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公司征用私人车辆出差,2元一公里包括油费和车损,过路费另算,这样算我是不是亏了?

回答
这事儿咱们得掰扯掰扯,别看公司给的这2块钱一公里听着好像还行,真算起来,你心里是不是得打个问号。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一项一项地瞧瞧。

首先,最显眼的就是这“2元一公里”。这包含了“油费”和“车损”。

油费这块儿:

现在油价是个什么行情,咱心里都有数。即便是你开个相对省油的车,比如百公里油耗个7升8升的,按照现在95号汽油差不多8块钱一升来算,百公里油钱就得60块上下。换算成一公里,那就是0.6元。这还是比较省的情况。要是你开的是SUV、MPV,或者车况稍微老一点,油耗高点,这0.6元就往上跳了。比如百公里10升油,那就0.8元一公里了。

你再想想,出差跑的路段是不是都是顺畅的高速?有时候也得进城,市区里堵车,低速行驶,油耗蹭蹭往上涨。红绿灯一多,油门刹车踩得多,那油钱更是要往上加。所以,就算是最保守估计,一公里油费0.6元到0.8元,这块儿就把你那2块钱的20%到40%给吃掉了。

车损这块儿:

这才是细水长流,但伤筋动骨的钱。所谓车损,可不仅仅是轮胎磨损那么简单。

轮胎磨损: 跑一公里,轮胎就在磨损。一套好轮胎少说也得个两三千块,能跑个五六万公里就算不错了。你这一公里下来,轮胎的损耗成本大概得0.1元到0.2元。
保养: 汽车是消耗品,跑了里程,就得做保养。机油、机滤、空滤、火花塞这些都是要定期更换的。每次保养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如果你经常出差,跑的里程多了,保养的频率也就高了。把保养费用摊到每公里,保守估计也得个0.1元到0.2元。
易损件: 除了常规保养,汽车还有刹车片、刹车盘、电瓶、雨刮器、灯泡等等,这些都是会随着使用而损耗的。它们也需要更换和维修,这部分的费用也得算进去。
大件折旧: 最关键的还是车辆本身的折旧。车子买来就贬值,你开得越多,贬值越快。尤其是你这车是为了公司出差专门用的,那它的使用强度比一般家用要大,折旧的也就更快。车辆的保值率受品牌、车型、车况影响很大,但无论如何,跑一公里,车子本身就在“变老”,价值在缩水。这个成本很难精确计算,但绝对不是小数目,可能每公里要摊个0.3元到0.5元甚至更多。
维修: 跑得多了,出问题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任何时候,你都可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维修需求,比如小剐蹭、小毛病,这些都可能需要花钱。虽然公司可能报销部分大修,但小问题自己处理,或者耽误了时间精力,也是成本。

加起来算算:

油费我们估算在0.6元到0.8元一公里。
车损呢?轮胎0.10.2元,保养0.10.2元,易损件和维修差不多0.10.2元,折旧0.30.5元。
这么一加,车损的部分最少也要个0.6元到1.1元一公里。

所以,你那2元一公里,油费0.60.8元,车损0.61.1元,加起来就是1.2元到1.9元一公里。

这么一算,你那2块钱一公里,刨去油费和最基本的车损,可能就只剩下几毛钱,甚至就刚刚够覆盖这俩成本,基本没啥利润了。

而且,这还没算上别的隐形成本:

你的时间: 你开车出差,本身就是在消耗你的工作时间,但你的时间也有价值啊,你不能就光算车的成本,你个人的时间价值是不是也应该算上?
精力消耗: 长途驾驶、路况不熟、找停车位、应付各种突发情况,这些都是非常消耗精力的。精神上的疲惫,也是一种成本,虽然无法直接量化,但确实存在。
出差的不确定性: 有时候出差是为了见客户谈业务,客户那边的时间安排变动,你还得跟着调整行程,有时候可能要多绕路,或者等候,这些都可能增加你的实际出行成本。
路况和天气: 遇上修路、堵车、恶劣天气,你的油耗会更高,行车时间也更长,这些都可能超出预期的成本。

再说那“过路费另算”:

这个倒是比较明确,就是说高速公路、桥梁、隧道这些通行费是公司另外给你报销的。这块儿倒还好,至少是实报实销。但问题在于,你总不能为了省过路费就一直走国道吧?国道上速度慢,油耗可能更高,而且路况复杂,安全风险也大。所以,很多时候为了效率和安全,选择高速是必然的。

那“亏不亏”?

从纯粹的经济账上来算,你很可能是在亏的。 2元一公里勉强覆盖了油费和基础车损,但真正的车辆折旧、你的时间和精力消耗,这些都很难得到充分补偿。更何况,如果你开的是比较耗油或者保养维修成本高的车型,那亏损只会更大。

怎么办?

了解一下公司的政策: 看看其他同事是怎么做的,有没有类似的报销标准。有时候公司也会根据车辆类型、出差距离等有不同的标准。
保留好所有票据: 油费发票、过路费票据,这些都要妥善保管,方便报销。
和公司沟通: 如果你觉得这个标准确实不合理,可以尝试和公司的人事或者行政部门沟通一下,说明你的情况和计算方式,看看是否能调整报销标准,或者增加一些补贴。毕竟,如果员工私人车辆出差太亏,大家积极性也会受影响。
评估自己的车辆成本: 最好的办法是,你先自己算算自己车的实际油耗、保养维修的大概费用,还有你认为自己开车的价值是多少,这样心里就更有底了。

总而言之,这2块钱一公里,听着好像是“公司出钱”,但实际操作下来,很有可能是在“透支”你自己的车和你的时间和精力。这事儿,得细细算算,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亏本买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光从钱上面看,是有得赚的,但亏不亏看你的收入和车价,我们这里找个一般点工作,月工资大概4000多左右,每月出出差,搞点补助什么的,很多人都愿意。

user avatar

我来说一下吧:

我的车是2012年买的,自吸2.3 落地24万。

4s每15000公里保养一次,小保养大概1000一次(全合成机油)。95号汽油,城市拥堵油耗百公里13以上,高速公路120kmh(gps非表速)定速巡航油耗8。

我担任技术顾问职位年薪税前底薪40万以上,奖金另算。

首先,什么叫征用?如果是公司强迫的,必须要用我的车。那对不起,家里人也要用车。请公司安排租赁车辆或者安排接送专车。如果是可协商的,那么请确保以下情况:

1,车辆仅限本人自驾,拒绝同事驾驶,以便厘清责任;公司应为车上因公出差人员人员购买意外险。

2,车辆原则上不承担门到门接送责任,不承担超过一人(不含一人)的接送,接送仅限小区门口。车辆搭乘人数建议不超过3人,最多不超过行驶证允许。(不含驾驶员)

3,出差期间车辆停放费用也请一并报销;如有需要与客户吃饭饮酒场合,请公司报销代驾费用;出差目的地和途径地必须道路条件良好的铺装路面,如果客户所在区域道路条件恶劣(林场,矿区,偏远农村),我有权将车辆停放在出差城市的市区,县城内并在当地雇佣出租车,并要求公司报销;车辆如因公需要接送客户或同事时,客户或同事因身体不适导致车辆污损,公司需要承担内饰清洗和拆洗费用。其他非因本人过错引发的损失或有第三方责任带来的损失盖由公司承担。

4,车辆每公里费用,应协商而非指定。全程良好道路(不超过10%城市道路,或者没有超过5公里的非铺装路面)上接受2元每公里的标准。如果超过正常路况,不能接受2元一公里的标准,需协商新的价格。

其次,出差路上会不会需要参加电话会议?如果需要,对不起,我不能自驾出差。公司安排行程能否确保本人有足够休息和睡眠?如不能保证每天9小时以上睡眠。为安全起见,无法自驾出差。

第三,自驾途中和行程安排,高速公路旅行速度不应超过75kmh,山区高速公路应按照55kmh旅行速度计算路程。普通国道和城市道路应该按照40和25kmh计算。避免疲劳驾驶引发交通事故。

第四,随车出差人员不得在车内吸烟,并要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得吐痰在车内,不得在车内脱鞋。车辆行驶中必须佩戴安全带。不得有干扰驾驶员操作的言行。

user avatar

非邀自答,恕我直言。

我开车去过福建,单程1200公里左右。当时油价大约六元,93号。

单程加油三次,都是半箱油加,约450元。一车行李,两个人。往返算900元。国庆高速免费。切合题面“过路费另算”。

单人开2400公里,累不累开过的人知道。算价格,净得3900元。

当然现在油价高了,征用高档车,要95或者97,算净得3500元。

看上去好像应该是赚的。

这里面没算隐性成本。精力消耗、可能发生的事故、故障、违章、导航错误。

万一发生事故产生的人伤赔偿。

当然自己平常开车也可能发生事故、车损及人伤赔偿等,但那是另一个范畴,跟公司征用不一样。

好了,3500元买你29小时左右的精力,约120元一小时。每天工作8小时算,日薪1000元,月薪2W+。

换一下变量,让你用自己的车天天外派出差,,月薪两万二,除了过路费其他一概自己承担,愿意吗?

我不愿意。普通轿车一个车最多五人。1200公里算高铁票,我没坐过,就当一人700,约3500,往返7000,这里面没有违章、事故、油费、折损等的隐性成本。

排除隐性成本,公司赚了2200。

所以如果是老司机,技术娴熟,了解各地交通规则,偶尔被外派一次,是应该赚的。

问题在于“征用”。

有什么资格征用?!军队组织还是中NAN海?!我精力就算不值钱了。给我每公里五毛钱,油费过路费违章事故等隐性成本公司负担,用公司的车,我愿意为公司效命。

所谓征用,极大可能性是你并不是司机岗位,这里面是存在风险的。专业的司机师傅和我们这样的马路游侠有根本的区别。把我当司机岗位用,只愿意承担一般员工的成本,这就是明摆的投机。

高铁飞机贵是贵点,你什么都不烦神,不香吗?

换成“征询借用”我能接受,“征用”,公司就不怕我才拿驾照二十分钟把一车四个同事客户抛河里或者neng死几个?!还有,我这个破车你不担心我把客户口袋里的零钱颠一地?!

算了吧,这样的公司,同你协商你同意便罢,“征用”,也太把自己当个玩意儿了,让我想起了某著名电商在618活动的那一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