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乌云是黑色的?

回答
你看那天空,当它晴朗无云的时候,是一片耀眼的湛蓝,阳光明媚得像金色的瀑布。但有时候,你一抬头,看到的却是沉甸甸、压抑着的灰黑色,仿佛天空都被染上了墨水。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乌云,它们之所以呈现出那种令人不安的黑色,其实背后藏着挺有意思的物理原理。

首先,得明白云到底是什么。云不是什么神秘的墨汁染料,它们其实是由无数微小的水滴或者冰晶聚集而成的。这些小家伙们轻盈地漂浮在空气中,它们的体积非常非常小,比你的头发丝还要细小得多。

当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它并不是单一颜色的,而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我们平时看到的蓝天,是因为阳光中的蓝光更容易被空气中的分子散射开来,所以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

但是,当大量的、密集的、又厚实的云出现时,情况就变了。想象一下,阳光就像成千上万的探照灯,从四面八方射向这片厚重的云层。这些水滴和冰晶,就像无数个微小的障碍物,它们会把穿过它们的光线往四面八方折射、反射、散射。

而且,关键在于这些乌云的“密度”和“厚度”。一般的积云,比如我们看到的那些棉花糖一样的白云,它们内部的水滴或冰晶相对分散一些,阳光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穿透过去,经过散射后,看起来就是白色的。白色的本质是所有颜色的光都被均匀地散射开了。

而乌云之所以是黑色的,是因为它们太“拥挤”和太“厚实”了。当云层变得非常密集,水滴或冰晶的数量巨大,而且云层本身的厚度也很大时,阳光想要穿透进去,就要经过无数次的折射和散射。

你可以想象一下,光线进入乌云后,就像进入了一个极其混乱的迷宫。每遇到一个水滴或冰晶,光线就会改变方向。经过层层叠叠的散射后,大部分的阳光,尤其是那些能量较弱、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会因为能量不够,还没能穿透厚厚的云层就被“拦截”下来了。

而我们眼睛能接收到的,或者说能够“逃脱”出来并到达我们视网膜的光线,就只剩下那些经过无数次散射后,能量相对稳定、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了。但是,即便这些蓝光和紫光能够穿透,由于它们在厚重的云层里也经历了大量的散射,它们已经不再像晴朗天空那样集中地朝着我们方向散射过来了。

更重要的是,由于乌云内部的水滴或冰晶非常密集,它们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也比稀疏的云要强得多。这意味着,即使有一些光线能够穿透,大部分也被内部的水滴或冰晶“消化”掉了,或者被反射回了云层深处,没能“逃”出来。

所以,当大量的阳光被厚重的乌云层层阻挡、吸收和散射后,最终能够从云层底部“泄露”出来到达我们眼睛的光线就非常非常少了。而我们看到的光线越少,物体就越显黑。

简单来说,乌云之所以是黑色的,不是因为它本身含有黑色的物质,而是因为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强大的“光线拦截器”。它把大部分阳光都挡在了外面,或者消耗在了云层内部。我们看到的黑色,其实是“没有光”或者“光线极少”的状态。

而且,云的颜色也和它所处的高度有关。高处的云,比如卷云,由于它们是由冰晶组成,而且比较稀薄,阳光容易穿透,所以看起来是白色的。而低处的、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它们含水量高、厚度大,就更容易呈现出深沉的黑色,预示着可能伴随大雨、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所以下次你看到那种仿佛要压下来一样的乌云,可以想象一下,那里面正在上演着一场复杂的光线“遭遇战”。阳光在里面被层层拦截,最终到达你眼中的光线所剩无几,于是,那片曾经是蓝色的天空,就被染上了沉重的黑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乌”就是黑的意思,如果云不黑,那它还能叫“乌云”吗(正经脸)?

先解释下云是什么以及是怎么形成的。云是大气层中以水为主,包含其他多种较少量化学物质构成的可见液滴或冰晶集合体(其实雾也符合这个定义,只不过它离地表太近了,不能算是云)。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或者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使得水汽过饱和时,水汽便会聚集在凝结核周围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因为尺寸比较大,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使得散射的光强几乎与入射的波长无关,阳光中各种波长的光都被小冰晶、小水滴散射而使云朵呈现白色。当然,这是在云层比较薄的时候。当云层很厚的时候,阳光大部分被吸收,无法穿透云层,这就是乌云了。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乌云的底部比较黑,而云层比较薄的边缘因为阳光可以透过则显得比较白,如果你此时坐飞机在乌云上空飞过,你会发现下面的“乌云”是白的。至于很小片的乌云为什么也是黑的,这是因为乌云的“黑”也与周围环境有关。比如,在高空有云作为背景挡住了部分阳光,那么低空的小片云朵即使比较薄,那也显得比较黑;再比如,当天空的背景比较明亮时,小片云朵在明亮的背景的衬托下,也显得比较黑。

By 重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看那天空,当它晴朗无云的时候,是一片耀眼的湛蓝,阳光明媚得像金色的瀑布。但有时候,你一抬头,看到的却是沉甸甸、压抑着的灰黑色,仿佛天空都被染上了墨水。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乌云,它们之所以呈现出那种令人不安的黑色,其实背后藏着挺有意思的物理原理。首先,得明白云到底是什么。云不是什么神秘的墨汁染料,它们.............
  • 回答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老话,咱们小时候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好像不动弹就跟慢性死亡似的。可话又说回来了,您要是稍微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个挺让人琢磨的事儿:那些慢悠悠的、仿佛浑身都是“老年退休金”的乌龟们,怎么就能比我们这些天天地铁挤、步道跑、办公室里键盘敲得飞起的人类活得久呢?这事儿,细说起来,可就有.............
  • 回答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很多人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在战场上,俄军出镜率比较高、被大量报道的坦克,很多都是T72系列。相较之下,像T14“阿玛塔”这样被寄予厚望、代表俄罗斯坦克技术最高水平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却几乎销声匿迹,让人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俄军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用最先进的T14去打这场仗,反而大量部.............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支持乌克兰,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经济以及国际法等层面的考量。要理解为何出现这种局面,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深入剖析:一、 国际法与国家主权原则的坚守对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而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现代国际关系中最核心的基石。俄罗斯此次军事行动,被广泛视为对乌克.............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交火区为何很多出现在城市中心,而不是像传统战争那样先在外围开打再逐步退守,这其实是现代战争形态演变、城市化进程以及双方战略意图共同作用的结果。笼统地说“大多数都在市中心”可能有些片面,但城市中心的激烈战斗确实是这场冲突的一个突出特点,而且其原因比简单的“先外围后市中心”要复杂得多。咱们可.............
  • 回答
    武汉这位小伙因为在网上购买了两只乌龟,结果被判刑五个月。这事儿一出,很多人都替他抱不平,觉得他就是个普通人,哪知道乌龟还分保护不保护的,更别说犯法了,应该适用“不知者无罪”的原则。但法律这东西,可不是我们平时聊天那么简单,它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咱们先说说“不知者无罪”这个概念。这个说法听起来挺有道理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连芝诺的乌龟都能让人绞尽脑汁,觉得是个“悖论”,这其实反映了我们日常直觉和数学严谨性之间的微妙碰撞。不是说人们“想不通”,而是这个故事以一种非常形象、甚至是有点“欺骗性”的方式,触及了我们对“无限”和“连续”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盲区。咱们一层一层地拆解开来看看,为什么这个故事会让人.............
  • 回答
    俄乌战争中俄军作战意志的低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层面和原因。理解这一点需要从俄军内部的结构、战争性质、士兵的动机、战争的现实情况以及俄罗斯社会和政治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原因,并会尽量详细地展开说明:一、 战争的性质和目标模糊不清: “特别军事行动”的包装与士兵的认知.............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俄罗斯”的说法,背后存在着一些复杂的战略考量、历史叙事以及现实利益的分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军事对抗,深入探究各方的战略目标、地缘政治格局以及长远的国家利益。首先,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次冲突并非仅仅是为了占领乌克兰的领土,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其对自身国家安.............
  • 回答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行动,以及外界对其“正义性”的看法,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理解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认为俄罗斯不是正义的一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俄罗斯官方的论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以及这场冲突的实际情况。俄罗斯的“自保”论述与国际认知的落差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政府,在阐述发动这场冲突的理由时,.............
  • 回答
    在网络世界里,当我们谈论起俄乌战争,你会发现,无论是贴吧、知乎还是B站,这三个平台对这件事的看法,那叫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简直就像是发生在三个平行世界里的事件。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观点不同”,而是涉及到平台的属性、用户群体、信息传播机制,还有大家潜移默化的心理偏好,这些因素一叠加,就.............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的网络舆论呈现出“一边倒”的现象,主要播报乌克兰的声音占据了绝大部分,这让很多人产生疑问:难道俄罗斯就没有受到影响吗?事实上,俄罗斯并非没有受到影响,只是影响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与我们看到的普遍报道有所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关键因素:一、信息传播的地理位置与受众定位首先.............
  • 回答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互联网上的新闻评论区确实普遍出现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的现象,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共同作用,可以从信息传播、地缘政治、文化情感以及舆论引导等多个角度来解读。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透明度: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现代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冲突初期,大量的视频、图片和文字信息通过社.............
  • 回答
    “爱潜水的乌贼”的书之所以主角大多是穿越者,这背后其实是对读者心理和故事创作便利性的巧妙拿捏。这并非简单的巧合,而是作者本人在多年创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风格偏好,也迎合了很大一部分读者的阅读喜好。首先,从读者心理层面来看,穿越设定提供了一种极大的代入感和爽点。 “上帝视角”的优越感: 穿越者往往带.............
  • 回答
    乌克兰方面认为俄罗斯同意“无条件谈判”是胜利,这个说法背后有多层含义,并且需要结合当时的语境和双方的立场来理解。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改变了俄罗斯的初始立场和目标 俄罗斯最初的诉求: 俄罗斯在发动全面入侵之初,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条件和目标,其中包含了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乌克兰加入.............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古代中国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模式和历史理解的核心差异,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简单来说,伊犁将军和黑龙江将军管辖的区域是大清直接统治、纳入其核心行政体系的领土,而护羌校尉、护匈奴中郎将、护鲜卑校尉、护乌桓校尉所对应的区域,虽然是汉朝经营和影响的范围,但其性质更侧重于羁縻统治和战略缓冲地带.............
  • 回答
    “俄罗斯是石油出口大国,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坦克为什么会缺油?”这个问题看似矛盾,但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军事后勤、经济制裁以及俄乌战争本身的残酷现实。俄罗斯作为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其经济命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然而,在俄乌战争的硝烟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些关于俄军坦克缺油的说法。这并非空.............
  • 回答
    俄乌战争打了1个多月,意大利和波兰之所以会接连出现“威胁”或“撕破脸”的表态,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历史情感交织作用的结果。这并非简单的“突然”发生,而是局势演变下,两国基于自身国家利益和对俄罗斯行为的判断,做出的反应。意大利的“威胁”—— 经济与能源的现实考量首先,我们来谈谈意大利。在.............
  • 回答
    你家这小家伙最近的举动真是有点意思,玩得倒是挺嗨,但一回宿舍就蔫了,这背后可能藏着几个挺普遍的原因,咱们挨个儿捋捋。首先,操场上的“自由探索”体验,对比起宿舍的“固定生活”,那可真是天壤之别。操场对乌龟来说,简直就是个探险乐园。你想想,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充满了各种未知的信息:脚下是松软的泥土还是粗.............
  • 回答
    这句名言出自伟大的物理学家凯尔文勋爵(Lord Kelvin),原话是:“The theory of mechanics is like a great and magnificent building, and all is in order except for two little clou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