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亲娘咧,太吾绘卷出正式版本公告了。
18年9月,看了王老菊的当当姐传奇,我就在Steam上入手了太吾绘卷。
当时没啥特别的想法,就是觉得:
一,这游戏老菊做的很有节目效果;
二,我是武侠迷,“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全读了,古龙读了四十来本,还有一些梁羽生和温瑞安。有情结;
三,18年国产单机游戏的氛围没有今天火(其实今天也一般),四十块钱字词一下有诚意的团队。
然后就玩了280小时。
其实我玩太吾绘卷总时长应该超过了400小时,因为当时Steam的EA版本很容易在保存过程里闪退,盗版反而没有这个问题。
坊间传闻主创茄子全程用一串if else来嵌套判断,我觉得是真的。
三个人的小团队,界面匪夷所思。人物的主要属性起码十几个吧,物品的属性跟暗黑破坏神差不多,很多功法还有自己的特定效果,还得思考和五行属性的内力配合。
我是个P社老玩家,经过钢铁雄心3的锤炼我本以为我无所畏惧。结果当年研究太吾的初阶玩法(还是照着灰机wiki)就花了我起码三个晚上。
这游戏就没教程。
但是,真好玩,戳中xp了。
走哪种内力路线拜入哪个门派、正练还是逆练、放风筝还是贴脸、装备是木是金,这些是常规快乐;
太吾村村民日常的爱恨情仇、界青门能不能帮师娘离婚、青梅竹马绿帽流,这些是高阶快乐;
如何做好一名相枢(划去)太吾传人,夺舍(划去)传承我的一身所学,这是终极快乐。
义结金兰,邀为同道,喜不自胜。来来来,吃一口无蛋黄。
然后是等待。
太吾绘卷的EA版本顶多也就展现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还是靠非常低效的代码做了三年实现的。这严格来说只能算个demo,正式版肯定要全部推倒重做。
茄子19年基本是在组建正式的工作室,招人磨合团队的同时做微调;到20年年中30个人的团队才基本到位,开始进入封闭开发。
太吾绘卷的整个重制时间,应该不到两年。
EA阶段(Early Access,早期测试)两三年很正常。但太吾绘卷是突然火起来的,很多玩家并没有体验EA游戏的经历,自然也没这个耐心。
之前大概每个两个月,茄子还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点进度。21年5月之后,整个螺舟工作室基本没有对外发声。
现在,正式版本的公告终于出来了,看样子EA阶段要结束了。(终于可以开始打奇奇怪怪的MOD了)
茄子09年用RPG Maker做独立游戏《末日文书》,一干就是五年;15年想做太吾绘卷,中文系毕业在建筑设计院上班的茄子逆练代码,拉着一个美术一个音乐,又干了三年。
这是个头铁的设定狂,我喜欢。愿我国沉迷研究如何刺激玩家氪金的游戏行业也能稍稍这般头铁,哪怕就铁一丢丢。
太吾绘卷这个游戏不错,在某些方面确实是做到了突破,请注意突破这个词的份量很重,因为从全世界范围内看,游戏行业的突破是越来越少了,一个WOW运转了18年了,到现在居然还是一线游戏,由此可见一斑。
这个游戏在steam上是EA版,价格也不贵。花69元买这么一个游戏,不亏。不然你看看隔壁日本游戏起步价就是300怎么说?
我买这个游戏的时候就没有指望它能完成,这是实话,也是买所有EA版游戏应该承担的风险。我之所以决定买这个游戏,是因为看了别人的介绍,觉得它值这个价,所以买了。这里说的值价,是包含了它不能完成的风险的。说实话,我现在玩游戏的时间也不太多,这游戏玩了一段时间后就丢那里吃灰了,游戏再好,时间和精力也有限,不可能逮着一个游戏使劲玩了。
游戏没有完成,我会觉得遗憾,但仅此而已。之前传出消息说作者跑路了,我感觉很诧异,但并没有觉得自己吃亏了什么的,因为之前玩的内容,它已经得到了我的认可,如果作者能继续更新,我觉得是超值了,就算他不更新了,我也只是诧异和遗憾而已。
其实我很早就觉得作者有点轴,从游戏发展史上看,没有一个完美的游戏,一个游戏能取得部分成功已经不容易了。太吾绘卷这个游戏已经取得了成功,这时候没有必要去想着搞一个完美的游戏出来。你需要的是一个文学家,把这款游戏包装一下,增加文本内容,增加一些故事和事件,然后就可以宣布完成了。即便剩下一些BUG,反正你也赚了钱不是?掏点钱出来请个专人改BUG不行吗?
至于作者,如果你真的闲得无聊要去重构游戏,为什么不把这时间精力拿来搞一个二代什么的?如果你对原作特别上心,一定要坚持搞原作,你看国外大厂不是给你示范了吗?过几年宣布源代码丢失了,为了满足玩家的愿望再搞一个复刻版炒炒冷饭,还附赠增加补全各种设定,你觉得不香吗?
别觉得我出了馊主意,这都是从国际知名品牌那里学来的。据说茄子是文科出生的,怎么学了写代码后就变得这么死脑筋呢?这些不才是文科生擅长的办法吗?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不尊重技术,他们尊重的只是生物崇拜强者的本能!
公告看完了,不吹不黑的预期:
太吾绘卷正式版上线时间,可能会比局外人玩家们想象的早。
有些事真不能光以团队历史看团队,而是得把团队放进行业大势里头去看。
咱就看公告本身。
制作人在公告开篇一顿客套之后,正经八百的说的头一个事,就是团队规模的变迁史。
游戏最早就4个人的小组,拼了好几年才上线的,据说中途还有个主程撂挑子走人,结果逼的中文系出身的制作人现学现编程序支撑版本更新的江湖传说。
完事游戏上线卖的不错,在2019年底才不过10个人的规模。
到今天已经30个人的团队了。
规模在2年之内扩大了3倍背后的原因大伙想过吗?
不厚道的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手游行业紧缩跟巨型裁员潮,反而是太吾绘卷突然能扩充团队版本提速的一个巨大动力。
如果说没有版号紧缩,没有关于手游的一系列制裁,那么基于工作惯性和现实生活的种种压力,恐怕当下大把游戏从业者,还都在三流团队里跟着四流制作人拿着五流策划案凹着十八流的换皮氪金游戏呢……
游戏行业打缩水,老路走不通了,才会有人尝试走新路换个碗吃饭,那么单机游戏团队骤然增员,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所以我猜太污团队里多出来的20个新人,搞不好其中一大半都是去年下半年加入的,也说不定。
人呐,只有在现实中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尝试理想主义路线。
舒适区里边的锅砸了,人才会被逼无奈跳出安乐窝按照自己的理想重塑新的舒适区。
人家太吾绘卷制作人是中文系出身,遣词造句非常春秋笔法,光说团队壮大,然后把时间点列出来,不提壮大原因。
懂游戏行业的,自己品也能品出来这个原因是啥。
所以换个角度看去年这一大波游戏行业寒冬,兴许十年二十年后,中国游戏也有走出国门的3A了,记者采访团队,头发花白的制作人登时眼泪就下来了:
“我真得谢谢在我20岁内年的行业寒冬把我从一个执行策划生生逼成行业大拿,要不然,今年45的我还踏马在做半个月克隆二百多个新品的换皮垃圾呢……”
从太吾绘卷团队当前兵强马壮,也能硬起腰板来给玩家吃定心丸的气势看,没准这次大厂寒潮期真的是单机游戏春天的开始。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我就告诉你我周围游戏行业的哥们姐们没事总跟我诉苦,说现在卷的已经不想活了,所有从行业里出来的人,只要还有梦想而且生活不太困难的,当前转型路线就俩:
出海和单机。
太吾绘卷作为国产单机里边这几年呼声爆高的一款,我是相信制作人在当前行业大势下,有足够的空间去挑选他所需的人才的。
就从公告内个图片看,用词大都是“重新制作了”或者“设计完成了”这种语态,都是完成式。
就足以说明正式版几乎是箭在弦上,伺机而发的架势。
哪怕春节前后突然宣布上线,我都一点不感到意外。
此外,从游戏市场的资本倾斜角度,当前投十八线手游的热钱已经不多了,我认识几个牛逼哄哄但除了吹牛逼啥也不会的游戏公司领导,都自己花钱玩MBO去了。
因此业界的注意力,铁定也是毫无疑问的聚焦在潜力项目上。
所以我个人推断,太吾绘卷整个团队困境期已过,现在应该是个钱人两不缺的状态。
整个公告看起来也是这范儿的,谦虚有余,但底气十足。
说到这款游戏本身,我是比较惭愧的,我是一实打实的入门级玩家。
前年听周围朋友说好玩,加上内段特殊时期都在家里窝着,我也搞了一个玩玩,还没等我玩明白,人家团队就说要闭关开发,来日出关给大伙一带惊喜。
我作为个浑身烂尾王天赋点满的渣男,心说得嘞,那咱就等你正式版出来,我在玩个囫囵个儿的吧!
这一等,奏是小两年。
当年邻居家三年级的小学生现在都学会搞对象了,你正式版才来……
不过既然能来,咱就不挑三拣四了。
如果说美中不足的话呢……其实我是特别希望你能公布个移动版或者switch版什么的。
毕竟这类游戏太适合揣兜里随时拿出来撸一发了,卖贵点没关系,我去捡一冬天易拉罐换钱支持还不行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