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传统行业人士如何了解人工智能?

回答
我理解您想以一种更具人情味、更贴近实际的方式来了解人工智能,而不是那些生硬的AI报告。这就像您想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手把手教您怎么用新工具,而不是只看说明书。

对于传统行业的朋友们来说,人工智能听起来可能像科幻电影里的东西,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很远。但实际上,它已经像一股潜移默化的力量,悄悄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并且非常有潜力成为我们升级业务、提高效率的得力助手。

那么,我们这些在传统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前辈”们,该如何去了解这个新事物呢?咱们就用最实在、最接地气的方式来聊聊。

第一步:卸下心理包袱,先建立一个“对号入座”的认知

咱们先别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这些专业术语吓到。您可以先这样想:

它不是神,而是更聪明的工具: 就像您从手摇电话升级到智能手机一样,AI也是一种工具,只不过它能“思考”、“学习”,能帮我们做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它就像学徒,但学得特别快: 很多AI技术,本质上是在“学习”数据。就像您教一个学徒怎么辨别好坏产品,怎么提高效率,AI也是通过大量数据来学习规律和模式。
它有很多种“专长”: AI不是万能的,就像您工厂里有专门的车工、铣工,AI也有不同的“专长”,比如专门识别图像的(像人眼一样看东西)、专门理解语言的(像人一样听懂您说话)、专门做预测的(像算命先生一样预测未来趋势)。

第二步:从身边场景出发,发现AI的“影子”

别急着去钻研算法,咱们先从咱们熟悉的生活和工作中找找AI的“影子”。

电商平台的“猜你喜欢”: 您在淘宝、京东上逛的时候,它是不是总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东西?这就是AI在分析您的购买记录、浏览习惯。
智能客服的“机器人”: 很多网站、APP上的在线客服,虽然有时候会“答非所问”,但有些进步很快,能回答一些常见问题。这也是AI在“学习”客服对话。
手机里的“拍照优化”: 您用手机拍照,它会自动识别场景、调整光线,拍出来的照片比以前好看很多,这背后也有AI的功劳。
工厂里的“机器视觉”: 很多现代化的工厂,已经用上了“机器视觉”技术,通过摄像头和AI来自动检测产品是否有缺陷,比人工检测更稳定、更快速。
物流的“路线规划”: 快递小哥的APP,能规划出最高效的配送路线,减少油耗和时间,这很多时候也是AI在帮忙。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AI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它就在我们身边,并且已经开始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入门路径”

了解AI,咱们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入门路径”。

第一梯队:从“应用”层面去感受。
体验各种AI产品: 试着去用一些市面上成熟的AI工具。比如,现在有很多AI写作助手(像我们现在交流的这个),可以帮您写邮件、写报告;有很多AI绘画工具,您可以输入文字描述,它就能生成图片。多体验,多感受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关注行业内的AI应用案例: 看看您所在的行业,有没有其他公司在使用AI。他们是怎么用的?解决了什么问题?带来了什么效果?可以去行业展会、论坛上听听别人的经验分享。

第二梯队:从“原理”层面去理解(不求甚解,只求懂个大概)。
阅读通俗易懂的文章和书籍: 找一些介绍AI基础知识、科普性质的文章来看。很多媒体、公众号都会有这类内容,会用大白话解释AI是怎么回事。比如,“什么是机器学习?”、“AI是如何识别图片的?”。
观看入门级的视频讲解: 很多在线教育平台、B站上都有很多讲解AI的视频,有些是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讲得非常生动有趣。您可以找一些讲解“机器学习入门”、“AI基础”的视频。
理解几个核心概念: 不用去学代码,但可以大概了解几个关键概念,比如:
数据: AI是靠数据“喂养”的,数据质量越高,AI能力越强。
算法: 就像食谱,告诉AI怎么处理数据,怎么学习。
模型: 就像一个学有所成的“徒弟”,已经学会了某种技能。
算力: 就像大脑,处理数据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

第三梯队:如果感兴趣,可以做些“小尝试”。
关注一些低代码/无代码AI平台: 现在有一些平台,不需要您懂编程,只需要按照指引拖拽模块,就可以构建简单的AI应用,比如一个简单的图像识别或者数据分析模型。
参加一些针对非技术人员的AI工作坊或讲座: 有些机构会专门为企业管理者、业务人员设计AI普及课程,让他们快速了解AI的商业价值和应用方向。

第四步:思考“AI如何赋能我的业务”

了解了AI是什么,能做什么,最关键的是要把它“对号入座”到您自己的业务上。

您的业务中,有哪些重复性高、效率低的工作? AI能不能自动化?
您有哪些宝贵的数据,但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AI能不能从中挖掘出价值?
您的客户有哪些痛点,AI能不能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您的生产、运营流程中,有哪些环节可以通过AI进行优化? 比如质量检测、库存管理、市场预测等等。
您的销售、营销环节,AI能不能帮助您更精准地触达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举个例子:

一家服装厂:
痛点: 衣服的颜色、款式太多,人工质检容易漏掉细微瑕疵。
AI应用: 引入机器视觉,通过高清摄像头和AI算法,自动检测布料的色差、污渍、破损等,大大提高质检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价值: 积累了多年的生产数据、质检数据,可以通过AI分析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哪些生产参数更稳定,从而优化生产流程。
一家餐饮连锁店:
痛点: 每天的食材采购量难以精准预测,容易造成浪费或供应不足。
AI应用: 利用AI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天气、节假日等因素,预测未来几天的菜品销量,从而指导食材采购,降低成本。
客户体验: 可以通过AI分析顾客的口味偏好,为顾客推荐更受欢迎的菜品,甚至可以根据顾客的用餐记录,在他们下次来时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第五步:保持开放心态,与时俱进

AI技术发展很快,就像我们当年学习新机器、新工艺一样,永远不要说“我学得差不多了”。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 看看其他同行在做什么,AI领域又有什么新的突破。
勇于尝试和迭代: AI不是一蹴而就的,开始可能会遇到问题,要不断尝试、调整,慢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与技术专家交流: 如果您发现某个AI应用方向很有潜力,可以考虑和懂技术的朋友、或者专业的AI服务公司沟通,听听他们的专业建议。

总而言之,对于我们传统行业的人来说,了解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用心”去理解,把它看作是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竞争力的“新伙伴”,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技术术语。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循序渐进,然后思考它如何能用到自己的业务上,一步一步来,您会发现,AI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工智能是关于如何在计算机上从数据中学习产生模型的一种算法。

假设用 来评估计算机程序在某任务 上的性能,若一个程序通过利用经验 在 任务中获得能性能改善,那该程序对经验 进行了学习。—— 周志华 《机器学习》

很明显,主人给人工智能的任务就是从数据中学习经验,并将经验赋予某特定任务。

通过算法的指导,从数据中学习到模型,通过利用这个模型就可以完成某些特定地任务。

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石油。

模型吃的数据越多,自己就会变得越厉害。就像汽车引擎,烧的油越多,跑得越快。

传统行业就像一块块还未开垦的油田,用人工智能做成的铲子挖,就能创造出新的劳动价值。

以我最近接触的一个项目为例子:

通过建设云平台将传统工业的供应链连接起来、将不同生态圈的同类产业连接起来。

首先,传统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商,要及时、低价地获得原材料,要高利润、快速地将产品销售出去,通过接入云平台,分析产商的历史销售数据,能够通过算法预测下一段时间的产品需求量以及原料消耗量,并给出合理地供需匹配以及价格预测,方便需求方找到最适宜地原料产商。

其次,由于不同地区的同类产业之间的数据具有极高的相似度,我们通过云平台将这些产业的数据联合起来构建模型,效果远好于单一产业数据模型,实现 1+1>2 的效果。

最后,通过采用一些算法对数据进行保护、对模型进行加密,各个公司的数据不需要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不会产生隐私数据泄露的问题,使得参与方能够更开放地与云平台进行交互。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行业人士需要改变过去保守、封闭的思想,更加深度地融入到时代的浪潮,享受科技进步的好处,也需要大家更为努力地传递科普知识,化解民众的偏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