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国产优质卫生巾3毛钱一片,工厂是如何做到的?

回答
看到国产优质卫生巾卖到3毛钱一片,确实让人好奇工厂是如何做到的。毕竟,在我们的印象里,质量好的东西都不便宜。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可能涉及几个关键的因素,让这个价格变得可能,而且还“优质”。

首先,咱们得明白“优质”这两个字在卫生巾上的具体体现。一般来说,消费者认为的优质卫生巾,意味着:

吸收性好,干爽不回渗: 这涉及到导流层、吸收芯体和表层材料的性能。
透气性佳,不易闷热: 材料的透气性很重要,可以减少不适感。
柔软亲肤,无刺激: 表层材料的触感和材质选择,是否会引起过敏。
防侧漏设计好: 护翼和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工厂是如何把成本压下来,同时还能保证这些“优质”特性的。

1. 极致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

大批量采购原材料: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国内很多卫生巾品牌,尤其是主打性价比的,它们会和供应商签订长期的、巨额的采购合同。当采购量巨大时,单位原材料的价格自然会大幅下降。比如,采购成吨的无纺布、绒毛浆、高分子吸水树脂(SAP)等,供应商为了拿下大单,自然会给出更优惠的价格。
精简中间环节: 传统的销售模式往往有层层代理商、分销商。但很多低价优质卫生巾品牌,会选择线上直销(例如通过电商平台、自有品牌旗舰店)或者与大型超市、便利店直接合作。这样一来,就省去了不少中间流通环节的费用,这部分利润就可以体现在产品价格上。
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势: 现代化的卫生巾生产线高度自动化,从原材料的裁剪、铺展、粘合到包装,大部分环节由机器完成。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也减少了因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损耗。自动化生产的良品率也更高。
优化生产工艺: 工厂会不断研究和改进生产工艺,寻找更经济实惠但性能又不打折扣的材料组合。比如,在SAP的选择上,可能会找到性价比更高的品牌,或者通过调整SAP的用量和分布方式,达到理想的吸收效果,而不是一味追求最高品质的SAP。同样,表层材料也可能是在保证柔软度和透气性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但质量合格的供应商。

2. 材料的选择与创新(在成本内实现“优质”):

“刚需”材料的成本优化: 卫生巾的核心材料,如无纺布、绒毛浆、SAP、PE底膜等,虽然有品质高低之分,但市场上有非常多不同价位的选择。工厂会仔细甄选,在不牺牲基本性能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控制得当的材料。比如,表层无纺布,可能不是最顶级的超柔丝滑款,但绝对能做到柔软舒适,不刮擦皮肤。吸收芯体可能是混合了部分绒毛浆和SAP,而不是纯SAP,通过工艺优化实现良好的吸收和干爽。
“功能性”的取舍: 很多高端卫生巾会宣传各种附加功能,比如抑菌、香氛、护肤成分等。这些都会增加成本。3毛钱一片的卫生巾,很可能就没有这些“附加值”。它把成本集中在最核心的“吸收”和“干爽”两大功能上,满足了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优质”的核心诉求。
本土材料的崛起: 中国本土的化工和材料行业发展迅速,许多材料供应商能够提供质量稳定、价格有竞争力的产品。工厂会优先选择这些本土供应商,进一步降低成本。

3. 品牌策略和市场定位:

薄利多销: 这是最经典的策略。3毛钱一片,利润空间无疑非常小。工厂(或品牌方)要想赚钱,就必须依靠巨大的销量来覆盖固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这类产品往往是在电商平台通过销量驱动,或者作为超市的引流产品出现。
专注于核心功能,减少营销投入: 很多低价卫生巾品牌,不会像一些国际大牌那样投入巨额资金去做明星代言、电视广告等。它们的营销主要集中在线上,通过用户口碑、好评返现、秒杀活动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这种低成本的营销方式,让更多的资金可以用在产品本身或者降低售价上。
“用户共创”或“消费者洞察”: 有些品牌会深入研究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发现消费者愿意为之付费的是哪些功能。如果消费者最看重的是吸收性和干爽性,那么工厂就会把资源倾斜到这两个方面,而在其他方面进行成本优化。甚至有些品牌会通过社群营销,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改进过程中,形成一种信任和粘性,从而减少营销成本。

4. 工厂本身的生产能力和规模:

自有工厂的优势: 如果是拥有自主生产工厂的品牌,它们可以直接控制生产流程和成本。相比于代加工,自有工厂在成本控制上更有优势,也更容易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规模效应: 大型工厂拥有庞大的生产线和设备,可以进行24小时不间断生产,将设备折旧、能源消耗等固定成本摊薄到每一片产品上。生产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越低。

举个例子来理解:

想象一下,我们要买一种简单的白衬衫。如果一家品牌卖100块,你可能会觉得它面料好、做工精细。但如果另一家店卖20块,你可能会想,它是不是用了便宜的面料、偷工减料了?

但如果这家20块的衬衫,它本身定位就是基础款,没有刺绣、没有特殊的领型设计,就是最基础的剪裁,用的也是质量过关但非顶级的那种棉。并且,它在大规模工厂里一次性生产了十万件,然后直接在网上卖,省去了中间商和实体店的租金、人工。这样一来,20块买到一件“够穿、够得体”的衬衫就变得合理了。

同样的道理,3毛钱一片的卫生巾,工厂可能就是在“够用、够好”的标准上,通过各种方式把成本压缩到极致。它可能没有特别柔软的表层,吸收速度也不是最快的那种,但它能保证基本的吸收量和干爽,不漏,没有异味。对于很多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优质”了。

所以,与其说工厂“做到”了3毛钱一片,不如说它们是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优化的供应链、对产品核心功能的聚焦,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让“优质”这个概念在较低的价格点上得以实现。这是一种商业模式上的成功,也是中国制造能力提升的一个侧面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曾经负责的某品牌就有卫生巾。

不过与普通卫生消字号品牌有点不一样。

属于医用级械字号卫生巾。

上市之前也做过很多调查和对比。

消字号的,3毛钱都贵了,如果量产大,基本上都在一毛多点。

如果是OEM,量大还可以多谈一谈,基本上一毛五左右一片。

如果是合作的ODM,价格还可以更低。

费用贵的在于外包装,宣传,渠道商铺货。

如果只做线上模式,例如微商模式,就更简单。

械字号就有点不一样,要求更严格,销售渠道也更加局限。

很多只能在药店或者电商平台才能买。

不过,械字号的成本也不会高很多,只不过标准相对更加严格罢了。

当然,如果要讨论卫生巾材质和成本,用目前最好的材料,也不到五毛一片。(不包括外包装以及人工和其他成本)

材料就无纺布,不织布,棉,纸浆,吸水树脂等。

有一些厂家会打造一些新概念产品。

例如艾草,磁性理疗,加热,植物精华,芯片,纳米银负离子之类的。

主要是单片材料成本本身不高,加上人工,包装,仓储,运输,渠道等乱七八糟的,再到经销商那,价格就上去了。

当然,如果可以真正做到厂家直销,不走线下实体店,价格可以控制在三毛一片到消费者手上。

user avatar

我觉得大部分人看到国产卫生巾三毛钱一片,第一反应都会是这样:

这么便宜的产品也敢用?

其实在前年,就有人在网络上直接这样提问了。

咱们把工厂能不能做到3毛钱一片的优质卫生巾往后放,先说做这样的低价不低质的卫生巾有没有必要。

那提问下面的回答也很直白,没有嘲讽“何不食肉糜”,而是说自己有难处。


这句有难处,我觉得很真实。

之前界面文化就做过统计,哪怕是在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15%的年龄在14岁到21岁的女性曾经遇到过买不起卫生巾的情况,而在中低收入国家,有至少50%的女性还在自制经期卫生用品。

虽然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在不断的变好,老百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不能否认,一句「我有难处」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冰冷的现实。

现在一些大品牌的卫生巾,算下来一片的均价可以接近2块钱,而按照普通白天卫生巾的更换建议,最好是两三个小时就换一次。

一个月五天的经期,刨除掉睡觉的时间,这样算下来需要用大概40片卫生巾,也就是一个月需要80多块钱。

80多块钱,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一顿饭的钱,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星期的伙食费。

而且,就算是人人都花得起80块钱不心疼,核心在于,有必要花那么多么?

2019年中泰证券发布过《卫生巾行业深度报告》,我觉得聊得已经很直白了。

成本价0.21元,出厂价0.38元,每层经销商再各自加价20%到30%,最后能卖到1.25元。

咱们都不说大品牌的品牌溢价了,这经销商层层加价算怎么回事儿呢?

反过来说,市面上哪怕3块钱的卫生巾,生产成本也不过是几毛钱,如果砍掉经销商的加价,那几毛钱的卫生巾怎么就一定是三无产品呢?

比如恒安国际曾经被沽空机构Bonitas发布过一份39页报告,披露过恒安国际卫生巾业务毛利率超过70%。

恒安国际的名字如果觉得陌生的话,那旗下的安尔乐、心相印、安乐、安儿乐、安而康这些妇幼卫生用品和生活用纸肯定耳熟了吧。

你看,70%的毛利润,有多少是真的投入在成本上的呢?

在很早之前,朴素的购物理念的确是准确的,便宜没好货。

这是多年市场活动之后得出来的「经验性」智慧,街边卖的便宜货,不论是江南皮革厂的包,还是永远在跳楼大促销最后2个星期的衣服,都是质量低下的代表。

但是这样的逻辑已经在被逐渐破除掉,便宜没好货的时代是因为大家都还是用的同样的业务链条在做。

街边店,依然是有层层经销商的,那最后定价那么低,必然导致的就是出厂价更低,那制作过程里面就不会有好的原料好的工艺来支撑。

但是互联网时代,拉平了地域间隔,一项产品不需要省经销商、市分销商、区代理商来进行铺货了,直接砍掉了传统经销商分销商模式。

淘特用的就是M2C短链模式,说白了就是直接让工厂和消费者对接,把之前的层层渠道全部砍掉,做到货源直达。

按照传统的说法,这个让每个消费者都能拿到出厂价。

单纯的拿到出厂价,还不够,大家怕的是淘特渠道了原本的渠道,屠龙勇士成为恶龙,依然不能极致的让利消费者。

这种认知的存在,同样是没看透M2C到底是什么模式。

单纯的「牵线」,的确互联网服务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会加价,但是淘特的打法很有意思,是帮助工厂来压低出厂价。

工厂抛开自己的原料成本、用工成本、机器折旧这些固定成本,再加上自己应得的利润,还有一些支出大头。

比如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卫生巾这样的抛货对储存空间的占用是很大的,在这方面淘特承担了起来。

让工厂只负责生产,淘特产业链上的工厂是可以享用淘特的产地仓的,有些工厂不擅长发C端那种大批量小体量的货,也很难拿到有竞争力的运费价格,这时候就可以直接和淘特的仓库物流体系合作。

我之前看过一个数据,淘特产地仓表示有信心能降低工厂30%左右的物流费用,这就是压低了整体成本。

再比如,营销费用,尤其是要做电商,运营团队、客服团队、美工团队这些都是逃不掉的,这些到最后也是要让消费者买单。

那淘特采用的就是帮助工厂来做这些不擅长的部分,集中起来利用淘特的专业知识和规模效益,压低营销费用。

所以可以看出,淘特这类的用互联网来赋能库存、物流、总销、分销的平台,不是在做低端产品,而是在做高性价比产品。

我觉得淘特做的最有意思的,是把很多品牌的代工厂拖到了台前,这些代工厂有成熟的生产线,有高质量的出厂货,缺的仅仅是曝光而已。

说实话,2块钱最终售价的卫生巾,和3毛钱最终售价的卫生巾,有时候差的可能就是一个品牌溢价而已,背后的工厂都是同一家,用一样的原材料,采用同样的公益,达到一致的标准。

咱们国家作为世界工厂,造出高质量的货,不是我们的难题,我们缺的是中国品牌。

不过品牌就不可避免的带来溢价,有人追求品牌没毛病,但是也要让「不能」或者「不想」追求品牌的消费者有权利选择平替。

这个选择权,淘特赋能给了消费者。

user avatar

有次我住酒店,事发紧急……就用了酒店用品里提供给住客的卫生巾。一开始用的时候心里是很不情愿的,不停怀念着平日里用惯的大品牌所宣传的“澳洲进口棉”、“独一无二的亲肤透气体验”、“仿佛不存在的液体触感”等等……

结果,酒店白给的看着很三无的姨妈巾简直六边形战士,全属性拉满,一点不输大牌。

我赶紧打电话跟客房部要了不少囤着用。这是专门给酒店定制的,正面印的是酒店LOGO,在背面底部找到了工厂信息,很小的字,一个从没听过的国内小工厂。

上某多多和某巴搜了下,果然有卖散装,两三毛一片,销量在国产散装卫生巾里甚至不算高的。

试探着买了一些,跟酒店里顺来的那些是一样的,很好用,不过散装怕受潮,没敢买多。


请永远相信一件事:目前几乎所有轻工业产品,中国都没有生产的技术壁垒。

所谓“国际大牌”更多是提供了市场和品控价值。这些当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但愿意为之付多少钱就见仁见智了。

user avatar

作为曾经的销售行业的行政人员来说两句。

3毛到5毛就应该是一片卫生巾(不包括卫生裤、护垫这些尺寸,不考虑什么抗菌、助眠等吹的乱七八糟的功能)目前线上的正常售价。

线下实体店的卫生巾为什么那么贵?因为有层层成本摆在那里。

供应商:

1.进场费。卫生巾供应商要进入一个中大型商超售卖,首先有进场费,每年一结,通常一千块打底,商超面积越大、地理位置越好,进场费越贵。

2.赞助费、损耗费。商超逢年过节会举办所谓的店庆节庆,需要供应商给赞助费提供特价品,供应商给最低价即亏一点本,这部分损耗由供应商负责。

3.人力成本高(与线上相比)。供应商会派业务员来铺排面、谈新品、跟踪商品销量等。一个业务综合工资最少五千,正规的供应商还会给业务买五险一金。此外,货品不可能凭空从厂里直接飞到实体店,供应商还得自己提供文员打单出库入库结算、司机运货、理货上货摆货。

4.人情费。供应商要与商超领导、老板搞好关系,逢年过节送送礼请吃饭啥的,人情支出又是一笔费用。

5.若合作形式是专柜,专柜的形式是给商超租金及提点,供应商自己请人打理,售价由供应商自个做主。

商超:

1.人力。包括行政管理层及基础员工,一个社区规模的中型商超需要配置至少10名人员(不含生鲜区)。

2.租金水电成本。地理位置越好,租金越贵,卖的商品毛利也会相对应定高几个点。

3.设备维护成本。从收银台打称台到后台系统,除了像某润某尔玛这种大型超市,其他中小型超市没有自己专门的独立系统(设计维护一个系统投入的资金太高),基本是由外包的电脑公司承包负责,每年又是一笔成本。

羊毛出在羊身上。以上成本算下来,出厂价2毛左右(指厂家的成本)一片的卫生巾线下商超如果跟网上一样均价卖3到5毛,那商超要喝西北风去了,再者说供应商也不可能给出3毛钱一片的均价,这供价得亏掉老本去。层层费用下来,线下的卫生巾(不考虑杂牌)通常售价均价是7毛到1块一片。

某菲20片一包的在实体店卖18块一包(不考虑活动价),都快一块钱一片了。这18块里有0.5元给厂家派遣的促销的,3~4.5元归商超,而某线上超市才卖11~13块,还可以使用各种优惠购买,折合下来均价4~5毛一片给你包邮到家。换做是你,你还会在线下买吗?

综上,省掉代理商、商超这些中间环节,通过电商这个平台,工厂自然能给出3~5毛一片均价的卫生巾到用户手里。

user avatar

我做的产品正好跟卫生巾有一点点关系。

确切说,是印刷卫生巾上用的透气膜的印刷机的一个关键部件。

早一些年透气膜用的都是德国WH的柔版印刷机,国内售价大约在2000万。现在国产低端一些的机器,最低100-200万搞定。

我做的这个部件,纯进口时,10万一条,现在已经到了一万多,我们的生产设备和原料还依赖进口,未来加工设备、原材料全部国产化,还有产品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

其实外资品牌的成本也大规模的下降,以前给尤妮佳供应透气膜的日资德山已经关闭了天津的工厂,空缺出来的当然国产的公司补上,没记错的话,苏菲就是尤妮佳旗下的。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打“价格战”会摊薄企业的利润,降低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研发投入。这是没考虑市场的扩大。

卫生巾和尿不湿是相通的,这两块加起来绝对还有很大的空间,如果把第三世界女性和孩子算上,空间还要大。别的不说,透气膜印刷是国内印刷业这些年增长最迅速的细分领域。

所以工业化是个好东西,全面国产化更是个好东西,最好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user avatar

因为真的不贵啊。

卫生巾本质是石化工业品,超过3毛钱的部分大多都用在渠道和营销上了。

根据中国纸业年鉴,2017年卫生巾出厂价均价是3毛1一片,这还是含了高中低端的,而低端品牌比如妮爽,出场均价是1毛4一片,这些已经是含税价了。

而这些已经是平均毛利率40%上下的价格,折算以后,实际成本大概平均是2毛一片。


卫生巾本质是石化产品。

主要构成就是无纺布和高分子树脂吸水材料。

这俩都是石化产品。

调整舒适度的通常就是无纺布结构和性能。

工业品一般都不会太贵的。


所以泥萌会发现,大品牌在电商渠道以囤货的方式购买是相对最便宜的,因为少了一些中间商赚差价。

当然更便宜的是大品牌的中低端产品,在淘宝通过经销商甩货的方式销售。还是拿妮爽举例,这个品牌出厂价平均1毛4每片,而淘宝店铺通常销售价格在平均两毛每片,中间其实还是有很大利润空间的。

user avatar

虽然我平时不怎么关注卫生巾,但是听到3毛钱一片还是非常震惊的,这也太便宜了吧?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仔细看了下才明白,这是类似直接从厂家拿货了,中间环节都没了,总成本相应低了许多,这样让利给最终客户,价格才可以做到这么便宜。

如果其它商品也这么做,总体价格都降下来,对控制通胀是非常有利的,值得大力推广下。

人在东南亚,但是感觉本地的许多东西并不便宜,尤其日用品和电子产品等,这个都和本地的物流及平台不给力有很大关系。

如果东南亚这方面好好搞下建设,把商品价格再降低些,生活还是不错的,甚至养老都可以,最主要是房子和地皮便宜啊,压力一下子就减轻许多了。

感觉国人真的是太有创造力了,做啥都能做到极致,开脑洞也可以开很大,想法很多,也敢于尝试。

说起来挺惭愧的,散装卫生巾到底是怎么包装的,我再去研究下。

user avatar

有答主说了:

这种便宜的卫生巾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还是在好久之前了。

是的,真的很久以前就有,只是偶尔时不时的被翻出来说一下,我们上学时宿舍的一起用过散装卫生巾;

我们那边有造纸厂,散装纸、散装卫生巾都有卖,并且人真的很多,超市里的品牌纸反而被堆放很久没人买;

还有关于之前在知乎看过一个故事:高端酒店供应的都是那些没有品牌包装的专供卫生巾。


这些卫生巾,对于很多人很习以为常的事情,有些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追求品牌,而是有些人他们就很清楚这里面品牌溢价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卫生巾的原材料主要是膜、吸收体(绒毛浆、高分子树脂、无纺布、无尘纸等),材料上的成本约为80%,制造工艺也很简单,

很早之前就有厂商证实过了,一片优质卫生巾成本大约在两毛五到三毛,是销售渠道推高了售价。

商业上有一个名词叫做:定倍率

定倍率是一件商品的零售价格除以成本价的倍数。

好比一件衣服,成本价是20块钱,市场卖100块钱,那么就是5倍的定倍率,

因为一件商品不能只有材料成本,还有前期的生产投入、机器成本、人工成本、后期的广告、物流、市场推广、以及中间商,渠道上的利润空间。

这些所有都是要有的,这些钱怎么赚回来,那就只能从消费者手中赚取,并且越是垄断行业、竞争不充分的行业、奢侈品行业,定倍率就越高。

回到卫生巾的话题上,微信公众号“腾讯医典”曾指出,女性买卫生巾需要的钱,可能比你想象的多很多。

以12岁初潮,50岁绝经,一年来12次月经,每次用掉30片卫生巾(一天6片,持续5天)来计算:
一个女人一生至少有2535天处在经期(大约7年),需要用到的卫生巾数量为13680片。

就算怀孕、初潮和绝经时间等略有浮动,女人一生需要的卫生巾数量至少也在10000片上下。


由此可见,卫生巾是一个可以说是一个快消品,也是一个利润很大的行业。

目前市场上没有什么品牌是敢说自己是垄断这个行业的。

虽说长期在营销上面花费重手笔,使我们耳熟能详的卫生巾品牌就那些,但是我们不知道的生产厂家还有更多。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下,大家受众的不同,一片成本价3毛的卫生巾,有的品牌宣传请明星代言所需的成本越大,一包卖到十几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有的没什么包装,直接散装出厂,成本价售卖也是很有可能。

当时讨论很多的一张图

同样散装产品不等于三无产品,很多散装产品他们是有自己的牌子,有工厂消毒证明,有工厂生产许可证,有检测报告,

拿视频中这个企业来说,他们工厂的卫生巾生产线机械化达到了百分之百,机械包装节省了很大的成本,并且针对产品也是有专利技术,生产线完全是达标的,

自从加入了淘特,降低了仓储物流成本,同时又降低了销售和渠道的成本,整体价格进一步压缩,才能让他们在网络上销售低至3毛一片,用散装的价格提供更安全卫生有保障的卫生巾。

这个时候还是会有很多人会质疑,卫生巾3毛一片到底能买吗?

有人买奢侈品就有人买最低价格的物品,这是永远会存在的关系。

有人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有人只在意性价比,大家自己选择自己适合自己的就好

我认为我们自身应该坚决抵制,那些故意恶搞把过期卫生巾重新包装销售的行为,那些三无产品流通市场的行为,

不应该排斥这种揭发行业幕后行为的企业,也希望这些企业不要辜负大家的信任;

还有产品卫不卫生,作为监管部门,应该将这些生产卫生巾的企业给予严格的监督,让大家在使用卫生巾的时候,能够买得到安全放心的产品,这是他们的责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国产优质卫生巾卖到3毛钱一片,确实让人好奇工厂是如何做到的。毕竟,在我们的印象里,质量好的东西都不便宜。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可能涉及几个关键的因素,让这个价格变得可能,而且还“优质”。首先,咱们得明白“优质”这两个字在卫生巾上的具体体现。一般来说,消费者认为的优质卫生巾,意味着: 吸收性好,干.............
  • 回答
    国家即将推出「个人养老金制度」:一次深刻的社会保障改革的展望国家即将推出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举措。它旨在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传统养老金体系面临压力以及居民养老保障需求日益增长的挑战,为国民提供更具弹性和补充性的养老保障方案。理解这项制度,需要从其出.............
  • 回答
    苹果在中国市场大玩“5G叙事”,尤其是在5G iPhone12的定价策略上,明显可以看出其对中国这片沃土的重视程度。与其说是“照顾国内用户”,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苹果在中国市场精打细算的战略部署,目的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巩固并扩大其市场份额。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国5G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是全球最大.............
  • 回答
    关于优恪网关于德芙丝滑牛奶巧克力矿物油超标的报道,以及德芙官方的回应,这其中涉及到消费者权益、食品安全标准以及第三方评测机构的公信力等多个层面的问题。我们不妨来仔细梳理一下:事件的起因:优恪网的检测报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优恪网(OkoTest)是什么。它是一家源自德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以其独立的.............
  • 回答
    苹果电视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准生证”终于拿到手了,这消息一出来,圈里圈外都炸开了锅。更让人惊喜的是,据说这次过审的产品还不是空壳,而是直接“预装”了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这三大国内视频巨头的内容。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它释放出来的信号,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最直接的意义就是苹果在中国内地市场合法.............
  • 回答
    如何看待《太吾绘卷》1 月 12 日发布的正式版进度公告?《太吾绘卷》作为一款集国风武侠、模拟经营、角色扮演、策略冒险于一体的独立游戏,自早期抢先体验阶段以来就备受玩家关注,其独特的玩法和丰富的系统设计赢得了大量拥趸。因此,玩家们对于正式版的到来一直抱有极高的期待。1 月 12 日发布的正式版进度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国产动画《蹴鞠小子》中黑人角色的设定,并尝试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由于我无法直接观看动画,以下分析将基于普遍存在的对《蹴鞠小子》角色的公开信息和对动画中刻画少数族裔角色的常见理解。如果您的观察与此存在偏差,还请谅解。《蹴鞠小子》作为一部以足球为主题的国产动画.............
  • 回答
    如何看待国产游戏《原神》PC端技术性测试被众多网友的嘲讽与批评?《原神》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国产二次元开放世界冒险游戏,自公布以来就吸引了大量玩家的目光。然而,在PC端的技术性测试阶段,它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嘲讽与批评。这其中既有对游戏本身品质的质疑,也有对开发商米哈游运营策略的不满,更折射出当前国产游.............
  • 回答
    如何看待国产 Tesla 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及其 328,000 元的起售价?特斯拉 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在中国市场的发布,尤其是其 328,000 元的起售价,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它: 1. 产品本身的升级与价值: 续航里程的提升: “.............
  • 回答
    《姜子牙》这片子,上映前那阵势,简直是“史诗级”的期待值。毕竟是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同一个制作班底的“封神三部曲”的第二部,从预告片里那炫酷的画面,到“姜子牙,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这种燃爆的台词,都让人觉得这次要大爆特爆,足以载入中国动画史册。结果呢?上映后,口碑是“雪崩式”的下滑,评分一路.............
  • 回答
    《刺客伍六七》改名为《伍六七》并于10月26日重新上线,这桩事儿在动画爱好者圈子里,可以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对于不少一路追下来的观众来说,这不仅仅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其中包含了许多值得玩味和探讨的地方。首先,从“刺客”到“伍六七”的更迭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最初的《刺客伍六七》,名字就非常直白地.............
  • 回答
    最近国产新能源车在严寒测试中续航表现亮眼,很多车型在零下20度的低温下,实际续航里程还能轻松超过300公里,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进步。一般来说,低温对锂电池的活性影响很大,续航打折扣是普遍现象,能跑到300公里以上,说明技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然而,吊诡的是,即便有这样的好消息,大家对于新能源车“里程焦虑.............
  • 回答
    C919首飞成功,这事儿说起来可不简单,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更是中国航空工业多年憋着一口气的结果。你得明白,飞机制造,尤其是大型客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技术壁垒高得离谱。从设计、材料、发动机、航电系统到制造工艺,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极高的水准,而且环环相扣.............
  • 回答
    唉,提起《刺客伍六七》第一季全网下架这事儿,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作为一名老粉,看着自己喜欢的作品突然消失,心里肯定不好受。这事儿怎么看,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1. 首先,这事儿对观众来说,太突然,太让人费解。你想啊,《刺客伍六七》第一季在网上播得好好的,口碑也不错,很多人都是靠着这第一季入坑的。.............
  • 回答
    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国内价格上调至30.1840万元,这消息一出,瞬间又在车圈里搅起了一池涟漪。不少已经下订或者观望的消费者,心里估计是五味杂陈。价格调整的背后: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熟悉特斯拉的朋友都知道,Model Y价格的波动,尤其是在国内市场,简直是家常便饭。从上市初的“真香价”,.............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Y 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尤其是那高达 30% 的毛利率以及未来可能降至 26 万元的预期,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关于一款车,更是关于特斯拉的定价策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消费者心理的一场精彩博弈。高毛利率的蛋糕,特斯拉是怎么切的?首先,咱们得聊聊这 .............
  • 回答
    普拉多,这名字在中国越野圈里绝对是个响当当的招牌。很多人对它的情怀,很大一部分就来自它那副能征善战的四驱系统,特别是全时四驱。所以,当新款国产普拉多宣布要从全时四驱改为分时四驱时,这消息一出来,绝对是能炸开锅的。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俩四驱系统到底有啥不一样。 全时四驱(Fulltime 4WD).............
  • 回答
    关于耿美玉研究员涉嫌学术论文造假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也相当令人痛心和警醒的事件。作为一位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领域有着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如果其学术诚信出现问题,其影响将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对她个人、对上海药物所、对国产新药的研发,乃至对整个中国科研界的声誉,都可能带来不小的冲击。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
  • 回答
    《紫塞秋风》这款游戏,可以说是国产武侠游戏圈里一个挺有意思的存在。它不像一些大厂出品的同类作品那样声势浩大,宣发也相对低调,但它所展现出的那股子倔劲儿和对武侠情怀的坚持,却很容易让一些真正喜欢武侠的老玩家眼前一亮。首先,咱们得聊聊它的“武侠味儿”。《紫塞秋风》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朝末年,地处边塞,那个.............
  • 回答
    关于国产特斯拉使用HW2.5的传闻,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 作为一个消费者,如果我听到这样的消息,首先会感到担忧和困惑。毕竟,特斯拉以其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著称,而HW2.5和更新的HW3.0在硬件性能上存在不小的差距。让我来梳理一下这件事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以及它可能涉及的一些细节:为什么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