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一些老玩家喜欢用「建议别玩」来敷衍萌新的问题?

回答
“建议别玩”这句简单的话语,在老玩家对萌新提问的语境下,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情感、经验和考量。它并非简单的敷衍,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讲述为什么一些老玩家会选择用“建议别玩”来回应萌新:

一、 表达对游戏本身的不满或失望:

游戏质量下滑或存在严重问题: 许多游戏会随着版本更新而发生变化。可能曾经是一款优秀的游戏,但由于后续的更新(如数值平衡失调、引入付费不平衡的机制、剧情断层、bug频出、运营不当等),导致游戏体验大幅下降。老玩家经历过游戏的“黄金时代”,再看到现在的情况,会感到失望甚至愤怒,他们不希望新玩家也经历这种糟糕的体验。
游戏走向不符预期: 有些老玩家对游戏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希望游戏能保持某种风格或玩法。当游戏开发商为了迎合市场或其他原因,做出了与老玩家预期相悖的改变时,老玩家会觉得游戏“变味”了,甚至认为游戏已经“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别玩”是一种对游戏现状的否定。
游戏社区环境恶劣: 有些游戏虽然本身质量尚可,但社区环境却非常糟糕。例如充斥着恶意攻击、歧视、剧透党、外挂泛滥、玩家素质低下等。老玩家可能已经习惯了这些负面因素,或者正在努力改善,但他们不希望萌新一进入就受到这些不良氛围的影响。

二、 保护新手免受挫折和痛苦:

学习曲线陡峭,需要大量投入: 很多游戏,尤其是那些策略性强、操作复杂、内容庞大的游戏,学习成本非常高。新手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游戏机制、熟悉操作、学习各种策略技巧。老玩家深知其中的艰辛,如果萌新没有做好准备,很容易因为跟不上进度、被大佬碾压而感到沮丧,最终放弃。
游戏玩法枯燥或重复: 有些游戏在初期阶段的玩法可能比较单调,需要熬过一个漫长的“开荒期”才能体验到核心乐趣。老玩家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但他们知道这个过程对新手来说可能非常痛苦。
游戏存在“劝退点”: 例如某些游戏在后期会遇到瓶颈期,需要大量的资源或氪金才能继续推进;或者某个副本、某个BOSS的难度极高,需要反复尝试和学习才能通过。老玩家可能已经克服了这些困难,但他们不希望新手因为这些“劝退点”而对游戏产生负面印象。

三、 传达一种“劝退”的姿态,避免被骚扰:

避免重复性回答和解释: 尤其是在一些大型、长寿的游戏中,萌新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老生常谈的,并且可以在游戏内的引导、攻略网站、论坛中轻松找到答案。老玩家可能已经无数次回答过相同的问题,感到疲惫和厌烦。一句“建议别玩”可以快速地将萌新“劝退”到自行查找资料,从而减轻自己的负担。
不想过多参与低端交流: 一些老玩家可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游戏圈子和玩法,他们更倾向于和水平相当的玩家交流。对于那些明显还没有入门,或者对游戏没有深入理解的萌新,他们可能觉得没有太多共同话题,甚至不想花时间去“带”新手。
保持自己的游戏时间和空间: 有些老玩家可能只希望在游戏中享受自己的时光,而不想被不断涌入的新手打扰,例如在游戏中被组队请求、求助信息淹没,或者在PVP时被菜鸟队友拖累。
“反向筛选”: 这种说法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粗暴的“反向筛选”。那些被这句话劝退的萌新,可能真的不适合这款游戏,或者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而那些坚持下来并继续提问的萌新,可能更有毅力,更愿意学习,也更有可能成为游戏的活跃用户。

四、 幽默、调侃或情绪的发泄:

黑色幽默: 有时,这句“建议别玩”是一种带有黑色幽默的说法。他们可能不是真的希望别人不玩,而是用一种夸张的方式来表达对游戏某些方面的不满,或者是在自嘲游戏中遇到的坑。
情绪化的表达: 在遇到极端不公平的事件,例如被外挂虐杀、被队友坑惨、被游戏机制逼疯等情况时,老玩家可能会在情绪激动之下说出“建议别玩”,这是一种发泄不满的方式。
群体认同和圈内梗: 在某些游戏社区中,“建议别玩”可能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梗”或者“黑话”,用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情绪或观点。老玩家之间能够理解这种言外之意,而萌新则可能感到困惑。

五、 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或耐心:

沟通能力不足: 并非所有玩家都擅长沟通和引导。一些老玩家可能只是想表达自己对游戏现状的看法,但没有找到更恰当的措辞。
耐心耗尽: 长期玩一款游戏,重复回答相同的问题,可能会让一些老玩家的耐心逐渐被消磨。
误解萌新的需求: 有时,老玩家可能误解了萌新提问的真实意图。萌新可能只是想了解一些基本信息,而老玩家却认为他们是在寻求深度的指导,从而觉得无法满足而选择“不玩”的建议。

总结:

“建议别玩”这句话并非总是出于恶意或敷衍。它往往是老玩家在经历了游戏的长久发展、深刻体验后,基于 对游戏质量的评估、对新手可能遭遇挫折的担忧、对自身游戏时间和精力的保护、以及不同程度的情绪表达和沟通习惯 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需要结合具体的游戏、具体的语境以及说话者的态度来判断。对于萌新来说,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与其被这句话吓退,不如尝试理解老玩家可能想传达的更深层的信息,并尝试通过更积极的方式获取游戏信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玩起来真的“很难受啊”。

上面有人用魔兽世界老版本做例子,我就用新鲜热乎的魔兽世界正式服做例子。

假设你是个萌新,觉得鸟德(鹌鹑)很可爱来玩。

1-60你为了体验剧情是手动升级的,其中还特别选择了巫妖王之怒时间线。

中间有时候因为装等压缩太离谱,伤害不稳定。

现在法系职业不用考虑蓝了,怪物等级和玩家同步,比起怀旧服好太多。

在50-60时,你运气好遇到了时光漫游本,比一般随机给的经验都高。而且小德还可以客串治疗和t,你觉得这个职业肯定很有前途。

到了满级,选择盟约你就懵逼了,因为一部分人建议法夜,一部分说温西尔。

考虑再三你选择了温西尔,因为你注意到盟约技能和化身都是3分钟冷却。

但很快你就蒙了。

第一二个随从很容易就能得,第三个德莱文将军要全通盟约战役。

幸好你玩鸟德,不太需要德莱文。T和治疗就先放放吧?。

点开盟约技能树,你发现有些加强技能的导灵器要副本里掉落。

然后开始打副本,却发现自己的装等只够打普通史诗。

于是你一咬牙一跺脚,买了两个252装绑,又进了一个同甲队伍。在本周世界boss,你运气好分到一个233的饰品。

到了第二周,你的装等有226左右,于是你开始找4-5层大秘境。

终于你发现你的伤害只能吸尾气,甚至只比t高一点点。

你卖力地按技能,还不如冰法biu一下。大招三分钟和副本节奏根本不搭,小怪刚开几秒就没了,boss经常错过。

有好心人告诉你,加暴击的橙不适用,应该做盟约橙。

你发现48级才能解锁盟约橙,又咬着牙做了周常和盟约战役。

第三周你搞出了一个235盟约橙,如愿以偿进了7层本。

同队伍有个250的鸟德,也是做的盟约橙。

结果全程下来你的秒伤只有他一半。

你很惊讶,但250鸟德告诉你。

第一,鸟德不适合大秘境。

第二,装等碾压。

可是要250装等的话,法师不香吗,盗贼不香吗,战士不香吗?

你看了一下250鸟德的部位,很多来自于团本。而你根本没时间跟公会活动,也没有钱包团。

爽是爽不了了,投入了这么多还真只能卖萌。经过之前的观察学习,你觉得t太累,治疗奶不上……

可是鸟德卖萌又不能把boss笑死……

听说9.2盟约会改动,格里恩和法夜扯犊子了。

吸取教训后,你决定继续温西尔和通灵道路。

在几次大秘境中,你发现武僧和敏锐贼有潜质,开始考虑其中一个。

但试玩后发现,武僧技能实在太多了,贼还少。

于是你reroll了一个敏锐贼,在追赶机制下做出了盟约橙。

终于你打出了对得起装等的伤害。

你发现其他敏锐贼几乎都有希女王掉落的匕首,于是每周一次的尾王拾取也成了任务。

经过三周运气,你总算凑齐了一对,装等也到了236左右。

你加入了一个10层队伍,打了全队伍第一。可是突然感觉好累,自己到底是图什么呢?

装备获取渐渐陷入瓶颈,低保经常给同一个部位,为了多几个拾取机会不得不打8次甚至更多。

乐趣已经没有了,像找了个不给钱的兼职。

新赛季一开,装等又要提高很多,肯定会有新的强势职业。

你每天上线除了日常还是日常。

听人说很久以前魔兽世界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大家都有很多乐趣。

然而你进入怀旧服满屏幕都是代刷和金团,还不如正式服。

你累了,在装等240后再也没了玩下去的兴趣。

是啊,学习是需要成本的,指不定哪天盟约和橙装又改了,又要重头学起。

于是之后你上线只去黑暗神庙,偶尔去一去icc和奥杜尔。rp有一天爆发,你凑够了蛋刀,还做了时光成就。

于是你又起了个dh,昨晚新手任务,看了看长长的盟约天赋,然后就放在达拉然没管了。

有天你遇到一个骑着绿乌鸦的人,那是400坐骑的成就,

你问他是怎么坚持玩这么久的?

他说那个号是花了10000块买的,自己是这个号第三个主人了。

他还说最近有了点钱,可以体验到学生时期想都不敢想的包团。

可是凑齐了毕业装,打了两次大秘境后就索然无味了,也懒得再跟团。

“反正我不信游戏里任何人,我只信钱。”

你跟这个老玩家聊了很久,发现他和魔兽唯一的牵挂只有各种数据。他似乎爱的只是dps第一,和人没有关系。

起因是他刚玩魔兽时就被介绍的人抛弃,而后所谓的老同学明明和骗子认识却不肯帮他。

“所以你最好也不要相信任何人,有钱投钱没钱拉倒。还有不要加入任何公会,除非你很需要buff。”

后来老玩家再也没有上线,又过了几天连通行证也不见了。

你看了看列表,全是灰的,也许他早就看透了游戏的本质。

赛季快结束了,你受够了那些高装低能的蠢货,忍痛找了人打了大秘境限定成就。

“起码比起氪金手游,魔兽世界算很良心了。”

你彻底成了一个闲人,距离你进入魔兽世界半年左右。

有时候你会问自己,到底玩魔兽是为了什么。没有固定朋友,你一般只能自娱自乐。

某天你在奥格瑞玛看到个10级小号,他在世界频道里问:请问哪个职业好玩。

于是你密语他:建议别玩。

user avatar

「你要有什么不会的就问吧」

「好」

「你哪里不会啊?」

「我哪儿都不会」

user avatar

我很早就说过,游戏本质上是从规则中获取快乐的方法。而为了学习适应规则,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借用 @人森如此 的观点:

电子游戏是需要脑力富余的,而这个要求,就和很多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矛盾,大多人要求的文化产品都是应该尽量降低脑力要求,最好不需要脑力富余。

电子游戏作为需要用户全程参与的娱乐形式,跟电影电视剧完全不同,是不能抱着奉陪到底的态度去尝试作品的。影视剧再不好看,你熬几小时,或睡或玩手机,全程干自己的事情都没所谓。而电子游戏这事,你不适应规则,玩多久就难受多久。哪怕是最无脑的刷子游戏,也是要花五小时熟悉规则后才能无脑的。

所以,在电子游戏这个领域,老玩家体会过都知道,入坑上手第一件事,是大量尝试各种不同的游戏以摸清自己喜欢的类型/适应的规则,而不是瞅准一款游戏抱着“我一定要打通它”的想法入坑,否则如果遇到的是难啃的骨头,会直接消磨掉新人对电子游戏的所有期待。

基于以上,老玩家如果对你说【建议别玩】,那是真的【建议别玩】,他可以通过与你短暂的交流直觉的辨认出你不适合这款游戏。而想体会电子游戏的乐趣,先从换到适合自己的游戏开始。

user avatar

老玩家付出了沉没成本,继续咸鱼的代价不大,所以继续玩下去。

而对新玩家来说,老玩家一思考从头开始到现在要付出的成本,发现投入产出比完全不适合,所以直接劝萌新别玩,这很正常。

这叫友善劝退。

user avatar

有些游戏 真的就是针对某一种人建议别玩

有个人这么向你表示:“我今天上了一天班,我现在好累,我想玩个游戏放松一些,你看……”

“矮人要塞/CDDA/魂系列/骑砍/群星/文明五这个游戏我入门合不合适啊?”

那么,你这时候最好的回答就是“建议别玩”

跟一般的放松类游戏不同,有的游戏真的就是硬核向的:有的研究数据和操作单独绝对比写一篇论文有过之无不及(矮人要塞、CDDA),有的操作难度那真的是根本没把玩家当享受的群体而是接受挑战的群体(魂系列),有的直接是把你有超过30个小时的闲暇时间作为基础的产物(骑砍、群星、文明)。甚至有的游戏存在就是为了带给你更多的痛苦让你珍惜现实中的美好生活(死者行路,魔女之家、郁夫之恋、惧魔症候群等)。

你就饶萌新一命吧,别给他更多痛苦了,他就是想傻开心一下,对他说句“建议别玩”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