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资本家能推动先进生产力吗?

回答
资本家能否推动先进生产力,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外衣,回归到经济活动的本质,并尝试用更贴近生活化的语言来呈现。

首先,我们得明白“生产力”究竟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生产力就是我们生产东西的能力。这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能用多快的速度生产?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怎么样?我们生产东西的成本低不低?我们能生产出多少种类、多少花样的东西?而“先进生产力”,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能够用更高效、更优质、更经济、更多样化的方式进行生产。

那么,资本家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资本家,本质上是一群拥有和控制生产资料(比如工厂、机器、技术、土地等)并以此组织生产、追求利润的人。

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关键点:

1. 追求利润的动力:

资本家最直接的驱动力是利润。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会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或者开发出更受欢迎、更能卖出高价的产品。

效率是利润的源泉: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工厂能用更少的工人和更短的时间生产出更多的产品,那么单位产品的成本就会下降,利润空间自然就大了。这就驱使资本家去寻找更先进的机器、更合理的生产流程、更有效率的管理方法。比如,一个服装厂的老板,看到同行用更快的缝纫机、更智能的裁剪设备,自己也会眼红,为了不被淘汰,为了赚更多的钱,他就会想着投资引进这些新技术。
成本控制是利润的关键: 资本家不会满足于现状。他们会不断地审视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看哪里能省钱。有时候,省钱的方法就是改进技术。比如,开发一种新的材料,比以前的更便宜但性能差不多;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让工厂的电费支出大大降低。
创新带来市场优势: 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消费者喜欢新鲜感,也喜欢更好的性能。如果一个资本家能率先推出一款性能更优越、功能更强大、设计更吸引人的产品,他就能在市场上抢占先机,赚取超额利润。这背后往往是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比如,智能手机的每一次重大升级,几乎都伴随着资本家的巨额投入和市场竞争。

2. 组织和投入:

资本家不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数钱的人。他们需要将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等)组织起来,并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生产。

资源整合能力: 资本家有能力筹集到进行大规模生产所需的资金,并能将这些资金投入到购买先进设备、引进技术、聘请有能力的工程师和管理人才上。个人无法做到这一点,但有资本的资本家却能。
风险承担与投资: 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新的设备可能不如预期好用,新的技术可能无法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新的产品也可能无法被市场接受。资本家愿意承担这些风险,并进行长期的投入,而这正是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

3. 竞争的驱动: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家并非孤军奋战。他们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不进则退”的压力: 如果一个资本家不进步,不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他的成本就会比竞争对手高,产品可能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最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这种外部压力,逼迫着资本家不断寻求革新。
模仿与超越: 一个资本家成功引入新技术并获利,很快就会被其他竞争对手看到。为了不落后,竞争对手会模仿甚至尝试做得更好。这种“你追我赶”的模式,能够快速地将先进的生产力推广开来。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在工业革命时期,最开始蒸汽机出现的时候,不是某个政府或某个工人组织率先大规模投入生产,而是那些嗅觉敏锐、愿意承担风险的资本家,他们看到了蒸汽机能够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升,于是投资建厂,雇佣工人,使用蒸汽机驱动的纺织机、火车头。他们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涌入,也促使更多的技术改进被开发出来,最终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飞跃。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另一面:

对利润的过度追求可能导致负面影响: 有时候,资本家为了最大化利润,可能会忽视环境污染、过度剥削工人、或者只关注短期效益而牺牲长期研发。这也会阻碍“全面”的、可持续的生产力发展。
垄断的风险: 如果某个资本家或集团拥有了垄断地位,他们可能失去了进步的动力,因为没有竞争对手来迫使他们改变。
技术进步的“非普惠性”: 最新的、最先进的技术往往最初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普通人可能要过很久才能享受到其带来的好处。

总结一下:

资本家,凭借其对利润的追求、组织生产的能力以及承担风险的意愿,确实在推动先进生产力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创新的早期采纳者和投资人,是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让生产变得更有效率、成本更低、产品更好,这些最终都会转化为社会整体的生产力提升。

但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资本家的行为并非总是完美的,他们对利润的追求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因此,在一个健康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往往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监管来引导和规范资本家的行为,确保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更加均衡、公平和可持续。

所以,与其说资本家“能”推动先进生产力,不如说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逻辑,很大程度上就与追求生产力的进步紧密相连。这种联系,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是他们在这个体系中能够生存和壮大的基本条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取决于资本家的职能和状态,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资本是可以推动生产力进步。

第一,产业资本剥削的剩余价值直接来源于劳动,直接寄生于劳动的同时也只能依靠提升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剩余价值。

第二,产业资本提升剩余价值的方式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后者才能带来剩余价值最大化增长。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前提下,产业资本天性就会与科技结合。

第三,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只是参与对剩余价值的分割,起到间接剥削作用,与科技结合的必要性弱于产业资本。往往由于经济租的作用,甚至可能阻碍生产力进步。

user avatar

看你写了那么多,其实问题就一个,你就是想方设法的不想承认资本家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呗。这还不好理解嘛。

凡事呢总得讲理,政治正确是政治正确,但总不能对一些基本的事实忽略不计,毕竟欧美现在在科技上也很发达,美国的那么多科技成果可以说都是资本家整出来的,你也不用盯着国内的京东啊什么举例子,抬眼看看国外不都是嘛。只不过你在玩文字游戏,你不承认资本家去亲手推动。

这种事情,就看你怎么界定了,比如说iPhone是谁整出来的,是个人都会说是乔布斯。但你说不是乔布斯,是乔布斯手下的那个工程师,那谁也别抬这个杠,这么弄下去的话,苹果很有可能是中国四川富士康工厂里面的某个工人搞出来的。但你一定要这么来界定的话,这个问题就无聊了。

比如你拿过一本小说来,你说是谁完成的这个小说?那当然是封面上的那个作者,对吗?你说不对,是印刷厂那个印这本书的工人,完成了这本书,没有那个工人你就看不到这本书。严格意义上来说你也没说错,只不过这种界定方法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是对知识产权的无端蔑视。

所以你要看资本的力量,在先进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中,是不是居于主导地位,而不是看那个具体动手的人是不是资本家,动手的人当然不是资本家,但是资本家很有可能控制整个过程,提供主要创意,并且提供最重要的投入和启动资金。

承认资本主义资本家也推动生产力,就那么困难吗?他如果不能的话,他怎么可能替代封建社会,在那个特定时期成为更先进的趋势。你就连逻辑都说不通。

user avatar

不仅能,而且资本主义下的生产力创新,是所有历史中最强劲的。

这一点根本无需讳言。

如果对承认一点有顾虑,那只能说,已经陷入某种“拜生产力教”了,已经把生产力设定为神圣的源泉了。

这里真正要问的是,用在哪里,以及如何被使用的先进生产力?

先进的污染力,先进的压榨力,先进的监控力,先进的诱导力,先进的干涉力,先进的杀伤力,先进的毁灭力。

这些都是先进的生产力发挥作用的地方。

先进生产力,用来服务你,是很美妙;用来锤你,也很高效。

你在哪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资本家能否推动先进生产力,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外衣,回归到经济活动的本质,并尝试用更贴近生活化的语言来呈现。首先,我们得明白“生产力”究竟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生产力就是我们生产东西的能力。这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能用多快的速度生产?.............
  • 回答
    你好呀!很高兴你对篮球和足球这么感兴趣。作为女生,想在这个圈子里找到合适的资讯和社群,确实需要一些“攻略”。别担心,我这就给你支支招,让你能轻轻松松get到最新最全的体育信息,还能认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哪里能找到你想看的篮球/足球资讯?说实话,现在体育资讯的渠道太多了,关键在于找到“对味儿”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将历史上的一个具体事件与一个宏大的地理想象相结合,试图探讨古代后勤能力对国家疆域的影响。不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仅仅依靠诸葛亮北伐的“资助”物资来推断古代中国的版图能推多远,这种思路是存在逻辑上的偏差的。原因如下:1. “资助”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支撑全国扩张的后勤能力: 诸葛亮.............
  • 回答
    很高兴能和你聊聊提升逻辑思维这件事。这绝对是件“内功”,练好了,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会觉得事半功倍。我一直觉得,那些能把复杂问题剖析得条条是道的聪明人,并不是天生就比别人聪明多少,很大程度上是逻辑思维的底子好。要说提升逻辑思维,我脑子里立刻会蹦出几类书和资料,它们各自侧重点不同,但组合起来,.............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涉及到我们社会结构最核心的部分。让我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如果机器人完全取代了人力劳动,那么“工”和“农”这两个概念,至少是我们目前理解的这两个概念,可能就变了模样。“工”的消失与演变在过去,工人阶级(工)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工厂、车间、矿山等地方,通过自己的体力和技能,运用.............
  • 回答
    人民网关于游戏分级制度的推行,确实在游戏行业内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评价这是行业进步还是资本家推卸责任的借口,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动因、实际影响以及各方对此的解读。首先,我们得承认游戏分级制度的必要性。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新兴的文化产品,尤其.............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历史等多个领域,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核心问题:工人离开资本家能否活下去?答案并非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在何种条件下能,在何种条件下不能,以及活下去的质量如何”。一、 从生存角度分析: “活下去”的基本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界定“活下去”是.............
  • 回答
    现在的资本家对工人的了解,可以用“深入骨髓”来形容,但这种“透彻”并非出于同理心或关怀,而是基于对生产力、成本以及如何最大化利润的精准算计。他们看待工人的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工具”视角,只不过这个工具极其复杂,需要被精心管理和激励。首先,从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资本家深知工人是劳动力这个生产要素的提供.............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引人思考的问题,它触及了“资本家”这个概念的核心本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可能出现的“异化”与“团结”之间的张力。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概念:1. “资本家”的本质与定义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定义中,“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资本的支配者,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剥削雇佣劳.............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经济学和社会学里一些最核心的议题,也是很多人心里的一杆秤。简单来说,资本家或老板之所以能赚很多钱,而打工的人赚得相对较少,这背后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就能解释。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希望能说得清楚明白点。1. 风险承担与投资老板之所以成为老板,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是那个.............
  • 回答
    在中国,关于“资本家是不是人民”、“人民能不能当家作主”的讨论,是一个复杂且触及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一、 谁是“人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民”这个概念在中国政治话语中的含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官方定义中的“人民”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群体,它包括了工.............
  • 回答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权力高度集中于资本所有者(通常是股东)手中,这在很多方面都是事实。然而,当公司触犯法律时,责任的追究并非像将“罪名”直接扣在资本家头上那样简单明了。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法律、经济和组织学原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资本家”在现代公司中的角色。在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主流公司形式中,公司.............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触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剩余价值的核心概念。我们来详细地剖析一下这个问题,以及为什么资本家的管理行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劳动”,也不会因此否定剩余价值的存在。1. 马克思主义对“劳动”的定义首先,理解马克思对“劳动”的定义至关重要。在马克思的理论中.............
  • 回答
    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触及了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历史演变的核心。我们来抽丝剥茧地探讨一下,假如不存在“资本家剥削”这样一个前提,劳动者能否独自完成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并最终形成全球市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资本家剥削(狭义):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剥削指的是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并以低.............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也触及了无数人心中最直接的感受。为什么那些被戏称为“资本家的走狗”的人似乎能获得丰厚的回报,而那些“勤勤恳恳的无产阶级劳动者”却常常陷入生存的困境?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经济规律、权力结构以及价值的分配机制。首先,我们得明白,“走狗”这个词在这里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
  • 回答
    关于“消灭了资本家和地主,是不是就能消灭贫富差距、阶级矛盾?”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复杂的话题,涉及到深刻的社会经济理论和历史实践。简单地说,消灭了资本家和地主,并不能必然导致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虽然这两种身份在历史上是造成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并非是唯一的原因。为了更.............
  • 回答
    2019年,我们谈论的“打资本家,分资产”,如果不是指狭义的金钱或者具体财产,而是更宽泛地理解为一种对现有财富分配和社会结构的调整,那么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其可能性和具体表现。这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思潮等多个维度。首先,从政治和法律层面来看,直接“打倒资本家、分配资产”这种带有革命.............
  • 回答
    资本家之所以被称为资本家,核心在于他们对利润和资本增值的追求。在企业运营中,这种追求会驱动各种决策,包括资源配置、人才激励和晋升机制。我们来聊聊在一些特定的企业环境中,那些“老资格”但能力、远见相对不足的人,为什么有时会比能力强但资历浅的人,更容易抓住“利益点”。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规律,但确实存在一.............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许多人讨论劳动与资本关系时常常遇到的一个观点。我们来抽丝剥茧地聊聊这个问题,尽量摆脱那些生硬的“AI腔调”。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月薪三万的人,在当今的中国,这收入水平绝对是站在塔尖的。能拿到这样的薪水,说明这个人身上一定有别人看重、甚至可以说“稀缺”的价值。这价值可.............
  • 回答
    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剩余价值理论确实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但也是最容易让人绕晕的地方。很多初学者都会卡在这里,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资本家“凭什么”这么做。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争取让你彻底明白。我试着用更直观、更详细的方式来解释,希望这次能“救你”出这个怪圈!首先,我们得明白几个基础概念,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