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军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水平?

回答
要评价俄军的实力水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其综合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依旧不容小觑,但同时其固有的弱点和挑战也相当明显。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俄军的各方面情况,力求客观且避免AI痕迹。

一、 军事力量的基石:人员与组织

庞大的人员规模: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常备军之一,现役部队人数近百万,预备役力量也相当可观。这在理论上赋予了俄军在数量上的优势,尤其是在需要大规模兵力投入的冲突中。
动员能力: 俄罗斯具备相对成熟的动员体系,能够在短时间内集结大量人员和装备。这得益于其历史上的军事传统和相对集中的国家权力。但近年的部分征召行动也暴露了其在组织和后勤方面的压力。
军事院校和训练体系: 俄军拥有历史悠久的军事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专业军事人才。其军事院校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仍有一定实力。然而,现代战场对士兵的自主性、应变能力和高科技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俄军传统的层级分明、指令至上的训练模式是否能完全适应,是个疑问。
军官团的经验与素质: 俄军拥有大量经历过实战的老兵,他们的实战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但官僚主义、腐败以及人员晋升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也可能影响到军官队伍的整体效能和士气。

二、 硬实力:装备与技术

陆军:
装甲力量: 俄军陆军拥有数量庞大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例如T72、T80、T90系列坦克。这些装备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上仍有一定竞争力,尤其是一些现代化改进型。
火炮与火箭炮: 俄军在炮兵力量上一直保持优势,装备有大量自行火炮、牵引火炮和多管火箭炮系统,如2S19“姆斯塔”自行火炮、BM21“冰雹”、BM27“飓风”和BM30“龙卷风”等。其炮兵的饱和攻击能力是俄军重要的战术优势。
陆军航空兵: 卡52、米28等武装直升机是俄军陆军航空兵的亮点,具备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但其数量和技术升级速度可能面临挑战。
挑战: 近年的冲突暴露了俄军陆军在部分关键装备的质量控制、战场生存能力(如被精确打击摧毁的坦克数量)、以及信息化协同作战能力方面的不足。一些老旧装备的占比依然不小,维护和升级的成本高昂。

空军:
作战飞机: 俄军空军拥有苏27、苏30、苏34、苏35、米格29、米格35等型号的战斗机和歼击轰炸机。其中苏35和米格35等第四代半/第五代战斗机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具备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战略轰炸机: 图95、图160战略轰炸机是俄军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携带巡航导弹执行远程打击任务。
军事运输机和特种飞机: 俄军在军事运输和特种飞机方面也有一系列装备,但其总体现代化水平和数量与西方国家相比可能存在差距。
挑战: 俄军空军在信息优势、战场感知、电子战以及协同作战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一些飞机的技术指标虽然不错,但其数量、维护以及现代化升级的进度是影响其整体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

海军:
战略核潜艇: 俄罗斯海军拥有“台风”级、“北风之神”级等战略核潜艇,是其战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柱,能够有效执行二次打击任务。
水面舰艇: 俄海军拥有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目前处于长期维修状态)、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等各类舰艇。其水面舰艇力量在数量上不如美海军,而且相当一部分舰艇设计年代较早,现代化程度不高。
潜艇力量: 俄海军的潜艇力量,尤其是基洛级柴电潜艇和先进核潜艇,仍是其重要的作战平台,具备较强的区域反潜和反舰能力。
挑战: 俄海军的短板在于缺乏现代化航母编队、舰载机技术与美军差距较大、以及大部分水面舰艇的现代化程度较低,整体力量投送和远洋作战能力受到限制。海军的预算投入和维护能力也面临挑战。

战略导弹部队(战略核力量): 这是俄罗斯军事实力的核心和最强大的部分。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核弹头,并且在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如“白杨”系列、“亚尔斯”)、潜射弹道导弹和空射战略巡航导弹方面保持着先进的技术和部署。这构成了俄罗斯国家安全和战略威慑的基石。

新兴军事技术:
高超音速武器: 俄罗斯在发展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走在前列,例如“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先锋”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等。这些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导弹防御体系的应对能力。
电子战能力: 俄罗斯在电子战领域投入颇多,其电子战系统在干扰通信、雷达和制导系统方面表现出一定实力。
无人机技术: 近年的冲突显示,俄罗斯在无人机技术方面相对落后于对手,其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和应用能力仍需加强。

三、 软实力与非传统军事能力

军事工业复合体: 俄罗斯拥有庞大的军事工业体系,能够自主研发和生产大部分军事装备。但其工业基础面临技术更新、资金投入不足和国际合作受限等问题。
情报与特种作战: 俄罗斯情报部门(FSB、GRU等)在国内外的情报收集和特种作战方面仍具有相当的实力和影响力。
信息战与心理战: 俄罗斯在信息传播、网络攻击和影响舆论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的能力,试图在认知领域塑造有利态势。
军事外交与军售: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武器出口国之一,通过向他国出售军事装备和提供军事技术援助来维持其国际影响力。

四、 影响俄军实力的关键挑战与弱点

经济制约: 俄罗斯经济体量相对较小,且高度依赖能源出口。西方制裁和国际油价波动直接影响其军事预算和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与美国等拥有庞大经济体支撑的国家相比,俄军在科技研发和装备规模上的长期投入能力存在差距。
腐败与低效: 军事采购、装备维护和人员管理中的腐败现象,以及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是长期困扰俄军的问题,影响其整体作战效能。
后勤与维护: 俄军在大型军事行动中的后勤保障和装备维护能力受到质疑。部分装备的质量控制问题,以及在复杂环境下保障大量装备正常运转的能力,是其软肋。
信息化与智能化战争: 俄军在战场信息化建设、数据链互联互通、以及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方面,与美军等先进军事力量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这使得其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优势。
人才流失与技术瓶颈: 部分先进技术依赖进口或国际合作,一旦合作中断,可能导致技术瓶颈。同时,人才的吸引和留用也是一个长期挑战。
战争的消耗: 持续的军事行动会对俄军的装备、弹药、人员和士气造成巨大的消耗,长期作战的韧性将受到考验。

总结

总的来说,俄军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尤其在核武领域和部分传统军事技术方面拥有显著优势。其庞大的人员规模、一定的技术储备以及战略威慑能力不容忽视。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面临的严峻挑战:经济上的制约、技术上的短板、组织管理上的问题、以及在现代化战争转型中的困难。近年来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其暴露出的后勤、装备维护、信息化水平和人员训练等方面的不足,使得对其传统上“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的认知需要更加审慎和动态地看待。

俄军的真实实力是一个动态变化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它既拥有能够进行大规模区域军事行动的潜力,但也存在着难以短期内克服的结构性弱点,这些弱点在现代高强度、高技术战争中会被放大。因此,评价俄军的实力,需要超越简单的数字堆砌,深入理解其优势背后的制约和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苏/俄军有一个其他国家军队难以企及的优势,这点经常被很多人忽略。

即苏/俄国土广袤、人口稀少,可以在经费允许范围内,组织任意规模的演习。从中获得的大兵团,大正面,大纵深战役的组织经验,其他国家军队很难在和平年代获得。。。。。

其实对世界大多数军队而言,组织最基础的团一级开进,都能要他们参谋系统的老命了。。。。


俄军好歹也是有荣誉,有传统的军队。军官团还在,军事教育体系也还在。还有很多人学习过如何打仗,并且正在研究如何打仗,这几百年的底子一时半会是败不完的。

虎瘦雄风在,俄军再怎么衰落,打打乌合之众仍然是没有任何问题,哪天吃上几天饱饭后又是一只猛虎,绝不可等闲视之。

更何况,再惨,惨的过魏玛国防军吗?

user avatar

2008 年 8 月 8 日, 北京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第 29 届奥运会开幕了!

可是在亚洲的另一边, 一场战火却正在蔓延!!北京时间8 月 8 日 2 时, 当地时间 8 月 7 日 22 时, 格鲁吉亚军队对南奥塞梯首府发动闪击战, 坦克大炮等分三路向茨欣瓦利突击。

8 月8 日9 时, 格军攻占了茨欣瓦利。他们大概打得太顺手了, 于是在10 时 40 分, 开始袭击驻扎在格鲁吉亚的俄罗斯维和部队。近几年, 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关系越来越“火爆”:先是说你打了我的无人机, 然后是活捉你“偷运导弹”的士兵。这也难怪, 格鲁吉亚现在可是紧跟美国教练, 冲击北约奖牌。美国直升机, 法国导弹艇, 德国步枪, 都被慷慨送来, 还附带培训服务。他们大概以为已经学了“葵花点穴手”, 可以冲着北极熊高喊:“我上面有人”,“小心我点你哦! ”遭受袭击后, 俄罗斯军队立刻做出反应。

15 时, 俄罗斯做出将格军逐出南奥塞梯的决定;20分钟后, 俄军装甲车队进入南奥塞梯;50 分钟后, 装甲部队开进茨欣瓦利……第 58 集团军、第 74空降师、特种部队相继上阵, 空军、海军也全力配合。格鲁吉亚, 不过2 万多军人、1 万多准军事部队;第58 集团军, 编制员额 7 万人, 参加过车臣战争、别斯兰人质解救。战争的结局不会有什么悬念, 因为这简直就是一招“排山倒海”。但格军的表现也太有点那个了。开战之初, 他们利用偷偷准备的S- 200 击落了俄罗斯的图- 22, 还有苏 - 25 等, 小露了一把脸。但经过五天交战后, 格军就只剩下溃败了:公路上被摧毁的坦克车辆随处可见;被遗弃的火炮遍布城区; 海军主力被对手堵在港内点名, 最后生生被拖出港口凿沉! 大概美国老师教他们的, 是“降龙十巴掌”。开战六天后, 在国际社会调解下, 双方战事终于平息。对于奥运会期间这场极不和谐的杂音, 我们该怎么看呢? 六天战事中双方军队的表现到底如何?两家的恩怨是如何积下的?格鲁吉亚的“上面到底是什么人”?

格鲁吉亚

一现昙花,莽撞开战

格鲁吉亚在最初的二十个小时中占据主动, 击败南奥塞梯军队, 并一度攻占茨欣瓦利。或许最初的胜利来得太快, 或者是过于相信美国的承诺, 格军开始袭击驻格俄罗斯维和部队, 全然不把强大的俄罗斯军队放在眼中。而格鲁吉亚武装力量与俄罗斯相比实在过于弱小。现役人员21 547 人, 其中陆军 17767 人, 海军 892 人, 空军 1310 人, 国民卫队 1 578 人。还有准军事部队11 700 人,包括边防警卫队、海防警卫队和内务部的部队。共装备128辆坦克,9 架战斗机。

格鲁吉亚军队这点家底与当面的俄罗斯第58 集团军和联合作战的空、海军部队相比, 在军队数量、武器装备和空海军力量支援配合三个方面处于绝对劣势。格军队数量只有对手的五分之一。

按进攻作战的一般要求, 对据守坚固要塞的敌人一般要集中5~6 倍的数量优势, 而格鲁吉亚面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后面强劲的对手俄罗斯, 不惜以弱凌强, 以小欺大, 不计后果, 是明显违背作战常识的莽撞之举。格军武器装备都是俄系的老式装备,重型装备水平远低于俄军, 再加上个位数级的空军和海军装备, 三军基本不具备起码的联合作战能力。因此, 战局未启胜负已成定局。闪电攻击 如果不把后来的溃败计入, 格鲁吉亚军队于奥运会开幕当天的进攻行动还算“精彩”。

格军面对此前久攻不克的南奥塞梯军队, 分别从克维莫尼科季、普里西越过边境, 兵分三路, 从茨欣瓦利的南、东、西三个方向发动突然袭击。战斗中使用了T-72 坦克、BMP-1/2 步兵战车 达纳152 毫米自行火炮、BM-21 火箭炮等重型武器, 还出动了苏-25 强 击 机轰炸南奥塞梯军队,配合地面部队推进,用时不到13 小时,就攻占了茨欣瓦利。由于茨欣瓦利距离南奥塞梯边界距离很近, 从地形条件上看城市南部又向格鲁吉亚一侧突出, 格军沿边界自然走向排兵就能够形成围攻部署。

应当说, 格军的攻击部署十分恰当地利用了这一地形特点, 再与装甲部队强大的突击能力与快速的机动能力相结合, 战斗进程十分顺利, 这也反应了格方多年来对南奥塞梯心存不满, 一直在寻机剿除, 准备工作十分充分。此外, 格方军事行动获得美国口头承诺后, 自然信心十足。仓惶败退 格鲁吉亚对南奥军事行动可能比总统萨卡什维利想 像 中 的 更 加顺利。在攻占茨欣瓦利后, 格军就开始袭击乌比阿吉、凯梅尔季、萨拉布克、杰潘西尼、1134 高地、1475 高地, 以及茨欣瓦利城区俄军驻地和十多处哨所, 打死俄军维和士兵十多人, 打伤数十人。

俄罗斯北高加索军区58 集团军奉命赶往茨欣瓦利, 增援驻扎在那里的俄罗斯维和部队。俄军从南奥塞梯北部穿越高加索山区, 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通过罗克斯基隧 道 进 入 南 奥 边界, 攻占沿途格军村镇。

8 月9 日 2 时, 格鲁吉亚军队的火力被俄军全面压制, 伤亡惨重, 已经停止向茨欣瓦利射击。俄罗斯维和部队和增援的第58 集团军摧毁大量格军装甲车和坦克, 参战的格鲁吉亚战斗机也被击落。面对俄军强大的正面攻击行动, 格军开始从占领的各处地区沿公路后撤。公路上的格军装甲目标成了俄罗斯空军的活靶子, 从茨欣瓦利通向哥里和首都第比利斯的多条道路, 成了格军的死亡之路, 被摧毁的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和汽车随处可见, 被遗弃的D-30 式122 毫米榴弹炮和迫击炮遍布城区。在俄空军强大的空中火力打击下, 格军的后撤行动只能用溃败来形容。指望美国军事介入的萨卡什维利一时方寸大乱, 面对退兵洪流, 除了频繁的抗议与呼吁外没有任何作为。格鲁吉亚军队以卵击石, 流出的自然是鲜血。


俄罗斯军队

铁拳出击,快速反应

8 月 8 日15 时, 俄联邦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召集国家安全会议紧急会议, 做出将格鲁吉亚军队逐出南奥塞梯的决定。随后俄军的军事行动令世界瞠目:

15 时 20 分, 俄罗斯军队装甲输送车队进入南奥塞梯境内;

15 时 50 分, 俄罗斯装甲部队开进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

16 时, 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将向驻扎在茨欣瓦利的俄罗斯维和部队增援;

17 时 20 分, 俄罗斯国防部第 58集团军赶往茨欣瓦利, 增援驻扎在那里的维和部队。从时间上计算, 驻格俄军在接到总统命令后

50 分钟从驻地抵达茨欣瓦利,反应极其迅速, 这与科索沃战争中俄军快速抢占普利什蒂那机场如出一辙。第58 集团军是在接到命令 2 小时 20 分钟完成了一切作战准备, 包括燃料、弹药补给和开始实施越境行动, 显示出了极高的战备水平。该军进入南奥塞梯边境后,沿公路长驱直入, 快速进入茨欣瓦利周边, 在炮兵、航空兵的掩护下, 对防守之敌展开攻击, 以“闪电战”回击“闪电战”,给格鲁吉亚和西方国家一个措手不及,在西方国家还来不及统一立场的情况下结束战斗。值得关注的是, 俄罗斯以前不太重视的网络攻击也十分有效。

在俄格战争全面爆发前的7 月 20 日前后, 大量有“win+love+in+Russia”字样的数据包突然涌向格鲁吉亚政府网站并使其完全瘫痪。总统萨卡什维利的照片被换成了希特勒的, 格总统府网站整整瘫痪了24 小时。当俄军对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全面开始后, 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网络攻击也全面展开, 包括媒体、通信和交通运输系统在内的格鲁吉亚官方网站都被瘫痪,对格军军事行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直接影响到了格鲁吉亚的战争动员与支援能力。

俄罗斯快速的军事打击行动和网络攻击行动, 充分反应了俄罗斯军队自车臣战争以来, 战备水平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适应现代战争所必备的应急机动作战能力初具规模。

正面攻击 担负正面攻击任务的第58 集团军抵达茨欣瓦利外围后, 即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形成了围攻部署, 并向茨欣瓦利南部重镇哥里实施穿插, 截断了格军退路。

俄军率先使用重型火炮对防守茨欣瓦利的格军进行猛烈的炮击, 并出动苏-24/25 强击机对城区及外围守军进行轰炸。从俄军的作战行动上可以看出, 与几年前的格罗兹尼之战相比, 明显加强了空中与地面的配合。俄军以航空兵火力和炮兵火力为先导, 对据险坚守的格军进行了先期的消耗, 极大地发扬了火力优势。地面部队的推进十分谨慎, 坦克部队与步兵的协同十分出色, 步兵与坦克相互掩护作用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没有经过城市化改造的T-72 坦克在步兵近战火器的掩护下, 与步兵分队齐头并进, 战损率大幅度下降。在俄罗斯装甲部队的三面挤压下,困守茨欣瓦利的格军无法得到兵力、火力支援, 在退路已绝的情况下仓惶溃散,向茨欣瓦利南郊和西南地区转移。

至9时, 距俄总统召集国家安全会议紧急会议整整24小时, 俄军完成了集结、开进、越境、攻城行动, 占领茨欣瓦利全城。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俄军向茨欣瓦利南部的哥里实施迂回攻击, 部分兵力进占哥里东郊, 切断了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 格中部交通干线被拦腰斩断。此举将格鲁吉亚一分为二, 不仅将格军退路截断, 还直接威逼首都第比利斯,让深入南奥塞梯的格军形成了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 极大地动摇了格军战斗意志。

翼侧出击

在正面攻击的同时, 俄罗斯军队充分利用格鲁吉亚国土正面宽大、纵深短浅的特点, 在中部实施正面突击的同时, 在西部的阿布哈兹地区派遣了第74 空降师部分兵力, 在阿布哈兹反政府武装配合下, 进占与格鲁吉亚接壤的科多里峡谷边界一带, 并于8 月 12 日凌晨发起攻击行动, 包围了格鲁吉亚特种战旅一千多人, 将格鲁吉亚武装部队赶出科多里峡谷, 清除了格鲁吉亚政府在阿布哈兹境内所控制的唯一地区。俄军这一攻势行动, 在翼侧对格军形成了有力的牵制, 使驻防阿布哈兹的格军无法增援南奥塞梯地区战斗, 无形中加速了进入南奥塞梯地区格军的溃败进程。

侧后攻击

为了配合正面攻击行动, 俄军从阿布哈兹占领区向格鲁吉亚西部重镇祖格迪迪攻击前进, 并在坦克支援下占领祖格迪迪市政府办公大楼,随后更多的俄军装甲车快速挺进, 全镇迅速被俄军占据。格鲁吉亚西部另一重镇塞纳基也成为俄军攻击目标。塞纳基距黑海之滨只有40 千米, 俄军黑海舰队的陆战突击队在此抢滩登陆, 迅速控制了当地几个警察局, 未发一弹解除了格特种警察们的武装。位于祖格迪迪东南部的塞纳基陆军基地也被俄罗斯空降兵占据, 当一个连的俄罗斯空降兵突然从天而降时, 守卫在那里的格鲁吉亚一个精锐山地营不战而逃, 俄空降兵进入该基地的第一项任务居然是“享用基地食堂主人没来得及吃的早餐”。

就此, 俄罗斯完成了对格鲁吉亚的东西对进攻击, 格国基本上形成了一分为二的局面。只要俄罗斯方面有占领格国全境, 甚至首都的意图, 成为现实也只是时间问题。

空中突击 在地面部队攻击的同时, 俄罗斯空军对格鲁吉亚当面守军和纵深内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空袭。从数量上看, 俄罗斯对格握有绝对优势。北高加索军区空军第4 集团军装备作战飞机459 架, 1 个轰炸师(装备112 架苏 - 24), 1 个侦察团(装备50 架苏 - 24), 1 个歼击轰炸机师( 装 备 98 架 苏 - 25、35 架 苏- 22), 4 个防空航空兵团 (装备105 架米格 - 29、59 架苏 - 27), 1个电子战直升机大队(装备 47 架米- 8), 地空导弹发射架 125 部。俄空军第4 军对格鲁吉亚进行空袭, 只动用了不到总数50%的飞机。

开战之初, 俄空军已完全掌控了战争区域以及格鲁吉亚全境的制空权, 俄军战机对格空军和防空军的设施进行了打击, 其中主要是军事基地雷达站、机场跑道、公路、桥梁、港口和位于第比利斯的飞机修理厂。这些目标虽然都在居民密集区内, 但给格平民造成的伤亡只有100 多人。相比之下, 格军在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却造成了近2 000 多当地平民的死亡, 这说明俄空军的空中精确打击能力已经初步成形。俄罗斯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阿纳托利·纳戈维岑表示, 俄罗斯军队在南奥塞梯使用的是精确打击武器, 没有实施地毯式轰炸


值得关注的是, 俄罗斯空军对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军用与民用机场的袭击行动, 已经表明俄罗斯随时可以对第比利斯发动大规模空降行动,1968 年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行动随时可能再现, 此举对格鲁吉亚民心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由于格鲁吉亚防空导弹目标相对分散, 全国并未形成统一的防空体系, 俄方的电子压制行动效果并不理想, 俄空军飞行员只能像美国空军寻歼萨达姆“飞毛腿”导弹一样, 发现目标后才能组织攻击。因此, 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没有了用武之地, 俄空军飞行员不得不冒着巨大的风险使用普通航空炸弹对敌方目标凌空攻击。因此, 虽然俄方空中优势非常明显, 但连续损失包括1 架图-22轰炸机在内的4 架战机, 也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海上封锁

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基地位于乌克兰, 与格鲁吉亚的黑海沿岸隔海相望。拥有强大海上优势的俄罗斯海军在开战之初即抵达格鲁吉亚海域, 对格实施全面海上封锁, 断绝军事物资供应, 特别是乌克兰和西方国家对格鲁吉亚的武器供应。此外, 从黑海直接登陆格鲁吉亚,形成对格军海陆夹击之势, 也是海上军事行动的意图之一。

8 月10 日, 在阿布哈兹水域巡逻的俄海军遭格鲁吉亚导弹艇挑衅, 俄军舰开火击沉其中一艘。当然,无论装备老式导弹艇的格鲁吉亚是否会向俄军舰挑衅, 俄罗斯封港断线的企图是十分明确的,何况面对弱小的格海军, 形成海上壁垒易如反掌



引自《俄格战争作战评析》

作者:杜文龙大校



杜大校军事教研水平还是很高的,只是任务在身在微博不得不忽悠 ,毕竟是外宣专家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俄军的实力水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其综合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依旧不容小觑,但同时其固有的弱点和挑战也相当明显。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俄军的各方面情况,力求客观且避免AI痕迹。一、 军事力量的基石:人员与组织 庞大的人员规模: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常备军之一.............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假设!如果雅克萨的俄军有《鹿鼎记》里描述的那么强,那么康熙想要顺利收复国土,那可就真是九死一生了。咱们就来仔细掰扯掰扯,这个假设有多大的影响。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鹿鼎记》里俄军的“强”体现在哪儿。书里描写的那些俄军,可不是咱们历史教科书上那个只能在萨布素那几个营面前吃亏的杂牌.............
  • 回答
    小卡德罗夫手下的车臣武装:一支颇具争议的军事力量提及车臣武装,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其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的勇猛形象,以及近年来在俄乌冲突中的活跃表现。而如今,这支力量的领导者是拉姆赞·卡德罗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卡德罗夫。他的车臣武装究竟有多强?与俄军的关系又如何复杂?让我们来深入探讨。实力评估.............
  • 回答
    十九世纪的英法等国对沙皇俄国的实力,以及俄国为何会被冠以“欧洲宪兵”的称号,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这其中既有历史事实的映照,也夹杂着各国政治考量和舆论宣传的成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视角拉回到那个时代的欧洲格局。英法等国对沙皇俄国的实力认知:一份复杂的图景简单地说,英法等国对俄国的实力认知.............
  • 回答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俄罗斯在乌俄战争中的军事表现,以及其“实力”是否被外界普遍高估了。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军事战略、战术、装备、后勤、士气以及政治意图等多个层面。俄罗斯的军事目标与最初的设想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俄罗斯在战争初期所设定的目标。从公开的表述和军事行动来看,俄罗斯似乎期望一场速战速决的.............
  • 回答
    俄乌之争的根源错综复杂,并非单一事件或原因可以概括。它是一系列历史、政治、地缘战略和民族认同等因素交织碰撞的结果,其核心在于俄罗斯对自身安全和国际地位的考量,以及乌克兰寻求独立主权和与西方融合的意愿之间的根本性矛盾。历史的阴影与地缘政治的拉扯:要理解俄乌之争,首先需要回顾历史。乌克兰自古以来就与俄罗.............
  • 回答
    俄罗斯当前经济确实面临不少挑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宏伟的核动力航母计划听起来似乎有些遥不可及。但要说未来能不能实现服役,这事儿还真不能一概而论,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海军在苏联解体后确实经历了一段低谷期。手头宽裕的时候,海军家底子厚实,像“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
  • 回答
    美俄两国的矛盾,说起来就像两块磁铁,总是互相排斥,而且这种排斥力似乎越来越强,让人觉得根本调和不了。这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得一层层剥开来看。最核心的,就是谁说了算,尤其是在欧洲。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欧洲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联盟体系,北约就是最典型的代表。美国.............
  • 回答
    在积极实践欧亚主义构想的背景下,俄罗斯资助其南方邻国反政府组织或学派的可能性,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绝非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欧亚主义的核心理念,以及俄罗斯现实的地缘政治考量和历史经验。首先,让我们尝试理解“欧亚主义”这个概念。其核心思想在于,俄罗斯文明的独特性.............
  • 回答
    加拿大于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后,立即宣布了对俄罗斯的严厉经济制裁,此举并非孤立行动,而是与包括美国、欧盟、英国在内的众多盟友协调一致,旨在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最大程度的损害。要准确量化这些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具体冲击程度是一项复杂而动态的任务,因为其影响是多方面、层层叠加的,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和俄罗斯.............
  • 回答
    普京签署命令,要求政府确定对俄实施不友好行为的外国名单,这一举动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具有多重含义和潜在影响。要详细理解其意义,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命令的背景与目的: 回应不友好行为: 该命令的直接背景是俄罗斯认为一些外国政府对其采取了不友好、甚至敌对的行动。这些行动可能包.............
  • 回答
    美方宣布新一轮对俄制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首次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两个女儿纳入制裁名单。这一举措无疑是这次制裁措施中最具象征意义和话题性的一环,也引发了外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行为的深层逻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制裁策略的“升级”与信号传递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
  • 回答
    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在2016年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曾提出一个关于中俄关系的预期:随着中国的崛起,俄罗斯可能会因与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合作,而改善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然而,这一预期在现实中并未实现,原因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战略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
  • 回答
    美国近期宣布针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身边8名亲信及其家人的制裁措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切断其与美国金融体系的联系。这并非孤例,而是西方国家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制裁的最新组成部分。那么,这些措施究竟会对俄乌战局产生怎样的实际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致解读。首先,经济层面的直接打击。被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假设情景,涉及到地缘政治、历史恩怨、国家主权、民族认同等诸多因素。如果现实真的按照您设定的这个情景发展,那么这其中包含了多方力量的博弈,并且“胜利”的定义本身就非常主观,不同视角下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谁“胜利”:1. 俄罗斯的视角: 部分.............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战场的焦点之一便是高超音速导弹的惊鸿一瞥。去年3月,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使用了“匕首”(Kinzhal)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了乌克兰西部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地区的一个大型地下弹药库。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高超音速导弹的实战应用中,将其威力昭示于世。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种导弹如此特别,俄.............
  • 回答
    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俄军将继续在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直至实现既定目标”,这句话传递了俄罗斯方面在乌克兰冲突中不打算改变当前战略方向的信号。要详细分析未来局势如何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包括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等方面,并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影响因素。一、军事层面:持续的消耗战与战术.............
  • 回答
    乌克兰国防部长关于粉碎俄军计划的说法,以及俄方暂无回应的情况,是战场信息中常见的一种博弈。要了解战事的实际情况,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要意识到战争信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首先,理解“粉碎俄军计划”的说法: 乌克兰的角度: 当乌克兰国防部长发表这样的言论时,通常意味着他们认为在某个特定的军事.............
  • 回答
    俄军前线战损严重、战争持续时间长短的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牵动人心的话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层面,并且信息获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俄军前线战损严重的原因分析:首先,需要理解“战损严重”的含义,这通常包括人员伤亡(阵亡、受伤、失踪)、装备损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