意愿。
但一个月补贴1000元二胎津贴,一个月补贴1500元的三胎津贴,足以撬动很大一部分小城市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给人口净流出地区注册户籍并在该地缴纳社保的新生儿父母定向补贴才是提高生育率的最优解
以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人口素质大可不必担心,现在一线城市8090后的高端人才有几个不是从小地方走出来的?
1、发钱鼓励生育是很重要的一步,它标志着社会导向和态度的彻底转变;
2、接下来配套必要的抚养资源是核心的一步,钱不是目的,只是让抚养孩子变得容易的手段,所以必须有足够的配套资源;
3、最重要的一步,是让多数家庭生活拥有不错的幸福感,要想实现这一点,文化、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配套的游戏规则,都需要被更新升级。
他就是想让印钱,其他的都是虚的,只要你愿意印钱,他可以鼓励生育也可以鼓励绝育,甚至鼓励人种培育,话分几头说,反正好话赖话都让他说了,咋说咋有理。
你根本不用管他后面的内容是什么,重点就是印钱两个字。对于这种经济学家兼大企业股东,他太知道怎么去收割财富了,鼓励生育只是蹭个噱头隐藏真实的目的罢了,你说这些人会忧国忧民操心人口危机,不如指望方济各去少林寺打坐来的几率大。
直说了吧。
既然资本家这么希望中国人口增长,应该资本家联合起来出这笔钱。
而不是左吓唬百姓,右吓唬政府。最后印完钱还是到了自己的口袋。
谁想要什么,就自己掏钱,能不能有点资本主义美德?
“印不印钱”、“发不发钱”这种话题,本身就不应该第一时间聊对不对。第一时间应该问问是谁抛给民间的,再问问他们想要什么,而后再考虑他们是不是只出了一张嘴?都搞清楚这些之后,再好好聊话题本身正确性。
不然无数套别人设计扔下来的议题,总有一款我们全额买单。
印钱鼓励生孩子,无论成功与否,有些人是只赚不赔的。
你想阿,即使是试错,也不拿他家钱试错。试对了,孩子多了,资本毛都没出名利双收。试错了,孩子没多,但发的钱多了,资本更满足。
孩子多没多不知道,货币是宽松了。
三大具体措施都是馊主意,都已经被证明完全无效。
措施一,新加坡韩国德国都实行了发钱鼓励措施,但除了德国的外籍移民外,三国主体民族的生育率依然一路下滑,简单发钱毫无用处。
措施二,新加坡直接发房子,可并没有阻碍生育率下降。日本在工资基本不变房价五折的那十年也没能阻止生育率暴跌。而且让地方增加土地供应?除了少数城市外,房地产市场已经饱和,增加供应只会降低土地价格。地方政府并不会有收入增长。
措施三,日本不但已经实行了托儿所完全免费。还提供了免费的儿童定点接送。也已经证明了其对提高生育率毫无用处。
相信一直关注生育领域的梁建章先生对以上各国情况都非常熟悉,不会不知道。
所以他的这番话,可以理解为医生告诉患者“不用住院回家吧,多吃好的,多干喜欢的事情,这对缓解病情有帮助”。
现在与其纠结生育率这个无解的问题,还不如把精力转移到如何应对超级老龄化这个不可避免的未来实际。
——————————————————————————————
讨论的人还很多,我就来说说其他一些专家们(比如温铁军教授)研究到一半的方法吧。
说是研究到一半,是因为就到以上两条,试点执行也很不顺利。
如何能够在我国具体广泛落地,还没啥研究成果呢。
看知乎上关于人口问题的舆情经常让我感到困惑:当问到为什么生育率下跌/为什么你自己不生孩子的时候,大家都在抱怨生孩子成本高,教育住房压力太大等等等等,然而当真的有人提议用财政手段鼓励生育的时候,为什么又是一片片的反对呢?
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得到了很多的讨论,如果现在还认为人口问题不是问题的,大概率是鸵鸟心态,用“中国人口少一点可能更好”或者“经济发展后人口增长必然放缓”这种话来安慰自己——然而问题不在于中国人口的绝对数量或者出生率是否减少,问题在于出生率的降低相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得太早,发展得太快。一个人均GDP刚刚过万的国家,生育率低于人均GDP三四万的欧美日,而且还在继续下跌,无论如何也不是一句轻轻松松的“人口发展的必然规律”所能带过的。如果说欧美日的老龄化是跳伞,那我国的人口结构变化更像是跳楼——都是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下落,但是前者最多摔断腿,后者大概率要人命。
到了现在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需要转变思路,把“国家出钱雇民众生孩子”这个方案摆到台面上来讲。说到底,到了现代社会,生育已经越来越从一个私人性的东西变成公共性的东西。“养儿防老”的逻辑其实从历史上到现在从来没有变过,只不过以前是自己养孩子以防自己的老,而现在则是整个社会承担了一部分养孩子的成本,进而在未来让整个下一代来养上一代老人。现在的成年人在老了以后的生活水平,取决于等他们老了之后整个下一代的人口规模,如果下一代人口萎缩,进而导致经济不景气,那么这一代老人必然会为年轻时生育不够付出代价。是的,你有养老金,你甚至可以在年轻的时候给自己再搞一些投资,给自己的未来多储备一些资产,但是当经济萎缩的时候,谁能确保自己的资产配置不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呢?
所以,生育在现代社会是个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一个人生了孩子,不仅仅会给自己带来天伦之乐和老年以后的依仗,同时也会改善不生孩子的人的未来生活——毕竟在未来这些孩子还要纳税,还要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可能仅仅靠私人力量提供。假设现在生育成本是5,每个孩子给除了父母外整个社会创造的收益是3,而不同的家庭对于看法不一样,一半认为生小孩预期收益是4,一半认为生小孩的收益是6。从社会最优的角度来说,这两种家庭都该生育,因为生育给父母带来的收益+给社会创造的收益大于生育成本。但是如果成本完全由父母承担,那么有一半的家庭不会生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出面,补贴生育,进而把生育水平提升到社会最优——欧洲日本的生育政策就是这样。目前来说,我国的生育成本绝大多数还是由私人承担,人们谈生育率下降时经常提起的教育成本高、住房压力大等等,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政府没有支付它应该承担的生育成本,让本来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大收益的生育行为变得对于个体家庭来说得不偿失。这种时候,各种各样的口头上的宣传鼓动,舆论造势,都是忽悠,用真金白银来“雇佣家庭生孩子”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几种可能的反对观点:
1. 生育是个人自由,国家无权干涉。这种观点无非是滥用了自由的定义。自由,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免于强制”。如果说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生育,这种算是侵犯自由。但是通过财政手段去诱导和鼓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否则欧洲日本的生育政策都是在侵犯自由了。实际上,现代政府通过财政手段诱导人们做他们自由权利范围内的事情是家常便饭了——买什么东西是你的自由,但是国家经常会通过关税来鼓励你买国产货;爱不爱学习是你的自由,但是国家会通过选拔性考试和奖学金来鼓励你学习。没人会觉得这些是对人自由权利的侵犯。
2. “生育基金”是在财政上惩罚不生育的人,补贴生育的人,是一种歧视。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的,但是如前所述,在现代社会,不生育的人也是能够从下一代人口身上得到好处的,与其说这是一种歧视,不如说是让不生育的人为宏观经济环境的繁荣支付他们应该支付的成本。
3. 鼓励生育的政策无法逆转人口变化的趋势。如前所述,没人想要改变这个趋势,这个趋势也改变不了。社会福利和生育补贴是用来缓和与减缓这一趋势的。把政策不可能把生育率从1.1提升到2或者3,也没人希望生育率回到2或者3,但是能够把生育率提高到欧美日的1.5左右就已经很不错了。目前来看,除了争议更大的引进移民外,只有社会福利和生育补贴是目前看来可行的方案。
我感觉他好像不是鼓励生育,他比较热衷于印钱
虽然我也被房贷、工作、即将出生的孩子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平心而论,简单粗暴地发钱是没有用的。
之前知乎有个问题问:政府为鼓励生育采取了哪些措施?当时我描述过白俄这个国家的种种鼓励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一次性奖励、按月领钱、购房时赠送面积等等。但白俄这个国家的生育率如何呢?相当之惨。
同样的还有俄罗斯。现在某个高赞说俄罗斯取得了成绩,俄罗斯人口在不断萎缩呀,咱不能睁眼睛说瞎话。
其实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很多人,包括我妈在内的长辈,说自己之所以希望多生,还要生男孩,一方面确实是为了开枝散叶、传宗接代,但更多的是处在一种混沌状态:别人生我就生。生的少,等我老了,别人欺负我我都得忍着。
好玩的点在哪儿呢?当我问哈萨克、乌兹别克人这个问题时,他们也是类似的说法。而去问白俄、俄罗斯的人,则更多的在强调养孩子耗时耗力,让自己受到桎梏、不自由。
当然我不是什么大拿、权威,我给不出人们不愿意生孩子的确切答案——这个答案会很复杂,有很多项。但如果笼统地、统一地说,那么可能是因为“穷人更文明了”。对于更文明的群众,你跟他提点对点的经济奖励是没有用的,而且很可能会让他们也跟着算计起来,一想到政策存在更改的风险(确实是这样吧?退休、甚至计划生育本身都是这样),他们更想要的是一次性的奖励,但如果真这样,通胀了,弃婴多了。于是逻辑上就告诉他们,这条路行不通,不能多生。
更好的方法是什么呢?让群众变笨是不可能的了,只能给全社会松绑,让群众自愿生。看看现在这房价和工作强度吧,苍了个天。996,拿到工资就交房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甚至还没有毕业前舒服。X猪也得好吃好喝供它一段时间呀。
不是蠢就是坏系列,人心能黑成这样,也是厉害。
我的看法跟上面的高票不太一样,也没有那么悲观——我觉得如果发钱补贴,真的会刺激一部分家庭愿意生二胎,至于效果多大,要看力度,要政策的执行程度,看政策的稳定性,看各个地域的情况。
上面提出反对意见的无非就是这么几条理由:
1.发达国家做过实验了,用钱鼓励效果不好。
答:发达国家效果不好,不代表在中国不好。因为中国不是发达国家。中国还很穷——这种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的特点是经济体量大,政府动员力高,同时,还有贫富差距大,平均收入低,年轻人压力大,城乡收入差异大等等特点。你说中国有钱,对,中国国家层面是有钱,也许马云有钱,也许王思聪有钱,还真不代表你有钱,不代表普通人有钱。
房贷,月嫂,月子中心,保姆,营养费等等等的开销,当然是大普通家庭考虑的事情——补贴怎么看,都会起到一定的正面积极的作用。
2.不生育的原因多方面的,用钱无法解决。
答:这个分析本身没有错,不生育确实是多方面的。我自己之前的讨论里简单分析过,文化层面,教育层面,地域层面,网络层面,都有一定鼓励年轻人不生孩子的想法。但是其他层面,政府可以做的更加有限——还不如真的做一个态度出来,从经济上弥补,从假期上弥补。不是说一切都靠经济,但是愿意真正的花钱投入——至少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之一。
3.靠发钱会促使低收入家庭更加愿意生,造成人口素质低下,影响社会稳定性。
答:你以为不发钱,低收入家庭就不生么?爱孩子的都会生。以前不发钱,被罚款的时候,低收入家庭依然会生孩子。此外,低收入家庭也是人,更需要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他们就没有生育权了么?这种思维——过于的自私,不值一辩。政府的作用应该是帮助和服务社会各个阶层——当然也包括帮助低收入家庭。
所以,我不知道为什么知乎上的高票们异口同声的说:发钱没有用。不过,他们的声音不代表我,我相信还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是需要政府发钱去帮助的,去支持的,去贴补的。
做点实事总比不做要好。
东亚各国主要问题在于不结婚。台湾超低生育率,因为一大批80后至今未婚。
其实西方国家也不结婚,但是人家不结婚不影响生孩子。
法律上允许长期同居关系,把婚姻和生育在法律上剥离,自然就多生了。
先剥离,然后再给单身妈妈补贴,让她生孩子养孩子就不用上班,孩子一切费用全免,也能拿社平工资。
不愿意996的,找人生两个孩子就不用上班了。
没有这些措施,在目前法律体系,文化体系下,都不愿意生。愿意生的很大程度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
如果,政府确实着急,在中国催生还是很容易的,因为政府有足够的执行了。
汉朝到了年龄不结婚,你多交税就是了,现在完全可以到了年龄,你不生育,就多收税。
收上来的税,给单亲妈妈发社平工资。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未来AI和科技继续发展,中国是否需要那么多人口?
以中国的国土禀赋和资源,10多亿人口一平均,什么东西都缺乏。
未来,很多需要体力和初级智力的生产劳动岗位是可以替代的。
只要有资源(土地、石油、矿产……),在AI和机械的帮助下,现在1000个人能够生产的产品,制造的财富,未来可能10个人就干了。
那么,未来维持这1000人人口规模的意义何在。
人力需求密集的服务业,以后可能AI的医生,AI的家政机器人,一样可以把养老照顾的无微不至,只要用点电。可能一个1000个老人养老院只需要几个工作人员管理机器人就可以了。
如果科技达到这个水平,人少一点,人均资源多一点不好吗?
现在10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10万人。
从家家60平方两室一厅,变成家家500平方的别墅,复试大平层。
出门无人驾驶的电动车,上班做需要高度智力,AI无法替代的工作,或者行政管理,或者艺术创作,服务娱乐业。
贫富差距小,相对穷一些的人,生存底线就是200平方的公寓,衣食无忧,富裕一点的500平方别墅,龙虾鲍鱼帝王蟹,全球旅游。
没有快递小哥,都是机械人送货到快递柜。
没有售货员,都是无人销售
没有普通服务员,都是机器人送菜。
你去有活人服务员的餐厅,那是高级餐厅,价格昂贵,服务员都要住500平方别墅的。
这种生活不好吗?
不要说人少国防就不行,一个士兵就可以管理相当数量的无人机,无人坦克,无人车,边境巡逻一个人就可以管理很大的区域。低科技的国家有百万雄师,都是AI武器下的炮灰,谁敢侵略?
北欧国家的人均财富高,无非是资源多,科技高,人口少,大家分得多。
中国未来为什么不能是加强版的超大号北欧呢?中国的资源10多亿人一分,不够用
1亿人呢?5000万人呢?谁说一定要10多亿人才能做世界工厂,5000万人,AI把劳动生产率提升20倍,一样可以做世界工厂。
不要说消费能力不足,10多亿人当年一个月27斤粮食的时候,没有多少消费能力。现在10多亿人富起来依然没有美国的3.3亿人消费的。
如果未来中国5000万人,都是游艇、私人飞机的消费水平,中国不依然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吗?
所以,人口未来不一定需要那么多,提升科技水平,提升劳动生产率,用更少的劳动力制造出更多的财富才是重要的。
同时,为了社会稳定,通过转移支付维持比较小的贫富差距,可以平稳过渡到5000万人口。
其实还挺尊敬梁建章的,他是最早提出人口问题的人之一,也是真真正正做过基础性研究的人。
但是这么明目张胆地反复强调印钱是不是有点过分?
财政收入不够,多出来的支出就只能靠印钱来完成,这个谁都知道。
印钱是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一来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二来很容易形成路径依赖。
以后一有问题就印钱,一有问题就印钱,难道人民币已经可以输出通胀了?
人民币目前本质上仍然是属于联系汇率制度。
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资产端国外资产占比在60%左右,这是发行货币的基础。
虽然不像完全联系汇率制度的国家那样完全没有货币政策,但是我们的操作空间也有限。
还没到随心所欲印钱的地步。
还有,直接提二孩,是准备彻底像任泽平一样,放弃一孩的生育人群了?
怎么招?那要是00后不生,还是要等着80后这拨生三孩呗?
不论如何都要印钱,印给人民群众虽然最终也会到资本家手里,但在那之前人民群众起码还摸过一遍,总比印给房地产好吧!
很怀疑这帮人是不是口腔有痔疮,或者是老婆刚刚跟花匠私奔了。
90后不愿意,00后不指望,7080就是下蛋的鸡?
这帮资本家丑恶嘴脸终于尽显无疑,将这些人称为资本家实在是对不起资本家,但是有钱就算不是吗,加上之前那个所谓经济学家任泽平~说实话经济学家现在跟江湖骗子我分不清楚,大概最大的区别是经济学家有毕业证,不管怎样,他们总在危言耸听,他们会说如果你不养鸡那么猪就下蛋了,殊不知说这句话如果被采信真真祸国殃民。
历史上哪个国家是靠人口多强大起来的?日本?美国?英国还是唐朝?哪个国家是靠人口站在发达国家行列的?是加拿大、德国、意大利?
老龄社会迟早会来,问题终归要解决,但是只有生育吗?辛亏我国只有十几亿人口,要是80亿人口到了老劲社会是不是也要鼓励并且奖励生育以解决问题?鼠目寸光!
资本家担忧的,无非是用工成本增加,人口少了,工资高了,利润低了不利于竞争优势,钱不再那么好赚了。人口红利是什么?是带血的利益,这些利益是建立在血汗工厂里那些劳苦低酬的打工人身上,国外同样的工作1万,他们两千,如此而已。然而我们永远要靠血汗工厂发展下去吗?
这两个人的心肠真是感人!
国家层面的焦虑,是另外一层考虑,牵扯到太多,不便讨论。
然而我们应该相信,二三十年的艰难总可以过去,老劲社会总会过去的,没道理人人都活到150岁才去世,90岁死算夭折,80岁算英年早逝。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一家人都有二三十亩土地耕种,后来人口增长,现在一家十来亩,假设人口数量降低到当初的数字,一家又是二三十亩地,这两个货是不是得活活气死?
为了给别人养老而生育劳动力,我是比较不愿意配合的,为了给资本家生育廉价劳动力,我是要问候他亲戚的。
那就先把携程杀了换点钱吧。
列位,就刚刚出炉的啊:
媳妇单位通知,从今天开始,一直到过年,这中间没有周末了,每天都是正常上班。
上个礼拜,闺女的幼儿园通知,因疫情影响,提前放假。
我就问你们,大人要上班,娃要放假,怎么办?谁管?
带娃是不是成了累赘?
花钱请保姆?要多少钱才是请得起保姆的?钱不够的家庭是不是干脆知难而退不生娃了?现在你们知道生育率为什么总在降了吧?
家里老人带?有多少家庭是老一辈全都健在的?不仅不添乱还能帮忙的?谁家还没个把病人甚至是死人?但凡家里有老人得了重病(比如老年痴呆,癌症)的,又或者已经死球了缺人手的,谁带娃?没人带?还敢不敢生?现在诸位又知道为什么生育率继续降了吧?
前面说了娃,接下来再说事业。
像我们这种已经有了娃的,后悔也没办法塞回去了,怎么办?
我们家里,我是自由职业者。我可以多花时间带娃。但代价是,我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谈业务了。不光是业务萎缩,因为家里老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我们也不可能维持正常消费了。比如说,远一些的门,咱就不出了。复杂一些的玩意儿,咱也不碰了(因为带娃人手少,操不来那么多心,只能从简)。原本还计划周末一起出去购物,吃喝玩乐的,现在也取消了。
所以,大家知道为什么生意越来越难做,经济也越来越疲软了吧?你们的订单,无形之中就已经飞喽。
这都是自找的!
我早就说过,这就不是钱的事。只要前浪们少来破坏我们的生活就阿弥陀佛了。
真要有心生娃送房比印钱更有效!!!
重要的事情说3遍:印钱不如送房,印钱不如送房,印钱不如送房
有趣有趣。
首先,只要你理解印钱补贴生育其实是一种向不生育的人收税,然后给生育补贴的行为。你就很好理解了。
其实就是通过惩罚不生育,鼓励生育,想要拉动生育。
能想到这样的办法,并不难。只是也同样并没有什么用。
生育补贴论高,这点钱比起新加坡等国家,总数又少,细节也差,还缺少执行性可言。但是,新加坡这些国家作为早就尝试遍了各种刺激手段和惩罚手段的国家。早就告诉了大家,这些方法都没什么大用。
首先,话得直说,任何国家想要的是主体文化认同的,受过基本教育的有生存能力能创造价值的人口。而简单的发钱补贴,其实是根本不会区分接受补贴的对象的。而且,实际上这种相对有限的补贴就能够激励起来的生育人口,你得想象一下他们的生活处境,以及这样的家庭生育出来的后代到底更多的可能创造价值,还是成为负担。更何况很可能结合宽松的移民环境,会在短期内改变国家主体文化与民族构成,变成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其次,人口低生育,不是某一两个单一原因造成的。房价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放心,它甚至都不是其中最决定性的原因之一。收入、受教育程度、对后代压力的担心、对发展的担忧、对责任的惧怕、对个人事业与生活的追求,不只是钱的问题。
最后,从婚姻都遇到问题了哪里只是生育的问题。婚姻和恋爱都被现代社会发展占据了,哪里有生育。
最后的最后,生育率低是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靠钱解决不现实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