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游侠官方对质疑的回应?

回答
游侠官方最近对玩家们提出的质疑所做出的回应,可以说是将一场本已激烈的讨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份回应,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答疑,不如说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行为,其目的在于稳定军心,挽回品牌形象,并试图重新掌控叙事的主动权。

首先,从回应的内容上看,游侠官方显然是经历过一番“打磨”的。他们没有选择直接、单刀直入地承认所有问题,而是采用了更为谨慎和策略性的方式。在回应中,他们会部分承认存在某些“沟通不畅”或者“技术上的挑战”,试图将问题导向可以理解的范畴,以此来减轻玩家的怒火。同时,他们也会强调团队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用一种近乎“我们也在努力,但遇到了困难”的姿态来博取同情和理解。这种做法,是在试图将原本针对他们决策失误的批评,转化为对客观困难的共情。

其次,在回应的方式和时机上也颇具深意。官方往往不会在质疑爆发的初期就立刻给出回应,而是会选择一个相对“冷静”的时间点,让玩家的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也给官方团队争取到了准备回应的时间。回应的载体也通常是官方微博、论坛或者公告等平台,这些平台能够最大程度地触达核心用户群体,同时也有利于官方控制信息传播的节奏。当回应一旦发出,他们的公关团队就会紧密关注舆论反馈,并可能通过删帖、禁言或者水军等方式来“管理”评论区,以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的回应内容常常会包含一些“未来展望”或者“承诺”,比如“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下个版本会有惊喜”等等。这些承诺,一方面是为了给玩家画一张饼,让他们对未来抱有希望,从而暂时放下眼前的抱怨;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规避当下责任的手段,因为这些未来的承诺,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和具体的执行方案,即使最终未能兑现,官方也可以用“过程中遇到了预料之外的困难”来搪塞。

从玩家的角度来看,官方的回应往往是“意料之中,但难以满意”的。玩家之所以发出质疑,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被欺骗、被忽视,或者是对游戏质量、官方态度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官方的回应,即使再委婉,再“真诚”,也很难在一朝一夕之间完全消弭这种不信任感。玩家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切实的改变,是针对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而不是空泛的解释或者模糊的承诺。如果官方的回应只是在“打太极”,在回避核心问题,或者仅仅是表面文章,那么只会进一步加剧玩家的失望和不满。

总而言之,游侠官方对质疑的回应,是一种基于“危机公关”逻辑的产物。它既是团队试图化解危机、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也往往带有一定的策略性和目的性。而这种回应是否能够真正赢得玩家的信任,最终还是要看官方能否在后续的行动中,用实际的成果来证明他们的话语。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回应,那么所谓的“官方回应”,或许也只是这场风波中的一个短暂插曲,而玩家的质疑声,很可能还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扒游侠电动车的来龙去脉

昨天是简短回应,这个算正式的吧

这个事情还是从头说起吧,黄同学搞这个电动车,大约是改了一辆二手酷派之后开始宣传的。跑了几百米,然后亮了一张设计图,就要造车了,时间应该是一年前。

我关注这个事情,是当时我在知乎关注的一个媒体人发了他的消息。我在知乎挂的签名是“懂点消费电子和汽车”。这些领域关注都有段时间了,写过一些东西,对于怎么造车好歹有点基本的概念。

所以,看到黄同学有个图就想要造车这个事情,还是惊呆了。恩,2014年,创投大跃进还到今天这么疯狂。什么身价6亿的哈佛天才还没敢出来。所以,当时看到这种设计个游戏图就敢造车的行为还是很超出认知的。

然后就找了黄同学的一些资料,恩,黄同学从上学的时候就不消停,干点什么都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我在知乎回答的内容,其实一年前都写过。

这次, 我扒完了黄同学,一个黄同学以前的合作人主动加了我,告诉我,这两天他被刷爆了,都问是不是他把黄同学的历史抖出来的。

我2014年写的文章还是相对比较客气的,全文如下:

一、引子

今天在媒体上看到一个要山寨特斯拉的新闻,还发在大媒体,然后各家转载。大意是一个传媒大学的文科生黄同学要山寨特斯拉。

看了一下内容,这位传媒大学生之前涉足了 5 个互联网项目,然后去年 10 月决定造车。拿了 300 万的风投,买了两辆现代轿车,号称用铅酸电池改了能跑的车。然后就是一堆互联网思维的名词云云。

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创业没钱是不行的,所以我给员工 2 万的工资,来的人大多是互联网企业,还要做车机 OS 云云。

因为我个人对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都有一定的了解,我知道造一辆传统汽车和一辆电动车的过程有多么复杂,感觉这条新闻不是很靠谱。整篇新闻只有一个图,所以就去搜索了一下。

二、一段访谈

首先,我去搜索看了一下主页,发现没有内容,是正在备案中。但是域名申请了,网页还没做有点说不过去,去年 10 月到现在有段时间了,按照黄同学创办公司的节奏,这段时间一个公司的生命周期都结束了,不应该啊。

看到这位老兄开过几个网站,我去搜了一下这个老兄的名字,结果这个老兄还是很有点意思的。

在不同的网站能搜索出来不同的结果。我们来看一下。

黄修源,2009 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传播专业,大二时创办了「俺自己电子杂志专卖网」,大四进入豆瓣网担任兼职设计师,毕业前,番茄树正品鞋购物网站正式运作上线。

这是 2009 年一个采访的信息,里面提到:

刘思伽:第一个创业的项目其实是做一本电子杂志,给我们介绍一下怎么想到要做这个项目的?

黄修源:当时的时间是这样的,看到…… 它刚被 Googe 收购了,16.5 亿美金,所有的 web2.0 都会觉得做分享是未来的趋势,当时我们就想说电子杂志那个东西很好,能不能做一个平台,大家所有人都能做自己的电子杂志传上来,别人也可以在这下载。当时觉得挺好,然后当时就做了。

黄修源:对,当时我有个机会见到高冉,他跟我讲说,这个东西做不成。当时我们就很有激情,就有当头一棍的那种感觉,特别特别沮丧,那一天觉得特别难过。

刘思伽:你有没有跟他辩论呢?你觉得能做成。

黄修源:我跟他讲了,我说我觉得这东西可以。然后他说,那你试试看吧。但是他之前的话已经说得很冷了,就很受打击。

刘思伽:文章当中这么写的「我走到宿舍,眼泪哗地就流了下来」,是吗,脑子里很乱。

黄修源:对,很乱。

刘思伽:从那以后还是坚持了一段时间。

黄修源:对,我们坚持了一段时间,坚持了差不多一年,可是我们的流量一直不高,然后来的人很少,后来没有办法就停掉这个东西了。

刘思伽:停掉的时候是什么日子?

黄修源:应该是08年五一的时候,我们就发了一个公告,说从今天开始我们不更新了,我们之前想错了,但是我们还会找到合适我们的项目继续创业。

黄同学的第一个项目看来是没有得到投资,于是就有了第二个。

黄修源:一开始是想卖化妆品,但是我遇到了(篱笆网)他们的一个创始人,他们现在的首席运营官叫徐江涛,我就跟他说想做化妆品,他当时跟我说做化妆品做不到,隔了好几天我跟他说,你看做鞋可不可以?他说鞋的话,我还能想出不可以的地方,你可以试一下。然后当时我们就做了这么一家网站。

黄修源:豆瓣整个网页非常好,而且流量很高,你做了一个设计能够让好多好多人都能够看到,这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爸还跟我说,你要不要看一套房子,在北京买一套房子然后就生活下来了,其实在做番茄树之前,那段时间我看过几套房子,考虑说认真找一份工作,在豆瓣就这样继续工作下来了。

刘思伽:爸爸妈妈,家里的家人都支持你这样的选择吗?

黄修源:其实我是先从豆瓣辞职以后才告诉我爸,才打电话说,爸,我辞职了。

刘思伽:到现在也没有买房子,是吗?

黄修源:没有,全部拿来做番茄树了。

刘思伽:你用买房子的名义把老爸手里的钱骗过来了。

黄修源:也没有。

刘思伽:然后继续投资自己的网站了。

黄修源:这不能叫骗,因为我跟我爸讲说,我们现在想做那么一家网站,买房就先缓一缓,我爸说你已经辞职了,这也没有办法了,他说家里能支持你的肯定能支持一点。

刘思伽:没有语重心长地叮嘱你你一些什么?

黄修源:没有,他打电话很火,其实。

这是黄同学毕业后真正一次创业,把家里买房子的钱投到了电商网站上。

三、创业历程

第一次那个电子杂志,其实网络文库上有一段 2007 年金色年华发表的文章,把黄同学的电子杂志作为大学生创业代表。这个虽然不盈利,但是没花多少钱,还坚持了一年。

第二个电商的命运悲惨一些,我没有找到网站,但是搜索到了一篇文章《B2C 之番茄树停止运营的必然性》,这是 2009 年 10 月份的文章。看来黄同学这笔创业比第一笔倒的更快。

黄同学后来的项目还有「一首歌」,应该是个音乐网站,遗憾的时候百度搜索不到什么东西了,只有爱活里面有一篇文章。《「一首歌」创始人黄修源:给用户最好的音乐体验》,爱活网发文的价格是很贵的。传媒大学毕业确实知道传媒的作用,这个网站也拿到了风投,可惜现在这个网站搜索不到了。

之后是一个视频网站——积木网,这个还能搜索到,不过看视频的点击量比较可怜。

从项目看,黄同学从「一首歌」开始成功的拿到了投资,但是能做起来盈利的还没有,团队基本也是那批人。

黄同学还有一段访谈:

那是我最痛苦的时候:你第一个觉得可以做的想法,被自己否定了,不知道做什么。那段时间,每天下午去地坛自己静一静;清晨 5 点才睡着,6 点钟就会醒,这种状况持续了一个星期。有时整夜睡不着,第二天也全无困意,去把 36 氪所有文章翻一遍,整日整夜想项目:因为所有人都在那儿闲着,没有事情可做,我们不知道做什么,非常焦虑。

这是在做视频网站之前说的,后来焦虑的结果是去做了视频网站。现在去做特斯拉,不知道是不是 36 氪翻出来的。

汽车要做比网站难多了,不过宣传手法是通用了,所以我看到了新浪科技的文章,去搜索,就有了这篇文章。

四、娱乐化的风投圈和创业圈

风投上市这张饼是不错,但是真正要吃到不容易。天使轮可以随便来,到了 A 轮 B 轮就要看业绩了。像汽车之家、小米这样真赚到利润,交上税的并不是很多。

现在投资和创业都进入到了一个娱乐化的怪圈。你要获得投资,有什么技术,有什么积累不重要。而是要有足够的噱头。

这两天谷歌(微博)收购了智能家居企业,就一大堆智能家居的项目去给风投看;过两天阅后即焚热闹,就一堆类似的 APP 出现去找风投;特斯拉热闹,创业者就去做特斯拉……

大家也都盯着几个网站,创业者琢磨,我出什么项目,风投能喜欢,能给我投钱。风投决定的时间往往很短,看团队看人看热点差不多的就给钱。

为了风投而创业,拿到钱就行成了创业者的目的。这个项目的盈利前景如何?反正互联网你得烧钱,不烧钱哪有未来?

创业者团队自身的积累,对行业的了解,行业是不是真的有前景。这些东西在快餐化和娱乐化的创业投资中反而被忽视了。

汽车之家成功,它的进入时机,媒体经验(PC 数码和汽车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一个 PC 发烧友很容易转变成为一个汽车发烧友)都有优势。小米成功,离不开雷军(微博)七人团队的阅历,经验,人脉。

行业有机会、团队靠谱,成功的概率大一些。娱乐化、博眼球、创业者绞尽脑汁跟热闹,猜测风投喜好,钱用来在各种媒体发文博投资者眼球。投资者不研究行业,跟着眼球投资,这种娱乐化风气对创业投资都未必是好事。

这种乱象持续久了,投资者不会一直人傻钱多下去,投资会越来越谨慎,而真正靠谱的创业者获取投资就会越难。风投本身是鼓励创新的制度,如果这种制度被异化了,鼓励创新的作用也就没有了。

当时写,就对风投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表示了担忧,不知道黄一孟(微博)老板投的时候,看没看到这篇。

后来,黄同学在知乎拉到了黄老板,这个事情我是知道的。然后就是这两天的撕逼大战了。

其实,我对黄同学的态度是一致的,知乎提到黄同学的问题不少,我经常有回答。这次黄同学搞发布会玩的有点大,我就多写了点。

一辆车,哪怕是电动车,也是众多零件组成的,特斯拉的零件还是比较特殊的,一辆车拿上来,哪些零件用了特斯拉,哪些没用,一拆变知。

黄同学不是加拿大回来的,不好查。况且就是加拿大回来的,现在留学的这么多,你在不在哈佛的名单上,有没有同学,也不难查。

你的团队一共40几个人,几个是程序员,几个是做UI的,汽车专业的一共几个人,这几个汽车专业人几个是应届生,你这个团队的人有几个有驾照的?哪年才拿到的驾照?到底有没有汽车供应链的人?你在上海又不是没招过人,一查简历清清楚楚。这些人谁能干什么,他有前同学同事,一查清清楚楚。

有个游侠的合伙人和我讨论了半天,底盘自己设计这个话被底下汽车行业的笑话,我说句公道话,他对汽车底盘是什么概念都不知道,所以才会这么说,你们笑话他是不公道的。

一个ColorOS团队出来的,你负责UI行,手机硬件你都不靠边,负责汽车硬件,电路底盘都涉及。那李紫贵是不是能造飞机了,张璇兄和刘总是不是能造一加火箭了,做什么一加手机?

黄同学在某次集会上大谈超跑的弱点,然后被开这款超跑的大佬打脸。搞了这个项目,黄同学终于换了奔驰C。

昨天,微信看了篇文,叫《一个月前,我绝不敢把“无耻”用在创业者身上》,有点意思。毕竟忽悠风投的成本低,收益高,而且大概率找一圈,碰上一个仗义的或者有特殊喜好的(黄老板就挺喜欢电动车),一本万利。

昨天看风投的问答,说黄一孟老板投这种项目未必是坏事,可以千金买马骨,这种项目都给钱,好项目自然就来找他的,我其实是给黄一孟做广告了。

我这两天在和一个本地搞智能硬件的朋友聊。这位是技术类外企混了十多年,自己卖了两套房子当启动资金,拉了人马搞创业,有产品有市场有现金流水,讲故事当然也有。

他的前同事拉到了雷军的投资做了一款目前大家都知道的智能灯,我感觉他做的东西比智能灯靠谱,类似的项目也拿到过风投。这位老兄下周准备进京融资,不知道能不能碰上黄老板这种痛快给钱的。

万众创新这个事,还是希望别劣币驱逐良币,资本反正都是退出盈利,虽然不赚钱的项目资本也可能退出,为啥不投点对社会有益的呢?


简单版回应


黄同学既然发专栏来说,我不做个回应还是不行的

1、关于两个白盒子的问题,是游侠某前ColorOS的合伙人给我看照片时候说的,他告诉我车的电机电控部分全部是自己的。然后给我一张图,我以为游侠把电控放到前面了,这可是真改了,特斯拉的可是在后面,然后很遗憾,不是,氛围灯的……

2、你贴出来的这个底盘是展车的底盘?呵呵,楼下都有质疑的了,其实用了特斯拉多少零件,那个展车一拆便知。特斯拉很多零件都是很有特点的,你这个展车一拆,行家自然知道你那些是改装的,那些是另外采购的。

3、你们在上海不是从零开始,不是所有人都不知情,你们招聘过实习生,底细现在很难查吗?这个帖子下面评论的就有警察,你公司一共40多个人,几个程序员,几个设计师,几个汽车专业的,这里面几个是应届毕业生,到底有没有汽车供应链的人。这个一查你们公司的招聘记录清清楚楚啊,你真的经得住查吗?每个人姓名简历拿出来,禁得住看吗?

4、coloros出来的人负责UI行,汽车硬件他也参与,底盘自己设计这种笑话楼下汽车行业的人怎么喷我就不说了。因为他确实对汽车底盘没概念。coloros项目组的能搞汽车硬件,李紫贵是不是能造飞机了。张同学和刘总也在知乎啊,他们可都是搞硬件的。是不是火箭也行了?

5、黄同学很不认真的考证了我发的关于比亚迪的两个回答,黄同学没怎么没有搜搜我解析特斯拉的回答。呵呵,我不是特斯拉派来的?

比亚迪秦发布前后,我与某比亚迪工程师有过交流,提出唐可以采用串联模式,求得更好的NVH,给了菲斯克卡玛的例子,这位说考虑。

不过最后唐还是采用了全时四驱,没有加上我说的增程模式。可能是两驱四驱切换太麻烦。

至于下面这个帖子,黄同学,你看清楚没有,我是在复制反驳啊!

5、关于揭露黄同学,查黄同学的底,根子也在知乎上面,黄同学去年发了一张曲线图,然后就要造车。以我对汽车的了解,这个八字没有一撇啊。

看到黄同学造车这个事情,是我关注的一个媒体人提到的,我关注了他,然后去查了查黄同学的底,黄同学有个很有意思的习惯,从上学的时候开始,干点什么都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

我这个回答出来以后,有个黄同学的前合伙人加我,说他被冤枉了,熟悉的人都以为是他和黄同学在撕逼,把黄同学的历史抖出来。

6、今天看风投的问答,说投资这个事情,说投这种项目可以千金买马骨,这种项目都投,黄一孟以后就有好项目上门了,原来我还给黄一孟打了广告。

user avatar

初闻游侠,我是欢欣鼓舞的。

当时正在焦虑于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困境——我是有大爱的人,吃不饱也要忧心天下……游侠这样一款时尚、高端、前卫的电动汽车正是中国市场紧缺的。

两月组装车问世,我是无奈的。

游侠已经透露出处处要学特斯拉的意思了,然而我不看好这个路线。但想到国内汽车行业本来就渣,游侠在这样的基础上前行,找一个好的学,总比带坏了好,静观吧。

发布会,我是失望而明悟的。

游侠PPT一出,我瞬间领悟,知道自己的期望放错了地方。游侠玩的是资本游戏,而不是电动汽车。恍然,也即释然。后来的如何看待游侠的问题我几乎也没回答,只是阐述了一下对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看法,基本上不涉及游侠。

这篇官方声明一出,我是愤怒的。

无耻,无聊,无赖……这就是我现在对游侠黄修源及整个团队的看法。

一上来就对毛毛熊(

@maomaobear

)做批判状。但是最好笑的事情是,毛毛熊做了那么多功课甩了那么多干货,黄拿出个什么来?电控电机位置…………而且其语气就和贴吧对喷也无区别:“对于电动汽车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电机和电控是安装在车后部的”,呵呵,我不敢说是对电动汽车有常识,但是我认识很多搞电动汽车的院士、教授、工程师,怎么就没听说过这么个常识呢?

来,黄老板,给我讲讲这个常识。

或者我跟黄老板打个赌:这个世界上超过一半的电动汽车电控电机是安装在车前部的。

干脆,我再吃点亏,把车身分三份,车前部就是指车前1/3,后2/3都归你黄老板,如何?

然后又说了一些边边角角的质疑……重点都没提,让我感到最莫名的就是关于不让合照的解释:派出所的保安不让……保安不让……

无力吐槽。

然而,戏肉在后面:原来幕后有黑手哟,毛毛熊是水军哟,雇佣大佬是比亚迪哟……这个大家还是看看此问题下

@老彭

的回答吧,很贴切~其实我感觉,你一个搞轿跑PPT的,显然跟比亚迪不搭边,我认为直接说是穆斯克在研究太空商业的空闲派人来黑你更靠谱一些~

最后,我想评论下毛毛熊那篇文章……没有就事论事啊,说游侠你扯那么多有的没的,差点把黄老板底裤拔下来了……不厚道的典范~批评一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游侠官方最近对玩家们提出的质疑所做出的回应,可以说是将一场本已激烈的讨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份回应,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答疑,不如说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行为,其目的在于稳定军心,挽回品牌形象,并试图重新掌控叙事的主动权。首先,从回应的内容上看,游侠官方显然是经历过一番“打磨”的。他们没有选择直接.............
  • 回答
    《保卫萝卜》官方一句“在塔防抽卡,你在搞笑吗?”炸开了游戏圈,尤其是在塔防爱好者中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这句话背后,其实藏着许多关于塔防游戏核心乐趣、商业模式以及玩家期望的讨论。首先,我们得理解这句话的“杀伤力”来自哪里。塔防游戏,顾名思义,就是“防御”。它的核心乐趣在于策略的制定,如何根据地图特点.............
  • 回答
    如何看待手游《原神》官方店铺上架售价 868 元的刻晴主题机械键盘?《原神》官方店铺上架售价 868 元的刻晴主题机械键盘,这无疑是近期游戏周边市场中一个备受瞩目且引发讨论的话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群体分析1. 目标消费者是谁? 核.............
  • 回答
    游客在三亚吃海胆蒸蛋没海胆,官方称“当季本地海胆汁多肉少,未发现掉包”,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从法律角度解读,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核心法律问题: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享有的核心权利包括: 知情权: 消费者有权了解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包括.............
  • 回答
    这件事啊,一听就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还挺有讨论空间的。简单来说,就是有游客穿着明朝汉服,跑到日式风情街去拍照,结果被工作人员劝离了,现在官方还在调查。事情的经过(据我了解到的信息)好像是发生在某个以日式风格为主题的街区,可能是为了营造特定的氛围。有游客觉得为了好玩或者觉得好看,就穿上了明朝时期的汉服.............
  • 回答
    关于字节跳动计划开发类似《原神》游戏的消息,最近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尤其是在这个消息传出后,又紧接着有官方回应称信息不实,这使得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引发了许多讨论。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这个消息的来源和传播过程。通常这类消息的源头可能是一些游戏行业的内部人士爆料,或者是对行业动态的分析推测。.............
  • 回答
    说到《原神》里角色的“矛盾再起”,这玩意儿在咱们玩家圈子里,几乎是常驻话题。你别看它表面上是围绕某个角色设计的点,实际上折射出来的,是游戏整体的叙事手法、角色塑造深度以及玩家对游戏内容的情感连接。最近八重神子闹出的这摊子事儿,确实让不少玩家又爱又恨,也逼得官方不得不审视一番。咱们先捋一捋,为啥八重神.............
  • 回答
    行吧,这事儿啊,说实话,挺让人五味杂陈的。官方终于给《上古卷轴 6》的发售时间线来了个“官方盖章”——2026 年之前基本没戏。这消息一出,我估计 Bethesda 的社交媒体评论区,以及各大游戏论坛,又要炸锅了。咱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官方确认”是个啥意思,以及它背后的逻辑。1. 为什么是“2026.............
  • 回答
    关于腾讯《火影忍者》手游川剧自来也皮肤2000元以上引爆争议后,官方迅速退费并免费发放该忍者的处理,这件事从玩家、运营方以及游戏生态等多个角度来看,都挺有意思的,值得好好说道说道。事件的缘由:高昂定价引发玩家强烈不满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件事儿不是凭空出现的。川剧自来也这个皮肤,据说是游戏中的一个限定.............
  • 回答
    官方发布的「游戏中也有数字生产力」这篇文章,我认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它可能不仅仅是游戏行业风向的微妙调整,更可能是对“数字生产力”这一概念的重新审视和扩展,以及对游戏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引导。首先,这篇官方文章的出台,标志着一种“正名”和“价值认可”的努力。长期以来,游戏在社会认知中,常常被贴.............
  • 回答
    哥们儿,最近LPL圈子里最炸裂的消息,莫过于咱们熟知的“记得”王继德,那个当年一手“肉蛋冲击”梗火遍大江南北,后来又在LPL舞台上用他那幽默风趣又专业精准的解说风格征服了无数观众的Remember,要转战《英雄联盟手游》项目当解说了!这事儿刚出来的时候,我心里就咯噔一下,有点儿复杂的情绪。一方面,咱.............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一起来捉妖》目前的游戏环境,特别是关于游戏工作室和外挂的问题,以及官方的检测和打击能力。《一起来捉妖》目前的游戏环境概览《一起来捉妖》作为一款AR现实互动手游,其核心玩法围绕着“抓妖”、“养成”、“战斗”和“社交”展开。理想的游戏环境应该是玩家积极探索现实世界,享受收集、培.............
  • 回答
    如何看待《幻塔》手游官网发布的关于近期网传“疑似幻塔官方泄露身份信息提供外网玩家注册”事件的核查声明?针对《幻塔》手游官网发布的关于近期网传“疑似幻塔官方泄露身份信息提供外网玩家注册”事件的核查声明,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这份声明的发布本身就传递出官方对于玩家信任、信息安全以及舆论.............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血压升高。一个游客,跟个团去威海玩,结果稀里糊涂就被“忽悠”了,或者说被“套路”了,花出去四十多万,买了个房。这事儿搁谁身上,心里都不是个滋味。事情大致是这么个情况:一位姓王的先生,跟的是一个“低价游”的旅行团,目的地是威海。按理说,跟团游图的就是省心,吃住行都有安排,结果这王先生.............
  • 回答
    关于《王者荣耀》IP新游官博宣传图被指盗用《原神》素材一事,这确实是一个挺让人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对于这两款游戏的用户来说。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自然有很多人在讨论。咱们先来梳理一下大概的情况。事情是这样的,最近腾讯那边为他们一个《王者荣耀》IP的新游戏(具体名字好像叫什么《代号:XXX》或者《王者荣耀.............
  • 回答
    经济参考报官网及订阅号移除一篇名为“精神鸦片”的文章,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事件的背景与起因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发布和移除的大致时间点。这篇文章在2023年2月3日发布,迅速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将网络游戏比作“.............
  • 回答
    丽江警方官微在处理一起发生在当地的游客被打事件时,其发布的内容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并最终以删除致歉告终。这一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方式,折射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事件的起因与警方的失当之处:事件的焦点在于,一起发生在丽江的游客被打事件,受害者是一位女性。然而,丽江警方官方微博在发布相关信息时,却使用了“浪荡.............
  • 回答
    游侠电动车CEO(李斌)准备起诉质疑者的消息,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尤其是在当前国内电动车行业风起云涌、竞争异常激烈的大背景下,这种做法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个事儿。首先,从CEO本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捍卫声誉和公司利益的举动。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尤其是一.............
  • 回答
    腾讯代理的《枪火游侠》这款游戏,在我看来,算是一次挺有意思的尝试,尤其是在当时国内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市场还在被传统吃鸡和CS:GO类产品占据主流的时候。腾讯能把这款在国际上已经有一定口碑的射击游戏引入中国,并且进行本地化运营,本身就说明他们看到了这款游戏的潜力。《枪火游侠》最吸引人的地方,无.............
  • 回答
    《Fate/Grand Order》(FGO)作为一款以历史人物和神话角色为核心的日式RPG游戏,在其全球运营中常因文化敏感性问题引发争议。2023年9月16日的更新中,开发者对“13骑”(即游戏中部分中国背景英灵的设定)的角色名称与立绘进行了调整,这一事件引发了玩家群体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维度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