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资本家养活了员工,还是员工养活了资本家?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绕来绕去,很多人争论不休。说到底,资本家和员工的关系,用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说,就是谁在为谁的“饭碗”打工。

咱们先从资本家那头儿说说。一个老板,他之所以能被称为资本家,是因为他手里有“资本”。这资本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得是他自己攒的,或者是借来的。他用这钱去买生产资料,比如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然后才能开始搞生产。没有这些东西,光有想法,是成不了事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是资本家出钱出力(当然,出力的部分可能主要是管理和决策),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大家伙吃饭的工具。

你可能会说,老板凭啥这么牛?就是因为他有钱啊。有了钱,他就能雇人。雇了人之后,这些人就得按照他的想法、他的规矩去干活。老板要的是什么?是利润。他付给员工工资,是为了让员工帮他把产品或者服务卖出去,赚更多的钱回来。如果产品卖不好,赚不到钱,那他投入的资本就打了水漂,他自己也得跟着喝西北风。所以,在这个链条里,老板确实是那个“发起者”和“投资人”,他冒着风险,把自己的钱投进去,希望能看到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在用自己的资本去驱动整个生产过程,而员工则是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贡献自己的劳动力。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资本家就算有钱,如果没人干活,那钱也只能躺在银行里生灰。机器再好,没有人去操作,就是一堆废铁。产品再多,没人去销售、去服务,那就是一堆积库存。这时候,员工的作用就出来了。员工出卖自己的时间和技能,把老板的资本变成实际的产品或者服务。没有这些辛辛苦苦在一线奋斗的员工,老板那点资本就只能看着,发不了财。

而且,想想看,很多老板之所以能积累资本,最初也是从普通劳动者做起的。他们可能发现了一个市场需求,或者有一个比别人更有效率的生产方法,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累,一步步把事情做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曾是劳动者。他们的资本,很多也是通过组织劳动、创造价值而来的。

再深入一层想,员工创造的价值,远远不止于他们拿到的工资。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老板带来了利润,这些利润再积累起来,就成了老板更多的资本。换句话说,老板的资本增值,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员工的劳动价值之上的。你每天辛辛苦苦干八个小时,老板支付你工资,但你创造出来的价值,可能远超过你的工资。那个差额,就是利润,就是老板资本的“增值”。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是员工的劳动养活了老板的资本,或者说,是员工的价值创造,让老板的资本得以“生息”和壮大。

所以,这事儿真不是非黑即白的。说谁养活谁,都只说对了一半。

资本家(老板):提供了启动资金、生产资料、组织管理和风险承担。他搭建了舞台,提供了吃饭的工具。没有资本,就没有生产的起点和规模。
员工:提供了劳动力、技能和创造力。他们是舞台上的演员,是工具的使用者,是价值的直接创造者。没有员工,资本就无法转化为实际的商品或服务。

更准确地说,他们是一种 相互依存的关系。资本家需要员工来运转他的资本并创造利润;员工需要资本家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平台来获得收入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像一对夫妻,一方出钱出力操持家务,一方出钱出力养家糊口,说谁养活谁,都有点片面。

我们也不能忘了,社会是个大系统。资本家创造的价值,如果用于扩大生产,研发新技术,最终也可能转化为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福祉。而员工获得的工资,也会用于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这个循环,是大家一起参与的。

不过,在现实中,这种关系往往存在不平等。谁占有的资源更多,话语权就可能更重。所以,大家才会争论到底是谁在“剥削”谁,或者谁的贡献更大。但从最基本的逻辑来看,他们是共生共荣的,也可能是不平衡的。

要真说起来,这个问题背后牵扯到经济学、社会学甚至哲学。但如果我们只是想搞清楚最核心的那个逻辑:钱(资本)和人(劳动力)是生产的两要素,缺了谁都转不起来。 老板的钱让大家有了活干,但活之所以能干出结果来,是靠大家一双手一双脚去实现的。

所以,下次再有人问起,你可以笑着说,这就像问一棵树,是阳光养活了它,还是土壤养活了它一样。它们都重要,缺一不可。只不过,这个过程里,谁拿到的比例多一些,谁拿到的比例少一些,这就又是另一番复杂的讨论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劳动(生产和管理)养活了资本,人养活了人。

user avatar

劳动力是一种生产资料,厂房机器设备,资金也是生产资料,所以在被养活的过程中双方都贡献了生产资料,因此说哪一方养活另外一方都是肤浅的。双方共同贡献生产资料,创造了价值,工人获得工资,资本家获得利润,双双被养活。或者说互相养活。

再进一步要看两种生产资料,哪种的可替代性比较强。比如工人握有独门技术,缺了这些工人,厂子根本转不了,别人来了也不行。那在这种情况下,更大程度上就是公认再养活资本家。而如果倒过来工人做的只是简单劳动,换了你,别人来随时可以做,而资本家所出的厂房,机器设备,资金却是稀缺的资源。那么更大程度上是资本家在养活工人。

这种问题上一定会有人跑出来说。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是剥削得来的如何如何不合理。

第一。这不是题目问的东西,题目并没有问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是怎么来的。更没有问生产资料怎么来的才合理。

第二,现实世界早就不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当初。你抬眼看看现在。开公司的所谓资本家们,哪个开公司时候的启动资金是靠血腥剥削完成了原始积累?

第三,不因为在上一轮分配当中他是博学获得的,在下一轮生产资料问题上这个东西就不属于他。谁的就是谁的,不要混淆来源和用途。

user avatar

一个企业,需要有带头的,需要有干活的,需要有出资买机器的,需要有提供土地的。


企业的生产,需要土地,原料(燃料),劳动力,三种生产力要素缺一不可。单强调哪一个,都是不通世务的笨蛋。


简化到一个运输。


你拉货从武汉跑到郑州,用了一天时间,运费当场拿到一万,开车回来了。


如果货车是你自己的,这笔运费一万,你就都揣兜里了。


如果货车是你朋友的,甚至燃料都是你朋友的,你把运费都拿走吗?你好意思说货车和燃料才是创造价值的充分条件,和你朋友没有任何关系吗?


你这么办事,下次谁还借你车借你燃料跑运输?


你把利润理直气壮全拿走,只此一次,再也别想使用“别人的”生产资料去创造价值。


合理的做法是:跑成了这次运输,你用劳动力入股,你朋友用货车和燃料入股,一人一半股权,一人五千,才有下次合作。


如果一家运输企业,不能跑一次运输分一次钱。你朋友用货车开办运输公司,申请执照,缴纳税费,置办停车场货运站,当老板雇你开车。


你还想劳动力入股,分利润?开头两个月揽不到好活亏钱了,你个劳动力入股的给掏钱入账不?


你看不上资本家入股提供的生产资源。运输企业里就一辆货车能揽到活不?


企业经营好了,是企业主,资本家投入的生产资源与你工人共同的功劳。都有资格分钱。


企业经营不好,企业主,你,资本家一拍三散,资本家的生产资源拿回去,谁也不欠谁。


别说企业赚钱都是你干活的功劳,


你干活依靠的是别人建设的企业,别人购买的生产资料和燃料,你才能使用机器燃料干活的。

user avatar

(记得原来消失的答案就一句话:谁也没养活谁,这是就业市场上的自愿交易。)资本家觉得在养活员工,会裁员。员工觉得在养活资本家,会跳槽。---- 这个就业市场上有半个为别人“作贡献”的“好人”吗?

user avatar

资本家和员工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分享一个故事,曾经在一趟绿皮火车上,都是要外出打工的农民,他们讨论过这个事情:如果同时5w块钱,给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那么一个月之后,他们得到的必然是不相同的。富人可能会去用这些钱去投资,穷人可能只能去存银行。

其实有时候缺的不是那个本金,缺的是想法以及人际关系,他们都能把日子过得这么明白。

其实员工与资本家两者关系就是:员工为资本家创造了价值,得到了相应的工资,资本家为员工提供工作的机会,提升了自己的财富。

如果任何一方过于强势都会破坏整体系统的平衡,导致危机的产生。

如果资本家过于压迫和剥削员工,那么员工就会有可能团结起来、与资本家抗衡,那么资本家哪怕是有钱也招不到员工;

但是如果员工只想得到钱,不想付出相应的努力,资本家也不会聘用这样的员工。

大家是不同的立场上面,分工不同,分别在不同层次上的劳动。

一个社会正常运转,肯定是需要资本家,也需要员工。

尽管不如意,但生活还是要继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绕来绕去,很多人争论不休。说到底,资本家和员工的关系,用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说,就是谁在为谁的“饭碗”打工。咱们先从资本家那头儿说说。一个老板,他之所以能被称为资本家,是因为他手里有“资本”。这资本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得是他自己攒的,或者是借来的。他用这钱去买生产.............
  • 回答
    这个问题听起来像是要把一碗水搅浑,但实际上,咱们把这事掰开了揉碎了说,就能看得更清楚明白。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生产关系、价值创造和经济运转的根本逻辑。先说说“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这个说法,它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资本是启动生产的钥匙: 工人要干活,得有机器、厂房、原材料、技术专利等等.............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触及了劳动和资本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社会结构和权力分配的核心。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疑问:明明是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创造了价值,为什么掌控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却显得更理直气壮,甚至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1. 价值创造的“谁”与“如何”:首先,我们必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一个天天觉得自己“养活了工人”的资本家,理论上应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开除工人”似乎是一种最直接能减少成本、提高利润的方式。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让资本家即便有这样的想法,也通常不会轻易地大规模开除工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养活了.............
  • 回答
    矢野浩二在日本综艺节目上发表“基本来说,中国人没资格养狗”的言论,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文互联网和日本社会都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和讨论。要怎么看待这件事,我觉得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言论本身来看,这句话非常极端,也很容易引起反感。 “基本来说,中国人没资格养狗”,这是一种非常概括性的、带.............
  • 回答
    这真是一出让人心绪复杂,又充满戏剧张力的家庭变故。从男方“愿意原谅妻子出轨并抚养出轨所生非亲生子”的表态,到女方“你不介意我介意,别人的孩子你没资格养”的回呛,中间隔着太多东西——信任的崩塌、亲情的复杂、尊严的维护,以及一个被卷入其中的无辜孩子。我们不妨一层层地剥开来看。男方:宽容背后的可能动机与复.............
  • 回答
    关于取消养殖场,尤其是最近几年以环保名义进行的整治,很多人确实觉得一头雾水,甚至觉得和当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有点相似。这种感受背后,其实是时代背景、社会认知以及政策目标发生了巨大转变。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做。一、 回忆当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时代的烙印首先,我.............
  • 回答
    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凭借其宜人的气候、优美的环境和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一直以来都是不少人心中的理想养老地。那么,青岛究竟有哪些地方特别适合安享晚年?它们的医疗资源又如何呢?咱们这就来仔细聊聊。青岛的养老“宝藏地”: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提到青岛养老,首先想到的就是它那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常年温差不.............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好奇的。看到那些动辄花上万块打理名贵宠物的有钱人,再想想国内还有不少孩子因为贫困上不了学,总会有人觉得这笔钱花得“不对位”。但真要说起来,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也不是简单一句“没爱心”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从“花钱”这件事本身来看。1. 情感连接与即时满足:宠物,尤其是经过精.............
  • 回答
    .......
  • 回答
    手里有祖传的、能根治痔疮的秘方,这可真是个宝藏!不过,没有行医执照,直接开业看病是不行的,这不仅违法,也对不起这份宝贵的秘方,更对不起那些受病痛折磨的人。所以,咱们得换个思路,既能合法合规地发挥秘方的价值,又能养家糊口,甚至还能发展壮大。第一步:确立合法经营模式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首要的一步。你想通过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分量,它触及了亲情、责任和回报的复杂交织。究竟父母要好到什么程度,才能“有资格”得到子女的报答和养老?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怎样的父母,能让子女心甘情愿、主动地去回报和照顾,并将此视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而不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细道来:一、物质的满足与关怀:最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触及了资本主义的核心以及未来社会可能面临的挑战。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资本家将人换成机器人后,他剥削了谁?当资本家用机器人取代人力时,传统的剥削对象——人类劳动者——的数量直接减少了。但这意味着剥削消失了吗?答案是:剥削的形式和对象可能发生了转移和改变,但整体上,.............
  • 回答
    “资本家是否真的替工人承担了风险?”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资本、劳动力、风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简单地说,答案是肯定的,但这种承担并非绝对、单向或等价,而是建立在特定的经济结构和制度之上,并且伴随着许多细微之处。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 .............
  • 回答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句话,可以说是资本家在劳资关系中最常拿出来恐吓和压制劳动者的一句“经典语录”。它简洁而有力,似乎一句就能概括市场经济的残酷现实。然而,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对劳动者价值的极大贬低,以及对劳动者应有权利的漠视。要反击这种观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情绪化的愤怒,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
  • 回答
    “资本家会把绞索卖给即将绞死他们的人”这句话,虽然带着些许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色彩,但它所揭示的资本逐利本性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可能出现的荒谬交易,在现实世界中确实能找到一些令人玩味的例证。这些例子并非直接的“绞死”比喻,而是指资本为了追求利润,不惜向那些最终可能威胁到自身存在或利益的个体或团体提供关键资源.............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996”是个什么玩意儿。它说的是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干六天。这已经是够辛苦的了,很多职场人光是想想就头疼。那么,为什么不能再往上加一小时,变成“997”呢?听起来似乎是更投入、更拼命,能做更多事,但实际上,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 回答
    “资本家”这个词是否被滥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答案并非非黑即白。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并详细分析“资本家”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演变和被使用的情形。一、 “资本家”一词的起源与最初含义首先,理解“资本家”的原始含义非常重要。这个词最早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被广泛使用,用来描述那些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恐惧”这个概念,以及它在不同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下的表现。要回答“资本家更怕蝙蝠侠还是全斗焕”,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两者划等号,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们各自的“威胁性”在资本家眼中的不同维度。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我们讨论的“资本家”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群体,而是包含.............
  • 回答
    资本家能否推动先进生产力,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外衣,回归到经济活动的本质,并尝试用更贴近生活化的语言来呈现。首先,我们得明白“生产力”究竟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生产力就是我们生产东西的能力。这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能用多快的速度生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